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做正确的事情为自己负责(2)
一提到戒律这个词,许多崇敬自由的新新人类肯定觉得有种被捆绑束缚的难过,会认为没有必要限制那么多,根本就像拿绳索绑缚自己的手脚,让自己活动不方便,自找麻烦。
印度的梵文中,“戒”这个字音译为“波罗提木叉”,它原来的意思可以翻译成“别别解脱”,也可以翻成“保解脱”。“别别”是个别个别的意思,所以“别别解脱”就是一样一样的解脱。意思是说,如果你能守一条戒,就能解脱某一类的心病、痛苦,得到意想不到的自由自在。如果我们每一条戒都能遵守保持,就能完全解脱心病痛苦,过着快乐清净的生活,和我们原本的佛性完全相应,就可以将佛性中本来的福报、本来的智慧,圆满发挥出来,使我们内心安乐自在。所以,“戒”它原本的意思,应该是保护众生,让众生能得解脱自在的原则。这也是它另一个翻译叫做“保解脱”的缘由。意义在于如果我们按照戒律去做,就保证能解脱,未来不会再受痛苦的束缚。因而戒律是用来保护众生,让众生得到解脱自在的原则,并不是要将人绑住的条文。
像戒律这种解脱自在的原则,应该是最适合想要自由的现代人。提倡自由的人,都应该遵守人生戒律的原则,若不去遵守,最向往自由的心反而会被种?##〔啤⑶质矗欢ú换崦靼资裁词亲杂煽炖值谋纠醋涛丁?/p>
许多对佛教存在种种迷信观念的人,往往把戒律看得很恐怖,觉得一旦持戒会受到许多的制约,万一不小心犯了戒,就会被打下十八层地狱。这种似是而非的观念,是对佛教戒律最大的误解。
简单理解,戒律就是一个人的生活规范,或者是一个团体的共同守则、运作标准、规章程序。戒律相当于国家的法律,不同之处在于,持戒属于自发性的行为,法律则是强制性的行为,若不遵守戒律,应当忏悔,若不遵守法律,就会受到制裁。
戒律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是消极的止恶,也就是不应该做的事情不要做。不应该做的事有两种,其一是社会风俗、习惯、法律所不许可的事不做;其二是有害于人的事,不论是物质、名誉,或精神的损失,纵然法律、风俗、习惯没有规定,也不应该做。第二层是积极的行善,凡是于人有益的事,不管是不是自己的责任,都应该尽力而为,特别是在团队中合作,如果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行事,可能会得到片刻的所谓“潇洒”,不过因此你也没有必要再去妒忌他人的成功与发展,毕竟机会总是青睐于时刻精心准备并且一直在努力付出的人。
持戒,就是培养正确善良的观念、行为和心态;与其相反的念头,就必须去除。“莫以恶小而为之”,诸葛亮的名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持戒,表面上看好像是处处受限,实际上却是在保护我们的法身慧命,免造更多恶业,受更多苦报。若是肆无忌惮地做想做的事,最后终需承担一切后果,因为“因果”是世出世间万事万物的真理,并不会因为你不相信它就不存在。
二、自由心灵的“特训方案”
人毕竟要在群体中生活,一旦与群体发生互动时,相对地,就会衍生出责任和义务的关系。比如父母对子女要尽慈爱教养的责任,子女对父母要尽尊敬孝顺的义务,夫妻之间更要共同承担相濡以沫、相伴终生的责任,师生、同事都是如此。每一个人同时对许多相关联的人,都必须去尽自己的本分。有可能是迫于生活的压力,抑或是天性使然,我们多少都有点逃避责任的习气,久而久之就迷失了自己的本分。所以,心中若有持戒的念头在,并且将它作为人生中为人处事的规范与原则,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就不至于被有意或无意地遗忘掉。
认识戒律,便会发现诸佛如来的大慈大悲。透过持守佛陀的教诫,生命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一般人在心境转换的当下,总以为是自己在作抉择:看见温暖的颜色,情绪转向柔软;闻到怡人的香味,嘴角不经意泛起微笑。而只要发现,环境中看不见柔美的色彩,情绪便无法缓和;生活中听不到激昂的音乐,心情无法振奋;没有好听的鼓励与赞扬,人生便失去斗志──此时在赫然警觉中才发现:感官在刺激的温床中,早已失去了自主的能力!好比温水煮青蛙,水温是在逐步升高的,而你受不了沸水的煎熬时,早已丧失掉跳跃出陷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