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A 《杂阿含经》卷三十一的前三经,即861、862和863经讲诸天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33

漫说《杂阿含》(三十一)

  (第三十一卷)

  《杂阿含经》卷三十一的前三经,即861、862和863经讲诸天,而从第四经始至十四经,则讲四禅。861~863经所讲的主旨是一致的, 861经讲兜率天(知足天,为第四层天),862经讲化乐天(第五层天),863经讲他化自在天(第六层天,为欲界顶端)。此三天的共同特点就是长寿。比如说兜率天上的一天一夜,相当于人间的四百年,而化乐天上的一天一夜,相当于人间的八百年;他化自天的一天一夜,竟相当于人间的一千六百年,这个差距是相当惊人的。假设我们人世间的平均寿命是100岁,而以兜率天为例,居住在这个天界里的天人们的平均寿命是四万岁!四万年是个什么样的概念?人类社会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最长不到一万年;华夏文明号称五千年,三皇五帝大约也就生活在那个年代。可是五千年只相当于四万年的八分之一,说明从五千年以前出生的兜率天居民们,到现在还只相当于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兜率天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他化自在天了。

  在佛经中,佛陀对大家说:兜率天平均寿命四千岁,化乐天人均寿命为八千岁,他化自在天为一万六千岁——这个“岁”,与我们人世间所讲的“一年”(365天),完全是两个概念。既然如此长寿,不正是我们人类所毕生期盼的吗?事实如此。我们为了能多活几年,可谓费尽心思,连始皇帝也开始跑到蓬莱仙岛去寻找什么不死之药。然而佛陀却说,就算他们能活上亿万年,也总有死亡的那一天。等他们一旦死期来临,也就意味着好日子到头,苦日子在等着他们了,“愚痴无闻凡夫于彼命终,生地狱、畜生、饿鬼中”。是不是所有的天人死后,都一律堕入三涂的无底渊之中呢?佛陀并不这么认为。在世尊看来,这样的情况需要区别对待。一方面,对那些只知享乐,却没有丝毫的忧患意识的“愚痴无闻凡夫”来说,一旦天命终了,堕入三途实属必然,无法更改;而对于那些虽身处乐境,却从未放松严格要求自己的天人们而言(即“多闻圣弟子”),却完全可以避免三途八难,“于彼命终,不生地狱、畜生、饿鬼中”。退一步说,即便无力求证涅槃,但降生于人间,还是有绝对把握的。而佛说此三经的本意,也就是教诫我们:当我们面对逆境时,人们可能会重拾信心,保持纯一清白的高贵品质;而当我们身处顺境时,却很容易迷失自我,从而丧失了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变得俗不可耐。举个太平天国的例子。东王杨秀清自幼父母早亡,年少而孤;其世代以种山、烧炭为业,可谓贫寒至极。正是在这种凄苦的家庭遭遇,练就了杨秀清一身胆识和具有过人韬略的杰出军事家,奠定了他在天国集团中的实际领导人的不朽地位。当太平军攻克金陵后,他开始慢慢变得居功自傲起来,紧接着还自称“九千岁”,进而甚至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最终导致了1856年9月2日“天京内讧”的爆发。纵观中国历史上历次农民大起义的口号,其中最核心也就是体现为两点,一是平等,二是土地。从平等方面来讲,太平天国所主张的是绝对的平均主义,所谓“天下人田,天下人耕”。但是天国的领导班子成员,最后基本上都背离了他们当初起义时的喊出的口号。杨秀清甚至还坐起了四十八人抬的超级豪华大轿子,其出行排场连清朝的“老佛爷”恐怕都吸口凉气。稍有理性的人都知道,所谓“太平”,其实压根儿就没“太平”可言。

  总之一句话:人在得意处,莫忘失意时——凡事还是悠着点。八抬大轿坐着固然舒坦,但容易犯困,容易犯晕,而且还容易找不着北……(4.15)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B 864经至866经,此三经阐述初禅。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F 855~858经(难提经):在此四经之中,其主角是位名叫“难提”的优婆塞(男居士)。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D 1277经:有一位天子于后夜来诣佛所..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M 第300经(他经): 本经是对“法”之来..
 漫说《中阿含》(卷十四)~B 二、大善见王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四)~B 在609经中叙述了如住于四念处之集灭观..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C 三、阿伽罗诃那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F 1030经~1032经重点是佛陀及阿难..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五)~C 1212经:本经是佛陀与舍利弗之间相互..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三)~A 604经(阿育王因缘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I 第11经(有身经、罗汉经)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八)~A 一、鹦鹉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6[栏目:广东六祖寺·大愿法师]
 如何选择具德上师?[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佛教在21世纪之前瞻与思考[栏目:菩提法师]
 前行讲记 第一百七十五讲 前行备忘录-依止善知识[栏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讲记]
 每次在念诵结合观想皈依境时,总是观想不起来...[栏目:柯日密咒洲·佛法答疑]
 「四不久保」的典故[栏目:慧净法师]
 佛源禅师禅七开示 次七第三日[栏目:佛源法师]
 富中之富[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