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I 915经是刀师氏诘问于佛:“若欲安慰一切众生者,以何...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26

  915经是刀师氏诘问于佛:“若欲安慰一切众生者,以何等故,或为一种人说法?或不为一种人说法?”而这位刀师氏所问的情况也的确如此,但是他不明白佛陀为何如此,这便是典型的“对机说法”。佛陀倒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列举了两个譬喻:

  譬喻一(三种田喻)“譬如有三种田,有一种田沃壤肥泽,第二田中,第三田塉薄。云何,聚落主!彼田主先于何田耕治下种?”

  譬喻二(三水器喻):譬“如士夫有三水器喻:第一器不穿不坏,亦不津漏。第二器不穿不坏,而有津漏。第三器者,穿坏津漏。云何,聚落主!彼士夫三种器中,常持净水著何等器中?”答案是显然的。

  很显然,一般人肯定是先捡最肥沃的土地耕种,再择中田最后选择贫脊的土地。为什么要这样选择?“不欲废田存种而已”。同理,取水肯定先捡完好无损的,再选择其次,最后无瓶可用,坏的也可以将就着使用——这是共性思惟,绝大部分人都会这样选择。

  聚落主的回答,实际上就已经替佛陀作了完美的回答。故而佛陀对此广说道:

  第一,佛陀的出家弟子们——比丘比丘尼,就等于是“沃壤肥泽田”和“不穿不坏亦不津漏”的水器。佛陀经常为他们开演正法,初中后皆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开示显现。他们闻法之后,都会按照佛陀所教导的那样去如实而修。“佛所说法,我悉受持,令我长夜以义饶益,安隐乐住”。

  第二,佛陀的居家二众弟子——优婆塞、优婆夷,佛陀也会给他们开演最好的佛法,“彼闻法已,依于我舍、我洲、我覆、我荫、我趣,常以净眼,观察我住”。这样的居家弟子,佛陀也会倾力而教诫,可称之为中等之田和中等之水器(“不穿不坏但有津漏”)。

  第三,而那些外道们——比如说尼乾子们,佛陀有时也会为他们说法,“然其彼众于我善说法中,得一句法,知其义者,亦复以义饶益,安隐乐住”。就是说佛陀虽然对属于自己的四众弟子演说正法,但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教外的那些人士,甚至连外道尼乾子他也会时而为他们说法。他们虽为外道,但只要接收哪怕是“一句法”,也完全可以获得无上的法益,令自己“安隐乐住”。这样的人,可归为第三类,即塉薄之田和“穿坏津漏”之器,虽然它们根机很差,但同样可以从佛法中汲取营养。

  这则经典可以是佛陀“对机施教”的具体运用,所谓上上之人能得上上之利,中中之人可得中中之利,而下下之人也能得些须法乳福利。(5.6.)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J 916经 刀师氏来到佛所,佛陀问他...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H 913经叙述苦之因与苦之灭。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六)~A 一、行禅经(176)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Q 第485经(优陀夷经):本经探讨有关“二..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H 1039经记述佛陀为淳陀长者说法,其主..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二)~A 优婆离经(一)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L 1340经~1344经:此五经叙述比丘独..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五)~D 1212经至1221经共十经之中,都有..
 漫说《长阿含》(卷五)~C 梵天与佛法的对比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E 880经~882经,此三经叙述不放逸的..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D 第460~463经:此四经为长者瞿师罗向..
 漫说《杂阿含》(卷七)~F 174经(求大师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福慧明灯》--佛法入门导引 生死和轮回[栏目:祈竹仁波切]
 忏悔析义[栏目:惠空法师]
 总序[栏目:佛经概说·白话文]
 明一法师观心文集 一 心有五种佛教说[栏目:明一法师]
 为利益众生而学习[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唯识研究 第十七章 正行唯识和预备[栏目:周叔迦居士]
 众生平等慈悲普度[栏目:传喜法师]
 修持准提法如何下手去用功?持咒怎样才能上路?[栏目:首愚法师]
 一句话的力量[栏目:慧语禅心]
 蕅益大师念佛开示[栏目:慧语禅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