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六十一 常行大施不求报
 
{返回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51

  第六十一 常行大施不求报

  常行大施不求报  亦无住著悔恨心

  一舍已后不重缘  唯当摄念思诸佛

  怜愍众生行施时  决定除疑无变退

  安住调柔而修施  若能如是得三昧

  所谓“大施”者,不求回报就是大施,若把所珍惜的、珍爱的东西供于诸贫乏有情,供于三宝,来惠利于世间,乃至说救济灾难之处,没有回报心,亦无悔恨心,此人是福德具足者。

  “一舍已后不重缘”,此“舍”,就是布施。我们可布施的东西十分多,有时布施人一念法则、一念慈悲,比布施财产更难,比如以慈悲心利他、照顾有情,又如以智慧心回施有情,以无畏心回施有情,你不愿意回施,也就是法不布施啊,这样就形成法的障碍。许多有情很大的修法障碍就在不助喜、不随喜,常坏于人善缘,不成熟于人、增上于人,这样的人想行法,于道业处多受阻碍。

  在道场中,财布施运用得不十分广泛,而智慧布施、慈悲布施、无畏布施的使用是十分频繁的,或者说在此处败坏、丢失机会的也十分多,比如对于染著之人,应该予以智慧的布施,对于恶性有情,应该予以慈悲的布施,对于嫉妒有情,应该予以随喜的布施,对于不健康、邪见的有情,应该予以正见的布施。对此我们可以观察。

  布施,的确是不应该求回报,也没有可回报者,因为布施本身就是利益,就是修法,就是成就,没有什么可回报的。我们在这样的道场修行,成就道业的机会也就有别于在家,有别于世俗的环境,诸位善知识,我渴望大家如法地布施我们所学的智慧、慈悲、方便、正见的法则,令不健康的有情,包括不健康的自己的身心及时得到调整,这样我们就会使道场逐渐完善,使自己的道业逐渐纯熟。我们善思维、善观察!


{返回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六十二 无有憍慢嫉妒心
下一篇: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六十 断绝淫欲弃愚痴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十五 行法中如何度偷心过三关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十四 般舟念佛的发愿修持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十七 出关温养注意事项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四十 心常念死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五十八 智者不愿一切生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三十五 不蓄金银珍宝钱财 离诸不善悔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十八 立一念断诸想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二十四 不求名闻及利养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六十 断绝淫欲弃愚痴
 般舟念佛行法手册 第十三 至诚感恩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87.仰光朝大金塔 Paying homage to the Great Golden Stupa ..[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大方广宝箧经蠡测 卷上[栏目:智谕法师]
 佛家逻辑通论 第十二章 对勘研究 别开生面[栏目:郑伟宏教授]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老死[栏目:印良法师]
 藏地有没有比丘尼戒的传承?[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十届:关于人性的思考(济群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如何息灭妄心?[栏目:雪漠]
 杂阿含经卷第四(一○二)[栏目:杂阿含经]
 释迦牟尼佛生平事略[栏目: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药师佛治好我的牙龈肿痛[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