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九)~C 第233经(世间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73

  第233经(世间经):

  本经所讲的是四个有关“世间”的概念,即世间、世间集、世间灭、世间灭道集。

  1、世间:“云何为世间?谓六内入处。云何六?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入处。”

  2、世间集:“云何世间集?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集著。”

  3、世间灭:“云何世间灭?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集著无余断,已舍、已吐、已尽、离欲、灭、止、没。”

  4、世间灭道迹:“云何世间灭道迹?谓八圣道(略)。”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即此处的“世间”,是针对于我们自身因素而言,而不是现实世界中的那个“世间”。这里的世间,指我们的内六入处,即六根。六根为何又名六内入处?原因是外界的“世间”(即色、声等六尘境,即六外入处)最终要进入到我们的六根之中,通过我们的六根而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因此称之为“内入处”。

  所谓世间集的“集”,即聚集之义。通俗地讲,它好像是一瓶装满各种滋味的佐料,其中有酸、甜、苦、辣,以及悲喜愁乐。从现实层面上讲,一个处于襁褓中的初生婴儿,并不知道世间的悲欢离合是种什么滋味。此时,他受到本能或天性的驱使,只知道困了要睡,饿了便哭闹。当然,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初生儿一般白天不哭不闹,睡得很美很甜;可是一到夜晚,便整夜闹个不停,弄得全家上下疲惫不堪。事实上这也是本能的驱使所致,即初生儿出于一种本能而获取的安全感。在白天时一切处于可视状态,而随着夜幕降临,对于婴儿而言,则意味着恐惧的增加。即使是我们到了成年,对于黑暗的恐惧感,仍是婴儿本能恐惧的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法中所谓的“世间集”,是与生俱来的——不仅人生下来便已聚集了一大堆“麻烦”,伴随着阅历的增加,新的“麻烦”却又有增而无减。这些“集”是从何而来?即佛陀所诠释的那样,即“谓当来有爱、喜、贪俱”,然后造成“彼彼集著”,于是我们所处的这个人类,便产生所谓的“人心叵测”,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毛病习气,便产生了千奇百怪、变幻莫测、难以捉摸的人间百态。

  所谓“世间灭”,即将所谓的“爱、喜、贪”悉数断灭,舍吐,止没干净。这是从修行的层面对于我们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能做到吗?可以做到,但是很难。比如说成就佛道,大家都往这个方向奋斗。但是我们回头看看,佛教自创立2500余年迄今,有几个人成佛了?所谓“立地成佛”,或许是一个激励人心的权巧方式而已。就算你“放下屠刀”,我想你也未必成得了佛道——当然,这里的“屠刀”有多种理解:可以理解为十恶行,也可以理解为一切粗细烦恼。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即“立地”便可以“成佛”,不能较真儿。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当官当然是越大越好(或者是越实惠越好),钱财是越多越好,身体是越健康越好,烦恼事是越少越好……这也难怪,平凡人总是动平常念,想关己事,与自身功利无关涉之事,谁顾得了那么多呢?说到这里倒想起一事:有一位老太太来普济寺做延生梁皇佛事。按惯例佛事的最后一天晚上,要放一堂瑜伽焰口来做些功德。老太太听说要施放焰口,心里不太乐意。为何呢?按照她的理解,焰口是给亡灵放的,而蒙山才是给活人做的。如果要放焰口,岂不是早点送她上西天?虽然最后老太太不再坚持放蒙山,但心里却是一百个不乐意。从佛法的高度上说,焰口与蒙山有差别吗?毫无差别。可是现实世界中,我们把本来并不复杂的事儿,非要整出个三、六、九等来,怨谁呢?

  所谓“世间灭道迹”,即我们修行的途径与方法。修行需要一个途径和方法,盲修瞎炼行不通。正确的修行方法是什么?有人会说是六度万行,有人说是五戒十善,也有人说是清规戒律。其实说一千道一万,我们还是听听佛陀他老人家怎么说。他说,所谓的修行道迹,就是八正道。八正道的第一条,就是正见。我们大家都持正见么?我看未必。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所秉持的,却是邪知邪见!无论是佛弟子中的出家比丘还是居家信士,大多时候都是在持邪见。可能别人认为我在危言耸听。如果我们结合现实情况,看看寺院里那些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凡此一切,不都是邪见惹的祸么?如果四众弟子们都秉持正见,就不可能产生那么多是非积怨,而教内教外,全是一派和合共住的和谐世界。大家为什么向往极乐世界?因为那里的居民,都有正见而无邪见。因此,修行八正道的首要一条,便是正见。若缺少正见,修习其他七正道,皆是奢谈。(3月28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九)~D 第234经(世间边经)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九)~B 第232经(空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I 1172经(毒蛇经):本经中列举八种事..
 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7)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三)~C 924经叙述世间恶马八态及恶丈夫八过。..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五)~E 1215经、1216经:如前所述,婆耆..
 漫说《长阿含》(卷十二)~F 戒清净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A 一、加楼乌陀夷经(192)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D 1181经:本经记述佛陀为天作婆罗门演..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H 第293经(甚深经):本经为佛为异比丘宣..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J 1119经:本经叙述天帝释与阿修罗王各说..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E 从1084经到1103经,基本上都是叙..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无量寿经讲记 惑尽见佛 第四一[栏目:净空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三十二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福德·智慧[栏目:界诠法师]
 我家的佛堂在我房间里,我的脚对着佛龛,睡觉时,中间拉上窗帘遮挡,这样不会亵渎佛像吧?[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俱舍论颂疏[栏目:论疏]
 53 请认识心的无惧[栏目:在生活中禅修]
 第一篇 理论 1.9 奢摩他与毘婆奢那修法的差别[栏目:阿姜念·身念处禅观修法]
 佛说阿弥陀经要释[栏目:斌宗法师]
 二O一二年二月 观音佛七共修 第一课[栏目:悟演法师]
 违缘到底是怎么回事?怎样甄别呢?[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