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宁玛派的教法 宁玛派的教法特点
刘立千著
{返回 汉土论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12

宁玛派的教法特点  

宁玛派的教法全部包括在九乘三部之内。九乘中最后一乘大圆满法大多是公元12-13世纪时才弘传出来的伏藏法门,其余的都是继承公元8、9世纪所译的经典。

九乘中显三乘和外密三乘的教法,是西藏各派共同承认的,没有新旧派别之分。内密三乘的无上瑜伽则有些差别。旧派的摩诃瑜伽约当新派的生起次第,阿鲁瑜伽约当新派的圆满次第。但旧派的生起次第中也有风脉明点的修法,圆满次第中也有观修事相。看来这些反映了早期印度密教的面貌,那时的密教尚未发展到如后来那样系统完整。

三大瑜伽中最后一种瑜伽为阿底瑜伽,即大圆满的三部,为宁玛派的特法。

其特点表现在见解方面,大圆满主张顿悟一心,即悟此现前本体清净,本性光明的这个心。心不只是空寂而且具有光明,明而又空,心体空是空,心性光明是有,心无体故非有,心有光明的性能和作用,故非无。所以,他们说的心是非空非有的。所说的心性光明,这光明是气所化,气是物质,属四大元中风,气心中合而为一的,绝没有单独的精神孤立存在,故心有精神的一面,也有物性的一面。他们说从本以来就存在空有二分,色心(心物)二分,这是法界的本然,格鲁派说,无论色、心二法皆是因缘和合,假名安立,一切法皆是自性本空,空无有得,若有所得,则只有名言概念;若说心有空的一面,又有有的一面,这就是自性实有论。大圆满派说偏于有者落于实,偏于无者落于空。正是这种非空非有,使它既不落在空的一边,也不落于有的一边,二者结合起来,才是远离二边的中观正见。

宁玛派所说之有,似非自性实有。他们的轮回涅槃无别见,就是说轮回涅槃虽有,但此二皆非谛实实有,故在法性中,二者本无差别。连佛的三身所显,他们也不承认是法尔真体(《大圆满慧》171页)。他们认为一切诸法皆空无有体,体空中不妨有妙有,妙有中不妨是体空,空有二者必须双融才是中道,不单独强调空性。大圆满主张圆悟一心,既要能从有到空,还归法性;又要能从空到有,大用流行。如此才能融万有成一昧,获得自在解脱。宁玛派的见解,与噶举、萨迦等派颇相近,与格鲁派则大相径庭。

宁玛派承认众生是佛,这明而又空的明空妙觉就是佛心。佛与众生只是迷悟之差,明空妙觉无二无别。格鲁派不承认众生是佛,说众生心有染污,离垢清净始有成佛的可能性。宁玛说众生本心本自清净。格鲁派不承认心体本净,说凡夫不可能有本净的心体,更不承认心体是明空妙觉。内地禅宗只提见心的清净部分则为见性,也不提明的部分,更不提修报化二身之事,怕着相起执。

在起修方面,宁玛派说只要顿悟一心,自性元成,一切具足,不假修造。格鲁派反对本具之说,说从色乃至一切种智(佛),一切皆由因缘所生。成佛要创造条件,培积福德和智慧二种资粮,长时修行,由种种因缘聚合方能证得,没有天生的自然佛。宁玛派说见性就要见到心的明空两分,见空性证法身,见光明证报化二身。这光明是自心本有,不是由修造来的,故只有顿悟,纵修亦不可得,密宗许即生成佛。而且还可即身成佛。若众中不具备成佛之因,即生即身如何成佛,无因岂有果?

宁玛派对起修主张顿悟,悟后只采用无作任运随心自在之行,不用有功用法门,不承认用观察修法【124】能见自心实相,因为实相是离言绝思的,哪里容得凡情去推度计量。格鲁派说任运修习,不加分别,是修无念法门,与支那和尚所说无异,这是入无想定。宁玛派所说无念只是手段,并非目的,不是什么也不想,是要你歇息妄想,绝对无念是不可能的。永离所缘真体自现。正如禅宗说的“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心不沾在那一点上,就是无念。但不是安住修【125】,不走由定发慧的路子。他们认为本有自然智慧(妙觉),只能内证,不是修来的,离言实相,必须无念无想之心方可冥合亲证。

在依光明修幻身方面,密宗新派,如噶举、格鲁多修无上瑜伽的圆满次第。如金刚诵、三远离,使生命暂停活动,出现死有光明,又由光明逆转起幻身来修报化。还有修空色、入乐空大定起幻身,这仍要修圆满次第的风脉、明点法,引生俱生大乐智,证成俱生大乐身,这些都是有功用的法门。宁玛派三大瑜伽中摩诃、阿鲁两大瑜伽也要用有功用之双身法,独大圆满派认为光明中本具三身,只要无作任运,三身境界自然显现,再以光明化粗五蕴和粗色尘,在光明中解脱,身则成为虹身,不取男女双身之法。说这才是全无功用的最上法门。

对“光明的概念”,显密诸宗的解释各有不同。显教说凡能自证其了别的境界之心,则说为光明,或说真实空性之心,则说为光明(《知识总汇》下357页)。这些说法认为光明是比较抽象的。大圆满所说光明则是具体的事物。说心体不只是抽象的精神——无相、空,而还具有光明的本性——有相、不空(《知识总汇》上263页)。光明能显境界,属现分(《知识总汇》中755页)。

密乘说外世界(物质世界),则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所组成,有情的生命也是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所组成。“六大”中前五种为物质,后一种精神。密乘说人的生命一开始就是最微细的风心【126】进入母胎,显教只说是抽象的识(心),怕提到物。风是四大元之一,其精微物质能放射光明,瑜伽行者在修定中见到人思维时心间亦在放光。所以说心不是绝对无相的精神,也有有相的物质作基础。抽象的精神必然有依托物。气是心的载体,“气为心马,心乘气行”,这是西藏密宗新旧各派所共同承认的。

光明是属于物质的,显教避而不谈除心而外还有物的存在。禅宗人说“心也非空如虚空”,说“原来不空,明明不昧。曰:作公生是不空之体?曰:亦无相貌。言之不可及”(《禅意》138页)。因为这是离言法性,非言语可表,或说心无相,说光明岂非着相?心无相是就凡夫之眼来说的,光明是智眼所得(《智者喜筵》上356、358页)。

心性光明,心非空无有物。近代气功师实践证明,思维活动能传递信息,带电磁波,可见宁玛派说心不是空的抽象的精神,是有根据的。不过密宗所说的色(物)是指最精微的妙色非粗陋色尘。


最后还说几句:宁玛派的教法是古老的,晚期出现了伏藏法,与早期经典说法略有不同,可见它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尤其是出现了《大圆满》的三部伏藏,比早期经典的《心品》要充实得多。

新派发展起来后,就人人提出宁玛派的教法是否纯正的问题。无可否认,吐蕃时期莲花生入藏传授密法时,受到了当时藏地固有苯教的抵制,佛教为了能够在藏地立足,便顺应了当时藏族人民固有的信仰习惯,在下三部密法中可能杂入了一些苯教供祀鬼神的东西【127】。若按上部密法如大圆满的教义来说,它是心宗【128】,不崇拜鬼神的。伏藏法中也出现了许多伪经。加上达磨赞普灭佛,一段时间佛教出现了混乱的局面。宗喀巴大师说,宁玛派虽属纯正,但后来有些学者,纯以己意杂入经典中,可能指的就是这些。

说法要顺根器,根有上中下三等,佛就应机说法。宁玛派专重视大圆满法,这是要上根利智才能接受,一般根器,如何能够接受得了。于是有的人借口要顿修顿悟,大机大用,胡作非为,轻视律戒,不重教理。因此,如一般僧人对大法接受不了,只能从事一点普通的宗教活动,如建法会道场、念经供施等,甚至有些人还专搞什么收神捉鬼、禳灾祈福,弄得苯佛不分,这对本派的声誉也许也有一定的影响。

————————————————

注释:

【124】观察修:以智慧分别观察诸法,即显教止观法门中之观法。
【125】安住修:心安住所缘而不散乱,即显教止观法门中之止法。
【126】最微细的风心:是气、心二者的结合体。密乘不单提心,而是风心并提。
【127】宁玛派修部八教中,世间三部是采纳了苯教的巫术,崇拜鬼神,其出世间五部,则仍然是佛教的东西。
【128】心宗:即禅宗。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他们说众生的心是就是佛,是至高无上的,与佛平等,当然不崇拜什么鬼神了。

————————————————

参考书目:

《青史》 迅鲁白著
《大圆胜慧》 根桑泽程讲授
《智者喜筵》 保沃·祖拉逞瓦著
《土观宗派源流》 土观·洛桑却季尼玛著
《降阳钦则文集》 钦则旺布著
《汉藏史集》 班久桑布著
《西藏王臣记》 五世达赖著
《禅宗大意》 正果编述
《实相藏论释》 隆钦然绛巴著
《法界藏论释》 隆钦然绛巴著
《知识总汇》 公珠·云丹嘉措著
《五部遗教》 邬坚林巴掘出

————————————————

  编按:刘立千,1901年生于四川德阳县。四十年代为华西协和大学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曾依止萨迦根桑泽程上师学密,译有《大圆满禅定修习》、《大圆满虚幻休息》、《大圆胜慧》等法本,且编著《印藏佛教史》。五十年代,任国务院翻译局副组长,后调民族出版社藏文室任副主任。退休后,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曾译注《土观宗派源流》、《西藏王臣记》、《米拉日巴传》、《卫藏道场胜迹志》等藏文典籍。

————————————————

  录入者按:《宁玛派的教法》,是以王小军居士录入的刘立千老人《藏传佛教各宗教义及密宗漫谈》相关部分为基础,结合香港密乘佛学会《九乘次第论集》中选辑本进行校对的。在校对的过程中,发现两种版本有些不同之处。不同之处与处理方法如下:
  1、《九乘次第论集》一书中人名、地名等多有英文附后,取之。
  2、两书中人名、地名以及少数佛学专有名词等颇有不同之处,但这些名字原本都属音译,故多按王小军居士录入的原本。部分地方两者都有标注。
  3、两书中具体内容略有不同,对于此有彼无之处,主要处理方法是两者兼录,多数没有单独说明。对于同一地方两书内容不同的,多在兼录的同时,在括号说明之,括号内的“《九》书中为:……”,就是指《九乘次第论集》这本书中此处如此。
  4、《九乘教义》一部分的九乘简表,关于小乘、大乘的界定,两书有较大不同。据常识推断,以及文中详解,疑大陆版此处有误,故按《九乘次第论集》一书图表取之。由于手头没有原文所引的《知识总汇》一书,没有继续查下去。
  5、注释顺序及内容略有不同,以《九乘次第论集》一书中为准。


 


{返回 汉土论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宁玛派的教法 宁玛派的教义
 宁玛派的教法 宁玛派的传承
 藏传因明学 藏族学者的因明著作初探
 藏传因明学 因明学启蒙 卷三
 藏传因明学 因明七论入门
 九乘差别略义 密乘差别
 藏传因明学 自序
 藏传因明学 附录(2) 正理滴论
 藏传因明学 因明学启蒙 卷二
 藏传因明学 附录(1) 藏传因明学发展概况
 宁玛派的教法 宁玛派的教义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八、皈依的修习 一、如何修习皈依[栏目:皈依修学手册]
 Temptation Of Mara The Evil One[栏目:A Manual Of Buddhism]
 遨游自性海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 六 主药神众——心药[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
 学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栏目:学禅者FAQ]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12.解脱之道[栏目: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禅修手册]
 平常心是道(于建华)[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切莫染污清净的道场[栏目:达真堪布]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五八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与祖师同行 陆 当下即道场 小事急处理[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心境并建是时代对佛教的必然要求[栏目:陈红兵教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