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八)修行中执著显现是最大的违缘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25

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八)修行中执著显现是最大的违缘

  【藉以道任运光明之教言,不舍迷乱显现而现智慧之游舞】

  “道任运光明之教言”就是顿超之教言。我们在修顿超的时候,眼前可以呈现不同的形象,由于有直断的基础,在执受本体的前提下,眼前无论呈现什么形象,都不会脱落本体,而时时都与本体一如。

  我们在座的很多弟子今年冬天都修了一百天的顿超,甚至平常也在修顿超,那么问问自己,平常在修持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在直断见解的基础上修行顿超?若没有这么做,显现之相是否能称之为顿超,很难所言。要记住,显现分为两种——觉性妙力之相和业风飘动之相。在执受本体的前提之下,眼前呈现不同形象,无论贤劣,都是光明境界,称之为觉性妙力之相。若不能执受本体,眼前即便呈现什么形象,都叫业风飘动之相,是一种违缘障碍。

  好多年前我从汉地上高原,有一天上师告诉我说,今年有一位尼姑修到一定的时候,看见一尊莲花生大师的形象,高兴得不得了,跑到上师身边说,她见到莲花生大师的像了。上师问她是否很高兴,她说非常高兴,因为一直盼望的莲花生大师终于呈现在自己的面前。结果上师让她这段时间先别修顿超,先念诵十万遍莲师心咒遣除违缘。对于这个公案,可能很多在座的弟子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莲花生大师呈现在她的面前难道也是一个违缘?”要知道,漂泊轮回之根本是执著。由于这位尼姑对莲师形象执著太强的缘故,而形成违缘。我们都说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成办解脱,解脱的最大违缘是什么?是执著。那么反过来问问自己,在平常的修行中,你执著吗?前两年呈现过一种相,是不是现在还挂在嘴上,见到谁都说?甚至每次修行期间,一直都在寻找这种境界?这些都叫做执著。在以后的修行中,绝不能这样时时关注外相。由于顿超教言的方式是在执受本体的前提下,不舍显现而现智慧之游舞,所以,没有一定的直断基础修学顿超,真的没有多大意义。要记住,成办解脱的唯一条件是见解而不是显现。

  【究竟顿超道之法性现前相等四相,祈祷上师大悲威光赐予加持。】

  在修学顿超的过程中,从法性现前相、觉悟增长相、明智如量相、法性灭尽地相四相的整个过程中,虽然讲解不同的光明境界,但前提都是直断。现前有些弟子在修直断,修直断的时候有多少疑问,都要在导师面前搞清楚,千万不能不敢问。我们千里迢迢依止导师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把自己的疑问在导师面前问清楚吗?所以应该多问一些。为了让我们迅速达到这些境界,在祈祷的时候要时时祈祷上师加持。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七)如何观待修行中不同的外在显现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九课(九)盲目闭关不可取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九)以平等心观待每一位导师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何谓酬忏上师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八课(三)时时忏悔对治烦恼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八)三乘教法调伏烦恼之方便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五课(十七)修行密法更要谨慎取舍因果
 圣者言教 第二十二课(六)修行者应将法融入心
 圣者言教 第十三课(四)闻思修不可偏堕
 圣者言教 第四课(九)三清净法 善巧对治烦恼的殊胜方便
 圣者言教 第二十三课(七)有生必有死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二)求法修行中必须做到法与根机相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序: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栏目:包容的智慧]
 居士传五十二[栏目:居士传]
 领受和修学法教的正确发心[栏目:顶果钦哲法王]
 攀缘心——我们最大的迷惑[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相应41经 五恐怖的仇恨经[栏目:相应部 12.因缘相应]
 简捷禅定之法[栏目:王骧陆居士]
 八十四大成就者传 十三、咕噜登底巴传[栏目:八十四大成就者]
 The Sweetness of Dhamma[栏目:S.N. Goenka]
 阿含经总论(增谷文雄)[栏目:阿含思想研究]
 意调伏,如说行-从四相的feeling到「四相学」[栏目: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