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H 782经讲何谓法,何谓非法。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22

  782经讲何谓法,何谓非法。何谓法?八正道为法;何谓非法?八邪道为非法。此外诸如非律、正律,非圣、是圣,不善法、善法,非习法、习法,非善哉法、善哉法,黑法、白法,非义、正义,卑法、胜法,有罪法、无罪法,应去法、不去法等等,都是以八正道和八邪道为基点。783经讲出家为断三毒,而修习八正道乃可以断三毒。有异婆罗门来请教阿难尊者:“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阿难回答“为断故”。断什么呢?我们一般人回答都是给人家来顶大帽子,叫了生脱死,永不轮回。而阿难尊者的回答则更实际一些:“贪欲断,嗔恚、愚痴断。”也就是断除贪嗔痴三毒,实际上三毒不断,生死自然无望解决。既然如此,如何才能断除三毒呢?所谓“有,谓八圣道”,修习八正道便是我们解决三毒的上等法门。

  784经大抵也是讲正邪八法,只是对八正道的内容略为详说,比如说对正见的解释是“谓说有施、有说、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阿罗汉善到、善向”,也就是符合佛教义理的正确见解。不要说当今,就是在佛陀住世期间的一些比丘僧,都有种种邪见的存在。有的还以邪见冒充正见,误导了不少人,比如提婆达多,身披三衣却满脑子邪知邪见。所谓正志,就是“谓出要志、无恚志、不害志”,这样说来,正志就是要树立出离烦忧、断除生死的志向;所谓正语,自然是离诸口四恶业;正业就是离杀盗淫三毒;正命就是正确的生活方式,比如说在四事方面要如法而求,不能整天琢磨着名闻利养;正方便是一种权巧善变的生活态度,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大约可以概括;正念是“念随顺,念不忘、不虚”,这个要求很高,即如实忆念诸法之性相而不忘失。从现实角度讲,能够时刻以善为念,已经是很难得了。

  第785经对八正道再作广说,只是将八正道分为两种,即有漏与无漏之分。修世俗有漏八正道可以转向善趣,而修出世间的无漏八正道可以转向尽诸苦际。所谓善趣,一般是指六道中除去地狱、畜生、饿鬼三道的其他三种,比如说上生天界,中生人类,下生阿修罗,也算是不错了。比如说《中阿含》称:“若此众生成就身妙行、口意妙行,不诽谤圣人,正见成就正见业,彼因缘此,身坏命终,必升善处,乃生天上。”这里的“善处”就是指善趣,并没有指明一定是天上,人乃至阿修罗,也属于善趣之列。(3.21)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I 786~788经(向圣经)叙述若心向于邪,则会违背于法;而心向于八圣道,则合乎于法。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八)~G 770经讲述八邪道与八正道的差别,所谓离八邪道而修八正道。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H 913经叙述苦之因与苦之灭。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二)~C 三、分别观法经
 漫说《长阿含》(卷十九)~A 四、世记经·地狱品
 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G 第593经(给孤独生天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C 1083经:本经以大象小象之别,来比喻..
 漫说《中阿含》(卷十八)~C 三、净不动道经
 漫说《长阿含》(卷五)~C 梵天与佛法的对比
 漫说《长阿含》(卷十四)~D 六十二种颠倒见
 漫说《中阿含》(卷十一)~A 一、七宝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门骊珠集 第十篇 明末以来的禅师 无异元来[栏目:禅门骊珠集]
 汕头「宗祖纪念堂」赞颂辞[栏目:慧净法师]
 训练心志[栏目:如瑞法师]
 新佛教运动的中心思想[栏目:巨赞法师]
 精进 Be Diligent[栏目:旅途脚印 Footprints on the Journey]
 放下就是解脱[栏目:禅是一枝花]
 金刚萨埵能帮哪种人消除业障?[栏目:达真堪布]
 大圆满前行 第九章 皈依 第四节 3 皈依境的运用[栏目: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集释义]
 善言恶语[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勿怀胜负心[栏目:永海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