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G 第379经(转法轮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70

  第379经(转*轮经):

  有关佛陀初成道不久后,在鹿野苑中为五比丘初次说法的典故,绝大部分人都此都很熟悉,即所谓三转十二行*轮,其主要内容是:

  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此为四谛真实之相。

  劝修转:此是苦,你当离;此是集,你当断;此是灭,你当证;此是道,你当修。

  作证转:此是苦,我已离;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每一谛都有示相、劝修、作证三转,因称三转四谛十二行*轮。

  根据吕澄观点,佛陀初转*轮并不是讲四谛,而是讲中道,其原话为:“释迦初转*轮,相传是在波罗奈斯的鹿野苑对憍陈如等五个弟子讲的。从现有的经律中研究,释迦不是一开始就讲四谛,而是首先讲了一番中道。这是符合事实的。因为原来随侍他的这五个人,看他抛弃了苦行感到失望才离去的。释迦最初对他们宣扬理论,应该是先批评了苦行和其他学派的主张,提出自己不苦不乐的中道学说,来证明苦行不是正道,只有中道才合理。因而讲了‘八正道’,把五人说服了,然后才宣讲四谛。”(吕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第十九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我个人赞同这种观点。

  在本经中,佛陀主要对五比丘说:

  1、此苦圣谛,当正思惟;

  2、此苦集、此苦灭、此苦灭,此苦灭道迹,当正思惟。

  3、苦圣谛智当复知,当正思惟。

  4、苦集圣谛已知当断,当正思惟。

  5、苦集灭,此苦灭圣谛已知当知作证,当正思惟。

  6、此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当修,当正思惟。

  7、此苦圣谛已知,知已出,当正思惟。

  8、此苦集圣谛已知,已断出,当正思惟。

  9、苦灭圣谛已知,已作证出,当正思惟。

  10、苦灭道迹圣谛已知,已修出,当正思惟。

  以上十类,便含摄了三转十二行*轮。至于经中的其他修饰成分,在此不作多述。

  第380经、381经(四谛经):本经主要讲四谛,是对379经的简述,“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并称“若比丘于此四圣谛未无间等(解脱)者,当修无间等,起增上欲,方便堪能,正念正知应当觉。”

  第382经(当知经)、383经(已知经):382经叙述比丘当对四圣谛要当知、当解、当断、当证、当修。简言之,即“知、解、行、证”四个步骤。383经叙述若对四圣谛已知、已断、已修、已证,便能做到究竟苦边。

  384经:叙述若对于四圣谛能做到已知、已断、已修,便可证阿罗汉,诸漏也将尽净。

  385经:叙述苦对四圣谛已知、已断、已证、已修,就能究竟苦边。

  386、387经:叙述若对四圣谛已知、已解、已断、已证、已修,“如是比丘无有关键,平治城堑,度诸险难,解脱结缚,名为贤圣,建立圣幢”;“云何无有关键?谓五下分结(贪、瞋、身见、戒取见、疑)已断已知,是名离关键。云何平治城堑?无明谓之深堑,彼得断知,是名平治城堑。云何度诸险难?谓无际生死,究竟苦边,是名度诸险难。云何解脱结缚?谓爱已断、已知。云何建立圣幢?谓我慢已断、已知,是名建立圣幢。”从经文中可以得知,“我慢”其实是极难断除的一种根本大烦恼,若断除我慢,即可名为圣人,建立圣幢。

  388经(五支六分经):本经叙述若比丘得四谛功德,名曰“上士”。“若比丘于苦圣谛已知……是名比丘断五支,成六分,守护于一,依猗于四,舍除诸谛,离四衢,证诸觉想,自身作证,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纯一清白,名为上士。”相关名相说明如下:

  1、断五支:是指断五顺下分结,即断贪、瞋、有身见、戒禁取见、疑。

  2、成六分:成就六件事,“六根对六境时,不喜不忧而住于舍,有念有知”。即六根触六境起识时,能守护而不起烦恼与忧怖。

  3、守护于一:是指意念守护六根门头,不使其随境而转。

  4、依猗于四:主要有:(1)远离,指远离恶象、恶犬,无受其扰;(2)习近,亲近于如法衣食;(3)除遗,指除弃散乱、疲劳等毛病习气;(4)忍受,指能忍受住寒热、蚊虻等侵扰。

  5、舍除诸谛,不起种种见,以此谛为实,存真舍妄。

  6、离四衢:四衢即十字路口,喻道路四通八达,此处指远离世间境界的种种欲求念想。

  7、证诸觉想:证悟其它寻思觉想为非,即“无污浊之想”,《长部·三三经》作“思无浊”,即“欲的意向已舍断,恶意的意向已舍断,加害的意向已舍断。”

  8、自身所作:指离开一切杂念。

  9、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离爱为心善解脱,离无明为慧善解脱,二者有时通用。

  10、上士:《瑜珈师地论》:“无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无利他者,名中士。有二利,名上士。”通俗地讲,就是思想道德已极高完美的大修行者。(8月13日)

  第389经(良医经):

  在本经中,佛以四谛为医治苦恼,故而佛陀又被称为大医王。佛陀对弟子们说:“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就是说,有资格被称为“大医王”的,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四法成就):

  第一,善知病,就好像中医里的“望闻问切”,一下子就知道病人患的是什么病;

  第二,善知病源,就是知道得病的源头在哪,从疾病的源头抓起,就可以对症下药;

  第三,善知病对治,就是下药以及剂量都十分精准,不会头痛医脚;

  第四,更不动发,即一治永治,永不再发,“令究竟除,于未来世永不复起”。

  什么人堪称“大医王”呢?若从纯粹的医术上讲,在佛陀时代,一代名医耆婆恐怕都没资格号称“医王”;若从医治思想疾病(烦恼)方面讲,只有佛陀堪称“大医王”。因为佛“成就四德”,他可以“疗众生病”,具体表现在:

  1、如来知此是苦圣谛如实知;

  2、如来知此是苦集圣谛如实知;

  3、如来知此是苦灭圣谛如实知;

  4、如来知此是苦灭道迹圣谛如实知。

  佛陀说,纵然世间再优秀的良医,也难以根治众生的老、病、死与忧悲恼苦,佛陀去能如实知如实对治,并能做到一治永治,故而佛陀便是名副其实的“大医王”。

  第390~391经(沙门婆罗门经):

  本经叙述沙门婆罗门若不知四谛,即不能称作沙门婆罗门。相反,若对四谛如实而知,则是真的沙门婆罗门,而成就大义。

  第392经(如实知经):叙述如不知四圣谛的话,就不得脱苦。

  本经的前半部分说沙门、婆罗门对四圣谛如不如实而知,便不得脱苦;后半部分提到不得脱苦、脱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即“如于苦不解脱、解脱;如是舍恶趣不解脱、解脱;堪能舍戒退减,不舍戒退减;能自说得过人法自证,不能自说得过人法作证;能于此外求良福田,不能于此外求良福田;能于此外求大师,不能于此外求大师;不能越苦,堪能越苦;不堪能脱苦,堪能脱苦”。

  经中所讲的是七个方面,即对四谛是否如实知,便会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1、舍恶趣,或不舍恶越;

  2、堪能舍戒而减退,或不舍戒而不退减;

  3、能自说得过人法而自证,或不能自说;

  4、能于外求上好的福田,或不能外求上好的福田;

  5、能于此外求大师,或不能于此外求大师;

  6、堪能越苦,或不能越苦;

  7、堪能脱苦,或不堪能脱苦。

  经文后所说之偈,乃前经文之重述,在此不多述。(8月14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五)~H 393经(善男子经):本经所阐述的是出家比丘(善男子)应懂得出家的真正目标。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五)~F 第374~378经(有贪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六)~A 一、师子吼经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一)~B 二、真人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E 589经:本经是佛陀对于财富的观点,即..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E 第617经:在本经中,佛陀以生动形象的..
 漫说《杂阿含》(卷九)~C 第233经(世间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L 1075经:本经记述慈地比丘由于饮食之..
 漫说《长阿含》(卷十三)~C 师徒二人被度化
 漫说《中阿含》(卷八)~D 四、阿修罗经
 漫说《杂阿含》(卷一)~F 第26经:什么样的出家僧人有资格被称作“法..
 漫说《长阿含》(卷十九)~A 四、世记经·地狱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父母同意后再出家[栏目:叮咛·圣严法师谈天下事]
 大师,您说有病要治病吗?[栏目:成刚法师·修学问答]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一.序分 6.鼓励听闻[栏目:贺继墉居士]
 玄奘精神 第38节:第六章 无须畏惧貌似强大的对手(2)[栏目:玄奘精神]
 临终往生你有把握吗[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八]
 如实知自心[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密法]
 佛陀有没有忧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名辨[栏目: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文集]
 佛说当来变经讲记[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二]
 平时看佛经或您的著作时,很愉悦也很欣喜,但真正碰到一些事时,比如生病或人际关系的问题,就想不通看不进..[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