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八)~M 第221经(趣经):本经中佛陀向弟子们介绍了何谓“趣一切取道迹”以及“断一切取道迹”。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20

  第221经(趣经):

  本经中佛陀向弟子们介绍了何谓“趣一切取道迹”以及“断一切取道迹”。

  1、趣一切取道迹:“云何为趣一切取道迹?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所取故。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取所取故,是名趣一切取道迹。”

  所谓“趣”,就是向着某一方向迈进;“取”,即是“执取”之义;这里的“道”,是指道路,轨迹,并不是指修行的道路。“趣一切取道迹”,即是指朝向所有执取的道路,它是指众生流于生死轮转的具体途径。这些途径表现为哪此方面呢?即是指“三事和合”后所产生的“触”,这种“触”与“受”相攀缘,继而生“爱”,因“爱”而产生了“取”(执取)。大家根据自己主观上或客观上(生理的、社会的)的种种偏好与需求,于是在佛法上被称作“贪”的东西应运而生。

  2、断一切取道迹:“云何断一切取道迹?缘眼、色,生眼识,三事和合触;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如是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就是指因缘所生法之中的这种前者灭,则后者亦灭的关系。如果我们从佛法的角度加以观照,我将之称为“逆观”,而将“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称作为“顺观”。无论是顺观还是逆观,都是修定过程中的一种观法,并没有对错之分。从众生的角度分析,我们绝大多数都处于正向轮回之中,即顺着世谛因缘法的方向轮转。而这种轮转就是本经中所说的“趣一切取道迹”是同一个意思。从圣者或觉悟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将这种生死之轮逆向回旋,倒也并非什么难事,只需要做到“触灭则受灭”乃至爱取灭即可,这就是一个“断一切取道迹”的过程。能够达到这个过程,即为圣者;反之,我们只能甘为愚痴凡夫之类。

  第222经(知识经):

  本经所谓的重点,即为“知法”与“识法”。

  我们常讲“亲近善知识”、“礼敬供养善知识”。什么叫善知识呢?一般而言,就是指正直而有德行且能教导正道之人。通过对原始经典的研读,我对于“善知识”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所谓“善”,善于,专擅也;所谓“知”,即知解;而“识”,观察也。所谓“善知识”,即“善知善识”者,也就是指那些对于生死涅槃的因缘法则,能够善于了知,且能做到精进深入分别、观察之人。如果从这个层面去获知“善知识”的定义,我想应该是更准确一些,更切中要的。而本经中对于“知法”与“识法”的诠释,更能说明这一点。

  佛陀对弟子们说:

  “当知一切知法、一切识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一切知法、一切识法?诸比丘!眼是知法、识法,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苦乐、不苦不乐,彼一切是知法、识法;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这里所讲的“知法”、“识法”,即相当于南传经文中的“遍知”。如何“知”如何“识”呢?其集中在一点,便是如何对待“三受”之上,即对于“三受”需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在佛陀的十号之中,有一称号叫“正遍知”,即对于世界一切法(无论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悉能做到正确的了知与观察。我们作为末法时代的佛弟子,虽不指望对于万法“正遍知”,但是具备一定的“知法”与“识法”基础,还是很有必要的。(3.14)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八)~N 第223~225经(断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八)~L 第218经(苦集灭经):世尊为对弟子们宣说了“苦集道迹”与“苦灭道迹”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E 1330经:本经叙述并赞叹舍利弗的堪忍之..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H 第469经(深崄经):本经叙述大海之深险..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D 875~879经均叙述“四正断”..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B 1270经~1274经:此五经叙述天女..
 漫说《杂阿含》(卷六)~C 第121(死灭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四)~G 349经(圣处经):此处的“圣处”,一般..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四)~B 二、分别大业经(171)
 漫说《杂阿含》(卷九)~O 第252经(优波先那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C 第90经(优婆迦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九)~D 四、说无常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前行讲记 第一百零八讲 普贤上师言教-轮回过患-旁生之苦[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第二部 神通大师 马哈摩嘎喇那 第二章 遊方与心灵探索[栏目:佛陀的圣弟子传]
 初祖 摩诃迦叶尊者[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第十五 奢达品[栏目:譬喻经]
 万善先资集卷一(周安士)[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龙树亲友书 第一堂课[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新春开示[栏目:斌宗法师]
 因为我们家是开饭店的,所以每天她造很多杀业...我应该怎么做?[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第一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擦擦的显著特征[栏目:西藏佛教·观察与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