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宝箧经蠡测
缘起
为令住众戒除散乱,不生懈怠,于是检阅藏经,俾供修学参考。偶尔检得此经,不觉欢喜踊跃。以前虽亦曾阅读此经,但随便翻阅,未会经中妙旨。再度恭诵,竟有如获至宝之感。乃不揣愚陋,试作解也。
佛以般若波罗蜜,付嘱文殊师利菩萨。今菩萨宣说是经,当然要旨不离般若。所以吾人试解此经,不可不明般若也。若得般若之义,则可通求解此经之途也。
法海源深,唯般若可渡也。依般若方便,能生三乘,乃至能生三世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于篇首,略述缘起,为献爝火之照也。
大方广宝箧经蠡测(卷上)释智谕撰
解题
【大方广宝箧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大方广】是大乘经之通称。兹分别解释如下:
大者体也,方者相也,广者用也。若依法藏大师解释,大以包含为义,方以轨范为功,广则体极用周。若依此解,则方以义理立称。所谓方者理圆,广者用周。此是约所证之法言。
甚深法界之体,能包如虚空,湛寂而常住,故曰大。理圆无极,相赅无外,故 曰方。其用周遍无事不成,故曰广。如果引申其义,则无不是谓之大,无不现谓之方,无不造谓之广。言大则事以理圆,言方广则理以事周,总而言之,大方广者,在明大乘义也。此经体极法界而相用周遍,故曰大方广。
所谓宝者,经中义利不可思议,能令众生出离生死,究竟佛道,故称之谓宝。
箧者,盛物之小箱。是譬喻之辞,用譬涵宝之意。
经者,梵语修多罗,有贯穿义。本来修多罗译为契经,国人喜用简称,故简称曰经。贯穿者,以理贯文也。以理贯文谓之理教。理以正教,教以显理,故曰理教。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宋是朝代名,此宋是刘姓所建之宋朝。亦即南朝宋齐梁陈之宋。天竺即印度也,求那跋陀罗是中印度人。三藏者即三藏法师之略称。通达经律论者,称三藏法师。
求那跋陀罗译曰功德贤。求那跋陀罗通达大乘,故世称摩诃衍。摩诃衍者,即大乘也。本婆罗门种,因阅阿毗昙杂心,惊悟佛法深奥。乃舍家远遁,出家受具。
刘宋元嘉年间来中国,译经凡百余卷。后因欲讲华严等经,以未谙宋言为叹。旦夕礼忏求观世音菩萨乞求冥应。夜梦白衣人,仗剑擎一人首来。遂为其易首,更安新头,便觉心神悦怿,备通宋言。
年七十五岁圆寂。公卿会葬,备极哀荣。
解释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给孤穷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
人俱。菩萨五千。】
此为证信序,为去众人之疑也。此有六种成就,「如是」为信成就。「我闻」为闻成就。「一时」为时成就。「佛」为主成就。「在舍卫国……」为处成就。「与大比丘僧……」为众成就。以此六种成就,证明此经不虚,故曰证信序。
佛将涅槃,阿难以四事问佛。一、佛在以佛为师,佛灭以何为师?二、佛在依佛而住,佛灭依何而住?三、佛在有佛对治恶比丘,佛灭云何对治恶比丘?四、佛灭后结集时,经首应安何语?
佛答第一问曰,佛灭以戒为师。佛答第二问曰,佛灭依四念处而住。佛答第三问曰,于恶性比丘,梵坛对治。恶性比丘指阐陀言,亦即车匿也。送太子越城出家者。阐陀喜犯恶口,且不受谏劝。若有人谏劝,他便说:「大德,汝莫谏我。佛是我家佛,法是我家法。我应教汝,汝莫谏我。」
何故阐陀不说僧是我家僧呢?因为阐陀不与僧和合,所以不说僧是我家僧。
阿难问,佛灭后对于这种恶性比丘,云何对治呢?佛答梵坛对治。梵坛者,即默摈也。梵天若有天子犯罪,天王即别筑一坛,置犯罪天子于其中,无与语者,故 曰梵坛。
佛答第四问曰,经首应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些人宣说是经。用这六种因缘,证明此经不虚,令后世众生,去疑生信也。
舍卫译曰丰德,谓该城物丰而人贤也。时为波斯匿王所居。舍卫本是城名,国名憍萨罗。今用城名,以代国名也。
祇陀林给孤穷精舍。别的经多云祇树给孤独园。祇陀太子献树于佛,故曰祇陀林。给孤穷即给孤独长者。给孤穷长者,为佛造祇园精舍,供佛说法,故曰给孤穷精舍。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比丘有三义,即乞士、怖魔、破恶。「大」梵文为摩诃。有大、多、胜之义。所谓大者,是等比丘,年德俱尊。多者,是等比丘,博学多闻,通达内外经典。所谓胜者,是等比丘,知见殊胜,超过九十六种外道。如此比丘,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在一起。
菩萨五千。菩萨具称为菩提萨陲。菩提译为觉,萨陲译为有情。菩提萨陲者,译为觉有情。谓此等有情,自既觉悟,复能觉悟其它的有情也。简单说,凡发菩提心修菩提道的有情,称为菩萨。如是等菩萨,有五千人。
【尔时世尊住迦利罗华园场上。菩萨声闻大众围繞而演说法。尔时文殊师
利童子。与五百菩萨释梵护世恭敬围繞。往世尊所。至已顶礼佛足。遶
七匝已。坐一面。及菩萨眷属亦坐一面。】
尔时世尊正在迦利罗华园场上,与大众说法。内中有菩萨与声闻人。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以下,为发起序。童子寓有纯真之意。与五百菩萨,及释梵护世,恭敬围绕往世尊所。文殊师利所率领五百菩萨。释是帝释天人,梵是色界天人,护世是四王天人。四天王护四部洲,故曰护世四王。此护世四王眷属,有龙、鬼、神等。此「释梵护世」其它的经亦曰天龙鬼神。
至已顶礼佛足以下明见佛礼仪也。顶礼佛足表敬,繞佛七匝表慕,总为一心恭敬也。繞佛或三匝,或七匝,或百千匝,总须单数,且须心记匝数。
坐一面,即退坐一面也。坐应避六法,一不太远,二不太近,三不挡眼前,四不在后,五不在高处,六不处上风。
及菩萨眷属亦坐一面。即菩萨释梵护世等眷属,亦坐一面。菩萨既至佛所, 须先具仪以后,方敢请佛说法,不可轻率启问。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白世尊言。今日如来为说何法。随次续说勿令断绝。】
具仪以后,文殊师利启问曰,世尊今天,正和大众演说何法呢?希望继续演说,勿为我的到来,令说法间断。因为文殊师利等,于说法中间方到来的。所以请佛继续演说,勿使说法间断。
【时大德须菩提语文殊师利。世尊先为声闻说法。文殊师利。我今请汝说
菩萨法。】
须菩提译曰善现。当时向文殊师利言,文殊师利菩萨,世尊正和我们说声闻乘法。现在请你说菩萨法,令我们听听。
声闻乘法,重于言教,不见佛性,因为佛性非言语文字故。以不见佛性,乃得声闻乘道。缘觉乘法,重于义理思惟,不见佛性。何故不见佛性?因为佛性非心缘相故。以不见佛性,乃得缘觉乘道。菩萨法以行为贵,旨在普度一切众生。而众生者,即我法身也。故菩萨法能见佛性,乃至能究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于时文殊师利童子语须菩提。大德今用菩萨法为。大德须菩提。一切声
闻及与缘觉非菩萨法器。须菩提言。文殊师利唯愿演说。诸器众生自当
听受。】
当时文殊师利菩萨语须菩提言,大德须菩提,你要听菩萨法吗?但是你要知道,一切声闻缘觉非菩萨法器呀!这不是文殊菩萨藐视声闻缘觉,实是菩萨有意激励,令声闻缘觉人回小向大。
须菩提言,文殊菩萨,请你演说。是法器者,及不是法器者,都愿意听受。
【文殊师利童子报言。大德须菩提。汝今能知是佛法器及非器耶。须菩提
言。文殊师利我等声闻因他声解。岂能得知是佛法器及非器乎。文殊师
利。我请汝说是佛法器非佛法器。】
文殊师利问须菩提说,大德须菩提!你能知道怎样是佛法器,怎样不是佛法器吗?
须菩提回答说,文殊师利!像我们声闻乘人,只能因佛的音声言教而解悟,所 解甚浅。所以不能知道是佛法器,或者非佛法器。
所谓是佛法器,是诸大菩萨。诸大菩萨广度众生,续佛慧命。即如平常我们所说,能承担如来家业者。如是之人,方堪称为法器。非是心智狭小的声闻人,所能知者。所以须菩提言,我等声闻岂能得知。
文殊师利!我请汝说,是佛法器,非佛法器。须菩提请文殊菩萨说,是佛法器,非佛法器。以是请法因缘,于是有这部大方广宝箧经之产生。故知须菩提发起请法,诚功德无量也。
【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诸入正位皆是非器。已为法界所系持故。若
观法界而不舍放一切众生。不堕正位不共结住。如是等人是佛法器。】
此一段文,是总说是器与非器。以下所说,皆是为解释这一段文而说。可视为是这一段文的申述。
诸入正位皆是非器。入正位者,取涅槃也。意思是说,凡急于证涅槃,不发心度众生者,皆非佛法器。
已为法界所系持故。为甚么非佛法器呢?因为入正位者,即为法界所系持故。 法界即是涅槃界,入正位者即为涅槃界所局,故曰为法界所系持。
声闻乘人急取涅槃,早证空性,偏空滞寂,不能代佛弘化,故非为法器也。文殊菩萨如此说法,旨在欲令声闻人回小向大也。今说是法器与非法器,实已寓贬小褒大,望小乘人能起菩萨行也。
若观法界,而不舍放一切众生。是言若人深入法界,然却不舍放一切众生。虽证涅槃却不住涅槃,为怜愍一切众生故,秉大悲入生死广行度化也。
不堕正位,不共结住。菩萨虽证涅槃却不住涅槃,虽入生死度众生却又不住生死,故曰不共结住。结住者,是住烦恼的别名。而烦恼是生死的根源。菩萨以悲导智,所以不住涅槃。菩萨以智导悲,所以不共结使不住生死。如是等人,是佛法器也。
【复次大德须菩提。若到学法无学法界为所缚者。舍一切众生焦然结缚。
心生疲倦怖畏三界。乃至一念不乐住结。是等名为非佛法器。大德须菩
提。若有能尽未来际劫。发大庄严不怖不畏。行三界行不为三垢之所染
污。于生死中起园观想。欲乐诸有不集有行。如是等人名佛法器。复次
大德须菩提。若无欲染示现染欲。非为瞋恼示现有瞋。不为痴覆示现有
痴。除断结使现住三界。导引众生无有自高。荷担重任一切众生。能令
无上三宝种性。具足不断住三昧门。如是等人名佛法器。】
若到学法无学法界,为所缚者下,明小乘果也。小乘三果以前,皆为有学,四果为无学。小乘人为无漏所缚,恐怖于三界,故舍一切众生而不度。
焦然结缚,言一切众生被烦恼所烧,故曰焦然于结缚。小乘有学无学人,只顾自己解脱,于一切焦然众生舍而不顾。
心生疲倦怖畏三界。对于入三界度众生之事业,心生疲倦。因为既出生死,对于三界深生怖畏故。
乃至一念不乐住结。甚而言之,对于住结使留三界之心,一念都不生。如是人等,是名非佛法器。故知只顾自了,不兴慈悲不度众生者,非佛法器也。
大德须菩提!若有能尽未来际劫,发大庄严。发大庄严者,发无上菩提心也。菩提行略说有六种,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若尽于未来劫,行六度救众生,斯为大庄严。对于大庄严之内容,经中尚有详细解说。
不怖不畏,行三界行。对于三界生死,不怖不畏,肯入三界行于三界。三界行者,六波罗蜜也。菩萨行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悉为度三界内众生。故六波罗蜜,为三界行。
不为三垢之所污染。三垢者,贪瞋痴也。如此三法,染污真心,故称之为垢。以不为三垢污染故,乃能于生死中,起游园观之想。
欲乐诸有,不集有行。有者三有,即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落于三有者,以五法为「集」。五法者,无明、行、爱、取、有。此五法集,则成乎业,以业故受苦。菩萨虽入三有,然不以五法集业,故虽行而不为业。所以说欲乐诸有,不集有行。如是等人,名佛法器。
复次大德须菩提下,再度解说是器非器。
若无欲染示现染欲下,言菩萨实无贪瞋痴,而示现有贪瞋痴也。欲染者,即贪也。何故菩萨无三毒,而示现有三毒呢?因为菩萨欲入三界度众生故。贪瞋者,局乎欲界。痴之为法,通乎三界。若贪瞋痴永断,便可出三界矣。
今菩萨发大悲心,入三界度众生,故示现有贪瞋痴。此与「欲乐诸有,不集有 行」是同样的道理。
除断结使,现住三界。菩萨已无贪瞋痴,故烦恼结使已断。烦恼结使断故,本不应住于三界。然为度众生故,示现住于三界。示现住三界者,为导引众生,出三界生死也。
导引众生,无有自高。虽然菩萨能导引众生,出于三界生死,但菩萨却无贡高我慢。以无我心,兴大慈悲,恒顺众生也。声闻人入正位取涅槃,即是我慢心也。菩萨则不然,所有施作,不为自求,但为度脱一切众生,故无有自高也。
荷担重任,一切众生能令无上三宝种性,具足不断,住三昧门。荷担重任者,续佛慧命也。续佛慧命者,能令一切众生三宝种性不断也。住三昧门,令一切众生心住一缘,不为邪外所乱也。如是住三昧门者,即令三宝种性具足不断也。如是等人,名佛法器。
【大德须菩提语文殊师利。法性是一如一实际。云何分别说器非器。文殊
师利言。大德须菩提。譬如陶家以一种泥造种种器。一火所熟或作油器
苏器蜜器或盛不净。然是泥性无有差别。火然亦尔无有差别。如是如是
。大德须菩提。于一法性一如一实际。随其业行器有差别。苏油器者喻
声闻缘觉。彼蜜器者喻诸菩萨。不净器喻小凡夫。】
须菩提问文殊师利曰,法性是一如,是一实际,你怎么分别说是器,是非器呢?
一者不二,如者不异。如是不二不异,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中,无有器非器的分别。你怎么分别说,是器是非器呢?若这样分别,岂非有二有异了吗?若有二有异,怎会是一真法界呢?须菩提如此问者,总难文殊师利菩萨,器非器之说也。
文殊师利菩萨以譬喻回答。譬如陶器家所作的陶器,泥虽是一,却能成种种不同的陶器。火虽是一,却能烧成种种不同的陶器。这便说明器皿虽有种种不同,但泥性火性却是不二。泥性火性虽然不二,却因器而现差别。虽是一泥所现,一火所成,却有种种器出现。有的可作油器,有的可以盛酥,有的可以盛蜜,还有的则盛不净之物。 「如是如是」应为如是大德须菩提!于一法性,一如一实际,随其业行,器有差 别。法性虽然是一,但是菩萨行度生之业,声闻人行自度之业。所以有器与非器之差别。此即说明法性虽然不二,机感有所不同也。
酥油器者,喻声闻缘觉。蜜器者喻诸菩萨,不净器喻凡夫。此是以譬合法也。
【须菩提言。文殊师利。颇有是器说名非器非器为器。文殊师利言有须菩
提言。何者是也。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一切结使名为非器。一切
结习名为非器。是名非器。是亦说名为佛法器。若断一切诸烦恼者。如
是之器非佛法器。】
须菩提问文殊菩萨言,有没有是法器,却说名非法器,非法器却说名是法器的呢?
文殊菩萨言,一切结使,名为非器。一切结习,名为非器。但是菩萨为度众生,留惑润生,还入三界。不断烦恼,救度一切。是诸菩萨示现具烦恼入生死,看来似非法器,然而事实上,实是佛之法器也。
结使与结习不同,结使者,烦恼正使也。结习者,烦恼残余习气也。正使者犹如风吹树摇,树之所以摇者,是为风所使也。风息以后,树虽不假风吹,然有余势 摇动不已。如此情形,类同习气也。
阿罗汉已断正使,尚有习气。辟支佛则侵及习气。例如难陀成阿罗汉,已断贪欲正使。然因过去习气尚在,所以问讯时,总喜先与女人讲话。
一切结使与结习,总名曰烦恼。若断一切烦恼者,如是之器,则非法器。因为断一切结使者,是声闻人。断一切结习者,是缘觉人。声闻缘觉,虽断烦恼,而不名法器也。
菩萨不断烦恼,似非是器,而实是法器。声闻缘觉,断一切烦恼,似是器,而实非法器。此即文殊菩萨回答之意也。
【须菩提言。所言器者为何所盛。文殊师利言。无盛为盛。若所盛不漏知
是完器。若所盛漏失知是破器。大德须菩提。犹如虚空是诸药木丛林之
器。然非是器。如是大德须菩提。菩萨亦尔。是佛法器然非是器。大德
须菩提。犹如从地出生诸树。以空器故得有增长。如是大德须菩提。菩
萨从诸善心出生。为般若波罗蜜器之所增长。】
须菩提言,所言法器者,为何所盛?须菩提解空第一,深达般若波罗蜜,是故 有此一问。因为若器有所盛者,即有能所。若有能所,即非般若波罗蜜。故须菩提此问,实是有意而发也。
文殊师利言,无盛为盛,若所盛不漏知是完器,若所盛漏失,知是破器。无盛为盛者,直接点明如虚空之包容一切也。虚空包容一切,即是无盛而盛,盛而无盛也。虚空虽包万法,而无能所。虽无能所,而不漏失一切万法。菩萨虽度众生,而不取众生相。正以不取于相,始能行无缘慈悲度尽一切众生。
所盛不漏是完器者,明菩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也。若盛漏失知是破器者,讥声闻缘觉人也。讥声闻缘觉不度众生,漏失一切众生,是破器非法器也。
大德须菩提下,以虚空为喻,明般若波罗蜜也。如虚空盛一切药木丛林,然虚空无有局限,不得谓为器也。因为虚空无相,无能所故。
大德须菩提!菩萨亦尔。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虚空一般。虽然圆包一切无有漏失,却非是器。若是器者,必有局限。若有局限,即是漏失。故曰是佛法器,却非是器。
大德须菩提!犹如从地出生诸树,以空器故有增长。以地譬心,以虚空譬般若波罗蜜。地能生一切草木,菩萨善心,能出生一切五乘。所谓菩萨善心者,即无上菩提心也。
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度一切众生,以般若波罗蜜为方便,令一切众生善根增长也。云何为般若波罗蜜方便呢?菩萨以空为方便,以无相为方便,以无所有为方便,以无分别为方便,以无住为方便,以不可得为方便,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令众生善根增长也。故曰为般若波罗蜜器之所增长。
【须菩提言。而是菩萨何所增长。文殊师利言。如虚空增长。菩萨增长亦
复如是。而是菩萨无有增长亦无退减。何以故。不增结使不退佛法。】
须菩提又问,而是菩萨何所增长?
当知法性一如一实际,云何有增长?若有增长,则非一如。须菩提此问,仍属知而故问,有意难文殊师利菩萨也。于第一义中,无有法增,亦无有法减。若谓有增有减,是人即失第一义。
文殊师利言,如虚空增长。我们都知道,虚空不动无有增长,虚空清净无有诸恶,虚空寂静无有虚妄造作,虚空湛然无有染污。所以虚空性者,妙湛总持不动也 。
若人能如是持者,即是增长菩提,增长三乘道果。增长菩提增长三乘道果者,即是显现本具之佛性也。以佛性逐渐显现故,假名说为增长。以假名说为增长,所以度尽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有一众生得灭度者。
文殊菩萨接着说,菩萨增长亦复如是。亦复如是者,如虚空一样也。只为令一切众生圆现真如法性,而不取着于相也。所谓真如性本具,虚妄法不生也。如果取相,皆是虚妄。不但取着离生死法是虚妄,取着证无漏法亦是虚妄。
菩萨发无上菩提心等同虚空,其心不动,其心清净,其心寂静,其心湛然,故其心无增无减。不增结使,不退佛法。如是故能行空不证,入有不着也。
【须菩提言。文殊师利佛法结使有何差别。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如
须弥山王光所照处悉同一色。所谓金色。如是须菩提。般若光照一切结
使悉同一色。谓佛法色。是故须菩提。佛法结使以般若慧观等无差别。
是故大德须菩提。一切诸法皆是佛法。须菩提言。文殊师利。以何缘故
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文殊答言。如佛智所觉。】
须菩提言,文殊师利,佛法结使有何差别?
汝既言不增结使,不退佛法。那么佛法结使有何差别呢?因为声闻人即是断见思结使,取证于有余涅槃。所以须菩提,有此一问。
须知文殊菩萨所说不增结使,不退佛法者,即是结使不增,佛法不退义也。不增不退者,即妙湛总持不动义也,实非分别佛法与结使也。
文殊菩萨举譬喻说明。文殊师利言,如须弥山王,光所照处,悉同一色,所谓金色。须弥山出海八万四千由旬,入海八万四千由旬。其外围绕有八山,其高度依次而减。故须弥山最高。称须弥山王。须弥山四宝所成,四宝者,金银琉璃玻璃。其光照耀,悉同金色。
以上先举譬喻,以下以法合之。般若光照一切结使,悉同一色。此所谓照者,非是照耀之谓。是言般若智慧光照之下,一切结使悉同一色也。
先举喻以事明,后说法以理显。须弥山能照物不能照理,般若智照,理事俱尽。于般若智照之下,一切法无非佛法也。
是故须菩提!佛法结使以般若慧观,等无差别。为甚么呢?因为般若智是无分别智。所以照见一切法,悉皆无二,悉皆平等,悉皆空寂,悉皆不可得。所以用般若智慧,可以照知佛法结使无有差别。
是故大德须菩提下,直接道破,以法无差别故,所以一切法皆是佛法。
须菩提言,文殊师利!以何缘故,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文殊答言,如佛智所觉。
须菩提问曰,汝以何缘故,知一切法皆是佛法呢?如果一切法皆是佛法,难道修一切外道法,亦是佛法吗?若一切外道法皆是佛法,那么又何必修学佛法呢?如果一切法皆是佛法,然则修外道法,亦当成佛。
文殊师利答言,如佛智所觉,所以我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本来一相,一切法本来无相,一切法本来寂灭。然众生痴迷,妄起分别,见有一切法差别相耳。故众生迷惑,于毕竟空中,虚妄分别一切法。不知一切法,原是毕竟空也。所以佛智所觉,知一切凡夫外道,皆迷惑颠倒。为令众生远离颠倒执着故,所以令众生远离外道法,修学佛法也。
如佛智所觉。佛智者何智?佛证无分别智,故知一切分别。知一切差别法,悉 无分别也,如是之智谓之差别智。无分别智名实智,差别智名权智。佛以权实智,知一切法分别即无分别,无分别即分别。知一切法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不异有,有不异空。所以文殊菩萨言,如佛智所觉。
【又问。云何如佛智所觉。文殊答言。如汝初始后亦如是不离如故。是以
说言如佛智所觉。又问。所言初后云何初后。文殊答言。初空后寂故名
初后。】
须菩提又问,云何如佛智所觉呢?文殊菩萨回答的很妙。文殊言,如汝初始,后亦如是,不离如故。
须菩提初生之时,家中财物一切库存,一时皆空。这便是如汝初始。后来须菩提出家修道,佛印其解空第一,这便是后亦如是。初后皆空,空则不二不异,故曰不离如故。这是说明佛以空智,知一切法皆如。以一切法皆如故,说言一切法皆是佛法。
须菩提又问,所言初后,云何初后。你所言初后者,怎么是佛智的初后呢?文殊答言,初空后寂故名初后。
「初空」者,是说本觉。一切法本空,所以初空是佛本觉。后寂者,是说佛究 竟觉。佛以修道因缘,证得诸法寂灭相,故曰后寂。于是可知初空后寂者,是一实相智也。佛彻证实相智,故知一切法皆是佛法。何以故?以一切相皆是实相也。
【须菩提言。空之与寂有何差别。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于意云何。
如生金与熟金有何差别。答言。以言说故而有差别。文殊师利言。如是
大德须菩提。以言说故言空言寂。若有智者不着文字不执文字。】
须菩提言,空与寂有何差别?我们要知道,空是本来面目,寂是修治所得。空是本觉,寂是始觉,若始觉合于本觉,便名究竟觉。始觉合于本觉,则是不二不别。所谓始本者,只是言说分别,而觉体原是一也。故文殊师利,以生金熟金喻明。
生金经过炼治而成熟金。然金性是一,生之与熟,不碍金性为一。是知生金熟金,只是取相言说而已。
所以文殊问曰,生金与熟金,有何差别?须菩提回答说,以言说故有差别。
文殊师利答言,如是大德须菩提,所谓空之与寂,不过是言说分别而已。若人执着文字相言空言寂,皆是徒有言说而无实义。所以有智者,不着文字相,不执文字相。
其实世人皆是因为执着言语文字相,方成为凡夫的。世人分别人我是非,无非都是分别言语文字相。因为一切法性空寂,不可执取不可分别。众生徒以相、名、妄想,产生分别竞争。
【须菩提言。文殊师利。凡夫智者有何别相。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
如佛所说以业相故名为凡夫。以业相故名为智者。须菩提言。文殊师利
。业有何相。文殊师利言。因缘为相。随其所行有差别名。若无所行则
无别名。凡夫有行有差别名。慧者无行无差别名。有无中间名为圣行。
然此圣行于诸凡夫名为非行。】
须菩提问曰,凡夫智者,有何别相?汝说佛智,我已知之。凡夫智有何不同之相呢?
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如依佛所说,以业相故名为凡夫。所以以业相故名为凡夫智。是故当知,所谓凡夫智者,皆世智辩聪也。
何谓业也?经云若行以烦恼因缘,便名为业。此业当受后有。若行无烦恼因缘,则不受后有。故虽行而不名为业也。云何为烦恼?烦恼者无明也。亦就是说,以无明故名为凡夫,以无明故,名为凡夫智。
须菩提言,文殊师利!业有何相?文殊师利言,因缘为相。
所谓因缘者,即业之别名也。因为不假因绿,便不能成业也。无明生行,「行」即是业,换句话说,业以因缘造作为相。故文殊菩萨言,随其所行,有差别名,谓凡夫智也。随其所行者,起烦恼造作也。
若无所行,则无别名。如果无有烦恼,亦无造作,则无凡夫的别名了。无有别名,则与佛智一如一实际了。
凡夫有行,有差别名。智慧者无行,无差别名。有无中间,名为圣行。
凡夫之行,以无明行爱取有五种因缘,故有差别名。智慧者无无明行爱取有为因缘,不漏落于三界,故无差别名。
有无中间,名为圣行。圣行者,正行也。故八圣道亦名八正道。正行者,不偏凡夫之有,亦不偏慧者之无。若偏有,则堕凡夫,若偏无则堕二乘。故有行有差别名者,凡夫也。无行无差别名者,二乘也。有无中间名圣行者,菩萨也。此即菩萨 行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义也。
然此圣行,于诸凡夫名为非行。凡夫行者,由无明行爱取有为因缘,故须受生死果报。但此种圣行,虽示同生死,而不是无明行爱取有为因缘。所以不被业系,非是果报,不受后有。而是随意受生,自在无碍,非同凡夫之行,故曰于诸凡夫,名为非行。
【又问文殊师利。所言圣者为何谓也。文殊答言。同入无着无诤句故。】
须菩提又问文殊菩萨说,文殊师利,你所谓圣行,究竟甚么意义名为圣者呢?文殊答言,同入无着无诤句故。同入无着无诤者,言一切法同入无着无诤句也。
何谓无着无诤?彻证诸法毕竟空,则入无着无诤。彻证诸法无相,则入无着无诤。彻证诸法无我,则入无着无诤。彻证诸法平等,则入无着无诤。彻证诸法如如,则入无着无诤。彻证诸法毕竟净,则入无着无诤。彻证诸法无分别,则入无着无诤。乃至彻证诸法不可住、不可取、不可得、无所有,则入无着无诤。
如是证入无着无诤,是即为圣者也。换句话说,声闻人取于无漏,便是有着。既已有着,便有分别。既有分别,则便有诤。故不得谓圣者也。
【又问。文殊师利。颇有诸法亦入无着无诤句不。文殊言有大德须菩提。
须菩提言。何者是也。答言。须菩提。一切众流入大海已为一味。如
是须菩提。一切诸法皆悉入于无着无诤同为一味。谓解脱味。】
须菩提又问曰,文殊师利,颇有诸法,亦入无着无诤句不?除圣者以外,有没有其它的法,亦入无着无诤句呢?文殊菩萨答言,有,大德须菩提!
须菩提问言,既然还有,究竟是那些法呢?文殊师利先举例说明。例如一切水流,入于大海以后,皆成一咸味。一切法亦复如是,入于解脱,同是无诤无着一味。
何谓解脱?所谓解脱者,不生不灭也,不动也,不可取也,清净也,平等也,无别异也,到彼岸也,除无明也,离我我所也,寂静纯一无二也。以如是故,若入于解脱,便是一味。
【须菩提言。解脱何事说名解脱。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以何因缘故
或有缚者或有无缚。须菩提言。无智故缚。文殊师利言。如是断无智故
名为解脱。】
须菩提问文殊菩萨言,解脱何事说名解脱?意思是说,解脱何法名为解脱呢?
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以何因缘故说为有缚,以何因缘故,说为无缚呢?
须知有缚故有解,无缚焉有解?众生以无智故名曰被缚。以智慧明照故,说名解脱。故解之与缚,只有言说而已。事实上不过觉与迷罢了。所以须菩提问解脱,文殊菩萨却以有缚无缚作答。
须菩提言,无智故缚。文殊师利言,如是断无智故名为解脱。
无智者,无明也。断无明者,明也。所以无明则名缚,智明则曰解。二乘人断见思未破无明,了分段生死,未了变易生死。无明者习气也,声闻乘断正使未断习气,故未为究竟解脱也。
【须菩提言。诸法平等云何说智及与无智。文殊师利言。如春热时名为热
水。如冬降寒名为冷水。然其水性无有差别。如是须菩提。不正思惟烦
恼所热名为无智。若正思惟名曰为智。然其此中无有士夫。名智无智。】
须菩提言,诸法平等,云何说智及与无智?一切法平等一如无有差别,云何说有智与无智的差别呢?
文殊师利言,如春热时各为热水下,仍是先举喻说明。意思是说,非是法性有所差别也,而是众生根机不同,见有差别。
犹如水性是一,然而春热时名为热水,冬寒时名为冷水。非是水性有异也,乃境遇不同,故名冷热也。
智与无智亦复如是,非是法性有二,而是不正思惟,烦恼所热,则名无智。如果正思惟,则名为智。是知正思惟可成八正,不正思惟则翻成八邪。
然其此中,无有士夫,名智无智也。士夫者,即「人」也。其中无有人名智者,名无智者也。此即说明,一切法唯因果无人也。正思惟则成智,不正思惟则成无智。所谓唯因果无人者,唯心所造也。一心迷则成无智,一心觉则成智明。觉迷虽殊,然心原是一。
【须菩提言。文殊师利。此义难觉。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行二行故
。须菩提言。是义难见。文殊师利言。无慧眼故。须菩提言。此义难入
。文殊师利言。不得底故。须菩提言。此义难知。文殊师利言。增上慢
故。须菩提言。此义难觉。文殊师利言。舍离觉故。须菩提言。此义难
脱。文殊师利言。乐樔窟故。须菩提言。此义难思。文殊师利言。是中
无相行故。须菩提言。此义难觉难观。文殊师利言。是中无言说故。须
菩提言。此义叵得。文殊师利言。是中乃至无少义故。须菩提言。此义
乃是智者所解。文殊师利言。解自心如故。】
须菩提闻说是法以后,对文殊师利菩萨说,此义难觉悟也。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因为你行二行故。舍生死取涅槃,故名行二行。
须菩提言,是义难知难见呀!文殊师利言,因为你没有真空慧眼故。真空慧眼,能见中道义。声闻偏空慧眼,只能见偏真。
须菩提言,此义难入。这种甚深道理,我不能悟入也。文殊师利言,不得底故。言汝声闻人入法不究竟,不如大象过河,直至其底也。声闻人于法,只得半字,不得满字。
须菩提言,此义难知。我不能了解也。文殊师利言,因为你怀增上慢故。增上 慢者,于毕竟空中,以我见心,见有生死有涅槃也。
须菩提言,此义难觉。文殊师利言,因为你舍离觉故。甚么原因呢?所谓觉者,顺乎中道,不取有不取无。但是你不顺中道,于生死涅槃取着有无,故实是舍离乎觉也。
须菩提言,此义难脱。文殊师利言,乐樔窟故。所谓脱是解脱。须菩提的意思是说,我难以此义获得解脱也。文殊菩萨回答说,只为你乐着于有余涅槃的樔窟呀!
须菩提言,此义难思。文殊师利言,是中无相无行故。若无相无行,云何能思想呢?
须菩提言,此义难觉难观。文殊师利言,是中无言说故。觉观者,皆分别心也。粗心分别曰觉,细心分别曰观。文殊师利言,是中无言说相故,所以不能觉观。
须菩提言,此义叵得。文殊师利言,是中乃至无少义故。叵得者,不可得也。须菩提言,此义不可得。文殊师利言,是中本无有「义」可得呀!何以故?是义者,毕竟空。二乘智劣,竟于毕竟空中,欲有所得也。
须菩提言,此义乃是智者所解。文殊师利言,解自心如故。解自心如者,「如」是不二不异义。此心若如,即不见一切法。经云不见一切法,即见般若波罗蜜。所以不见一切法者,是不取于相也。以不取于相故,所以此心不随境转。故称此心如如不动。若能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便是智者,能为人演说般若波罗蜜。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是名解自心如者。
【文殊师利。如来所说谓利非利。何故世尊说如是句。文殊师利言。大德
须菩提。所言利者名不可得。于是事中欲有所得。是利名非利。大德须
菩提。又复利者名为寂静。是中若起身心之行。是利名非利。是故如来
说利非利。】
须菩提问文殊师利菩萨说,文殊师利!如来所说,谓利非利。何故世尊说如是句?文殊师利言,所言利者,名不可得。于是事中欲有所得,是利名非利。
何以说利名不可得呢?因为不可得心,与无上菩提相应。二乘心有所得,故永不与无上菩提相应。故经云有所得者,名声闻缘觉。若以凡夫言,若心有所得,必生贪瞋痴。以贪瞋痴故,必造诸恶业。造诸恶业,必堕恶道,失于大利。
于是事中,欲有所得者,是于不可得中欲有所得也。以有所得心,小则堕诸恶道,大则不证无上菩提。是则无所得之利,反名为非利了。
文殊再称须菩提曰,又复利者名为寂静。寂静者,即无上菩提也。故大集经云:「夫菩提者,清净寂静光明无诤。」以寂静故,不起身口意三业,不为后世生死作因缘。故佛说是利。若于寂静中,起身口意三业,则是利名为非利了。故曰是中若起身心之行,是利名非利。是故如来说利非利。
【须菩提言。如佛所说一切法非法。此何谓也。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
。如佛所说能知我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况复非法。若法应舍则不名法
不名非法。】
须菩提问文殊菩萨言,如佛说一切法非法,这是甚么意思呢?
如金刚经中佛说一切法,皆是非法,是名一切法。因为说法者,无法可说,是以假名说法也。以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故金刚经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所以经中佛言,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既如筏喻,故知说法者,即非说法,是名说法也。
所以文殊师利菩萨亦引用金刚经云,大德须菩提,你若问佛说一切法非法的道理,先要明白佛所说,知我说法如筏喻者。若能明白如筏喻的道理,便明白何以说一切法非法了。因为佛于经中说「法尚应舍,况复非法?」既然法与非法,皆如筏喻一样,应当舍离,则不名法,亦不名非法了。
我们必须要了解,既然说一切法非法。当然非法即是一切法了。因为一切法非法,所以法即应舍。非法即一切法,所以非法亦应舍。以法非法悉无所得故。
【须菩提言。文殊师利。如来佛法可非法耶。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
如来佛法无有决定。若无决定则不应说是法非法。是故佛说一切法非法
。】
须菩提问文殊菩萨言,文殊师利!如来的佛法,亦可说是非法吗?
文殊师利菩萨言,大德须菩提,如来佛法无有决定。如来佛法者,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也。然而「若有定法,即不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说如来的佛法,无有决定。以如来佛法无有决定故,所以不应说是法,或是非法。
如果说是法,便是决定得于法。如果说是非法,便是决定得于非法。既然「法」不可得,「非法」亦不可得,故佛说一切法非法。
【须菩提言。希有文殊师利。新行菩萨闻如是说而不惊怖。文殊师利言。
汝意云何。师子王子闻师子吼有惊怖不。如雁王子行虚空中畏堕空不。
须菩提言。不也文殊师利。文殊师利言。如是须菩提。若有如来种性菩
萨。去至如中从如出生。闻一切法一切音声一切所说而不惊畏。】
须菩提言,希有文殊师利,新行菩萨闻如是说而不惊怖。此系须菩提赞叹文殊师利菩萨,希有难值。以如是方便善巧演说法要,明了易悟。能令新行菩萨,闻如是说而不惊怖。不惊怖者,闻而能契法入心也。文殊师利菩萨,却叹新行菩萨种性纯净,善根深厚。文殊菩萨言,须菩提汝意云何?师子王所生之子,闻师子吼,有惊怖不?
师子是百兽之王,故曰师子王。师子若吼,百兽不堪。然师子王之子,闻之不惊不怖。以有师子种性故,所以不惊不怖。
复举例言,如雁王子行虚空中,畏堕空不?雁王子有雁王种性,故不畏堕空。 故须菩提言,不也文殊师利。
文殊师利言,如是须菩提以下,解说新行菩萨闻如是说而不惊怖的原因。
如者是诸法不二,诸法不二,真实不虚,故曰真如。来者不二诸法,以诸法现有,故曰来。虽然诸法现有,然一切皆如。初入此法,曰入不二法门。究极此法者,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如者,二不二也。来者,不二二也。如者诸法实相也,来者实相诸法也。如者无量即空也,来者空即无量也。如者无来无去,来而无来,去而无去。来者无来而来,无去而去也。如者空寂湛然,来者起灭宛然。如是之义,故曰如来。
如来种性,种者,能生之义。性者,有不改之义。如来种性者,不改于圆现佛性,毕竟成佛也。绝不堕二乘种性也。若有具如来种性的菩萨,去至真如法性之中,从真如法性中出生。洞达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闻我所说一切法,一切音声,一切所说而不惊怖。
【大德须菩提。凡有畏者于何而畏。须菩提言。若以我见为实有者是则有
畏。文殊师利言。菩萨解知了我见故。于一切法一切音声一切所说不生
惊畏。】
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凡有畏者,于何而畏?凡有畏惧惊怖者,于何而产生畏惧惊怖呢?
须菩提言,若以我见为实有者,是则有畏。一切畏惧惊怖,皆由我见而生。若无我见,便无畏惧惊怖了。
文殊菩萨言,菩萨解知了我见故,于一切法一切音声一切所说,不生惊畏。 菩萨云何解知了达我见呢?菩萨了达一切法无性无我,故不生我见。知一切我见,皆虚妄故。菩萨知一切法无性无我,皆如空华,所以于一切法一切音声一切所说,不生惊畏。若人于空,于如幻而生惊畏者,是大痴人也。知一切法空,知一切法如幻,知一切法无性无我而不惊畏者,是人为入佛知见也。
【须菩提言。文殊师利。若其菩萨知解我见。何不得果。文殊师利言。无
有菩萨得证果者。菩萨之人唯观察知。为趣佛智不取果证。菩萨常于一
切众生修行大悲。虽知我见不堕证果。】
须菩提言,若菩萨知解我见,洞达一切法无性无我,洞达一切法空寂如幻。如是则了达无上菩提矣。云何如是菩萨,不取证佛果呢?
文殊师利言,无有菩萨得证果者。既然诸法无性无我,云何于无性无我中得果呢?既然诸法空寂如幻,云何于空寂如幻中得果呢?佛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法得无上菩提,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所以得果者,正是无所得也。若有所得,不名得果。所以文殊师利菩萨言,无有菩萨得证果者。
菩萨之人,唯观察知,知诸法无性无我空寂如幻。此为趣向佛智也,但不取果证。因为菩萨知一切法空性如幻,无有所取果证者。
菩萨常于一切众生修行大悲,虽知我见,不取果证。一切法本来毕竟空,本来如幻。众生愚惑不知,反而取着于法起惑造业,随业堕入生死。菩萨哀愍,修大悲行,救度令觉。
所以菩萨虽知我见虚妄,而不堕果证。此所谓菩萨行空不证也。
【须菩提言。而是菩萨善巧方便。虽知我见而不取果。文殊师利言。如是
大德。若有菩萨为智方便界所摄者。而是菩萨虽知我见而不取果。】
须菩提言,这是菩萨善巧方便,虽然了达我见是虚妄的,却不取果证。因为菩萨欲度众生故。
善巧方便者,菩萨具二种智,一实智,二方便智。菩萨以实智自度,以方便智度脱众生。所谓不以方便,不成功德也。实智者,梵文曰般若。方便智者,梵文曰沤和。
文殊师利菩萨言,如是须菩提,若有菩萨为智方便界所摄者,而是菩萨虽知我见,而不取果证。
「若有」菩萨,因为有的菩萨无方便也。故曰若有菩萨为智方便界所摄。智方便者,即实方便智。有的菩萨只有智慧而无方便,所以虽知我见为虚妄,亦不入于正位取涅槃,但无方便不能得大智慧。若有菩萨有方便,虽知我见为虚妄,虽知一切法等同虚空,但以善巧方便故,能善巧度众生。
智方便界所摄。方便界者,法界也。以智方便,始见法界也。见法界者,始入法界度众生也。若无智方便,则唯知法界无界也。唯知法界无界,便不能起大悲入法界也。
故放光般若云「复有菩萨,无有沤和拘舍罗(智方便),从四禅行六波罗蜜,持是禅福生长寿天,不尽天福,来生世间,供养诸佛。是菩萨辈,诸根暗钝,不大聪明。」
所以菩萨有智方便,始能获得无上大智。故曰若有菩萨为智方便所摄,能深入法界,而是菩萨,虽知我见,而不取果。
【大德须菩提。如大力士执持利刀斩娑罗树。虽断犹住不即堕落。如是须
菩提。菩萨若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大方便智。虽知我见而不证果。大
德须菩提。或时天降大润泽雨。是娑罗树即便还生。生叶华果利益众生
。如是须菩提。菩萨若为大慈大悲之所润洽。菩萨智界还生三界。示现
受于种姓生死。为众生作大利益。】
文殊菩萨复称须菩提言,如大力士,执持利刀断娑罗树。
言大力士有大力,同时所持之刀非常锋利。所以娑罗树虽断而不即堕。此是言菩萨以大力故,虽断烦恼而不堕正位不取涅槃。因为菩萨于一切众生具大慈悲,有大方便智故。如是菩萨虽知我见虚妄,然不求果证。此是以法合譬也。
大德须菩提,或时天降大润泽雨。大润泽雨,譬喻菩萨大慈悲心也。是娑罗树即便还生。是譬喻菩萨起大悲心,以大方便智,留惑润生,还入三界也。犹如娑罗树,虽断不堕,遇大润泽雨,还能复生。
生叶华果利益众生,是表菩萨入三界度众生也。
如是须菩提,菩萨若是大慈悲之所润洽。菩萨智界还生三界。菩萨智界者,菩萨法界也。菩萨以大慈悲心,舍法界而入三界度众生也。所以示现受于种姓生死,为诸众生作大利益。
【大德须菩提。设有大风吹是娑罗树。觚枝茎果便堕于地。如是大德须菩
提。是诸菩萨为大智慧猛风吹。堕道场上毕竟永灭。】
设有大风吹娑罗树以下,是说菩萨无智方便,不能利益众生也。觚枝者,孤枝也。设有大风吹娑罗树,孤枝茎果便堕落地。堕落于地者,用喻堕入正位也。
如是大德须菩提,菩萨为大智慧猛风吹,是说此菩萨,有智慧而无方便也。此菩萨有智慧而无方便,便堕道场上毕竟永灭。道场者,佛成道之处也。此处作得道果解释。毕竟永灭者。取涅槃也。
【尔时世尊赞文殊师利。善哉善哉。善说菩萨智方便界。大慈大悲相应说
法。文殊师利听吾说。喻如大龙王生于是心。兴起大云遍是云中。雨热
霹雳至处皆烧。复雨大雨为生长故。如是文殊师利。方便菩萨起大智慧
及方便云。现行一切诸凡夫事教化凡夫。现行圣行调伏众生。】
尔时世尊赞叹文殊师利说,汝善说菩萨的实智方便,与大慈大悲相应而说法。菩萨实智方便者,即是与大慈悲相应也。
文殊师利听我说,于是佛随喜演说。喻如大龙王生于是心。雨热霹雳,至处皆烧者,喻菩萨以大智慧,烧一切众生心垢烦恼,犹热霹雳烧一切杂秽草木也。
菩萨生于如是之心,先除众生心垢烦恼,然后以法雨滋润众生菩提心苗。此皆 菩萨智慧方便也。菩萨以大慈大悲力故,示现行一切凡夫事教化众生。现入生死而教化众生也。现行圣行调伏众生者,于生死中现行圣行,令众生菩提生长。调伏众生者,调伏其恶,导行于善也。
【文殊师利。如大香树根香。有异茎香叶香华香果香各各别异。如是文殊
师利。菩萨所有智慧香身亦复如是。随诸众生所。应闻解出相应法香。
然大悲根而不移动。】
以上是以大龙喻诸菩萨。今以大香树根喻诸菩萨。大香树其根最香,异于茎香叶香花香果香。茎叶花果者,譬喻小乘。如是小乘,亦由菩萨化导而生,故以大香树根譬喻菩萨。
如是文殊师利,是以法合譬喻也。故曰菩萨所有智慧香身亦复如是。智慧香「身」者,犹言菩萨智慧之体也。菩萨智慧之体,能应机说法,随病授药。此亦不同小乘人之行径也。故曰随众生所应闻,所能解,出与彼相应的法香。菩萨虽然随其所应而为说法,而其大悲心却是平等不动的。
【文殊师利。如毗楞伽摩尼宝珠在帝释颈。悉遍普照三十三天。以珠力故
一切所有皆悉照现。然此宝珠无有忆想。如是文殊师利。净宝珠者喻菩
萨智性现一切事。而是菩萨无一切想。】
第三喻,以毗楞伽摩尼宝珠为喻。毗楞伽摩尼宝珠,译为能胜,系帝释颈项所悬之珠。此珠光明,悉能遍照三十三天。以珠力故,三十三天一切所有,悉能照现。然此珠无有忆想。无有忆想者,不取于相也。犹如明镜,能照一切,然影去不留痕,明镜不取于相也。
菩萨亦复如是,智性能现一切事,而菩萨无一切想。菩萨无一切想者,菩萨心不取于相也。所谓菩萨度脱一切众生,既无众生相,亦无度脱相。故菩萨虽入世,而不为世所染也。
【文殊师利。如如意珠能满一切众生所愿。然是宝珠无有忆想。如是文殊
师利。菩萨所有净意宝珠。能满一切众生所愿。于一切处无有忆想。】
第四喻以如意珠为喻。如意珠能出生一切宝,应众生所愿,随意出生。故曰能满一切众生所愿。
然是宝珠无有忆想。是如意珠,于所出生之一切宝,无有想着之意也。
菩萨亦复如是,净意宝珠,菩萨清净心,犹如意宝珠也。菩萨清净心中,能出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宝,犹如意宝珠然,能满一切众所愿。然于一切处无有忆想, 菩萨心虽出一切法宝,然于一切法不取于相也。知一切法非法故。
【文殊师利。如因虚空火得炽然因空下雨。而是虚空无有寒热。如是文殊
师利。方便菩萨住在三界。行寂涅槃不为结热。在佛法中无所染着二俱
利益。】
文殊师利,如因虚空,火得炽燃。此用譬菩萨清净心无碍也。因有虚空,火方能燃烧,因有虚空,方能落雨。然而虚空,火烧不然,雨打不湿。故曰虚空无有寒热。
具有方便智的菩萨,亦复如是。虽然示现住三界生死之中,但是其行寂灭涅槃,而不为生死烦恼所热。在佛法中,无所染着。言菩萨虽证无上佛道,然亦无染着,却入生死度众生。处三界不为结热,是不住生死也。在佛法中无所染着,是不住涅槃也。
二俱利益者,明菩萨不堕生死,不住涅槃。生死涅槃二者,于菩萨均无妨碍也。故曰二俱利益。
【文殊师利。如因虚空出生毒树亦生药树。然是虚空不为毒害非药除净。
如是文殊师利。若有智慧方便菩萨。五阴之身犹如毒树。信等五根如彼
药树。非阴结染非根净结二俱有利。】
今仍以虚空为譬。虚空中能出生毒树,同时亦能出生药树。但虚空无碍无染,既不为毒树所害,亦不为药树除净。若为毒树所害,则非虚空。若为药树除净,亦非虚空也。
有智慧方便的菩萨,亦复如是。五阴身犹如毒树,信等诸根犹如药树。菩萨心等虚空,虽入生死受五阴身,但不为生死所羁,不为五阴身心所害。以菩萨心等虚空故,亦不是因为信等五根,净除五阴身结使的。换句话说,菩萨心,本来清净故。「非阴结染」者,不是被五阴结使所染也。「非根净结」亦非因信等五根,净除其结使也。故心经言,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信等五根者,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也。此五法能生菩提道,故称为根。信等五根,能净除一切烦恼结使。故曰能净五阴结染。
然菩萨心自性清净,一丝不挂一尘不染。既无烦恼,亦无烦恼尽。故曰非阴结染,亦非信等五根,能净诸结也。以菩萨心,等虚空故。
二俱有利。菩萨心无碍,既不碍阴结,亦不碍根净,正所谓雁过长空,影落寒 潭,故曰二俱有利。
【文殊师利。如漉水筒若暂一塞水则不漏。若复暂放其水便漏。如是文殊
师利。若有智慧方便菩萨。住于三昧成就大通不着诸界。若暂起定现漏
诸界。随其所应而演说法。】
佛呼文殊师利,若漉水筒。漉水筩者,漉水所用之竹筩也。暂塞水则不漏,暂放水便漏出。此犹菩萨以智慧方便,住三昧成就大通,不着诸界。(大通应为六通)。六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以漏尽故,所以不着诸界。诸界者,三界也。
菩萨住三昧,则不落于三界,犹漉水筒,若暂塞则不漏。若菩萨暂起于定,便示现三界。犹漉水筒暂放,其水便漏。
菩萨既入三界,便兴化道,随其所应而为说法也。
【文殊师利。如极好鸟善护氄者不自惜身。如是文殊师利。住大悲菩萨。
善护众生不自惜身。】
氄者,鸟兽之细毛也。极好鸟善护其氄,不自惜身。用喻菩萨善护众生,不自惜身。
【文殊师利。如师子兽王无所畏惧。唯除猛火。如是文殊师利。方便菩萨
不畏一切。唯除声闻缘觉解脱。】
文殊师利!如师子为兽中之王,无所畏惧。然唯畏惧于猛火。具有智方便的菩萨,不畏于一切,唯畏堕于二乘解脱。何以故?若菩萨堕于二乘解脱,便永断佛种也。
【文殊师利。如伊罗宁龙象是畜生道。能现一切诸庄严事。由是帝释福德
力故。如是文殊师利。菩萨乃能作于畜生现法庄严。随所应度而化度之
。】
伊罗宁龙象,未见翻译。有云为象王也。彼为畜生道,却能现一切诸庄严事。由帝释福力故。伊罗宁龙象是天帝释所乘之象王,所以由帝释福德力故,能现一切诸庄严事。
菩萨亦如是,能使畜生现法庄严。言菩萨以方便力,能度一切众生,令得成就也。故曰随所应度而度化之。此犹观音菩萨,三十二应功德力也。
【文殊师利。如火燧出火宝珠出火二俱能烧。如是文殊师利。若有菩萨始
初发心乃至道场最后之心。二俱能烧一切众生一切结使。】
火燧者,古出火具也。用以喻初发菩提心菩萨也。宝珠出火者,用喻坐道场菩萨也。所谓坐道场,系菩萨将成最正觉,坐于菩提道场也。故曰乃至道场最后之心。从初发心,至成无上菩提剎那顷,为最后之心。例如释尊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成就无上菩提,斯为最后心。言菩萨从初发心,至成等正觉,其智慧方便,均能烧一切众生一切结使也。
【文殊师利。犹如诸树有种种色种种香种种果。皆因四大而得生长。如是
文殊师利。菩萨以种种门集诸善根。一切皆摄在菩提心。迥向菩提以为
增长。】
犹如诸树,有种种色种种香种种果。是诸树各各成就不同也。如是种种成就,皆因四大而得生长。四大者,地水火风也。
菩萨度众生亦复如是。虽然种种门,令诸众生集诸善根。例如以人天法门,令众生集人天善根。以声闻缘觉菩萨法门,令众生集声闻缘觉菩萨善根。但一切皆菩萨菩提心而得生长。故曰一切皆摄在菩提心。令众生回向菩提以为增长。
【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轮宝若去四兵皆从。如是文殊师利。菩萨方便智波
罗蜜。随所至处。所有一切助菩提法皆悉随从。】
转轮圣王有轮宝,轮宝有四种。即金轮银轮铜轮铁轮。王以轮宝力故,可以飞天行空到处游行。轮宝行时,四种兵悉皆随从。
菩萨以智方便故,随所至处,所有一切助菩提法,皆悉随从。助菩提法有三十七品,束之为七。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此三十七品,小乘人修之,可证无漏。大乘人修之,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方便智波罗蜜,波罗蜜者,一切事究竟也。言是等菩萨,方便智究竟圆满也。
【文殊师利。犹如迦陵频伽鸟王卵中鸟子。其臇未现便出迦陵频伽妙声。
如是文殊师利。佛法卵中诸菩萨等。未坏我见未出三界。然能演出佛法
妙音。谓空无想无作行音。】
迦陵频伽鸟鸣声美妙。其鸟子尚在卵中,其臇未现,便能出迦陵频伽妙声。菩 萨亦复如是,尚在佛法卵中,犹未破无明出三界,然能演出佛法妙音。
菩萨未坏我见未出三界,云何能演出佛法妙音呢?凡演说法,深合二谛者,即能演出佛法妙音也。如是菩萨,虽犹处三界生死之中,但以悟二谛理故,能演佛法妙音也。
何为佛法妙音?谓空无想(应为无相)无作行音。空、无相、无作,为三解脱门,由之可入涅槃。故为佛法妙音。
【文殊师利。如迦陵频伽。至孔雀群终不鸣呼。还至迦陵频伽鸟中乃复鸣
呼。如是文殊师利。菩萨若至一切声闻缘觉众中。终不演说不可思议诸
佛之法。至菩萨众尔乃演说。】
此以迦陵频伽为喻,言菩萨入声闻缘觉众中,终不演说不思议佛法。因为声闻缘觉非是法器,不能听受故。何故声闻缘觉不能听受?以二乘人乐着涅槃故,不起化道故,不能续佛慧命故。所以对于诸佛甚深不可思议之法,不能听受。
至菩萨众,尔乃演说。菩萨者发无上菩提心之有情,是佛真子,故能信受奉行 。是以菩萨为其演说,诸佛甚深妙法。
【文殊师利。如旋岚大风。阎浮界内树木诸山无能当者。如是文殊师利。
菩萨演说不可思议诸佛法时。学及无学声闻缘觉。除佛护持不能信解。
若信解者是佛护持。】
旋岚又作毗岚,是大猛风。此风所吹之处,悉皆散坏。故曰阎浮提界内,树木诸山无能当者。阎浮提亦曰瞻部洲,此皆音译之异也。
菩萨智慧勇猛,犹如旋岚大风。故演说不思议佛法时,学及无学声闻缘觉,不能信解。
声闻乘阿罗汉果,及缘觉乘辟支佛果,自以为学行穷满,无须更进,故称为二乘无学。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以前诸人,皆谓学人。
如是二乘有学人及无学人,蒙佛护持,方能信解。故学无学人若能信解者,当知皆是佛所护持也。
【文殊师利。犹如日宫所出光明。净秽等照无有增减无能呵者。如是文殊
师利。方便菩萨放智光明。虽与一切凡夫共俱不为所坏。与声闻缘觉俱
不为所染。无有能呵菩萨方便智慧光者。】
犹如日月所出之光,净秽等照。日月之光,不分净秽,平等而照也。于净者不增,于秽者不减,故曰无有增减。无能呵者,意即不受净秽之所破坏也。
具方便智菩萨之光,亦是不分高下,平等而照。虽与一切凡夫共俱,以方便力照凡夫,但不被凡夫所坏。不为凡夫所坏者,言菩萨入生死不住生死也。与声闻缘觉俱,不为所染。菩萨虽度声闻缘觉,但不被其所染也。不被其所染者,不住涅槃也。
无有能呵菩萨方便智慧光者。无有能破坏菩萨方便智慧光者也。以如是故,菩萨方能入一切度一切也。
【文殊师利。如波利质多拘毗陀罗树。若叶落时三十三天欢喜踊跃。作如
是言。是树不久当生华果。如是文殊师利。若有菩萨能一切舍。是时诸
佛皆大欢喜。而是。菩萨不久当与一切众生生法华法果。】
波利质多拘毗陀罗树,是忉利天上树,(忉利译曰三十三)。其树译曰香遍树,此树枝叶花实,一切皆香。若叶落时,三十三天欢喜踊跃等文易解不赘。
若菩萨能一切舍,喻如波利质多树落叶也。菩萨一切舍者,舍正位不取自度,为度众生也。故诸佛皆大欢喜,因为此菩萨,不久当与众生,生法华法果也。生法华法果者,弘化度生也。
【文殊师利。如调弱树随风动转不畏摧折。如是文殊师利。菩萨善能随顺
众生。则不畏堕一切声闻缘觉地中。】
调弱树者,柔韧不畏摧折也。故能随风转动,不被摧折。菩萨善能随顺众生,能不变而随缘,随缘而不变。故不畏堕二乘地中。
【文殊师利。犹如水流顺下而去。如是文殊师利。无慢菩萨亦复如是。流
趣顺向于一切智。】
以水流于下,譬喻菩萨无我慢也。无我慢故能恒顺众生。恒顺众生者,是不染于缘,不变向于一切智也。
【文殊师利。犹如大海始初安时其处最卑。然后众流悉皆归之。如是文殊
师利。菩萨除灭憍慢贡高。然后佛法悉流归之。】
此依然言菩萨无我慢也。譬如大海处卑,而万流归之。为何说「大海始初安时 」呢?大海始初安时,澄静无波,此时为最下也。若大海不宁静时,可以破岸腾山,不得谓为处卑也。故曰始初安时,其处最卑。
若菩萨除灭憍慢贡高,始能与佛法相应。故曰然后佛法悉流归之。可见我慢贡高者,不入佛法也。
【文殊师利。如金刚珠能破一切诸余众宝。而此宝珠无能坏者。如是文殊
师利。方便菩萨调伏。一切声闻缘觉而不堕中。】
金刚珠能破一切余宝,而诸余众宝,无能坏金刚珠者。用喻菩萨方便胜智,能调伏一切声闻缘觉,令声闻缘觉,回小向大,发菩提心。却能不堕声闻缘觉之中。不堕声闻缘觉之中者,不堕正位也。
【文殊师利。如曼陀罗华无风之时香气普遍满一由旬。如是文殊师利。方
便菩萨无圣慧根。慈香普遍一切众生。】
曼陀罗华,译曰适意华。无风之时,华香遍一由旬。一由旬者,四十里也。
具方便智菩萨,无圣慧根。非是菩萨无圣慧也,是言菩萨以方便力故,留惑润 生,依然入生死度众生也。不同二乘,断诸结使,入正位取涅槃。故曰菩萨不入正位,无圣慧根也。菩萨不取圣慧,不入正位,始能方便济度,慈香普熏也。
【文殊师利。如曼陀罗华有嗅香者一切病愈无诸苦患。如是文殊师利。大
慈大悲诸菩萨等若有随喜。一切结病悉皆除灭无有逼恼。】
以曼陀罗华嗅之能愈一切病,譬喻菩萨大慈大悲教化众生,若人能顺教化起随喜心,便能除灭一切结病。
随喜者,随顺欢喜也。闻菩萨教诲,能随顺不逆,心生法喜也。
【文殊师利。如佛出世优昙华则便出现。如是文殊师利。有菩萨出世。
诸佛法华皆悉出现。】
文显易明,不赘述。
【文殊师利。如阿那婆达多大龙王雨遍阎浮提。如是文殊师利。菩萨如是
。以大法雨等心普润一切众生。】
阿那婆达多龙王,住阿那婆达多池,处在瞻部洲中心。此龙王降雨,能遍阎浮 提。譬喻菩萨降法雨,以平等心,普润一切众生。
【文殊师利。如彼阿那婆达多池。流出四河满于大海。如是文殊师利。诸
菩萨等。以四摄法流注充满一切智海。】
阿那婆达多池流出四河,一殑伽河,自池东面出,注入东南海。二信度河,自池南面出,注入西南海。三缚刍河,自池西面出,注入西北海。四徙多河,自池北面出,注入东北海。
菩萨以四摄法,流注充满一切智海。四摄法者,能摄众生心归向佛道也。四种摄法,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事摄。
流注充满一切智海,一切智者,即一切种智也。一切种智又名萨婆若,故即是流注充满萨婆若海也。
【文殊师利。由有大海阎浮提人有诸珍宝。如是文殊师利。由菩萨故。令
诸声闻缘觉充足解脱法宝。】
文显易明。
【文殊师利。一切诸色皆依四大。如是文殊师利。菩萨所有一切诸法。为
诸众生住解脱依。】
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此四大者能造一切色,故曰一切诸色皆依四大。
菩萨所有一切诸法,能为众生作解脱依。换句话说,菩萨所有一切诸法,众生能依之得解脱也。
【文殊师利。如山险处生大药树。不能利益诸多人众。如是文殊师利。若
从声闻法调伏者。不能利益一切众生。】
药树虽能医众生病,然生于山险之处,人不易得之,便不能利益诸多人众。用以譬喻声闻,虽自得解脱,但不欲度众,只顾自了,犹药树生于险处,不能利益诸多人众也。
经云,譬如有人,暗夜持炬得返家门。彼不欲将炬转授他人照明,却以脚踏熄,回家安息。此即声闻人,自得解脱,不兴慈悲度人,只为自了也。
【文殊师利。如大城中生大药树利益多人。如是文殊师利。菩萨从于大慈
大悲中出生已。不舍一切智宝之心。能多利益一切众生。】
此是以药树喻菩萨。譬喻药树生大城中,能利益多数人也。
菩萨从于大慈大悲出生世间,犹如药树生于城中能利益多人也。不舍一切智宝 之心,虽入生死,而不舍一切智心。不失萨婆若智也。此言菩萨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也。菩萨虽得一切种智,却能不舍一切,随缘而度生。虽入三界随缘度生,却又不失一切种智。
【文殊师利。如暴雨水势不久流。如是文殊师利。声闻说法势不久住。文
殊师利。如春水流便得经久。如是文殊师利。菩萨说法得久住世。】
此喻声闻法不能久住,以不能弘传故。菩萨法可以久住于世,以菩萨法弘传益世,如无尽灯故。
【文殊师利。如雪山树虽复斫截不久还生。如是文殊师利。如来施作诸佛
事已便入涅槃。三宝之种而不断绝。】
以菩萨持无尽灯法门故,所以佛灭后,三宝之种,赖菩萨弘传,得以不绝。
【尔时大德须菩提白佛言。希有世尊。今乃演说菩萨所有无量无边诸法功
德真实功德。世尊倍复希有。菩萨闻是真实功德无喜无高。佛言须菩提
。诸菩萨根本自净故。闻诸功德不喜不高。】
佛赞文殊师利菩萨已,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实为希有,今演说菩萨无量无边功德,及真实功德。倍复希有,即犹言尤其希有也。尤其希有者,菩萨闻此真实功德,无有欢喜,不生自高也。
佛言须菩提,菩萨根,本自净,言菩萨自性清净也。以菩萨心自性清净,所以不生自高。
【须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萨根本自净。佛言须菩提。无我根净。无众生
根净。无命根净。无丈夫根净。无人根净。无身见根净。无无明有爱根
净。无我我所根净。】
须菩提问,云何菩萨根本自净?云何菩萨心,自性清净呢?
佛回答无我则根净,无人则根净,无命则根净……。所谓无我,无众生等,总言之,菩萨不取相则心清净也。心生一切法,故名之曰根,根者,能生义也。
易言之则为;菩萨无我相则心根净。无众生相则心根净。乃至菩萨无命者相(即无寿命相也)、无丈夫相、无人相、无身见相、无无明、有、爱相,则心根净。无我及我所相,则心根净。
何为身见?众生由「执我」故,堕五受阴,受诸后有身心。例如人道众生,则执人身为我。甚至男人执男人身为我,女人执女人身为我。如果人死后堕入鬼道,便又执鬼身是我。由鬼道落入畜生道,便又执畜生身是我。于是我执不断,妄执六道为「我」身心。由执着身见故,随六道而流转。若能破除身见,便能见生死边。若能见生死边,不久便可舍五受阴也。所以若破身见,即是见道。所以即得心根清净。
无无明有爱者,是言无烦恼业,即得心根净也。具足来说,无明爱取为烦恼,行与有为业。
我我所者,执着身见,便是执着我。执着属于我的依报,便是我所。总而言之,此皆取相也。
【须菩提言。世尊。何谓为净。佛言须菩提。无缚无解。是名为净。无生
无灭无去无来。是名为净。无妄想无分别。无高无下。无作无不作。无
暗无明。无恼无不恼。无缚无解。无生死无涅槃。是名为净。】
须菩提请问佛,何谓为净?既曰根净,究竟怎样是净呢?佛的意思,空为净,无相为净,无作为净。以下便分别解说。
佛言无缚无解,是名为净。毕竟空中无缚无解,根本自性净故。既然根本清净,毕竟空无,故说为「净」者,只是假名,非是有净可得。故曰是「名」为净。
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是名为净。有生就是来,有灭就是去。若人取相,便见生灭来去。若不取着于相,便不见生,不见灭,不见来,不见去。离一切诸见,是名为净。
无妄想无分别,无高无下,无作无不作,无暗无明,无恼无不恼,无缚无解,无生死无涅槃,是名为净。
妄想是分别名相而生者。本来诸法寂灭相,而众生妄取着相,复因相立名。分别名相,乃生妄想。若无妄想,便证本来清净矣。
无高无下。若能不妄想分别,便可等视诸法,不见有高有下了。如常不轻菩萨,礼敬一切众生,曰汝等皆当成佛,我不敢轻慢于汝。纵视地狱众生,皆当视同如佛。若不见有高有下,是名为净。
「作」是因缘起,故无作亦曰无起。法若因缘起,便知此法性空。法若不性空,便不应借因缘而起。性空即是因缘起,因缘起即是性空。因缘起即是性空故,所 以不得谓有作。性空即是因缘起故,所以不得谓无作,故曰无作无不作,是名为净。
无暗无明。所以谓暗谓明者,皆取相之谓也。若不取相,则无暗无明。如是则名为净。
无恼无不恼。毕竟空中本无有恼,如果有恼不为毕竟空。热恼既无,当然亦无不热恼。如果有「不热恼」,依然不为毕竟空也。故无恼无不恼,是名为净。
无缚无解,无生死无涅槃,是名为净。前面已经讲过无缚无解是名为净,云何此处无缚无解又重出呢?原来此处是说无生死无涅槃,而生死即是缚,涅槃即是解。故曰无缚无解,无生死无涅槃,是名为净。
【须菩提言。世尊。若无生死无涅槃者。云何名净。佛言须菩提。是净无
忆想生死及与涅槃。亦无染着。须菩提。犹如有言净于虚空。实无所除
令虚空净。如是须菩提。所言净者实无有法。名之为净。若有闻是而不
惊怖。名之为净。】
生死曰秽,除生死入涅槃名净。若无生死无涅槃,云何为净呢?所以须菩提以 此问佛。
佛言须菩提!是净无忆想生死及与涅槃,亦无染着。忆想者,忆念取相也。所谓净者,于生死于涅槃,无忆念亦不取相。同时不染不着,不为生死涅槃而动其心。这样便是净了。
佛继续解释说,犹如有言净于虚空。例如有人言,清净如虚空。其实虚空无净无不净,实无有所除令虚空清净。因为虚空无增无减故。
如是须菩提!所言净者,实无有法,名之为净。如同净虚空一样,一切法皆如虚空,皆无所有也。故实无有法名之为净。
若有闻是而不惊怖,名之为净。闻如是法而不惊怖者,是不取相者也,故名之为净。
【须菩提。汝今净不。须菩提言。世尊。我净以无垢故。佛言须菩提。若
无有垢为何所净。须菩提言。世尊。法性清净我已知之。佛言。须菩提
。汝今能知法界性耶。须菩提言。世尊。若离法界有余法者可知法界。
无有法界能知法界。佛语须菩提。无有一法离于法界谁知法界。时须菩
提默然不答。】
佛问须菩提,汝今净不?佛上来所谓净者,是不忆念取相于生死涅槃,亦不染着心动不随境转,除此以外,实无有法名之为净。闻如是法而不惊怖者,是名为净。须菩提!汝忆念取相于生死涅槃不?汝染着心动随境转不?汝闻此法惊怖不?
须菩提言,世尊!我净以无垢故。小乘人以有结使可除,有真如可净,如此正是忆念取相。所以须菩提答,我是以除去诸垢为净也。
佛言须菩提!若无有垢,为何所净?若有垢时,可曰除垢为净。若无有垢,怎可说除垢为净呢?犹如言,有无明可谓无明尽,若无无明,怎可说无明尽呢?
须菩提言,世尊!我以除垢法门,已证知法性清净矣。此是须菩提以自之所得证之。
佛问曰,须菩提!汝今能证知法界性耶?须菩提!汝今能以除垢法门,证知法界性吗?
须菩提于声闻人中解空第一,已深具大乘根机。知法界一界,一界不知一界。故回答说,若离法界有余法者,可言知于法界。今法界一界,法界外更无余法,所 以无有余法,能知法界也。
既然如此,则须菩提所言「法性清净,我已知之」便前后语意不合了。所以佛言,既然无有一法离于法界,那么谁知法界呢?时须菩提默然不答。须菩提理屈词穷,无以作答也。
【尔时文殊师利语须菩提。大德。汝今何故不答如来。须菩提言。以我本
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何以故。以我本不修习无尽无碍辩故。
如是无尽无碍辩者是菩萨有。有碍有尽是声闻有。】
当时文殊师利菩萨问须菩提言,大德须菩提!汝何故不回答如来的话呢?
须菩提言,因为我本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换句话说,因为我本不修大乘法故,所以不能作答。何以故下,是解说不修大乘法,所以不具无碍辩。因为我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修习无尽无碍辩故,所以不能回答。无尽无碍辩,是菩萨所具有的,有尽有碍辩是声闻所具有的。
【文殊师利语须菩提。是法界中有障有碍耶。须菩提言。是法界中无障无
碍。无障无碍是法界相。文殊师利言。大德。若其法界无障无碍。汝今
何故说时有碍。须菩提言。文殊师利。我已证断故辩有碍。若知法界而
不证者则辩无碍。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法界之中有可断耶。须菩
提言。文殊师利。而是法界无能断者。一切法门悉法界故。】
文殊师利问,是法界中,有障有碍吗?因为法界无界,故曰一真法界。既然法界无界,焉会有障有碍呢?
所以须菩提回答说,是法界中无障无碍。无障无碍,方是法界相。
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若其法界无障无碍,汝今何故于论说时,有障碍呢?
须菩提言,因为我已证断,故辩说时有碍。意思是说,我已证断,则有断有不断,是以不获圆融,故论说时,有障碍也。
若知法界而不证者,则其辩无碍也。此是暗示菩萨辩才无碍也。菩萨知法界无界,无界则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是涅槃也,故法界即涅槃界也。大般若经云,菩萨知法不着法,故菩萨虽知涅槃,而不住涅槃。所以须菩提说, 若知法界而不证者,则其辩无碍也。
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法界之中,有可断耶?法界无界,无有分别,焉有可断?故须菩提回答言,文殊师利,法界无能断与所断也。因为一切法门,悉归法界,无有分别故。
【文殊师利言。若一切法悉是法界。汝何故说我证于断。须菩提言。声闻
境界有限齐故说时有断。佛之境界无限量故说无碍无滞。】
文殊师利言,如果一切法悉是法界,便是无二无分别。无二无分别,便无能所。汝何故说我证于断?如果有能证于断者,当是有能断之我,与所断之法也。
须菩提言,因为声闻境界有限齐故说时有断。齐与际同,声闻境界有限际也。佛之境界无限量,故演说时,无碍无滞也。
【文殊师利言。法界有生耶。须菩提言。是法界者无有境界。灭诸境界是
名法界。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若无境界灭诸境界。汝今何故无境
界中说法界也。何故说有种种境界。须菩提言。我先不言有碍有滞是声
闻辩。无碍无滞是菩萨辩也。】
文殊师利菩萨问言,法界有生吗?须菩提言,是法界无有境界,灭诸境界是名法界。如果法界有境界,可言有生。今法界灭诸境界,无有境界,等同虚空,焉会有生呢?
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既然无境界灭诸境界是名法界,那么汝何故于无境界中说法界?何故复于无境界中,说有种种境界?例如须菩提认为有生死,有涅槃,有碍,有不碍,便是于无境界中,分别种种境界也。
须菩提言,我先前不是说过么,声闻人的辩才,是有碍有滞的。菩萨的辩才,方是无碍无滞的。我是声闻人,当然所说,不够圆融了。这是须菩提,退让以求自保也。
【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汝今不得无碍辩耶。如是文殊师利。我得是
辩。文殊师利言。得无碍辩何故默然。须菩提言。不知一切众生根故辩
有滞碍。知入一切诸众生根是菩萨辩。是故菩萨说时无碍。】
无碍辩智,若别论之,小乘人不得。如涅槃经云,声闻缘觉无四无碍智。若通论之,大乘小乘皆可得。不过小乘中,唯利根阿罗汉得,余人不得。须菩提是利根 大阿罗汉,所以彼言,如是文殊师利,我得是辩。
文殊师利菩萨言,汝既得无碍辩,何故默然不答佛问?须菩提言,不知一切众生根故,辩有滞碍。不知一切众生根性欲,不知一切众生心心所法,所以其辩有滞碍也。
一切众生行业,约三世讲,为根性欲。如单约过去世言,名之为根。声闻大阿罗汉,推寻过去世,只知八万大劫。八万大劫以外之事,便不知了。故须菩提言,不知一切众生根故,辩有滞碍。
知入一切众生根,是菩萨辩,故菩萨说时无碍。无碍辩有四种,曰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乐说无碍辩。前二种在心曰智,故四无碍辩又名四无碍辩智。后二种在口曰辩。声闻人知见有限齐,故辩说有滞碍。
【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汝知法界得证辩时。是知境界有碍相耶。不
也文殊师利。是智境界是无碍相非是碍相文殊师利言。若智境界无有碍
相。汝何不说而默然乎。】
文殊师利言,大德须菩提!汝知法界得证辩时,是知境界(应为智境界)有碍相耶?
大德须菩提!当你悟知法界,得无碍辩智时,此无碍辩智境界,是有碍相吗?
须菩提言,不也文殊师利!这无碍辩智的境界,是无碍相,非是有碍相。若是有碍相,便不成无碍辩智了。
于是文殊师利言,若智境界无有碍相,汝何不说而默然乎?既然智境界,无有碍相,你何故默然无以作答呢?
须知文殊菩萨再三逼拶,非是有意为难须菩提,而是欲令须菩提有所觉悟,回小向大也。
因为声闻人以心小故,所以智亦小。若能发大心,自然得大智,辩说无碍了。法界无碍,一切无碍,只怪声闻人生心自碍。故曰法界性无性,一切唯心造。声闻人只顾自了,不度众生,于无碍中,自生滞碍。若能心量转大,自然智得无碍。
所以文殊菩萨再三逼拶,欲须菩提回小向大。只是须菩提始终局执自限,不悟大道。甚至竟自谓「我本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故不得无尽无碍辩也。」何故声闻人不发大心呢?因为无上菩提心,实不易发也。释迦牟尼佛无量劫来,发无 上菩提心,尽此三千大千世界,无处不是世尊舍身命处。今人不知,往往轻言是发大心人,因而卑视声闻圣人,诚属不自量耳。
【是时须菩提。语大德舍利弗。佛常称为智慧第一。汝今可问彼当答汝。
舍利弗言。汝今可说。我欲从汝及文殊师利听闻于法。须菩提言。我今
不说。何以故。我曾见是文殊师利游诸佛土。百千万亿佛前说法。令诸
声闻悉皆默然。我今何能于文殊师利前敢有所说。】
须菩提既已无言对答,于是向舍利弗言,佛常称叹汝智慧第一,汝今可问,彼当答汝。
菩萨众中,文殊师利菩萨智慧第一。声闻众中,舍利弗智慧第一。所以须菩提请舍利弗问文殊菩萨。汝今可问文殊菩萨,彼当答汝。
舍利弗言,须菩提!你现在可继续说法,我正想从汝与文殊师利谈论中,听闻于法也。
须菩提言,我今不说。我不想说了,因为文殊师利辩才无碍,我不堪问答也。
何以故?我曾见是文殊师利游诸佛土,曾于百千万亿佛前说法。令一切诸佛土 的声闻,悉皆默然,无以作答。我今怎能于文殊师利前,敢有所说呢?以下须菩提便叙述,与文殊师利游诸佛土时,所见的情形。
【大德舍利弗。东方有国名曰端严。彼中有佛。号曰光相如来应正遍觉。
今现说法。有大声闻名曰智灯。智慧第一。】
须菩提叙述,与文殊菩萨游东方佛土事。东方端严国光相如来应正遍觉,今现说法。言是现在佛也,现在正在说法。有大声闻,即大阿罗汉也。名曰智灯,智慧第一。
【时彼如来入于寂定。是智灯大声闻即至梵世。以大音声而演说法。声遍
三千大千世界。我随文殊至彼世界。及无量菩萨百千天子侍从文殊。为
听法故。时文殊师利。住光音天发大音声。遍闻三千大千世界。时彼智
灯大声闻。闻如是大声不能堪忍。从上坠落其心惊怖身毛皆。即便往
诣光相佛所。到已顶礼佛足繞三匝已。合掌向佛问于是事。世尊。谁作
如是可畏音声。我闻是音不能堪忍。从上坠下如旋岚风吹于小鸟。时彼
佛告智灯比丘。有不退菩萨。名文殊师利。现大神通来至此土。为欲见
我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住光音天发大音声。是声遍三千大千佛之世界。
一切魔宫皆悉隐蔽。时智灯声闻白光相佛。愿欲见是文殊师利大善丈夫
。于时彼佛光相如来。即为文殊师利现相。令文殊师利与菩萨众诸天眷
属来至佛所。到已顶礼佛足右繞三匝。化作莲华师子座已坐一面。】
时彼光相如来入于寂定,是智灯大声闻即至梵世,梵世者,色界十八梵天也。以大音声演说法,声遍三千大千世界。彼声闻如是说法,实有自负之意,故文殊菩萨折伏之。
我随文殊至彼世界,及无量菩萨百千天子侍从文殊,都是为了听法的缘故。
时文殊师利住光音天。光音天是二禅最上一天。光音天绝诸音声,天人欲说话时,从口放光而为语言,故名光音。文殊师利特至此天发大音声,神通诚不可思议也。
文殊亦发大音声,遍闻三千大千世界。时智灯大声闻,闻声不能堪忍。竟从上坠下,其心惊怖,身毛皆竖。此是文殊菩萨欲折其我慢也。因为菩萨说法,须请佛听许,否则即有慢过。今此智灯大声闻,于佛入定时,擅自升天出大音声说法,实 怀慢意也。
智灯便去到光相佛所,到已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合掌向佛问于是事。世尊!是谁发此可畏的大音声,令我从高坠下,如旋岚大风吹小鸟一般。
佛告智灯比丘,有不退菩萨,名文殊师利,现大神通来至此土。不退有三,一位不退,二行不退,三念不退。但此处所言不退者,是佛方便宣说。因为文殊菩萨,实非不退菩萨。彼早已成佛,号龙种上尊王如来。为助世尊弘化故,权现菩萨身耳。
为欲见我,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此表来此世界,旨在供养恭敬赞叹于佛而来,非为与智灯争胜而来也。
住光音天发大音声,遍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一切魔宫皆悉隐蔽。一切魔宫之音声,如男声女声、天乐声等,皆被此大音声之所隐蔽。
一切魔宫,指欲界第六天,及色究竟天之魔宫。因为既云声遍三千大千佛之世界,故知色究竟天,亦被大声之所隐蔽。是故令智灯声闻,自上坠下。
时智灯声闻,欲见文殊师利大善丈夫。于是光相如来,令文殊现相,与菩萨众 诸天眷属来至佛所。顶礼绕佛以后,化作莲华师子座,坐一面。
【时智灯大声闻。问文殊师利。汝为何利来至此土。尔时文殊师利童子。
语大德智灯。我今为见光相如来礼敬亲近问讯请法故来至此。】
时智灯大声闻,问文殊师利,汝为何利益来至此土?文殊师利言,我今为见光相如来,礼敬亲近问讯请法故,来至于此。须知见佛礼敬亲近问讯请法,乃无上大利益也。
【智灯问言。文殊师利。云何名为清净见佛。云何礼佛。云何亲近。云何
问讯。云何请问。文殊师利言。大德智灯。若见法净名见佛净。若身若
心不低不仰。若不低仰正直而住。不动不摇。其心寂静行寂静行。大德
智灯。是名礼佛。若不自观亦不观他。不观佛不观法不观僧。不观难不
观易。不观作不观不作。一体一身。一切佛身等入法身。见于自身同入
法性。见如不见无近无远。大德智灯。是则名为亲近于佛。若如来所为
修行问非不修行。不见有法不修行者。见自及法入于修行。所问心定无
有散乱。问者问处及问讯法俱不可得。无所贪者。于三世中求不可得。
如是三场清净问讯。大德智灯。是则名为问讯于佛。若往来问答不求觅
过。随顺所问如来印可。大众欢喜不嫉他问。有所问时。令无量众生起
庄严道乃至道场。大德智灯。是则名为请问于佛。】
智灯问言,文殊师利!云何名为清净见佛?文殊师利答言,大德智灯,若见法净,名见佛净。
有相非佛,无相为佛。有念非佛,无念为佛。故曰佛本是无,清净则有。既然佛本是无,故不可见。若人能见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见佛;能见一切法无生无二,是名见佛;能见一切法无相,是名见佛;能见一切法平等如如,是名见佛;能见一切法无所有不可得,是名见佛;能见一切法横遍竖穷,是名见佛;能见一切法如幻,是名见佛;能见一切法非相应非不相应,是名见佛;乃至能见一切法清净,是名见佛。
毕竟空寂,即是无生无二。无生无二,即是无相。无相即是平等如如。平等如如,即是无所有不可得。无所有不可得,即是横遍竖穷。横遍竖穷,即是诸法如幻 。诸法如幻,即是非相应非不相应。非相应非不相应,即一切法清净也。若见一切法清净,即名清净见佛。
诸法空寂,诸法无生无二,诸法无相,诸法平等如如,诸法无所有不可得,诸法横遍竖穷,诸法如幻,诸法非相应非不相应,乃至诸法清净。是则名为诸法实相。若人能见诸法实相,是名清净见佛。故维摩经云,观身自相,观佛亦然。所谓「自相」者,即实相也。
故若观诸法清净实相,即是清净见佛也。
智灯问言,文殊师利!云何礼佛?文殊师利言,大德智灯!若身若心,不低不仰。若不低仰,正直而住。不动不摇,其心寂静,行寂静行。大德智灯!是名礼佛。
若身若心不低不仰。若低若仰,是心有所住。不低不仰是心无所住。若心无住,即是平等而住。若人平等而住,则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便心不为境坏。不为境坏,则心得寂静,行得寂静。身心寂静,便不为后世生死作因缘矣。
何谓身心寂静?身心寂静者,不起惑不造业也。心不起惑则无贪瞋痴,身不造 业,则无杀盗淫(在家是邪淫)恶口妄语绮语两舌。如是则三业清净,三业清净即是礼佛也。
智灯问言,文殊师利!云何亲近佛?文殊师利言,大德智灯!若不自观,亦不观他,不观佛不观法不观僧,不观难不观易,不观作不观不作,一体一身,一切佛身等入法身。见于自身,同入法性,见如不见,无近无远。大德智灯,是则名为亲近于佛。
此处所谓观者,是分别见也。若不自观亦不观他,是言于自于他不生分别见也。不观佛不观法不观僧,是言于佛法僧不生分别见也。不观难不观易,是于难易不生分别见也。不观作不观不作,是于作不作不生分别见也。因为若见诸法有作有起,便成断见。若见诸法不作不起,便成常见。若离于见,便不见作亦不见不作矣。
一体一身,因为诸法一相,无有分别,故曰一体一身。所谓一体一身者,诸佛众生同一法性身也。故一切诸佛身,平等无二,入于法身。一切众生,与佛同一法性身。故曰见于自身同入法性。
见如不见。「如」者,不二不异也。意思是说见与不见,不二不异,亦是同入 法性也。
所谓「见」,即是观自观他,观佛法僧,观难观易,观作观不作。所谓「不见」,即是不自观不观他,不观佛不观法不观僧,不观难不观易,不观作不观不作。
因为一切诸法,一体一身一法性故,所以见与不见亦是同入法性,不二不异。故曰无近无远。若谓有近有远,便是二法,非一体一身了。
大德智灯,是则名为亲近于佛。换句话说,若知与佛同一法身的道理,方是亲近于佛也。
智灯问言,文殊师利!云何问讯于佛?文殊师利言,大德智灯!若如来所,为修行问,非不修行而问。问讯之时,不见有法是不修行者。见自及法入于修行。所问心定无有散乱,问者问处及问讯法,俱不可得,无所贪着。于三世中求不可得,如是三场清净问讯,大德智灯,是则名为问讯于佛。
于如来所,若有所问,皆为修行。非为不修行而问。
经云,菩萨以不二法,修行于道谛。所谓不二者,是不取于相也,心无所住也,不分别人我是非,高下胜负也。远离我人众寿相也,不生贪瞋痴也,不着过去心 ,不着未来心,不着现在心。如是修行,即是不二道。菩萨以此不二道,修于佛法。
不见有法不修行者下,即分别解说为修行而问也。修行是不二道,故不见少法非不二道。
见自及法入于修行。自者能也,法者所也。谓见能问之我,及所问之法,悉入于不二道,是为问讯于佛。何故能问之我,所问之法悉不二道呢?因为其所问者之心,寂定而无散乱,寂定不散乱则是不二也。问者问处及问讯法,俱不可得。不可得者,不二也。若有所得,即是有二。如是则能所不二,悉无所得。于是于一切法不贪不着。于过去世不可得无贪着,于未来世不可得无贪着,于现在世不可得无贪着。如是三世心清净问讯,是则名为问讯于佛。三场清净者即问者、问处、及问讯法也。问者我也能也,问处人也所也,问讯法者法也。如是三者均不可得,是谓三场清净也。三场清净者,即三轮清净也。
总而言之,问讯于佛者,应以不二道问讯,应以不可得心问讯,应以无贪着心问讯。
智灯问言,文殊师利!云何名为请问于佛?文殊师利回答说:若往来问答,不求觅过。如果互相问答酬对,以平等心,不求觅挑剔对方之过错。随顺义理而问,且蒙如来印可,大众欢喜。何故大众欢喜?大众闻法得益故。不嫉妒瞋恚他之所问。因为有所问答,能令无量众生起庄严道,乃至道场。
庄严道者有六,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此六为菩提行也。乃至道场,佛得菩提成佛处,名道场也。换句话说,凡有所问,不求他过,蒙佛印可,令众欢喜,令众发菩提心,修菩提行,乃至成菩提道。是则名为请问于佛也。
【时光相如来。赞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文殊师利。应当如是见于如来。
应如是礼。如是亲近。如是问讯。如是请问。】
于是光相如来赞叹文殊师利菩萨,善哉善哉!应如是见如来,如是礼,如是亲近,如是问讯,如是请问。文殊菩萨所说,蒙佛印可。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问智灯比丘。大德智灯。云何见佛。云何礼佛。云
何亲近。云何问讯。云何请问。智灯答云。文殊师利如汝所问非我境界
。我随音声从他而闻如是所说。】
童子是纯真之意,故童子亦曰童真。文殊师利童子,反问智灯声闻说,云何见佛,云何礼佛,云何亲近于佛,云何问讯于佛,云何请问于佛?文殊菩萨所以反问者,恐智灯大声闻不惬于心也。
智灯回答说,文殊师利,如汝所问,非我境界,我等声闻,只能因声闻教,随他音声,闻如是教也。
声闻乘人,不见法性,无有如实智慧。若见法性,一切法从自性中流出,是故于法可得自在。声闻乘人,只能依他言音而生智慧,不能于自性显现。故曰如汝所问,非我境界。
【文殊师利言。大德智灯。若不解是。汝云何得心解脱耶。智灯答言。因
圣谛故心得解脱。】
修行人破烦恼障,名心得解脱。破所知障,名慧得解脱。智灯声闻,已断见思惑烦恼障破,故曰心得解脱。未破住地无明,故不曰慧解脱。
文殊师利言大德智灯,汝若不解云何见佛,云何礼佛,云何亲近佛,云何问讯于佛,云何请问于佛,那么你是怎么得到心解脱呢?
智灯言因圣谛故,心得解脱。
圣谛者,苦谛也,苦集谛也,苦灭谛也,苦灭道谛也。因为苦集二谛是圣者所 断,灭道二谛是圣者所修,故此四谛,又名四圣谛。
【文殊师利言。云何名圣谛。智灯答言。独修无侣名为圣谛。】
文殊师利问言,云何名圣谛?智灯答言,独修无侣名为圣谛。独修无侣者,自度也,不虑度他也。
【又复问言。若独修无侣名为圣谛。云何见平等心得圣解脱。答言文殊。
我依世谛说非第一义。】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言,如果独修无侣为圣谛者,为何佛说见平等心得圣解脱呢?智灯答言,文殊师利,我依世谛说,非依第一义说也。见平等心得圣解脱者,是依第一义说也。我说独修无侣得圣解脱者,是依世谛说也。智灯无以答对,欲以依世谛说,非依第一义说,而图自救也。彼不知于同一法性中,第一义谛即世谛,世谛即第一义谛。依第一义谛建立世谛,于世谛说有第一义谛也。第一义谛与世谛,一体一身,无二无异也。
【又问。是世谛者入第一义不。答言文殊。若不入中非第一义。又问智灯
。汝云何言依世谛说非第一义。若其世谛入第一义即是一谛谓第一义。
时智灯言。文殊师利初行菩萨闻汝所说则生惊畏。】
文殊菩萨又问,此世谛者,入第一义谛不?
须知第一义者,无外无别,不欠不余。故说第一义,一切法无非第一义也。是以文殊问曰,是世谛者,入第一义不?如果世谛外另有第一义,然则第一义有二有别。有二有别,便非第一义了。所以智灯答言,若世谛不入第一义中者,则非第一义了。
文殊菩萨又问,智灯,那么你如何言,依世谛说,非依第一义说?当知如果世谛入第一义,则世谛与第一义谛,实是一谛。此一谛者,即谓第一义也。
时智灯言,文殊师利!初行的菩萨,闻汝所说则生惊畏。智灯此语,即暗示自己非初行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难须菩提,意在摄其回小向大。今难智灯,意在折其我慢。
【文殊师利言。大德智灯。汝亦惊畏况复初行。智灯答言。都无有能惊畏
我者。文殊师利言。大德。岂不怖畏生死心得解脱也。智灯言。文殊师
利。怖畏厌患心得解脱。文殊师利言。是故我说。大德智灯。本亦怖畏
况复初行。】
文殊师利言,大德智灯,何况初行菩萨,即汝亦生惊畏也。智灯很自负地说,都无有能惊畏我者。由此可见,智灯声闻我慢习气,实是很重。
文殊师利言,大德!汝岂不是怖畏生死,始求得心解脱吗?智灯言,文殊师利!是的,我是因为怖畏厌患于生死,始求得心解脱的。
于是文殊师利言,是故我说大德智灯,本亦怖畏,况复初行菩萨呢?
【智灯问言。文殊师利。菩萨云何而得解脱。文殊答言。不畏不厌菩萨解
脱。问言。文殊不畏不厌言得解脱。此义云何。文殊答言。菩萨不畏百
千万亿魔诸军众。菩萨不厌为于一切生死众生。菩萨不畏集诸善根。菩
萨不厌集智庄严。以是义故我作是说。不畏不厌心得解脱。】
于是智灯反问文殊师利言,菩萨云何而得解脱?文殊答言,不畏不厌是菩萨解脱。声闻人于生死惊畏患厌,而求心解脱。菩萨却于生死中,不畏不厌,而求心得 解脱。
智灯问言,所谓不畏不厌得解脱者,此是何义呢?因为声闻人于生死中,生厌离心而得解脱。菩萨却是观生死性空,而得解脱的。
所以文殊答言,菩萨不畏百千万亿魔诸军众,是其不畏也。菩萨不厌入生死,为度一切众生,是其不厌也。
魔者,译为杀者,伤人之慧命也。菩萨大悲为怀,不厌入生死度众生。故不畏生死魔军,与之大战。声闻则不能,厌于生死不度众生,故不敢与魔作战。
佛言我有二种弟子,能共魔大战。一者勤心为说,二者至心而听。此二种人,为法忘躯者也。此二种人,是护持佛法,续佛慧命者也。此即菩萨行也。
菩萨不畏集诸善根,菩萨不厌集智庄严。集诸善根者,入生死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也。此者广行佛法,下化众生也。集智庄严者,修般若智慧也。此即深入佛法,上求佛道也。
文殊师利菩萨言,以是义故,我作是说,不畏不厌心得解脱。
【尔时会中有诸天子。以种种华散供文殊师利童子。如是叹言。若有住处
见文殊师利则为见佛。所说法处应起塔想。若有众生闻是法者。当知是
人摄诸德已。】
会中有诸天子,散种种华供养文殊师利童真菩萨。并赞叹言,若有住处见文殊师利,即为见佛。是极赞于文殊师利也。文殊师利所说法处,即有法身,应起塔想,塔者供养法身舍利处也。若有众生闻是法者,当知是人摄诸德已。摄诸德已者,犹言具诸善根也。
【时文殊师利。语智灯比丘。佛说大德智慧第一。是智慧者为是有为为是
无为。若是有为是生灭三相。若是无为则无三相。智灯答言。修无为故
佛说名圣。文殊问言。大德智灯。是无为者可修习不。不也文殊。文殊
又言。云何大德。说修无为名之为圣。时智灯大声闻即便默然。】
时文殊师利语智灯比丘言,佛说大德智慧第一,但不知此智慧是有为呢?还是无为呢?若是有为,便应有生、住、灭三相。所谓有为法有三相,即生住灭也。如果智灯说智慧是有为,则此智慧亦应有生住灭三相。若有生住灭三相,焉得谓为智 慧?所以智灯答,修无为故,佛说名圣。具圣智慧者名圣也。
无为法无生住灭三相,无三相者,云何可修?当知于第一义中,无法可修无法可证也。
文殊师利问言,大德智灯,是无为者,可修习不?若无为法可修习者,岂非有为耶?所以智灯答言不也文殊。文殊又言,云何大德说修无为名之为圣呢?时智灯大声闻,即便默然,无以为答。
【尔时光相如来。告文殊师利。可说法门。令诸会众不退无上正真之道。
文殊师利白言。世尊。一切诸法是寂静门。一切言说是寂静门。示寂静
故。】
光相如来,见智灯声闻不知修行法门,于是告文殊师利言,可说法门,令诸会众,不退无上正真之道。无上正真之道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易言之,即令诸会众,不退转于无上菩提也。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一也诸法是寂静门,一切言说是寂静门,示寂静故。
诸法寂静,言说亦复寂静,一切言说者,显示寂静故。寂静者,无上菩提也。佛于菩提树下,证得无上菩提,知菩提性,清净寂静光明无诤。以菩提性寂静故,是以诸法言说悉示寂静也。
【时有菩萨名曰法勇。在会而坐。问文殊师利。如来所说及贪瞋痴。是寂
静门示寂静耶。文殊答言。善男子。是贪瞋痴从何所起。答言文殊。从
妄想起。文殊又问。是妄想者为住何处。答言文殊。住于颠倒。文殊问
言。是颠倒者复住何处。答言。文殊。住不正思念。文殊又问。不正思
念为住何处。答言文殊。住我我所。文殊又问。我我所者为住何处。答
言文殊。住于身见。文殊又问。是身见者为住何处。答言文殊。住于我
见。文殊又问。是我见者为住何处。答言文殊。是我见者则无住处。无
处是我见处。何以故。而是我者十方推求了不可得。况复有处。文殊又
问。善男子。若法十方求不得者为是何门。答言文殊。都无有门。文殊
又问。善男子。而是寂静颇有门不。答言文殊。是亦无门。善男子。以
是义故。我说诸法是寂静门。一切言说是寂静门显示寂静。】
时有法勇菩萨,问文殊师利言,如来所说及贪瞋痴,是寂静门,示寂静吗?若贪瞋痴是寂静门,则与佛法何异?法勇菩萨的意思,贪瞋痴不应是寂静门,不应显示寂静门。然则文殊菩萨说言,一切诸法是寂静门,是值得怀疑的。
文殊菩萨答言,善男子!此贪瞋痴从何所起?法勇菩萨答言,从妄想起。妄想者,不实之想也。不实之想者,虚妄取相也。一切法本来无相,若人取相为实,是即妄想。
文殊菩萨又问,此妄想者,为住何处?法勇菩萨答言,住于颠倒。法无有相,执着诸相为实,是为颠倒。法既无相,当即无名。若执著名为实有,是为颠倒,如是颠倒,便生妄想。文殊问言,是颠倒复住何处?法勇菩萨答言,住不正思念。思念者,愿求忆想也。不如理愿求忆想,故名不正思念。如是不如理愿求忆想,则生颠倒。
文殊又问,不正思念为住何处?法勇菩萨答言,住我我所。本来诸法无我,众生虚妄执着有我。误认四大五阴为我。由执我故,同时便生我所见。以有我所见,于是随一切境界转。故有我必有我所,有我所必有于我。有六道众生见,即有六法 界见。有六法界见,即有六道众生见。故佛说众生必与界俱也。
文殊菩萨又问,我我所为住何处?法勇答言,住于身见。人执人身为我,以此身见故,乃执人道为我所。天执天身为我,以此身见故,乃执天道为我所。鬼执鬼身为我,以此身见故,乃执鬼道为我所。畜执畜身为我,以此身见故,乃执畜道为我所。地狱执地狱身为我,以此身见故,乃执地狱道为我所。故六道众生,皆以身见而流转生死也。若破身见,便可见生死边。破身见者,须陀洹人也,最多七番生死,便得出离也。
文殊又问,是身见者,为住何处?法勇菩萨答言,住于我见。法本无我,众生于无我法妄见有我,是名我见。若除妄见,则法本无我矣。
文殊菩萨问言,是我见者为住何处?法勇菩萨言,是我见者,则无住处。因为我见纯属虚妄,虚妄则是无我,「我」既然无,云何能有住处?
故法勇言,无有处所是我见处。何以故?因为「我」者纯属虚妄,十方推求,了不可得。我既不可得,况有住处可得?故诸法皆从毕竟空中建立,如是诸法皆入毕竟空也。若人执为实有,便是不正思念,便是颠倒,便是妄想,便是贪瞋痴。若 不虚妄执着,则我见寂静,我我所寂静,不正思念寂静,颠倒寂静,妄想寂静,贪瞋痴寂静矣。
文殊师利又问,善男子!若法十方推求不可得者,为是何门呢?法勇答言,都无有门。所谓无门者,即是普门也,即是法界门也。因为无门者,即无非门也。无非门者,故曰普门,故曰法界门。
文殊菩萨又问,而是寂静,颇有门不?法勇答言,而是寂静亦无门也。文殊菩萨言,善男子!以是义故,我说诸法是寂静门,一切言说是寂静门,一切言说为显示寂静故。
【说是法时。八百菩萨逮得于忍。】
文殊师利菩萨,说寂静法时,八百菩萨逮得于忍。所谓逮得于忍者,即逮得于寂静忍也。
依仁王般若经,说有五忍,即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寂静者,即寂灭忍也,伏忍在三贤方便位。信忍在初二三地,顺忍在四五六地,无生忍在七八九地,寂灭忍在十地及妙觉。十地得下品寂灭忍,妙觉得上品寂灭忍。此处言八百菩萨逮得于忍,当是下品寂灭忍也。换句话说,当文殊菩萨说此寂静法时,有八百菩萨, 位登十地也。十地菩萨,邻极亚圣,望佛则名菩萨,望菩萨则名佛也。
【文殊师利广说法已。从坐而起。礼敬光相世尊足已。出众而去。是故舍
利弗。当知无有声闻菩萨能尽文殊师利辩者。我今何敢与文殊师利有所
论说。】
文殊师利菩萨,为大众广说法要,化缘既已,于是从坐而起,礼敬光相世尊已,出众而去。
须菩提叙述追随文殊师利菩萨,游东方端严国土的往事以后,用以表明自己不敢与文殊菩萨,有所论说也。须菩提向舍利弗言,是故舍利弗!当知无有声闻菩萨,能尽文殊师利辩者。所以我现在何敢与文殊师利有所论说呢!
【尔时大德须菩提。语舍利弗。大德复见文殊师利。何等神变游诸佛国。
舍利弗言。大德须菩提。我昔曾与文殊师利。在于西方游诸佛土。见有
佛土大火灾起。于彼火中作莲华网。文殊师利从中而过。复见佛土火灾
充满。文殊师利从中而过。是火触人如以坚栴檀涂身卧迦尸衣。柔软
和适甚为快乐。复有佛土空无所有。文殊师利化作梵宫。入于禅定从中
而过。】
尔时须菩提,语舍利弗言,大德你曾见文殊师利,何等神变游诸国土吗?
舍利弗于是叙述文殊师利的神变事迹。舍利弗言,我过去曾与文殊师利,游于西方诸佛土。见有佛土,大火灾起。劫末时大火灾起,烧至初禅天。此是说明彼佛土,已入坏劫也。文殊菩萨于彼火中,化作莲华网,从中而过。
复有佛土,亦值劫末,大火充满。文殊师利从中而过。是火触人,如以坚栴檀涂身卧迦尸衣,柔软和适甚为快乐。坚者,坚硬也。坚硬栴檀香味秾郁。以坚硬秾郁的栴檀香涂身也。
卧迦尸衣。迦尸者,竹名也。当系竹席之属,可卧其上者。人涂香卧上,柔软和适,甚为快乐。彼佛土虽起大火灾,以文殊神力故,是火触人,令生快乐之感。
复有佛土,空无所有。劫末时经过火灾水灾风灾,然后进入空劫。于空劫中,所有尽坏,故空无所有也。文殊师利却能化作梵宫,入于禅定从中而过。梵宫者色 界天也。色界天者,表「有」也。虽是空劫,文殊菩萨却能化现于「有」,入于禅定从中而过。色界天人,悉受禅定之乐也。
此是表明,文殊菩萨虽历坏劫空劫,无所妨碍也。
【复有佛土极为迮狭。其中众生造诸恶业。文殊师利从中而过。皆令休止
而不为恶成觉慧慈。我当得成无上正道。为断众生贪瞋痴故而演说法。
令诸众生得慈三昧。是名菩萨成觉慧慈。】
复有佛土,极为迮狭(窄狭也)。其所以窄狭者,以众生恶业所感故。所以说其中众生,造诸恶业。文殊师利从中而过,皆令停止,不造恶业。而成就觉慧慈。何谓觉慧慈?即菩萨发愿言,我当成就无上佛道。为断众生贪瞋痴,而为说法,令诸众生得慈三昧。若众生得慈三昧者,即便休止,不为恶矣。如是成就众生,是名菩萨成觉慧慈。
【大德须菩提。我于尔时曾见是事。我又独处曾作是念。文殊师利所有神
通。与我神通等无有异。文殊师利知我心已。即便将我游诸佛国。至火
灾土而语我言。汝以神力从是中过。我时尽以神通之力。灭是火已经七
日夜。我及文殊乃过此界。过已复至第二三千大千火灾世界。倍复广大
在中住已。文殊师利而语我言。用谁神力过此世界。我时答言。文殊师
利。用汝神力过是世界。】
大德须菩提!我曾见文殊师利具大神通,如是等事。我又于独处时,作如是念,文殊师利所有神通,与我神通相等而无有异也。
舍利弗作如是念时,于胜计等,实有慢过也。于是文殊师利菩萨便设法折伏其慢心。
文殊师利知我心已,即便将我游诸佛国。至一佛国,适值末劫,国中大火。文殊师利语我言,汝以神力从此中过!于是我尽神力灭火,经七日七夜,我及文殊,方能过此大火国土。
过此国土以后,复至第二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世界亦满中大火。此一世界倍复广大。文殊师利语我言,我们用谁的神力,过此世界呢?
于是我说,文殊师利,这次用汝神力过此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