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四 立名不同门
 
{返回 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79
乙四 立名不同门
   丙一 通辨众论立名不同


  次明众论立名不同门。众论立名,凡有三种:一从法为名,如《成实论》等,实谓四谛之理,成谓能成之文,故云:“为成是法,故造斯论。”谓从法立名也。二从人立名,如《舍利弗毗昙》等,《智度论》云:犊子道人受持此毗昙,亦名《犊子毗昙》也。三从喻立名,如《甘露味毗昙》等,亦如诃梨跋摩师,鸠摩罗陀造《日出论》等也。
  众论立者,不出三种:谓人、法、喻,皆是单名。《舍利弗毗昙》是从人立名,《成实论》是从法立名,《甘露味毗昙》是以喻为名,如文易解。

  丙二 别释四论立名不同

  四论立名,并是从法,非人非喻。就中自开四种:《大智度论》从所释之经立名。大谓摩诃,智谓般若,度谓波罗蜜。论释经题,故从所释为名。《中论》从理实立名,《十二门论》从言教为目,《百论》从偈句为称也。若通而为言。四论通显中道理实,并得就理立名;四论同有言教,开通理实,并得以教为称;同有偈句,通得从偈立名。今欲互相开避,故有四部差别,所以立名不同也。
  四论立名不同。《智度论》以所释之经为名,《中论》从所显的理实为名,《十二门论》从言教开通立名,《百论》从偈数为称。《智论》以所释之经立名者,《大智度论》是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大即摩诃,智是般若,度为波罗蜜,论释经题,故名《大智度论》。梵文全称是《摩诃般若波罗蜜修多罗优婆提舍》,汉文全名应是《大智度经论》,通常多简称《大论》、《释论》或《智论》。《中论》从所诠理实为名者,此论所说,是中道实相之理,故以所诠立称,名为《中论》。《十二门》因为此论有十二章段言教,即以此为门,开通真空实相,故是从言教为称。《百论》从偈数得名者,因此论有一百个偈颂,故名《百论》。其实,这四部论,宗旨大致相同,四论皆阐述中道实相,故皆可以从理实为名,四论皆有言教、偈数,并可以从言教、偈数立名,今欲明四部论的差别,故立名不同。

{返回 刘常净·三论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五 宗旨不同门
下一篇: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三 明诸部通别门
 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六 论破申不同门
 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一、通序大归 乙二、别释破邪显正 丙二 显正..
 三论玄义记 一 绪言和科判
 三论玄义记 序
 百论释义 破神品第二(3)
 百论释义 破空品第十
 三论玄义记 五、释本文 甲二别释众品 乙十一 明三论破缘有利钝不同门..
 十二门论释义 甲二、正明论体 乙二 观有果无果门
 百论释义 一、作者、注者和译者
 十二门论释义 甲二、正明论体 乙八 观性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地藏经心地法门 第三十四集[栏目:圣宇法师]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栏目:蔡礼旭老师]
 13.驴子的请求[栏目:动物的故事]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6 卷六[栏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白话文 ]
 书太虚大师遗墨后[栏目:太虚法师]
 为什么说要获得圆满之加持一定要具备普遍之信心?[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 四、魏晋佛教的思惟展开[栏目:张曼涛教授]
 修行就是要看见本心[栏目: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增壹阿含经卷第九[栏目:增一阿含经新译·悟慈法师]
 大乘百法明门论 第十四讲 下篇[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