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谨遵佛制,结夏安居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15
谨遵佛制,结夏安居

——大四班:心禅

   四月十五日清晨,细雨绵绵,梵呗空灵入耳,法门寺全体僧众如法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结夏安居仪式。末学作为一名沙弥,有幸与诸位比丘大德法师共同参加了此次安居仪式,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了谨遵佛制的重要意义。

   所谓“安居”,是指佛教僧众在每年农历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三个月内,禁止外出,以便致力于参禅打坐,研习经典。更好的去用功办道和修习佛法,又名坐夏或坐腊。而所谓“腊”是指僧人受戒后结夏的年数,即安一次居成为一个腊,但如果仅仅是受了具足戒但并未安居过,便不能称为“戒腊”,可见结夏安居对于一名比丘是多么重要。关于安居的起源,最早始于印度婆罗门教,因印度一年分为三季,其雨季长达四个月之久,故结下三月以便静修。外道尚且如此,我释教沙门又怎能不如法行持?故尔佛陀制定安居法,一来是为了防止外出踩踏生物,有违戒律的亏损;二来则是为了精进修行,早日成就圣道。安居法的制定和实行,不仅利于僧众在固定的道场、固定的时间,有一个固定的修学目标,而且更是理论联系实践,解行并重的具体修持方法的落实。因此自中国历史有丛林建立之后,就沿袭世尊当年的教法,如法安居结夏。不仅十方丛林如此,有些身住小庙的师父,也会每年提前将自己的事务作一下安排,如其前往有缘的道场安居,故凡是有心向道之修行者,总会将结夏安居是为自己成佛之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

   安居对于一个出家人真的如此重要吗?答案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凡夫虽然由于无量劫修来的善根和福报,而得闻佛法。出家修道,但修行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再加上我们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种种无明业习的牵染,成佛果就更不容易了。纵然有时会发一念菩提之心,也往往是进一退十,不能持之以恒,要想一路精进,有至菩提更是望尘莫及。是故诸佛菩萨慈悲摄受我等苦海众生,宣说大乘解脱法门,令我等自觉觉他,共证菩提。但若不能长期熏修戒、定、慧三学,从闻思修三慧具体下手,便成了纸上谈兵之事。不要说身处在五欲六尘中的俗人,就是我们身处梵刹的出家众,要想四大皆空,颖脱六尘也并不是件容易之事。因为虽然我们剃发染衣,住在寂静的阿兰若处,但每天六根还是会接触外界六尘的种种法,引发身、口、意造作一系列不必要的烦恼。除了每天吃饭、睡觉的时间外,并没有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修行办道上,再加上接待居士,处理日常生活所需以及外出等俗务时,更是散心杂活,污染不断,这也正是“修行者多,证道者少”的原因所在。如法的结夏安居,能为僧众提供一个固定的修行场所,将自己周围的种种与修行无关之事稍作歇息,将整个身心投入对佛法的理解和实践当中。同时若能严持戒律,坚守无犯,再加上修习四念处等止观法门,思惟人生苦空无常的道理,不断降伏我执我见,如此长时间的不断熏修,便能渐渐趣佛菩提,证大涅槃,所谓“由戒而生定,由定而发慧”也!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付出就必定得到丰收的果实,因果定律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祈愿每一位僧宝都能在如法的结夏安居后,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成就!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命由己立 相由心生
下一篇:什么是“不二法门”?
 再续禅缘
 随缘
 菩提路上的同行者
 中国梦——人间净土
 厌离轮回 心仰极乐
 看破它,拾起它,放下它
 正念受食
 出家人要有真信仰
 业果轮回 真实不虚
 不负如来,不负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18经 根本等至与常作者经[栏目:相应部 34.禅相应]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八五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九集]
 怎样才能修出一个平稳的心态?是不是从四外加行开始反复闻法就行了?还要打坐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博大精深的佛教 人类的终极目的何在[栏目:能弘法师]
 观呼吸与观四界 一、如何培养入出息念 10-1-3 参、平衡七觉支[栏目:佛法与内观系列]
 皈依时为什么要把父母观想在身边,却把怨敌观想在前面?[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禅修与密宗[栏目:宋智明居士]
 31 请认识所需要的是什么[栏目:在生活中禅修]
 介绍斯里兰卡的上座部佛教[栏目:宋立道教授]
 1751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宋 知礼述)[栏目:《观无量寿经》之注疏]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