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经叙述若能修习八正道,便可断除五欲。五欲也就是经典中时常提到的“五欲功德”,它的具体内容是:“谓眼识明色,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如是眼、耳、鼻、舌、身识触,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是名为欲。然彼非欲,于彼贪著者,是名为欲。”关于眼识与色境(或根与境)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本来它们之间是互不隶属、相互独立的。如果这样说,我们的所谓贪欲所带来的喜乐似乎无法成立。事实上根与境,是根对境的缘取,一个是缘取主体,一个是被缘取的客体。正是根与境的缘取,故而产生诸识。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诸根对于诸境的取著?佛教用“无明”或“业”来解释这个问题。婴儿刚生下来便会吸奶,这是人之本能需求;两周大的婴儿,大约便会产生诸多的表情,比如说见到喜欢的东西,便露出笑容;而见到恐怖的、不喜欢的东西,便可能会哭闹与厌恶,这当然不是用本能所能解释,其中必然有某种力量起牵引作用。人类对诸色相的喜好,比如说基本的衣食住行方面的生存要件,是必不可少的——佛教并不否认世间的确存在某种“乐”。然这种“乐”,一旦发展为“欲”,乃至发展为“贪”,这就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佛教既反对自虐式的苦行方式,同时也反对无有节制的物欲享受。如果我们对于五欲产生“爱”、“可意”、“可念”,进而“长养欲乐”(即贪著),这是佛教摒弃的,也是走向解脱之路上必须要克服的巨大障碍。
至于如何去克服这些五欲功德,佛教不光主张要节俭,树立为了解脱而滋养色身这样的观念,更重要的是要从“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说佛陀在本经中的偈颂中,就很明确地谈到这个问题:“世间杂五色,彼非为爱欲;贪欲觉想者,是则士夫欲。众色常住世,行者断心欲。”这六句偈对我们就交待得再清楚不过,即世间诸欲是无法彻底断除的,有情类想要消灭五色欲是无法做到的。而这些欲,并不会主动来光顾我们,实际上是我们去主动光顾它们,因为我们有贪念色欲的“觉想”。因此要断除五欲功德,就必须要从“心”入手,将心中的贪念去除,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在《杂阿含·四十四经》中,佛陀说“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而大乘信徒常讲“心净则国土净”,二者立足点完全一致。至于如何断除这种内在的“觉想”,法门万千不一而足,在本经中佛陀则说“有八正道,能断爱欲”,从而说明八正道的殊胜。而在753经中,有位比丘请教何谓“甘露”?什么叫甘露?大多数人在理解上可能会发生歧义,认为与及时雨有关。甘露实际上是一种不死药,呈液体状,人们喝了它据说可以长生不死。而在佛典中,常将佛法的法味喻为甘露。在本经中,佛陀就将八圣道分喻为甘露法。(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