[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论是虚是实,始终不执不取
 
{返回 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92

无论是虚是实,始终不执不取

    已经有一定寂止基础的禅修者,可以尝试这样去领悟:

    当我们禅修的时候,按“三不动摇”的要点不紧不松、自然安住当下时,心不外散也不内收,外面的境看得到,声音听得到,心里的妄念任它来去,没有任何意识改造和分别,自然、清净、广大、平等,一切显现像影子映在水里一样,影子和水无法分开,境和心融为一体……由妙力觉知领悟到这就是心纯纯的本体,这就是纯纯的本来智慧,一切外境和心念都是心之本体的显现,一切显现都在心之本性中本来解脱。如果领悟确实如实地生起时,自己心里会如同大恩上师阿秋喇嘛仁波切所说:“证悟从内呈现时,现有器情诸一切,除法身王妙力外,余皆不存当决断。”会生起这样的笃定。(心之本性超越一切边执戏论,此处心识与心之本性的区别,禅修者必须在具德上师的指导下,依靠上师的窍诀,并以自己的体验来生起定解,不可以自己似是而非地作认定,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认识妄念解脱的本质是最重要的,当一个妄念生起时,既不跟随,也不排斥,认识此妄念就是心之本体显现,此妄念当下解脱。就像一块玻璃,本来是透明无色的,当下面放一块绿布时,玻璃变成绿色;当下面放一块黄布时,玻璃变成黄色。如果我们能不忘记玻璃的本质从来都是透明无色的,就不会一会儿说它是绿色,一会儿又说它是黄色,被表相所迷惑了。同样地,当我们领悟了心之本性时,那么,不管外境出现天堂还是地狱,也不管内心妄念纷飞还是清明、无念;不管是清净还是不清净,也不管是生还是死……我们都能够不被表相所迷惑,能够清醒地知道一切显现都只不过是心识的迷乱幻现,并能够如如不动地安住于心之本性中。

    如果我们认识了八万四千烦恼都是心之本性的妙力显现,就是从根断除了无明,我们就不需要一个一个烦恼去对治,而只需要安住于本来清净的本性中,“贪嗔痴慢疑”五毒烦恼自然转化为五智慧,烦恼习气自然解脱。这样,我们就能够远离轮回中的一切希求和恐惧,这就是远离轮回过患,就是成就解脱。如同莲师所说:“你若能对自心所现的一切表相,无论它们是虚是实,始终不执不取,便是佛境。”

    此文节选于慈成加参仁波切《光明之旅》


{返回 慈成加参仁波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世间本无怨敌
下一篇:每个众生都和我们一样,希望得到快乐……
 出离心增上的衡量标准
 世间本无怨敌
 大伏藏师仁真尼玛法王与慈成加参仁波切的会晤交流
 关于修行的障碍和对治方法的开示
 皈依的功德
 2011年2月19日齐齐哈尔市开示
 暇满难得
 关于寻找根本上师问题的开示
 终生修持
 三殊胜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68经 树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48.根相应]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三九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止瞋禅[栏目:张慈田文集]
 杂阿含经卷第一(四)[栏目:杂阿含经]
 饥来吃饭困来眠[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佛教从传统走向科学[栏目:曾琦云居士]
 能够停住妄想心,真心会起…[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佛法基础 一、佛陀的缘起 3.四圣谛[栏目:佛法基础]
 自由开放地面对烦恼[栏目:向智尊者]
 浅谈忏悔业障(明一法师)[栏目:忏悔业障]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