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三)妄念之规律与细直视调伏妄念之辨析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49

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三)妄念之规律与细直视调伏妄念之辨析

  我们在座的很多弟子已经修完正行,那么我们在以后的修行过程中,是否可以单纯依法调伏自己的内心呢?当然对于见解很高者,也就是能执受本体者,妙力起现一切之相均为本体之庄严,时时处于安住调伏妄念之中,此时无论起现什么念,都不会构成障碍。若具有这样的见解,当然不需要调伏的过程。但此时尚需细致观待,即便有时有这样的感觉,我们真的能做到时时护持这样的见解吗?

  如今很多修行者都认为成熟口诀法已经修完了,所以当妄念生起的时候,可以直接安住在妄念的明了当中,此时妄念会自地消失。这样修行可不可以?对于见解已达到缘起性空者,当然可以。但要记住,我们所说的缘起性空不是意识改造的缘起性空,而是在修行过程中,已经赤裸出缘起性空之见解。此时的调伏方便,就是细直视调伏妄念。但若没有赤裸缘起性空之见解,即便这样走一个过程,也叫做妄念之规律,而不能称之为调顺烦恼之方便。两者妄念消尽有所相似,但是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为调伏,后者为掩盖、压制。调伏是断除烦恼的异名,而压制虽然临时没有产生烦恼,但是烦恼仍旧存在。

  依靠后念压制前念,就像拿一块布把我们眼前的东西遮住一样,虽然临时眼前看不见这些东西,但当这块布被拿掉的时候,下面的东西仍旧存在。断除好比把下面的东西一一拿走,当我们看不见这些东西的时候,这些东西真的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妄念之规律和细直视调伏妄念,虽然表面相似,实质上却有天壤之别,绝不能搅杂在一起。若不知辨析而盲目修行,我们的见解永久不会进展。

  之所以着重讲解这部法,不仅仅因为你们平常修行中可能会高攀这样的法,甚至往昔我在修行过程中也想过,当意识到妄念生起的时候把心安住下来,这样多殊胜、多轻松啊!但要记住,在没有完全赤裸缘起性空见解之前,这都叫做妄念之规律。我们先举个例子,前念是嗔恨心,后念自然安住的时候,“我要安住”是另一个念,有情众生的妄念只能一心一用,当后念生起时,前念消失是妄念的规律,而不是后念的力量。

  可能有些人觉得不服气,因为安住的时候没有起心动念。我们平常在印证见解的时候讲过,过去的妄念消失、未来的妄念没有产生之前,中间会有一个空性的无念状态,无论护持时间长短,实际上仍旧在第八识阿赖耶识之中。因为此时还能产生后念,后念是靠什么产生的呢?当然是第八识习气。修行中我们真的需要细致一点。若修行不细致,不能辨别这些细微的差异,见解怎么能增长呢?


{返回 圣者言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二)求法修行中必须做到法与根机相应
下一篇:圣者言教 第十一课(四)修行必须细致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五)贪心的过患
 圣者言教 第二十九课(十三)八炎热地狱之寿量
 圣者言教 第三课(十一)了知禅定逆缘的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十五课(十四)艰苦的修行条件可以增上出离心
 圣者言教 第一课(四)修行应遵照传承祖师的教言而行持
 圣者言教 第四课(七)方便教授于次第根机之重要性
 圣者言教 第十四课(六)端正发心方能成办解脱
 圣者言教 第六课(十一)讲解显密差异并非讲解显宗之过失
 圣者言教 第二十六课(八)不善业之妄语与离间语
 圣者言教 第五课(十)什么是佛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Three Refuges[栏目:Buddhist Article]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