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一)~E 第277经~280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69

  第277经~280经:

  我之所以将277经至280经四个小经合并起来分析,主要是此四经都是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义理。

  在第277经中,主要讲律仪与不律仪的关系,什么叫律仪,什么叫不律仪?道貌岸然不叫律仪,假斯文装腔作势更不叫律仪。佛陀在本经中说,什么叫不律仪?便是“眼根不律仪所摄护”,即六根著于六尘境,而生起快乐与痛苦的感受,然后各种麻烦由此生起,故而名之为不律仪。什么叫律仪?便是把各自的六根看护得很好,使其不放逸,做到心不染著,常住于安乐之中。当然,做到这一点,肯定需要一定的功夫。

  在278经中,重点讲什么叫退法(令人退堕之法),什么叫不退法。什么叫退法?便是“眼识色生欲觉,彼比丘欢喜赞叹,执取系著,随顺彼法回转,当知是比丘退诸善法”。如果一来,我们身上原来具备的那些善法,却是一天一天地消减,而恶法则一天天地增益。什么叫不退法?即是“眼识色缘,不生欲觉结,彼比丘不喜、不赞叹、不执取、不系著,于彼法不随顺回转”,就是不受外界染污尘境的影响。如果我们不退善法而将恶法退损,便会步入到“六胜入处”。所谓六胜入处,即“眼识(六根)色缘(六尘),不生欲觉、结染著”。作为修行者的出家比丘,若能做到不受外界丝毫影响,着实不易。因此佛陀称赞其“譬如王者,摧敌胜怨,名曰胜王”——出家人一旦做到将诸魔降伏,其自豪堪比无往不胜的英勇国王。

  第279经名为“调伏经”,叙述若调伏六根便得乐报,若无法调伏六根,则能获苦报。其所述的大意,与上述二经基本相似。正如经末偈颂中所言:“善摄此六根,六境触不动;摧伏众魔怨,度生死彼岸。”

  第280经名叫“频头城经”。“频头城”是印度北部拘萨罗国的一个城邦,此时佛陀正游历于此,住锡于城北的申恕林中。有一些婆罗门长者听说佛陀住锡于林中,都纷纷前往拜谒。佛陀见到众多长者对自己很是尊敬,便与大家探讨这样一个问题:“若人问汝言:何等像类沙门、婆罗门不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佛陀言下之意是,作为居士(长者,居家弟子),完全没有必要对所有的出家人都那么尊重。有的人可以尊敬,有的人则完全没有必要那般客气。那么什么样的沙门不应该去恭敬呢?佛陀对他们说:“若沙门、婆罗门眼见色,未离贪、未离欲、未离爱、未离渴、未离念,内心不寂静,所行非法,所行疏涩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复如是。如是像类比丘,不应恭敬、尊重、礼事、供养。”就是说,对于那些不修不行的比丘(或者是貌似修行,实则是十足假修行的比丘),居士们则完全不必要恭敬他们,更不要去供养他们,因为这些人不值得居士们去恭敬与供养。

  那么,如何从外表上判断是真修行还是候修行呢?佛陀所给的判断标准是:

  “我见彼沙门、婆罗门有如是像类——在空闲处、林中树下、卑床草蓐,修行远离,离诸女人,近乐独人,同禅思者;若于彼处,无眼见色可生乐著,无耳声、鼻香、舌味、身触可生乐著。若彼沙门、婆罗门有如是行、如是形貌、如是相,今我等知是沙门、婆罗门离贪、向调伏贪,离恚、向调伏恚,离痴、向调伏痴。”

  从这段经文中我们可以得知佛陀对于出家人处世的倾向性,即出家比丘不要过于喧闹,尽量淡化名利,切不可利欲熏心;比丘尽量独处,如果身无法做到独处,起码要做到“内心寂静”。如果能跑到深山老林中去修行,那样更好;若求其次的话,总不至于整天忙于应酬,狐朋狗友整天吆五喝六地不务正业吧?怎么说呢?在距离佛陀灭度已经两千多年的今天,不消说到“林中树下”去做个“近乐独人”,即便是在商品经济充斥于每一个角落的今天,能够做到心底里的“洁身自好”,也是凤毛麟角。(6月9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一)~F 第281(萦发目犍连经):本经叙述外道游行者萦发目犍连,向佛请教解脱之道。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一)~D 第276经(难陀说法经):本经叙述难陀受佛之命,为五百比丘尼示教照喜,使她们获得究竟解脱。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九)~E 五、大空经(191)
 漫说《长阿含》(卷五)~F 关于七定具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三)~B 四、意行经(168)
 漫说《中阿含》(卷五)~E 五、水喻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J 第323经(六内入处经):本经阐述的何为..
 漫说《杂阿含》(卷三)~I 第11经(有身经、罗汉经)
 漫说《杂阿含》(卷九)~B 第232经(空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L 第334经(有因有缘有缚法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G 887经至889经三经主要叙述何为“信..
 漫说《杂阿含》(卷四)~G 第95经(生闻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七(一二五九)[栏目:杂阿含经]
 外道的禅那定心的慧根心所,也是修所成慧吗?依照马哈希的方法观照无常、苦、无我是否可证入涅槃?[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唯识法相·参考资料[栏目:慈氏学·专题栏目]
 离亲 Forsaking Kinships[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百法无我[栏目:正果法师]
 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讲记(五)[栏目:般若品易解句义释·净水如意宝]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九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成唯识论疏翼 第一冊 卷二 十一、解一切种义[栏目:韩镜清教授]
 身非是“我”论[栏目:明真法师]
 药师经释义 第十五、药叉大将护法分[栏目:法界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