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修学《瑜伽师地论》想到的感悟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63

  修学《瑜伽师地论》想到的感悟

  ——本三班:通节

  早已得闻《瑜伽师地论》能解答佛法的一切疑问,此论共一百卷,详细深刻而有次第的说明全体佛法。今有缘修学倍增法喜,从序言简介以及本论的特点到论著的渊源,可知《瑜伽师地论》对于佛法的整体之意已经圆满诠释。

  感恩玄奘大师西行求法,为佛门后学传来佛教巨典《瑜伽师地论》。玄奘大师追求佛法可谓惊天动地,为了法义而精进不息,精通三藏,智慧通达而辩才无碍,在西行途中历经艰辛不畏劳苦,这种坚固的菩提心和锲而不舍的意志为后学佛弟子树立了光辉榜样。

  当代的僧众需要这种为法而忘躯的本怀,既然辞亲割爱行做沙门,就应该树立正知正见,坚固道心精进闻思佛法,以圣人言量为准,把修行的理论真正应用到日常生活的行持中去。佛法是从实修中来,有了六年的苦行为基,佛陀于菩提树下静坐思维,克服内外魔障,终觉宇宙人生的真相;四十九年应各类众生的根基而设种种权教,遗留教法醒悟大众。古来大德以‘复制’佛陀的教言行持、解读圣言量而走上解脱之路,最终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经过闻思要有思辨、转化的过程,更要有修证的结论,进而明白每一阶段每一层次的真实义谛。

  佛法浩瀚,只有深入经藏才能智慧如海。依据经纶,才能体会到佛陀的无限慈悲与广大智慧;古德云:“看经闻法,贵在如实会得其意。”作为佛陀的弟子,贵在信解行证、如实践行亲证‘缘起性空’法义,同时,遵守佛的教诫来修正日常生活中错误的思想、语言、行为。这样假以时日,才能“消融归我自性,则可受用无穷”。佛法修学的纲领是交给我们转识成智。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认识自我,离苦得乐
下一篇:世间无常之感想
 再续禅缘
 从“法门之光”看佛教未来
 《心经》中的五蕴思想
 平庸与梦想
 禅修手札
 认识出坡的功德
 出家人是怎样炼成的?
 法门寺春节见闻感想
 我们为什么要修忍辱?
 凡夫学佛,当具“慧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九0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集]
 从戒律看原始僧团的管理体制[栏目:认识戒律]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六章 中国佛教涅槃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 印度佛教涅槃学说略述[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内加行 金刚萨垛除障法(四)[栏目:达真堪布·百日共修开示]
 诵经要法[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藏区多元文化与宗教信仰[栏目:尕藏加教授文集]
 遇到小人怎么办?[栏目:心律法师]
 法会的要求[栏目:仁焕法师]
 净业行人如何受持菩萨戒[栏目:大安法师]
 含叶红素多的蔬菜[栏目:一生要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