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的人满足于口若悬河地背诵诸多法本,然一旦遇到逆缘,烦恼依旧,请问这属于何种过失?
 
{返回 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61

有的人满足于口若悬河地背诵诸多法本,然一旦遇到逆缘,烦恼依旧,请问这属于何种过失?

这是属于只闻思,不实修的过失。无垢光尊者在《精要明镜》中说:“若未修持真实义之精华,胸中虽持十万之多法函,临终之时亦难获真实利益。”,作为次第修学者,闻思修三种智慧缺一不可。如《俱舍论》曰“初应具足闻及思,复应精勤作修行。”


{返回 上师瑜伽精要之每日一问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作为次第修行者,如果做到法与根机相契合?
下一篇:何谓教法?何谓证法?如何在修行中做到“教证一如”?
 站在佛教立场,外在显现的一切众生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为何说精进实修很重要?
 依华智仁波切教言,将调心之法分为哪三个次第?与上师瑜伽修法有何关系?..
 往昔历代传承祖师皆依三清净而成办解脱。请问何为三清净?
 何谓四无量心?
 修行前行太浪费时间,最好直接修顿超。请问您认为这样真的能快速成就吗?..
 观修人身难得对于修法的意义为何?
 初步修行如何做到“不松不紧,自然端坐”?禅修时坐姿如果过紧或过松有什么..
 请简述上师瑜伽精要之总纲
 何谓身要七支坐法?包括哪些方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戒律学 第四章 历代政府对佛教的规范 第一节 中国固有法制之特色[栏目:佛教戒律学]
 佛母摩耶夫人 二、释迦世尊的诞生[栏目:法鼓山智慧随身书·学佛入门]
 佛教的环保理念及其实践[栏目:清远法师]
 第八 阿那律相应[栏目:大篇]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下篇 第七章 理性的唯识论[栏目:法舫法师]
 038 六字真言法要(班禅大师)[栏目:03 讲解]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