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经叙述修习安那般那念,可得止息身心,“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止息及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这里的“有觉有观”,是指进入初禅以上的修定层次;经中的“明分想”,是指成就“明”的观察与思惟的种种要素或成分。这里的“分”(要素),主要就是指修习安那般那念。按照《佛光大辞典》的解释,“安那”意指入息,“般那”意为出息。二者结合,即指数息观。“数”自己的“出息”、“入息”有何用意?主要是将散乱的念头收束回来,以镇定身心。
在803经中,对安那般那念进行详细叙述,也是对802经的阐解。经曰:“(当)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而后面的部分则是对本段经文的解释。
第一,“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这是对比丘外出乞食的具体要求。有时我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在佛陀住世的早期,是严格奉行托钵乞食的教诫。后来这一纪律开始出现了松驰,从最早的日中一食,发展到后来,比丘们开始吃起了早粥,而且早饭是自己开伙做的。再后来,有的比丘实在熬不住,开始托钵行乞晚饭。看样子在托钵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枝末细节,虽无关大体,但是对僧人的崇高清净形象似乎产生了负责影响。愈到后来,连中午托钵的教规也实行不下去了。一是随着佛教声誉雀起,前来供养的国王大臣乃至普通百姓愈见增多,粮食供给量增加了,也没有外出行乞的必要。而最为要紧的便是僧团中僧人素质良莠不齐,绝大部分很守规矩,然而还是有极少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佛陀在这里对僧人在行乞过程中应明确遵守“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事出有因,完全有事实根据。“守诸根门”即是不该看的不看,不看听的不见,不该碰的不碰,不该想的不要去胡思乱想。欲要有效地把握住根门,修习数出入息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嗔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托钵回来后,虽然见不到世俗间的种种因缘色相,但是比丘仍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早期出家人杂事较少,不像今天的寺院很像一个行政组织,几套班子分工明确,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比丘乞食后要找一个幽静之处,老实打坐,将念头收住,集中思想,力图去恶存善,去芜存精。
第三,“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在具体的修法上,经中一口气列出了十二个“善学”。归纳一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这个“念”,可分解为“身、受、心、法”四个观念处。
在观身方面,需要对呼吸的长短、对于出息、入息都能做到了然于心;在观觉上,做到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到我们那个“心念”的进出情况;在观心方面,做到觉知心、觉知心悦与心定,觉知心的解脱入息;在观察诸法方面,要善于观察无常、断、无欲以及灭的入息。而四念又可归结为二念,即精神(受、心)与物质(身、法)两方面,概括起来就是身止息与心止息,从而身心获得安乐,能从容自如地步入到寂灭纯一的解脱大道中去。本经是对安那般那念的详细阐解,可以说是习禅法门中很重要的一部经典。(3.25.)
802经叙述修习安那般那念,可得止息身心,“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止息及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这里的“有觉有观”,是指进入初禅以上的修定层次;经中的“明分想”,是指成就“明”的观察与思惟的种种要素或成分。这里的“分”(要素),主要就是指修习安那般那念。按照《佛光大辞典》的解释,“安那”意指入息,“般那”意为出息。二者结合,即指数息观。“数”自己的“出息”、“入息”有何用意?主要是将散乱的念头收束回来,以镇定身心。
在803经中,对安那般那念进行详细叙述,也是对802经的阐解。经曰:“(当)修习安那般那念!若比丘修习安那般那念多修习者,得身心止息,有觉有观,寂灭、纯一,明分想修习满足。”而后面的部分则是对本段经文的解释。
第一,“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著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这是对比丘外出乞食的具体要求。有时我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在佛陀住世的早期,是严格奉行托钵乞食的教诫。后来这一纪律开始出现了松驰,从最早的日中一食,发展到后来,比丘们开始吃起了早粥,而且早饭是自己开伙做的。再后来,有的比丘实在熬不住,开始托钵行乞晚饭。看样子在托钵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枝末细节,虽无关大体,但是对僧人的崇高清净形象似乎产生了负责影响。愈到后来,连中午托钵的教规也实行不下去了。一是随着佛教声誉雀起,前来供养的国王大臣乃至普通百姓愈见增多,粮食供给量增加了,也没有外出行乞的必要。而最为要紧的便是僧团中僧人素质良莠不齐,绝大部分很守规矩,然而还是有极少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佛陀在这里对僧人在行乞过程中应明确遵守“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事出有因,完全有事实根据。“守诸根门”即是不该看的不看,不看听的不见,不该碰的不碰,不该想的不要去胡思乱想。欲要有效地把握住根门,修习数出入息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嗔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托钵回来后,虽然见不到世俗间的种种因缘色相,但是比丘仍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早期出家人杂事较少,不像今天的寺院很像一个行政组织,几套班子分工明确,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比丘乞食后要找一个幽静之处,老实打坐,将念头收住,集中思想,力图去恶存善,去芜存精。
第三,“念于内息,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觉知一切身入息,于一切身入息善学;觉知一切身出息,于一切身出息善学……觉知喜,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心行息入息,于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观察灭出息,于观察灭出息善学。”在具体的修法上,经中一口气列出了十二个“善学”。归纳一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这个“念”,可分解为“身、受、心、法”四个观念处。
在观身方面,需要对呼吸的长短、对于出息、入息都能做到了然于心;在观觉上,做到觉知乐、觉知心行,觉知到我们那个“心念”的进出情况;在观心方面,做到觉知心、觉知心悦与心定,觉知心的解脱入息;在观察诸法方面,要善于观察无常、断、无欲以及灭的入息。而四念又可归结为二念,即精神(受、心)与物质(身、法)两方面,概括起来就是身止息与心止息,从而身心获得安乐,能从容自如地步入到寂灭纯一的解脱大道中去。本经是对安那般那念的详细阐解,可以说是习禅法门中很重要的一部经典。(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