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一期 第五天 不生我慢持名念佛求生西方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40

佛七讲话 第六集 七十九年第一期

第五天 不生我慢持名念佛求生西方

念佛人,不可起我慢,一定要放下我慢。所谓我慢,是执着于我。譬如说,我看你不顺眼,那是我慢;这件事对我没有利,也是我慢。总而言之,争名夺利,皆是我慢。

我慢生于两种执着:一种是人我执,就是执着五阴身心是我;一种是法我执,执着名利钱财是我的。总说一句话,人我执是我执,法我执是我所执。什么是我所呢?这个东西是我的──那是我所。他不知道,我和我所,皆是因缘假的,唯识宗说「于假说我法」,因为我和法都是因缘生,没有自性,他执着实在有。广泛地说起来,他执我和我所皆是实在有的,以至于遍执一切。唯识宗称它为遍计执。所以,有我慢的人,皆是遍计执。

人我执,产生一种障,称为烦恼障;法我执,也产生一种障,称为所知障。烦恼障,障究竟涅槃;所知障,障无上菩提。

或者有人说,这个和我没关系,这是佛的事情,佛才得无上菩提究竟涅槃呢!

可是,如果以三乘法来说,三乘就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如果没有烦恼 障,可以得心解脱。得心解脱的人,就是四果阿罗汉。如果没有所知障,可以得慧解脱,慧解脱,菩萨一直到佛。

怎么能得到心解脱呢?大家都听说过──断见思惑。如果见思惑具足,心不得解脱。所知障,小乘人也说是障慧。 这两种障,皆由于我慢生的。

烦恼障续一种生死,因为烦恼,心不得解脱,在六道轮回之中。初二三四果逐渐破,才不再六道轮回。所以,见思惑是凡夫的病根。这我们就知道了,心不得解脱,起烦恼障,续分段生死。分段生死有生死之相。人死了投生畜生,有生死相;畜生死了生天,有生死之相。这都是分段的。

如果所知障在凡夫,也是障他的慧,使他没有智慧。它也是续一种生死,所谓变易生死。什么是变易生死呢?大家生命,一秒一秒地在死,你纵然是活到八十岁死,他不是八十岁一下死的,从现在开始,一分钟一秒钟在渐渐死。所谓念念迁流。这种死,没有生死相。一天过去了,一天就死掉了。可是不现生死相,只是潜移默化,念念迁流。这种生死,称为变易生死。被所知障障智慧的人,不知道。 要是了二种死──就是分段死变易死,称为二死皆尽。药师偈说「拔苦必期二死尽」,就是说这两种死。如果断了两种障,就没有两种死了。如果没有两种我执 ──人我执法我执,就没有两种障。什么是成佛呢?断二障,了二死,空二我,名为成佛。

学佛人都知道,常听到一句话──了生死,有人不知道,他说了生死是消极的。他不知道佛法甚深义。

如果要想了生死,一定要断二种障──烦恼障所知障,难道说断烦恼障所知障,也是消极的吗?如果要想断二种障,一定要空二我──空人我执法我执,难道说空人我执法我执,也是消极的吗?如果能断二障、了二死、空二我,就成佛,难道说成佛也是消极的吗?

所以,我们要认清,不要人云亦云,你知道,断二障,了二死,空二我,逐渐使你转凡成圣,我们不能说转凡成圣是消极的。 不但佛经再三告诫,各大乘宗皆如此说。如果你起我慢心,其害无穷。 如果有人我执法我执,首先生贪瞋痴心,贪瞋痴不外由我慢生;如果起贪瞋痴,一定造诸恶业;以造诸恶业的因缘,一定受三途苦报。所以我们可知道,三途苦报,皆由我慢生。所以大家应该戒绝。道宣律师说,众生苦报,皆是自给的,不关他人。你想成佛往生西方,也是心转;如果堕三途苦报,也是心转。所以说「一切唯心造」。

七天之中,不但大家不要生我慢,回去以后,时时刻刻提高警觉,不生我慢。我慢的人,不信三宝,不信阿弥陀佛。我们要绝对相信阿弥陀佛,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

或者有人说: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就能往生西方吗?

不但阿弥陀佛如此,一切诸佛皆如此。称念药师如来就往生东方。因为佛度众生有四种法:一种是以相好光明度众生,是身业度众生;一种是神通度众生,那是意业度众生;一种说法度众生,是语业度众生;还有一种,就是以名号度众生,是以功德愿力度众生。其中唯有持念阿弥陀佛名号最简便。

希望大家持名念佛,求生西方。千万不要生人我执法我执,起烦恼障所知障,落入分段死变易死。 现在开始念佛。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一期 第六天 字字入心不空过
下一篇: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一期 第四天 念佛回向历代父母历劫冤亲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一期 第四天 慈心不杀具诸戒行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要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三期 第一天 修戒定慧得解脱味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文殊章
 金刚三昧经一波记 如来藏品第七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一期 第七天 不求万事如意只求万事如法
 缘起法泛谈 六、缘起法与般若波罗蜜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一期 第七天 尽形寿念佛不可放逸保持定心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四期 第七天 欣往西方厌离娑婆
 无量义经略解 十功德品第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民族资本家聂云台的“保富法”[栏目:般若禅·觉悟的快乐]
 南岳怀让禅师的禅学思想[栏目:向学法师]
 前行讲记 第一百二十三讲 普贤上师言教-轮回过患-总结宣讲六道是痛苦之自性2[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满溢的茶杯[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家庭沟通 - 家暴是前世报应?[栏目:方外看红尘]
 浮惠:人间佛教绝不是让法师、法事走向人间[栏目:佛教视野与观察]
 姓李的儿女[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你是佛教徒吗? 一、民间信仰[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婆私咤经 (节译)[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The Threefold Purity[栏目:Pema Chodron]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