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85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大四班:心禅

  佛教常常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因为六道的众生只有人道修行佛法最为殊胜。经中说,十方世界中,诸佛皆是在人间成佛,不在余世界及天上成佛。佛教认为,生命的存在形式有六种,众生因为所造善恶业的差别,而有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的不同。六道中的众生此死彼生、流转往复、了无出期,这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信仰佛教的基础,在六道之中,人道众生具有其它各类众生无法比拟的殊胜之处。三恶道众生因为寒热苦、残杀苦、饥渴苦等众苦煎熬。苦多于乐,故无法修学佛法。阿修罗众生则嗔恨心重,常常与天争斗,故也无暇修学善法。天道众生多为五欲六尘所染,过分贪著享乐,亦无法修行。太苦无力修行,太乐有益于贪著享乐。又有人道苦乐参半,有惭愧心,能发起宏愿力,所以才能思考生命的实相,追求真理,才有机会从痛苦之中解脱出来。除此之外,经中还说,人的忆持力最为殊胜,以人身受持佛法能明记不忘。这也正是“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的原因。

  佛陀常用“盲龟浮木”来比喻人生的珍贵。《阿含经》中说,人身极为难得,如大海盲龟,百年一现,有浮木有空,在海上随风飘动。当盲龟浮出水面,其领正好穿入孔中。这种机会是多么稀少呀!佛经中讲,从恶趣死,生恶趣者多,如大地土;从恶趣死,生善趣者少,如爪上土。所以人身难得,得遇大乘佛法更是难上加难。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也曾宣讲了暇满人生极难,乃至发起殊胜的菩提心,修学大乘佛法的殊胜之处,成就菩提的前提条件。

  总之,人道的殊胜非其它生命所能比,所以佛教非常重视人生的价值。佛教要求我们的正确的认识人生,把握人生,从而合理的规划人生,建设人生,最后达到奉献人生这一崇高的目标,其目的就是要我们珍惜此身,用于修学佛法,求证解脱。依据佛陀的遗教和佛法的精神,在没有得到真正的解脱之前,决不可自暴自弃,甚至自残生命。古人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愿所有佛子谨遵佛教遗教,关爱生命,重视人生,且莫辜负此人身!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清明之忆
下一篇:顿悟人生
 少欲知足 自在安乐
 慈悲的灯光
 勿忘初发心
 妄念
 迈向智慧之门
 世间无常之感想
 说说吃素食的好处
 修习忍辱,对治嗔患
 诽谤他人害己身
 常存感恩之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五百罗汉 226、波头摩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忏悔与感恩的功德[栏目:仁焕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九十四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密勒日巴尊者传 第五章[栏目:密勒日巴]
 未修间(此以依师法门如例,然可推余法门)应如何作法?[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浅释[栏目:宣化上人]
 生命无限 希望无穷[栏目:学诚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四三八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五集]
 明白定位为第一[栏目:仁焕法师]
 四月初八浴佛节小记[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