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18
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

——大三班:兴法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
  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经中常言:六道众生,失去人身犹如大地之土(比喻众生失去人身较为容易),得人身如指甲缝中所积之尘土(比喻众生得到人身较为困难),就算是侥幸得到人身,可是在这短暂的人生,却又充满了无尽苦恼及不顺人意之事。

  由此当知,人身来之不易,我人一切苦乐皆因前世善恶业之所报,因此,要好好利用这个难得人生,逐渐地改变这未来的轮回之果,其当下的所作所为就是在播种未来之因。

  在《阿含经》中有“盲龟值遇浮木”之喻的故事,是说在茫茫无际的大海深处有一盲龟,其经历无量劫后,每百年方浮出水面一次,海中有一浮木,其中有一孔,浮在水面随海浪漂浮不定,此百年一出的盲龟。若以头入浮木之孔,它是难遭难遇的,而世间人得人身的机会难于那盲龟之头入浮木之孔,更别说修持如来之正法,这是难上加难。

  由此可见,人身之难得,修佛法则更难,当知“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世人贪恋五趣种种欲乐不求出离。譬如,有人贫困,为生计奔波,苦恼尝尽,无有快乐,劝其当发出离世间之心,往往有些人却是不闻佛法,或是遇而不信。又或有人,有财有势力,劝其发出离世间心,改归投三宝座下,闻如来教法,抑或其人能信受奉行佛法,则是具修道所用资财,而且更有时间闻思修证佛法,此乃暇满人身,堪称法器,修证菩提,则指日可待。

  有了出离心之后,进而就要发菩提心,上求无上佛道,要广度众生,积聚成佛资粮了。《华严经》中云:“应修菩提心,广度诸众生。如是无量劫,不起疲倦想。”

  不过,发菩提心,还要勇猛精进,以此激励其道业增上,快速成就圆满佛国。故此应知,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假若以此能警示世人、同修共勉,惜此难得之人身,切莫蹉跎岁月,精进修持佛法,惜之惜之……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It is not easy to meet
下一篇:恭敬僧宝的意义
 天阴不一定会下雨
 一个人的路
 人生处处是因缘
 老实念佛决定往生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命自我造”
 我对出家的认识
 怖心难生,善心难发
 希望是原动力
 诚心念佛,光明照身
 戒律不是枷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怎样才能真正将菩提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当有病痛难忍时,应怎样修心?[栏目:学诚法师·微教言]
 不给别人留余地,可能自己没有立锥之地[栏目:包容的智慧]
 防火重于救火[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修心法语--护意恶行偈语[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后台老板是阿弥陀佛[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六]
 五戒可以一条一条到受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金刚萨埵[栏目:手绘唐卡精品图集]
 杂阿含经卷第四[栏目:杂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佛教有吸收新科技的传统(杨曾文)[栏目:佛教与科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