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十九)~B 第506经(帝释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41

  第506经(帝释经):经中叙述佛陀在三十天说法,四众弟子颇念佛陀,于是请求目犍连往请世尊回还世间(阎浮提)说法。佛陀慈愍众生,“却后七日,世尊当众三十三天还阎浮提僧迦舍城,于外门外优昙树下”。由于本经叙述性颇强,且神异色彩浓厚,对教理的探讨不多,故而简而化之。

  第507经(诸天经):本经叙述诸天对于佛陀皆具足信仰,皆得三宝的不坏净成就。

  第508~534经:此26个小经内容大体相似,故一并叙述。

  508经:叙述目犍连与勒叉那尊者一起外出乞食,途中目犍连尊者“欣然微笑”,勒叉那尊者不知其意:“若佛与佛弟子欣然微笑,非无因缘,尊者今日何缘而发微笑?”目犍连回答说:“所问非时,且入王舍城乞食,还于世尊前,当问是事,是应时问,当为汝说。”目犍连尊者为什么此时不回答呢?他并不是故意卖关子,而是另有原因。当回到世尊前时,勒叉那尊者再次问起,目犍连尊者回答说:“我路中见一众生,身如楼阁,啼哭号呼,忧悲苦痛,乘虚而行。我见是已,作是思惟:如是众生受如此身,而有如是忧悲大苦,故发微笑。”很显然,这个“身如楼阁”的众生,自然不是人类,在后面一些诸经中,均称之为“大身众生”,相当于大神之类的众生。而“身如楼阁”且能“乘虚而行”,拥有一定神通的众生,为什么会“啼哭号呼,忧悲苦痛”呢?原因是它遭受着“忧悲大苦”的折磨而无力自救。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即目犍连尊者在途中见到此大身众生,遂“欣然微笑”,此时勒叉那尊者问他何故发笑,而目犍连却以不方便为由推托。为什么推托?根据我个人的理解,便是“所问非时”,也就是说此时既不适合问,也不适合回答。一者大神尚未行远,苦恼众生在痛苦之时,很容易狂暴动怒,弄不好会招惹烦恼;二者目犍连亲眼所见大身众生,而勒叉那尊者显然没有看见。如果目犍连强意说出原委,势必引起勒叉那尊者的疑虑。怎么办呢?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当着佛陀的面,把事情的经过禀报一遍,请求佛陀的印可。佛陀闻后,告诸比丘言:“善哉善哉!我声闻中,住实眼、实智、实义、实法,决定通达,见是众生。我亦见此众生,而不说者,恐人不信。所以者何?如来所说,有不信者,是愚痴人长夜受苦。”佛陀在这里说得很明白,能够见到那些平常人看不见的众生,一定需要了不起的神通,即“决定通达”。因为大家都看不见,如果勉强说自己看见了这种众生,大家肯定斥之为“痴人说梦”——这是对目犍连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赞叹。不仅如此,佛陀还说出此大身众生的前世因缘:“过去世时,彼大身众生在此王舍城,为屠牛儿,以屠牛因缘故,于百千岁堕地狱中,从地狱出,有屠牛余罪,得如是身,常受如是忧悲恼苦。如是,诸比丘!如尊者大目犍连所见不异,汝等受持!”意思是让大家都要相信目犍连所说的话,不要有任何疑惑。此经重点:屠牛者(杀生)必遭恶报。

  509经:叙述目犍连在乞食途中,见一众生筋骨相连,鹫、乌等随而食之,此众生极大苦痛。佛说前世屠牛者的余报。第510经、511经中,目犍连看到一全身无皮肤的众生行于空中,被鸟兽争食,佛说其前世为屠羊者。512经讲述堕胎者的果报;513经讲述调象士的苦报,因为对众生太苛刻太严厉了;514经讲述好战者的苦报;515经讲述猎狮者的果报;516经叙述杀猪者的果报;517经叙述断人头者的苦报;518经讲述锻铜师以伪器欺人的苦报;519经讲述捕鱼师(捕鸟、网兔等)的果报;520、521经讲述点卜者所受的苦报;522经、523经讲述邪淫、卖色者的果报;524经讲述生瞋恚心的果报;525经讲述憎嫉的果报……534经讲述比丘诤讼者的果报。总之,此26经皆讲今世之果前世之因,其用意无非就一个,即今生得恶果,前世必种恶因;而今生若不行善因,则后世必遭恶报。关于因果的话题大家都很熟知,此处不再赘述。(10月30日)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九)~C 第535经、536经(独一经):经中叙述目犍连尊者,从阿那律尊者处听闻四念处法。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十九)~A 504经(悭垢经):叙述天帝释向目犍连叙说其所受用的妙果,皆依调伏悭垢而得。
 漫说《长阿含》(卷一)~D 神通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I 第449经、450经(界和合经):此二经..
 漫说《中阿含》(卷十八)~A 一、天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五)~C 1212经:本经是佛陀与舍利弗之间相互..
 漫说《杂阿含》(卷四)~L 第101(人间经):本经所阐述的是佛陀的庄..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M 1287经:本经叙述何谓“正士”、何谓..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二)~B 优婆离经(二)(三)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J 1119经:本经叙述天帝释与阿修罗王各说..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五)~B 二、苦阴经(下)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B 第409经~415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玄奘入蜀与成都佛教之相关问题(龙显昭)[栏目:玄奘研究]
 佛带众生业 弟子心惭愧[栏目:传喜法师]
 往生论注讲记(三)[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世出世间快乐和痛苦的差异[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命终时没有人来助念,家亲眷属不信佛,不相信这一套,该怎么办?[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六四一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七集]
 常被找去做佛事,例如死人的、有病的,被找去念《地藏经》或《三时系念》,可以做吗?可以收钱吗?[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准提威猛不逊金刚法[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威神]
 大和尚 虚云长老传奇 第十三章:入定终南[栏目:大和尚·虚云长老传奇]
 藏传佛教戒律及其对藏族文化的影响(德青)[栏目:戒律学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