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9)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89

《瑜伽师地论》卷十三.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一

这本地分一共是十七地,那么现在到了第十地,我们讲很多了。在大的段落上看,前九地是属于境,这以下六地是行,境行果属于行,但是闻思修这三地是通行,后边的三地是别行。

 

丙七、闻所成地(分二科)  丁一、结前生后

已说有心无心地。云何闻所成地?

这个在地上看是十地,但是分科段是第七科。这个闻所成地分二科,第一科结前生后。是「已说有心」地「无心地」,这是结束前面的文。「云何闻所成地?」这是生起后边的文。底下第二科,标释一切。分二科,第一科略标五明。这个闻所成地这一大段里边究竟是说的什么呢?

 

丁二、标释一切(分二科)  戊一、略标五明

谓若略说于五明处名句文身无量差别,觉慧为先,听闻领受读诵忆念。

「谓若略说」简要的说,「于五明处名句文身无量差别,觉慧为先,听闻领受读诵忆念。」简要的说,这一大段文里边就是说的五明。就是对这五种事情有这五种知识、有这五种智慧的意思。当然这五种事情是由闻而来的,由学习而来的。

「于五明」的地方,「名句文身无量差别」这个五明里边,当然也还是要假借名句文身来表达他里边的义的。这里边有很多很多的差别、不同的相貌。

「觉慧为先,听闻领受读诵忆念。」这底下解释五明这个「明」也就是智慧。但是一开始「觉慧为先」,这个觉悟的智慧是什么智慧呢?就是生得慧。不是学习来的,就是生来就有这种智慧。这个智慧每人不一样,有的人高、有的人低。「觉慧为先,听闻领受」,就是在学习这种知识的时候,他先是有这样的智慧。这个智慧其实也很明显,小孩子读书的时候,都是开始读书,他就有聪明、有不聪明,那就叫做生得慧。「听闻领受」,听闻就指音声说的,语言。这个领受呢,就是文句。这个「听闻」是开始的时候,「领受」就是开始以后,以后在内心里面领受了那样的文、那样的义,在心里面。或者说听闻指音声说,领受指文句说。

「读诵忆念」,这个「读诵」呢,就是还要继续的温习,把这五明的文义不断的去读、诵,要温习它里边的文义的,然后而能够达到忆念,能够不忘。我心里面若想要知道它是什么,就能够忆念出来。这也是不容易,能达到这个程度还是不容易。看这段文,《披寻记》讲的很微细。

 

《披寻记》四六三页:

名句文身无量差别等者:共知增语,是谓名身,能令种种共所了知故。名字圆满,是谓句身,摄受诸名究竟显了不现见义故。名句所依,是谓文身,亦名字身,随显名句名为文故。由是三种,有多差别。摄释分中别释其相。(陵本八十一卷一页)堪能解了诸所说义,名有觉慧。由此为先,属耳而听,了知音韵差别,是名听闻,又复领解文句差别,是名领受。于此文句讽诵温习,具名读诵。思惟修习,明记不忘,是名忆念。

「名句文身无量差别等者:共知增语,是谓名身」,这个增语就是名字。名字…比如这是房,这是灯,这是桌子,这是茶,这是杯,各式各样的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大家都知道,大家都说这是灯、都说这是房,不是你特别的,那不算在内。这个增语我们以前也是讲过的,什么叫做增语,就是名字就叫做增语,因为有名你才能说话;当然这里面包括第六识在内。前五识不会说话,要第六识才会说话,这个增语就是指第六意识说,当然也指名说。我们心会分别,心能了别,但是也要有种种的名,你认识了很多的名,然后你才能说话;所以这个名,叫做增语。这个增呢,应该说是对前五识说。前五识不会说话,第六识会说话,所以叫做增。就是「共知增语,是谓名身」,这就叫做名字,身者体也,它是有体相的,所以叫做名身。

「能令种种共所了知故。」这个名……有了名的时候能令种种的事情大家都明白、都知道。看见这个,这是车、这是水、这是火、这是风,大家都知道,所以这个名还是很重要的。「名字圆满,是谓句身」这个名字,一个名字一个名字连接起来,这个义就表达的圆满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个义就说圆满了。如果只说诸行,诸行怎么地呢?你不懂,不明白,这道理说的不圆满。所以这个名字与名字连接起来,达到了圆满的程度的时候就叫做句。

「摄受诸名究竟显了不现见义故。」这是解释这个句身这个句。怎么叫做名字圆满是谓句身呢?「摄受诸名」,这个摄受就是安排,连系起来,很多的名字把它安排,按照次第把它排列出来。当然这就是……比如写文章都是一个字一个字,一句一句排起来的,但是那个人他长于这件事,他就是安排的好。所以「摄受诸名究竟显了不现见义」,这个不现见义是所显了的;这个诸名呢,是能显了的,显了的很究竟。「显了不现见义」就是这个义是不能现见的,是需要用这个名去表达,我们才能够看见,所以它是「不现见义」。

这个很多年前了,学这个《法华文句记》,这好像是在青岛湛山寺的时候, 那上说「事有显理之功,理无独立之能。」「理无独立之能」,唉呀!很久不明白这句话,这理不能独立,这句话怎么讲呢?想了很久都是不明白。现在这里就看出来,这个理就是不现见的,它自己不能显示出来,你一定要用……假借,假借一些符号,假借这个名句文去显示我们才明白,哦,是这样子。「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你没有这句话,我们不明白。「诸行无常」是无我的、是空的,若不这么说,怎么知道呢,不明白。所以这个义是不现见的,需要有种种的名,把它善巧的安排好了,才能够显了不现见的义,这就叫做句。这句是这样意思。

「名句所依,是谓文身」这底下解释这个文。什么叫做文呢?是名句所依,名它也要依靠这个文,这个句也要依靠这个文。什么是文,文者字也,就是一个字一个字,这个字叫做文。名也好、句也好,都要依靠这个文,它所依赖的这个就叫做文。这是字,每个字,它都有相貌,有它的体相的,所以叫做身。「亦名字身」说文身也可以,也可以说是字身。「随显名句,名为文故。」随你的智慧。随你怎么样运用,就用它来显示名、显示句,这个字有这种作用,那么就叫做文,「文故」。

「由是三种,有多差别。」这个名句文有无量无边的差别,太多了。「摄释分中别释其相。」这个《瑜伽师地论》一共是五分,〈摄释分〉那一分里面是特别地解释名句文身的相貌的。在(陵本八十一卷一页)。

「堪能解了诸所说义,名有觉慧。」这个解释名句文身解释完了,名句文身无量差别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这个觉慧。这个觉慧是怎么讲法呢?是「堪能解了」,堪者可也,它可以也就是它能,它能够明了所说的道理。能说的就是名句文,用名句文去表达这个义。表达这个义的时候,表达是表达了,你还是得要有点智慧的,你没有智慧还是不能明白的。你能够解了诸所说义那就叫做觉慧。

「由此为先,属耳而听,」由这个智慧,你先要有智慧,但是智慧还不能直接就明白的,还要用你的耳根,你的耳根「属」,于那个音声去连系,耳根和音声相连系叫做属,就是注意,这个注意也就是作意心所,去听这个音声的时候,「了知音韵差别,是名听闻」。「又复领解文句的差别,是名领受。」这样解释。「于此文句讽诵温习,是名读诵。」这样解释。「思惟修习,明记不忘,是名忆念。」我们希望《瑜伽师地论》每一段都能这样解释就好了,我们不用太辛苦就明白了,但是可惜不是。

 

又于依止名身句身文身义中,无倒解了,如是名为闻所成地。

这是结束这段文。又我们依止名身、句身、文身义中,依止是依靠也是假藉的意思,我们假藉名句文身,我们才能够明白那个义。但是对这件事里边呢,要「无倒解了」,你不要搞错了,不要颠倒的去明白,那才可以。若是搞错了,那就不是闻所成地了。你譬如说,我们头几天……上一次讲,讲无常常倒的意思,无常常倒,当然这个话呢,《中观论》上解释……我那天解释无常常倒是《中观论》上的意思。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都是剎那生、剎那灭的,那么这一切法就不是常住不变的了。我们若能明白这意思,就是没有常倒。但是事实上,我们又不是,事实上我们就是有常倒。我们有常倒就是说,这个人毁辱你,毁辱你,你就是对他不高兴了,要反击。但是在这个常倒上看,一剎那间就不是了,你还去恨他呢,这就是常倒。毁辱你那个人一剎那间就不是了,这个后来的人不是毁辱的人了,你还在恨他,你还认为还是那个人,这就是常倒。但是现在说无倒解了,你若明白这个道理,说这个无常的道理是来增长自己佛法中的智慧,是消灭自己的烦恼的,增长自己的德行的,令你转凡成圣的,是这样子的,这就叫做无倒解了。如果你说,那这样的话,我就来骂你,说你若不高兴我,你不对,你错了,我骂你那个人了,早已经没有了,你还说我不对,这是你搞错了。那你若这样说呢,你就是颠倒的解了,这种道理是减少烦恼的,不是保护你的烦恼的,不是保护你的罪过的。你有罪的时候就是无明嘛,糊涂,现在用这个开智慧使令自己不要有烦恼,能够断惑证真,能够转凡成圣的,这佛法是这样意思。但是这个颠狂的人,用佛法来保护自己,我没有罪,你说我有罪说错了,这样子呢,这叫做颠倒解了。颠倒解了的结果是什么呢?到了地狱去的时候,我们前面讲过那个狱卒那个铁叉,叉这个罪人,放到油锅里头。说是你搞错了,我没有罪。那么狱卒说,受罪者不可得,一剎那就过去了,但是你还是受罪嘛,你受罪不受罪?这是圣人的境界啊,你可知道!造罪者不可得,受罪者也不可得,这是圣人的境界,你可知道!我们若用这种佛法保护自己,你不能说我不对,你说我不对,你说错了。那你是颠倒解了,那是等于毁谤了佛法了,你不是佛教徒了。

但是我们前边学习缘起那一段,你们各位记住了没有?缘起那一段有一段话,「因缘过去而不舍离」有这么一句话,这句话怎么讲?因缘过去而不舍离。就是我们的身口意,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剎那剎那的过去了,但是没有舍离,这话怎么讲?我以前读这个《大智度论》有一句话也不是太明白,「非常非无常」,《大智度论》有这句话。非常,一切法有生灭变化,是非常。非无常怎么讲呢?这个《大智度论》也多少说了一句话,但是现在学习了《瑜伽师地论》那句话就更明白,就是这句话,这个因缘剎那的过去了,而不舍离,不舍离什么意思?你的色、受、想、行、识这个身口意就在剎那剎那变异中,你造罪了,或者做功德了,你这果报的色受想行识剎那剎那过去了,但是你造的业,没有过去。这个业种子在你阿赖耶识里面存在,还和你在一起没有舍离,没有灭,就是它还是存在的。「非常非无常」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人造业,已经……前多少年,几百年,几千年造的罪,以后呢,要到地狱去受苦,几千年几百年前做的功德,以后又跑到天上去享福去了,已经剎那剎那过去了嘛!为什么又得果报呢?因缘过去而不舍离,这个业它不灭。所以我们说一切法是无常,但是还是有因还有果,有因还有果,业力是不灭的。所以我们……「无倒解了」,你不要搞错了,搞错了就把自己跑到地狱去了。「无倒解了,如是名为闻所成地」,如是名为闻所成地,这个意思是说你有生得慧,你还要去学习而且要无倒解了,这个时候叫做闻所成地。如果这生得慧不懂,它没有明白,那就不能算是闻所成慧。说我明白,搞错了,也不是闻所成慧。现在说闻所成慧要无倒解了,应该这样意思的。

 

戊二、广释其相(分三科)  己一、征 

何等名五明处?

前面是略标五明,这底下第二科广释其相。广博的解释五明的相貌。那么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何等名为五明处」,什么道理?什么名句文叫做五明处呢?五明处是什么?这是个问。第二科是列出来。

 

己二、列

谓内明处、医方明处、因明处、声明处、工业明处。

谓内明处、第二是医方明处、第三因明处、第四声明处、第五工业明处,这是列出来。底下第三科是解释,解释这个五明。解释五明分五科,第一科先解释这个内明处。内明处分五科,第一科是征。

 

己三、释(分五科)    庚一、内明处(分五科)  辛一、征

云何内明处?

什么叫做内明?内明究竟是什么?大约的说,内明就是佛法。我们佛教这样讲,就是我们本身重要的事情,是内明处。这里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标。

 

辛二、标

当知略说有四种。

有四种相来说明这个内明处,这是标,底下第三科是列,那四种相呢?

 

辛三、列

一、由事施设建立相,二、由想差别施设建立相,三、由摄圣教义相,四、由佛教所应知处相。

从四个方面来介绍佛法。那么这是第三科列,这底下第四科就解释了。解释呢,分四科,第一科就解释这个事施设建立相,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辛四、释(分四科)  壬一、事施设建立相(分四科)  癸一、征

云何事施设建立相?

这个什么叫做事施设建立相?这个事应该就是一种道理,刚才说了理无独立之能,这个事是不现见的,这个义也是不现见的,那怎么样才能见呢?要依止事,从事上看出来。花开花落这是一个事,但是从这里看出来,这是无常的。说鸟鸣花笑,各式各样的事情,那么就在这样事情上有道理,就是能显示义的依止处叫做事,那么这么讲也是可以。

这个施设建立相,这个施设,后面有解释,施设就是用这个名句文来施设,把它安排,安排它。建立呢?就是为众生讲说,讲说出来,叫做建立,建立相。怎么叫做事施设建立相呢?这是问,底下标。

 

癸二、标

谓三种事总摄一切诸佛言教。

这是标出来。有三样事情它能够包摄了全面的佛法都在内了。是那三种?这底下就列出来。

 

癸三、列

一、素怛缆事。二、毗奈耶事。三、摩怛理迦事。

「一、素怛缆事。」就是旧的翻译叫修多罗,素怛缆翻个契经。第二毗奈耶事,翻个调伏。三是摩怛理迦事,那么通常说就是经、律、论,这是叫做摩怛理迦事。摩怛理迦事翻个本母,本母,这个窥基大师的解释呢,它是集聚很多经论的道理来加以解释,加以解释,用很多经论说的道理,把它引到这里来加以解释就会……或者说是发展,或者说是……就是另外的、增长了一种智慧,明白了以前所不明白的道理,会有这种事情。那就叫做本母。所以这个本母呢,就是以理为本,能生出来智慧,所以叫做本母。或者说是以理为本,能引发出来很多的言教。佛为一切众生说法,虽然是说观察众生的根性,但是也是根据所觉悟的真理,依据这个真理才发出来种种的名句文。 那么这是由教,有了教以后就能生出来智慧,所以叫做摩怛理迦事,这就是论了。

 

癸四、指

如是三事摄事分中当广分别。

这第四科是指。这三样事情在摄事分里边,当广分别,这里就是立出名字来,不解释了。是这样意思。这个《披寻记》也解释的好。

 

《披寻记》四六四页:

事施设建立相等者:此中事言,谓各别说色等眼诸法体教。如下抉择分说。(陵本六十四卷六页)或复事为依处,方起言说,从所依事,彼能依言,亦得事名。此中事依处略有三种差别:一者、根本事依处,二者、得方便事依处,三者、悲愍他事依处。摄释分中广释其相。(陵本八十一卷六页)于彼彼事由语及欲次第编列名句文身,是名施设。次第编列已,略为他说,是名建立。梵素怛缆:此云契经。梵毗柰耶,此云调伏。梵摩怛理迦,此云本母。如是三事,普摄一切所应说义,是故说言总摄一切诸佛言教。

「事施设建立相等者,此中事言谓各别说色等、眼等诸法体教。」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等,这一切法。这就叫做事。「如下抉择分」就「说」了(陵本六十四卷六页)。「或复事为依处」,叫做依处,「方起言说。从所依事,彼能依言,亦得事名。」这是这个意思。这个「或复事为依处」也就是五蕴、六处、十八界这一切法,这一切法是为依止处,才能够生起种种的言说。从所依的事,生起种种言说,彼能依的是言,是名句文身,亦得事名。这个能依的言论呢,也就叫做事。所依的蕴界处,叫做事;能依的语言名句文也就叫做事了,这样子讲。这个事施设建立就是这样意思,此名句文,名之为事。

「此中事依处略有三种差别:一者根本事依处,二者得方便事依处,三者悲愍他事依处,摄释分中广释其相。」我是去查过,说的很多很多的。(陵本八十一卷六页)

「于彼彼事由语及欲次第编列名句文身,是名施设」,由于这个语,也就是名句文身这个语;及欲,就是有这样的希望、有这样的愿望,也包括你的智慧。那么用这个智慧来安排名句文,有一定的次第把它编列出来,那就叫做施设。「次第编列已,略为他说,是名建立。」梵语就叫做素怛缆,此云契经。梵语叫毗奈耶,此云调伏。梵语叫做摩怛理迦,此云叫本母。如是三事,普摄一切所应说义,是故说言,总摄一切诸佛言教。

 

壬二、想差别施设建立相(分二科)  癸一、征

云何想差别施设建立相?

这是第二科,想差别施设建立相。分二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就是释,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初颂,后边一共有四个颂,现在是第一个颂,就是嗢柁南曰。

 

癸二、释(分四科)  子一、初颂摄(分二科)  丑一、标

嗢柁南曰:句、迷惑、戏论  住、真实、净、妙  寂静、性、道理  假施设、现观。 

「句、迷惑、戏论」,句是一个,迷惑是一个,戏论是一个,住是一个,真实是一个,清净、净是一个,妙、微妙是一个,寂静是第八个,还有性、体性是第九,道理是第十,假施设是十一、现观是十二、一共有十二句。这是用这个颂,这叫嗢陀南。嗢陀南把下面所说的,用这个颂把它很简要的颂出来,包含很多的意思。

 

《披寻记》四六五页:

想差别施设建立相等者:抉择分说:想差别教者:谓广宣说诸蕴、界、处、缘起、处非处、根、谛等,名想差别;又复广说诸念住等,名想差别;又复广说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等,名想差别。如是无量诸佛世尊,广说诸法想差别教。(陵本六十四卷六页)此应准释。下有四颂,一一别列,随文可悉。

「想差别施设建立相等者:抉择分说:想差别教者:谓广宣说诸蕴、界、处、缘起、处非处」,蕴是五蕴,界是或者六界或者十八界,这个处就是十二处内六处、外六处,缘起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此无故彼无,这就是缘起。处非处呢,合道理叫处,不合道理就是非处了。就是你有罪过就会得恶报,你有功德就得善报,这是合道理;说有罪过得善报,有功德得恶报,那是不合道理的,没有这回事,所以叫做处非处。根一共有二十二根,那是很多了。谛等就是四谛,苦集灭道四谛。「名想差别」这叫做想差别。因为这都是名句文,用名句文来安立这件事,而名句文是想的差别,因想而有名,因名而有想,所以说名就等于是说想,但是有各式各样的名,也就是有各式各样的想,叫名想差别。

「又复广说诸念住等,也叫名想差别」就是四念住、三十七道品等。「又复广说,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这我们在前面都讲过了。这个对,我们前面讲过,但是我感觉到有一件事,也可以再说一下。当然这个对,就是障碍的意思,那这是一回事,另外有个意思呢,譬如说这个眼睛对一切的色相,这叫做对。眼识能见一切色相,那叫做对。但是对声音来说就不是对了,这个眼识对声音来说,不是对,你不能在那上发生作用,就是所缘有对,所缘无对,这个解释也很有意思。譬如说耳识对声音来说是有对,他这耳识在声音上就停在那里了,这个声音是高、是低,有音阶的,音声里面有阶。那么这是耳识它在那上能够认识、活动。但是色相就不行了,这个耳识在青、黄、赤、白就不行,它没有这个作用,就不认识了。这个样子叫做对,叫做有对,叫做无对。这个解释也是很妙,这也叫做名想差别。

「如是无量诸佛世尊广说诸法想差别教」,这都是在名句文上来显示诸法,想差别相「(陵本六十四卷六页)此应准释」这里也就应该这么解释。「下有四颂,一一别列,随文可悉」,这四个颂现在是第一个颂。

 

丑二、释(分十二科)  寅一、句(分二科)  卯一、列释(分二科)

辰一、声闻乘说(分十三科)  巳一、六处

云何句?

前面这个颂标出来了,这底下解释这个颂,分十二科,第一科就是解释这个句。句分两科,第一科是列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声闻乘说。分十三科,这是多起来了。十三科,第一科是六处。这个「句」指什么说的呢?

 

谓内六处无量境界,无量方所,无量时分。

「谓内六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内六处。「无量境界」这内六处所缘的境界是无量无边的。色,声,香,味,触,法无量无边。

「无量方所」这个内六处所居住的地方也是很多很多的,无量无边的世界,都是居住的地方。「无量时分」,它相续不断的、无量劫的相续下去,这就叫做无量时分。这是六处,这也是个句。底下第二、三界,分两科,第一科初义。

 

巳二、三界(分二科)  午一、初义

复有三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

这前面都也是讲过了。欲界有六道的众生都是有欲的,天也好、人也好、鬼也好、畜牲也好都是有欲的。色界就没有欲了,但是还是有色的,有地水火风这个色。无色界呢,也没有欲,也没有色,只有受想行识的心法了。这可见这个定,学习定,越修越高,越高越深,就是没有欲、没有色,唯独是精神的存在,这个定有这种作用。

 

午二、后义

又有三界。谓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

这是第二义,就是后义,前面是初义,这是后义。后义又有三种界,「谓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这前面也是讲过了。

 

巳三、四众

复有四众。谓在家众,出家众,邬波索迦众,非人众。

这第一科是六处,第二科是三界,这底下第三科是四众,就是四个团体。「谓在家众、出家众」,这个在家众,在这里看这意思就是一切的非佛教徒。「出家众」当然就是……外道也有出家的,但是不算在内,就是单独我们佛教徒里面的出家众。「邬波索迦众」就是在家的居士,这「邬波索迦」我们通常说就是「优婆塞」,新的翻译,翻个「邬波索迦」。这「优婆塞」应该还说个「优婆夷」也就包括在里面了。还有「非人众」就是天龙八部这些。

 

巳四、三受

复有三受。谓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这是第四科,还有三种觉受「谓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前面也都是讲过了。

 

巳五、三世

复有三世。谓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

这是第五「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也都是讲过了,这底下第六科。

 

巳六、三宝

复有三宝。谓佛宝、法宝、僧宝。

这个前面还没有讲。其实是也都讲过。我们通常说……这后边还有解释,但是我现在简单说一下。我们通常说,解释「三宝」,多数解释的不圆满,你若看《瑜伽师地论》后面的解释,那就是圆满,解释的好。当然,这在《阿毗达摩论》也都有解释,但是《瑜伽师地论》是更圆满,比那小乘《阿毗达摩论》更圆满。

「佛宝」当然这后面有说,就是佛的那个大圆满觉、无漏的功德,圆满、大圆满的境界。当然,我们可以说释迦牟尼佛是悉达多王子,或说是太子,出家了,修行成佛了,这是「佛宝」,也可以这么说。但是说他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是佛宝,这样说比较好一点。这个「法宝」我们通常解释什么呢?就是经、律、论,藏经楼上的经书是「法宝」,这个解释也是对也不能说错,但是不圆满。「法宝」是什么?「大般涅槃」是「法宝」,这是圣境,是佛菩萨都是已经入圣道,所见的第一义谛,名之为法宝。「深入经藏」你怎么讲?我把这个藏经上的白纸黑字或者是黑纸白字,或者怎么的,这种语言文字的佛法,深入的学习,这叫「深入经藏」啊?

「深入经藏」是「深入第一义谛」呀!应该是这么说。这样子才是圣人,你到了第一义谛才是圣人。只是在文字上学习佛法,这还是凡夫境界。我们前面讲过,文字的佛法是什么?是相似的佛法,文字的佛法是相似的佛法。和佛的圣人的觉悟境界是相似而已。所以我们若是不静坐,不学习四念处,我们就是停留在相似佛法的境界。停留在相似佛法的境界,我看多数还都不圆满,就是闻慧嘛!少数人有一点思慧,闻慧还不具足,小小的知道一点而已,那怎么能算是法宝呢?语言文字这怎么能算是「法宝」呢?怎么能称之为宝呢?这是不对的。所以这个法宝,当然这语言文字的佛法,也算在法宝之内,因为你没有语言文字的佛法,我们和第一义谛没办法联系,你一定要假藉……「媒介」这句话说的是对的,这语言文字是个媒介,由它作中间的联系,我们可以通达到第一义谛去的。所以它也是很重要,它中间那个桥梁也是很重要。但是这是方便的法宝,这就出来一个方便的法宝。一个真实的法宝,真实的法宝,就是涅槃了。说方便法宝也很重要,但是你若是去思惟,修行也好,为人介绍也好,你只是说语言文字的「法宝」,这个「宝」字不具足。

那个《法华经》的譬喻品,那火宅……这火宅很大,唯有一门,那么这一个门是什么?智者大师解释,唯一门,当然就是佛教,就是佛法。佛法说是唯有一门,这个是火宅,是从火宅出去这个门。现在我们说是语言文字的佛法,是「入」,是入于第一义谛的门,这语言文字的佛法是入,一个出,一个入,但是若入,也就是出了,你用语言文字的佛法入第一义谛,也就是从火宅里出来了。你从火宅出来,也就是入第一义谛了。所以,智者大师那个地方讲呢,火宅若是……这个房子被火烧了,这个门不被烧吗?也是烧了。那么这是什么?这就是语言文字的佛法是无常的。所以这经论,说现在我们能保存,或是怎么……用一个小片就能保存,装下来,可以保持住,都是无常的!那就是被火烧了。但是你若能从这个门出去,那就不只是语言文字了,就是到第一义谛去了!那就是不可以烧了!所以这些解释,我读到那些地方,感觉智者大师解释的,感到生欢喜心,哎呀!解释的是好,解释的妙。还有些地方智者大师解释的很妙。另外有一个人解释《法华经》的,还入藏了吧,藏经里有,我一看他解释的,只是有点文学而已,佛法解释的不对劲儿,但是能入藏,你看这个事情,我也感到奇怪,那个没有资格入藏,解释的不对劲儿。这是佛宝、法宝。

「僧宝」从前我也说过,你们可能没有忘。僧宝说是,什么是僧宝?说是剃发、染衣、受了戒以后,这是僧。这也不能说不是僧,是僧。但是不能称「宝」!称「宝」的时候呢,这「宝」是特别尊贵的,什么是尊贵的?就是无漏的圣道,才能称之为宝!就是在我们的臭皮囊里面,有无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了,是名为僧宝。如果你没有这无漏的圣道,那怎么能称「宝」呢?我们还是贪瞋痴,虽然说是我出了家了,剃了头发了,受了戒了,其他的或者我们不说,我们还发心用功,但是没得圣道的时候,还不能算是……不能称之为宝!何况是放逸!所以这三宝,谓佛宝、法宝、僧宝。

 

巳七、三法

复有三法。谓善法、不善法、无记法。

这是解释一切法,就是分类,这是善法,包括有漏的善法、无漏的善法、胜义的善法。还有不善法,就是恶法。还有无记法,也不是善,也不是恶,是无记。

这个《成唯识论》上有提到「无垢识」,说我们现在这个识是无记的,因为把烦恼单独立一分,善心所清净立一分,这两种法,分开了,单独这个心的本身,这识的本身是无记的了。那么修行的时候呢,把这个善变成无漏的善,把这个恶法完全灭除了,把种子也灭了,然后这个识,就变成无垢识了。但是我看那个情形呢,还是无记嘛!但是我们在凡夫的时候称之为无记,是有漏识。有漏识就是因为它与烦恼相应,它有烦恼种子,现在把烦恼调伏了,烦恼种子也消除了,这个时候这个识,它本身还是无记,但是它与无量功德相应,不与烦恼相应了,这是无漏识,就名之为无垢识。是这样子。这是善法、不善法、无记法。

 

巳八、三杂染

复有三杂染。谓烦恼杂染、业杂染、生杂染。

这前面我们也是讲过了。

 

巳九、四灭谛

复有四圣谛。谓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

这是第九科。「四圣谛。谓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道圣谛。」这下面〈声闻地〉有解释,在这里不说了。

 

巳十、九次第等至

复有九次第等至。谓初静虑等至,乃至灭想受等至。

「复有九次第等至。」就是九次第定,「谓初静虑等至,」第二静虑、第三静虑、第四静虑。乃至无色界的四空定,四静虑加四空定,那么就是八个,后面有个灭想受等至,那么是九个。这九个由初禅到二禅,由二禅到三禅到四禅,由四禅到空无边处定,空无边处定到识无边处定,到无所有处定,到非非想处定,到灭受想定,这是一个次第,所以叫做九次第定。初成就这样定的人,他就按照次第这样入定。常常这样子练习,常常这样入定,这个时候叫做九次第定。等到熟了以后呢,就不按次第了,由初禅就入三禅,由三禅就跑到空无边处定,超一个,等到最后到的时候,能达到什么程度呢,由散心直接入灭尽定。他还可以倒过来,由灭尽定到非非想定,乃至到初禅,也可以倒过来。也可以顺,也可以逆,这大菩萨境界。这初开始的时候,叫做九次第定。

 

巳十一、三十七菩提分法

复有三十七菩提分法。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

这是第十一科,三十七菩提分法。「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这在声闻地也说的很详细,在这里我们也不讲了。

 

巳十二、四沙门果

复有四沙门果。谓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最胜阿罗汉果。

这第十二科。这四沙门果是什么呢?谓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最胜阿罗汉果。

 

巳十三、众多功德

复有众多胜妙功德。谓无量解脱胜处、遍处、无诤愿智、无碍解、六神通等。

这第十三科,众多的、胜妙的功德是什么呢?「谓无量」就是四无量心,「解脱」就是八解脱,「胜处」就是八胜处,「遍处」就是十遍处,还有无诤三昧,还有愿智三昧,还有无碍解,就是四无碍辩;还有六种神通等。这都是在声闻地里面有解释,这里不解释。

 

辰二、唯大乘说(分十四科)  巳一、五事

复有方广大乘五事。谓相、名、分别、真如、正智。

前面是约声闻乘说的。声闻乘说的一共说了十三科。现在这底下第二科唯大乘说,也分十四科,第一科是五事。「方广」,这个方就是法的意思,方者法也,这个法是广大无边,是这样意思。就是有无量无边的福德智慧,要三大阿僧祗劫才能圆满,所以叫「方广」,也就是「大乘佛法」。这大乘佛法里边有五事。那五事呢?「谓相、名、分别、真如、正智。」这在菩萨地里面有解释。在菩萨地解释的时候,那里面解释就是深了,要比声闻地深,可是不一样了。

 

巳二、二空性

复有二空性。谓补特伽罗空性、及法空性。

这是第二、二空性。「谓补特伽罗空性、及法空性。」二空性是一种理性。

 

巳三、二无我性

复有二无我性,谓补特伽罗无我性、及法无我性。

 

《披寻记》四六七页:

复有二空性等者:补特伽罗唯假安立,应观为空,而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诸相可得,应观不空;是名补特伽罗空性。又法自体,随名假立,应观为空,假有所依,其事非无,能观不空;名法空性。二无我性,随应准释。声闻地说:由无所得行趣入空行,由不自在行入无我行。(陵本三十四卷十五页)如是空无我性差别应知。

「复有二空性等者:补特伽罗唯假安立」这个补特伽罗的空性,怎么讲法呢?怎么叫补特伽罗空性呢?这补特伽罗唯假安立,不是有个实体的、常恒住、不变异的「我」在生死里边无量劫来,在生死里边流转,不是这么回事,不是有这个体。只有个假名字,有假名字,说这个众生在生死里流转,只有假名字,没有实体性的,所以叫假安立,假设、安立的,不是真的。这样子「应观为空」;它没有实体性,所以你应该观察它是空的,没有实体性就叫做空。

「而于三世唯行唯法唯事唯因唯果诸相可得」但是这个人从过去世,这补特伽罗从无始劫来过去世,到现在世,到未来世,这样子流转。「唯行」就是迁流变化,生灭变化,生灭而又相续,这样子叫做「行」;有生灭变化,而又相续不断叫做行。

「唯法」,法这个字解释的非常多,但是现在这地方怎么讲呢,就是法无碍辩那个法,就是但有个名句文而已。但有个名句文表达这件事而已,只有这个名字。世间上一切法……藕益大师曾经解释过,语言文字是个名字,山河大地都是名字,这句话解释的好。就是一切法都是但有名字,就叫做法,这样讲,但有名字。所以《维摩经》说超越假名,这句话有意思了,就是你的心能超越这一切境界。这一切假名字,我们凡夫就执着都是真实的。我们说这是墙,我们认为墙是真实的,这是门,这个门关上了,这是真实的。但是佛法的意思都是假名字,你若都知道是假名字,就是超越这个假名字了,超越就是圣人了。这个义还是很妙、很好,超越假名。其实这都是《瑜伽师地论》的文。「唯行,唯法」一切法但有假名字而已,「唯法」就这个意思。

「唯事」假名字里面说的这些蕴界处,这一切法,都是虚妄不真实的,叫做「事」。「唯行」,这个「行」在三世的时候叫做「行」。「法」是名句文,它所表达的就是「事」,这个「事」是虚妄不真实的,但有个名字,叫「唯事」。

「唯因、唯果」这是总说了,总说前面这个「行」、「法」、「事」。就是这个色、受、想、行、识也好,眼、耳、鼻、舌、身、意也好,总而言之是你现在的一念心,你心里面一动,这就是「因」了,它就有能力去招感果报。「果」呢,还是你这一念心,由这一念心变成个种子,种子一现行又是分别心。有了虚妄分别心,它又会再动,又动、又变,又造成了一个因,都是虚妄分别。这样说呢,我们依据名句文的「事」,就是虚妄分别,这里面没有真实性,都没有真实性的。「诸相可得」就是那个虚妄的境界,你能得到什么,就是这些虚妄的境界,这里边没有真实的我可得。但是这虚妄的境界还是有,所以「应观不空」,你要观察这虚妄境界不能再空,空了,这因果不能安立了。「是名补特伽罗空性」这样讲。这都是《瑜伽师地论》的文,下面都有。这样讲。你可以在温习的时候,把眼睛闭上,想一想这个道理。想一想这个道理,你常常想,离得无生法忍不远了。这是「是名补特伽罗空性」。

「又法自体」,这底下解释「法空性」。「法空性」怎么讲呢?「又法自体,随名假立」其实和前面也是相同的,这个法的自体,就是「随名假立」。前面说什么叫做「法」?就是语言文字,就是一切法的名字,这都是假立的名字。一切法都是有个名字,只是个假立的名字,假立的名字没有真实的体性,这是说我们内心……刚才我们说「因缘过去而不舍离」,我讲这个道理的时候,你想一想,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和山河大地,世间上一切的法,都包括在内,这一切果报的法,都是剎那生、剎那灭,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就是种子的力量,阿赖耶识里面那个种子,一剎那就现出一切法了,这种子是剎那灭的,说一剎那一切法灭了,一剎那又生了,是阿赖耶识里面种子的力量,顿生顿灭,就是这么回事。这个种子是我们内心,心动的时候熏成的种子,种子是因,种子生现行就是果了。这果报,它不能离开种子,剎那生、剎那灭。而实在再明白一点说,说种子生现行,也就是你心的分别。你心分别的时候,而一切法的本身是空无所有的,所以你心若是不分别的时候,一切法都是不可得。就是分别的时候,而一切法本身也是空无所有的。说「又法自体,随名假立」只有假名字就是,我说那里有个墙,只是个假名字,并不是有真实的墙在那里,就是这样的意思。「随名假立」的,你安立个名字,就是什么,就是这个意思。

「应观为空」,应观它没有真实性。「假有所依,其事非无」这个「假有所依」就是那个补特伽罗这个假名字,不是有真实「我」的体性。他为什么要执着一个补特伽罗呢?执着有我呢?就是在一切法上执着的。那个假的补特伽罗是依据这个「事」,依据这个蕴界处,而有假立的补特伽罗,如果没有这个蕴界处的这些虚妄分别的境界,这补特伽罗也没办法成立的。所以「假有所依」,「其事非无」他所依止的那个「事」虽然是虚妄,但是还是有,你不能说他是没有。「应观不空」是这样意思,「应观不空」。「名法空性」。这唯识上这么讲。「名法空性」。

「二无我性,随应准释。」前面讲的是补特伽罗空性、法空性。「二无我性」,也是随着前面这两个空性的解释就明白了。它和二个空性的意义没有差别,「随应准释」。

「声闻地说:由无所得行趣入空行,由不自在行入无我行。」那么这个空和无我的道理怎么讲呢?再引声闻地来解释,「由无所得行趣入空行」,「由不自在行入无我行」。「由无所得行」就是没有,那就叫做空。这个空行这么讲。「由不自在行入无我行」这个地方讲,这个还是说,我们执着这萨迦耶见的我,我的体性是没有的、是空的,那叫趣入空行。我们执着的这个萨迦耶见、这个我,这只是你的执着而已,没有「我」的体性,叫无所得行。无所得行就入于空。其实这也是我空,所谓空也就是「我空」。「由不自在行入无我行」,剩下来的色受想行识,每一法也都是因缘所有,它不能独自存在的,也叫做无我行。这样讲。如果你若说是「由不自在行」是讲成是我空,前面「无所得行」讲成是法空,你若那样讲,义理也是通,但是有点不顺,因为在小乘佛法里面,它不讲一切法都是空的,不这么讲。但是这「无所得行」,我本身是无所有的,叫无所得行。这就是离开了色受想行识之外,有一个常恒住、不变异的我,现在告诉你,那个「我」是没有的,这叫做「无所得行趣入空性」。那么现在还有一个色受想行识呢,色受想行识是不自在的,所以叫「无我行」。「自在」是「我」,色受想行识,色也不自在,受想行识都不自在,不自在故名「无我行」。(陵本三十四卷十五页)「如是空无我性差别应知。」


{返回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8)
下一篇: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0)
 瑜伽师地论讲记 初发论端 3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三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九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四 (1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四 (4)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 (5)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三十四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 (7)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六 (4)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 廿六[栏目:本源法师]
 上师瑜伽法(资粮田)的观想方法[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九(一二九五)[栏目:杂阿含经]
 第三十六则:戒香流芳的沙弥[栏目: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净琉璃圣贤录:玉琳国师[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二章•经题 第五节•判教相[栏目: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栏目:佛教常用呗器、器物、服装简述]
 法华特论 第二十一 六根清净品---法师功德品[栏目:冯达庵居士]
 二、修五加行前应该先作什么准备?[栏目:密宗五加行十七种疑难汇解]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