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二)~H 第44经(系著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50

  第四十四经(系著经):

  “系著”与“取著”应该说是同义词(或者说是近义词)。而经中所述内容,与四十三经内容也基本相似。在经中,佛陀如是教导弟子们:

  “若生则系著,不生则不系著……云何若生则系著?愚痴无闻凡夫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故,于色爱喜、赞叹、取著,于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变、若异,心随变异;心随变异故,则摄受心住;摄受心住故,则生恐怖、障碍、顾念、以生系著故。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生系著。”

  从上述这段表述中,我们可以得知它所讲的意思,与四十三经大体相当。这个“生”,就是生起贪念之情。引起贪恋的对象就是五阴。那么如何对五受阴不会生起贪恋之心呢?这里就需要一个用心观察的过程。如何观察?即从五阴之集、灭、味、患、离等五个方面入手。如果对于这五个方面都如实而知,那么对于五阴则不会生起贪著(系著),如此一来,便有厌离的可能。当然,如果不能如实而知,那么就会自然而然地生起喜爱、赞叹以及以我为中心的有我、实我的颠倒知见。

  举个大家都很熟悉的例子。汉地佛教一般都不食动物肉,主张素食。从大的方面讲,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很多人对汉地佛教徒茹素不太理解,询问我们吃素的理由。我们常会说,这是对于众生的慈悲之心。闻其声,不忍见其死,更何况食其肉呢?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有利于身心健康等方面来解释我们为什么吃素而不吃肉。当然,我们也可以找出许多经典佛语来阐述此立场。但是,若解释得过了头,便显得过犹不及。比如说有些法师在讲经时会数列出食肉的种种罪过,甚至威胁说食肉会得癌症,会投胎畜生,会下地狱……如果我们这样弘法,无异于自毁家门。如果说食肉会下地狱,会堕入三途,那么藏传佛教以及部分南传佛教的出家二众,岂不都是三途种子?这是其一。再者,有种种迹据表明,在原始佛教时期,出家比丘、比丘尼对于吃饭问题并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佛教的《四分律》、《五分律》等戒本也并没有明确规定不允许吃肉。在原始佛教时期,尤其是在闹饥荒的年份里,能够乞个一饥半饱,已是相当不易,哪里还有那么多穷讲究?而且,在原始佛教的早期,僧人们都是托钵行乞,日中一食(当然,后来逐渐不再托钵,也开始喝早粥了)。比丘们乞到什么就吃什么,行脚僧们也完全没有理由对施主施予的饭食挑三捡四。我们在早期经典中,不时地看到出家比丘为了图个肚饱,有时候竟趴在地下,捡食人家丢弃饭食的记载。在食不裹腹的大背景下,我们再去大谈什么食肉罪过之类的官话,岂不是很虚伪么?

  对于汉地佛教徒为什么要食素,回答要点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培植我们的慈悲心;第二,是有利于身心清净,少起欲念,有利修行。除此之外,不要再去编撰其他任何理由,否则便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09.11.30)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I 第45经(觉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G 第43经(取著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A 第407经、408经(思惟经):此二经教..
 漫说《中阿含》(卷八)~A 一、未曾有法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C 第90经(优婆迦经)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九)~B 二、阿夷那经(188)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J 916经 刀师氏来到佛所,佛陀问他....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七)~B 二、箭毛经(下,208)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D 759~760经:第759经叙述三受乃..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H 1186经、1187经:此二经叙述佛陀..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H 393经(善男子经):本经所阐述的是出家..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E 第427~429经:此三经的重点,是有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e Birth[栏目:The Buddha, His Life and Teaching]
 观音菩萨事迹[栏目:了法法师]
 论大乘瑜伽止观的修证(悟源)[栏目:其它法师]
 藏传佛教中观因明译文汇编--前言(宝僧)[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入菩萨行 《入菩萨行》译注 第二品 忏悔罪业[栏目:入菩萨行·如石法师]
 念药师佛身安度脱先亡[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离开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是佛法[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五]
 忿怒莲师灌顶开示(一) 第七世塔立仁波切[栏目:密乘之门·灌顶开示选]
 修行著魔的时候怎么对治[栏目:忏云法师]
 布施的意义[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