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读《愚人食盐喻》有感(龙恩)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93

读《愚人食盐喻》有感
 
龙恩

  修行人不贪于享乐,享乐的人不懂去修行。《愚人食盐喻》给了我很大启发。
  《愚人食盐喻》说的是从前有一个愚人,一次到远房亲戚家里去做客,亲戚便殷勤地招待他,烧了好几道菜款待他,可是忘了放盐、味道很淡,于是愚人便说:“今天的菜很丰富,但都淡了一点,不太好吃。”主人想起忘了放盐,于是便拿了些盐放进菜里搅拌,让他再尝尝。这回菜的味道都变得美味可口了。愚人不由好奇地问主人“你放了什么,菜变得这么好吃呀?!”主人说:“放盐呀,盐是百味之源,能使每样菜都好吃。”愚人自以为盐好吃,以后每餐都吃盐好,省得烧那么多菜了。于是到街上买了一大包盐,回家急忙打开,抓了一把放进口里,哇!好苦!愚人苦着脸,以为是亲戚骗了他呢。
  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和盐一样,适当地添加,可以使生活充满趣味,但太多了就会变得苦涩。比喻贪图吃喝玩乐固然不好。但过于苦行,甚至以种种苦行加于自身也是佛陀所不赞成的。又比如有人做事淡泊名利固然无妨,但如工作、生活不负责任,他的一生将碌碌无为、一事无成,于国于民均没有任何贡献。过分地热衷于名利,也会因过分计较而造恶业,生生世世因执著不休而轮回不息,岂不是自找苦吃。
  有的弘法者为了使寺院兴旺,向信众筹集净资建设寺院,这固然也是大功德。但不顾信众们的经济能力滥收,则难免使僧众们心生不满了。如执著于功德的大小,或以助资的多少来定对待信众的热情与否,则更易使人误解:佛教是否注重于钱呢?由此而退失信心。如此造成恶劣的影响真是得不偿失了。(生活中确有部分僧众有此疑惑。佛教内部也确实存在这样的弘法者。而这种执著功德的弘法者也毕竟只是少数,我们万不能以偏概全,误解了正信的佛教。)
  佛陀慈悯众生,开示了八万四千法门,门门俱可开悟,门门俱可了生死。但现在有的人却贪多,将三藏经典拿来当作学问研究,每一样都试试,每一样都修修,到无常来临却变得措手不及,再堕轮回,可惜可怜!正所谓“贪多嚼不烂”。佛门六度中有“精进度”就是让我们专一而加紧修行。(精者专一之意,进者,进一步之意)净土法门实乃末法时期之第一方便法门,三根普被,老幼咸宜,但只一向专念,净念相继,决定往生极乐净土,不退成佛!也正如净空法师所要求的念佛应“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这才是专一,才是真正的精进。如今有的净宗学人不一心念佛,却推崇“禅净密三宗兼修”,此亦如喻中之愚人,菜加盐已变美味,却偏自以为去吃盐一样,禅密不但修不成,就连念佛功夫也拉下了,成了“二吊子”,徒增笑柄。
  佛陀于过去世修行时,闻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半句偈,便舍身求法,如获至宝,终成正觉。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听得《金刚经》数句即已大受裨益,不久到五祖座下求法终成一代祖师。可见法并不在于学得多少。而在于修了多少。若能如法受持,则所得之受用无穷无尽。若不如法修持,即使学得满腹经论,也只不过纸上谈兵而已,没有半点受用。可也有人借“没空”为理由,连念佛也懒,这样说他怎么信佛,怎么虔诚都是假话。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吃喝拉撒,少一点妄想,少一点执著,少去自寻烦恼,那么不就有了挺多时间吗?信佛而不念佛的人,他的修行生活绝对会是像没放盐的菜一样枯躁无味,如能把万缘放下,一心专念,定会禅味无穷,法喜充满。不信?!您自己去试试。
                                
摘自《洛阳佛教》1999年第3期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墓魄太子止语净业
下一篇:为法忘躯
 佛教“福慧双修”的启示(张云江)
 可贵的广大心(方淮)
 情的觉醒——佛法与生活的对话(辜隐)
 燃烧的六根之火(证严法师)
 粉碎旧知识直入当下是般若(一行禅师)
 何人可以为善友(曙正)
 吃饭就是修行(圆智)
 法愿师的心愿(释德日)
 略说三种礼拜(常静法师)
 修心法语--护意恶行偈语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如果每个人都出家,这个世界还能够正常运行吗?怎么理解和看待这个问题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2[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发菩提心依心力的差异分为三类[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超度的功德对于亡者有什么功效?[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菩萨本行经白话 公案(十)[栏目:菩萨本行经白话]
 改变容貌身体的方法[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四]
 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开示)[栏目:傅味琴居士]
 一生的淡然[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Karma and Vipaka[栏目:The Theory of Karma]
 天堂、地狱一念间[栏目: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