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最高的智慧是无私(达真堪布)
 
{返回 六度万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51

最高的智慧是无私

达真堪布

  发了菩提心以后,如果想真正地利益众生,身口意三门必须要保持清净。若是身口意三门不清净,尤其是心里不清净,有贪心、嗔恨心、自私自利,这样很难利益他人。比如说,虽然你能讲经说法,但若是内心不清净,以贪心、嗔心、私心去做,很难真正利益和帮助到众生。
  
  我们要发愿,并且所发的愿要清净。我们去利益众生或是去帮助他人,首先要观察自己的内心,是不是有贪心、嗔恨心等烦恼,有没有自私自利的心。若是没有这些烦恼,即使你不会讲那么多道理,也不能做那么多事情,你也能真正感化众生、利益众生。
  
  我们不论是在家里做家务,还是在单位工作,都要发清净心。很多人都仅仅为了工资等这点小小的利益去做事,这样很难成功。我们在家里做家务、照顾家人,也是自私自利的,这样最终还是利益不了他们,感化不了他们。应该这样发心,“我是为了了缘、了债,为了利益和帮助众生”,这样你才能真正感化、利益这些众生。否则,虽然你也是在照顾家人,为家人付出,但内心若是自私自利、不清净的话,就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还是轮回。
  
  我们想了缘了债了生死,想了脱轮回,就不能这样自私自利。我们身边的众生是与我们最有缘的众生,也是最需要我们的众生。只有以这样的心态去帮助、利益他们,无私地奉献、付出,才能真正了缘了债。这本身就是修行,不用再去做另外更多的事情。
  
  我们工作在某个单位也是缘分,身边的领导和同事可能都是“债主”,我们必须要把这个缘了了,把这个债还了。那怎样才能做到呢?也同样是无私地付出。要有这种心态:这些都是与我有缘的众生,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是我该还的债。不管是否有回报,不管在这里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无怨无悔。如果只想自己有没有利益,在这里能不能快乐,这样的出发点和发心是错误的。其实,如果你能无私付出,自然就有回报,根本就不用考虑工资之类的问题。

  自私自利是一切烦恼痛苦的根。佛不让我们自私自利,这也是为了我们能解脱,为了我们能圆满,这就是一种方便。一个具有智慧的人,他在全心全意为众生、利益众生的时候,自己的内心自然就快乐了,自己暂时和究竟的一切利益自然而然就来了。有智慧才有方便,有方便才不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如果内心清净了,身和口自然也就清净了。如果内心不清净,即使在表面和形式上做得再好,也一样无法解脱。


{返回 六度万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以智慧贯通六度(达真堪布)
下一篇:同亲友相处的大智与大爱(达真堪布)
 四弘誓愿略讲(达真堪布)
 浅谈初发心菩萨的心理建设
 菩萨与六度波罗蜜之关系(如本法师)
 人不应该被压力打倒(星云大师)
 四摄中爱语、利行、同事的体性广说(益西彭措堪布)
 浅释六波罗蜜多
 初学菩萨如何选择利他的因缘?
 认真去表法是弘扬佛法的开端(达真堪布)
 做事须先察后入养成好习惯 中途放弃造苦果恶习留后世
 六度波罗蜜多的次第(达真堪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正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与夜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适合打坐吗?[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七、四方参访 密宗三学派[栏目: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超越一切的不二法门[栏目:禅的智慧与心灵修炼]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八章 中国佛教净土观念的类别与转型 第四节 唯心净土观念的流传[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入行论讲记》第六册 第七品 精进 第九十五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九、佛的姨母[栏目:圣人的故事]
 冰心一片在玉壶——记妙湛老和尚二三事(释界象)[栏目:妙湛老和尚纪念文集]
 附帖2:星云大师的借鉴与独辟[栏目:包容的智慧]
 知识的确立——现量(直观)与比量(演绎) (王翔)[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百喻经 86 父取儿耳珰喻[栏目:百喻经·白话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