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佛心得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18

  学佛心得

  ——本四班:释演行   

  我学佛是从读了《觉海慈航》开始的,这应该感谢外婆经常带我到去寺庙,寺庙里的出家师父们很慈悲,他们赠送我很多佛书,我先后读了《学佛浅说》、《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切莫误解佛教》、《净土文摘》等。后来又读了自立法师讲解的《阿弥陀经》,净空法师讲解的《无量寿经》,以及圣严法师的《正信的佛教》,妙华法师的《人生的解脱》,慧律法师的《死亡的艺术》、《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佛教与人生》,还读了李炳南的《学佛学佛问答》,及《净土问答》、《印光法师文钞》、《弘一大师传》等。

  佛书倒读了不少,也是逐渐的才知道学佛讲得是信、解、行、证,只有信心、愿心,而无实际行动只是空中楼阁。因此,我总觉得自己修行浅,业障重。我出家前,就一直修学佛法没有间断,尤其是净土法门我最喜欢,主要是净土法门比较方便,且可带业往生。我每日上下午各念一小时佛号,一直坚持不断,时间虽不长,但深感在念佛过程中,要做到净念相继、一心不乱绝非易事,往往有各种杂念相互袭来,扰乱心地,必须久念多念,一步步深入才能心净、才能渐入佳境。

  我学佛后,在行为上必有所改变。

  记得多年前,有一次我去理发店等候理发,因座位与厂里的一位姓贺的老工人争吵起来。当时我吵得很凶,话语很难听。从此我俩在路上遇见了也不打招呼,形同陌路。过了一年,他有了病,有一天,我在路上走着,突然见他在路边祈求帮助。我还是向前走了几步,心想管他呢!接着突然猛省:我学佛是干什么的?就立马转身将他扶起,安坐在他自带的竹椅上。老贺连声谢谢。此后,我见了拖着重病的他,就十分热情的招呼他。不久老贺去世了,老贺的去世让我感触很深,如果当时我不去帮他、扶他,他必然带着对我的怨恨离开人间,而我的内心也多了一份愧疚。

  以前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喜欢一个人外出散步,总爱一个人独处,不希望有人来打扰。但偏偏常遇到问路人,心中不免有些烦乱,有时沉默,有时索性不予理睬,独自做我的事去。

  学了佛后,自知这样不对,若是再次遇到问路人,就耐心的站住,心平气和的给他说。同样的一桩小事,学佛前后,竟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态和结果。

  佛法在人间,我们凡人如不在世事上学佛法,又往何处觅寻呢?

  我已出家七八年了,由于我的学历不高,很多经书里的古文字读不懂。然古人云:“亡羊补牢,未为晚也。”我现在开始要好好的多读佛经和祖师大德的传记,抓紧时间,坚持上殿、过堂、诵经,更要坚持念佛不辍,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自净其心,了脱生死。阿弥陀佛!


{返回 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慧远大师如何调和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下一篇:假期见闻体会
 不负如来,不负卿
 助念的意义
 心灵的净光
 善待自己 慈悲他人
 觉察生命无常
 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亲近善知识,你做好准备了吗?
 正念受食
 生命的淡然如此美好
 僧持毗尼,令正法久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降伏其心 二 学佛做人应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栏目:万行法师]
 佛教医学引论(尹立)[栏目:佛教与医学]
 普贤十大愿与念佛法门[栏目:界诠法师]
 我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触动自己,知道这就是我要的?[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建设适应时代之中国佛教[栏目:太虚法师]
 法华经品题略解—妙音菩萨本事品第二十四[栏目:张秉全居士]
 法华经品题略解—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栏目:张秉全居士]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13集[栏目: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给」的价值[栏目:真理的价值·迷悟之间]
 伏虎—无明烦恼对治法·实修法 时间表[栏目:阿康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