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天心月圆 又见花开——纪念李叔同(弘一法师)诞辰130周年(高启新)
 
{返回 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75

天心月圆 又见花开——纪念李叔同(弘一法师)诞辰130周年

高启新

  2010年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先驱人物李叔同(弘一法师)诞辰130周年。温州作为李叔同出家驻锡时间最长之地,计划采取实际行动,来缅怀这位近代文化领域的通才。

  弘一法师李叔同(1880-1942)祖籍浙江平湖,清光绪六年(1880)生于天津的官宦富商之家。虽然幼年丧父,但在母亲的抚养下,他接受了传统启蒙教育,21岁时进入南洋公学学习,受业于著名学者蔡元培。1905年,他东渡日本留学,兼修音乐和美术,并与曾孝谷、欧阳予倩、谢杭白等人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剧社”,成为中国话剧运动的创始人之一。1910年学成归国后,他应天津高等工业学堂校长周啸麟的邀请,到校任图画教员,不到一年便南下上海,和柳亚子发起组织了文美会,主编了《文美杂志》,随后又在浙江、南京等地任教,成立了西洋画研究会等学术团体,在学生中倡导美育。

  作为“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奇才,李叔同在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等多个领域都颇有造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方面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艺术,另一方面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上另辟蹊径。在最受世人瞩目的书法艺术上,他早期脱胎于魏碑,笔势开张、逸宕灵动,后期自成一体,创立了平淡、恬静、冲逸,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弘体”。在音乐上,他多借用国外的通俗名曲填入中国的古代诗词,所配文辞隽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与优美动人、清新流畅的曲调形成了珠联璧合的效果,词曲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像家喻户晓的《送别》本来自于约翰·奥德威创作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但经他用长短句填词之后极具中国韵味。精炼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加上深邃的意境,令人百感交集、广为传唱、历久不衰。此外,他在国内上演了第一部话剧《茶花女》,并亲自反串扮演女主角玛格丽特,引入了西方话剧的布景设计、化妆、服装、道具、灯光等理念。在浙江一师授课期间,他专门讲解了和声与对位,成为传入西方乐理的第一人。他还第一个采用五线谱作曲,在国内最早开始推广钢琴,主编了中国第一本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在绘画上,他第一个聘用人体模特教学,第一个介绍了西方美术发展史和代表性画家,首次全面、系统地向国内传授了世界美术的洋洋大观,也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最早创作者和倡导者。潘天寿、吴梦非等一大批后来享有盛誉的著名美术家、音乐家都是在他的影响下茁壮成长的。

  除了天津的早年交游外,李叔同从日本学成归来之后就主要在江浙沪一带活动,特别与浙江结下了不解之缘。1912年,他受邀担任了陈其美等人主持的《太平洋报》编辑一职,但不久后《太平洋报》因故停刊。恰好在此时,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经亨颐校长由于学校准备新开设图画手工等课程,特邀请李叔同担任图画与音乐教员,李叔同愉快地接受了邀请。经亨颐同样具有留学东瀛的经历,思想开明,素来提倡教育当以陶冶人格为主,强调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倡导“自动、自由、自治、自律”的教育方针,很符合李叔同的思想理念,所以直到出家以前,他都一直在校兢兢业业任教,深受学生的喜爱,并培养出了丰子恺、刘质平、李鸿梁等一批得意门生。丰子恺在绘画艺术和精神气质上直接师承李叔同,后来走上了漫画创作的道路,于1925年出版了画集《子恺漫画》,成为中国漫画的创始人之一。刘质平因家境贫寒,从入学起就在经济上受到李叔同的资助,并在学习和生活上得到极多关照。1916年师范毕业后,他又在李叔同的帮助下赴日本学习音乐。正是在这种高尚情操和人格的感召下,许多学生都与李叔同缔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正如李质平所说,彼此之间虽名为师生,但情深如父子——即使在其出家后依旧念念不忘他们的李老师。

  除了日常教学之外,李叔同在篆刻、书法上下了很多功夫,在学校里结识了夏丏尊、姜丹书、柳亚子等一大批当时的文化精英。他与夏丏尊一同参加了吴昌硕的西泠印社,在学校组织了“乐石社”,弘扬金石书艺,并与同样精通金石的经亨颐校长经常切磋,两人之间即是校长与教员,也是艺友同道。

  1916年,由于受“断食以修养身心”方法的影响,李叔同在同年冬入杭州虎跑定慧寺进行试验,并在返校后开始素食。期间,他受马一浮的熏陶,于佛教“渐有所悟”,并逐渐有了出家的念头。1918年,入山门一个月后的李叔同在了悟和尚主持下,正式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时年38岁。在此之前,他就已做好充分安排,把金表、诗词、书法卷轴、贵重纪念物等全部留给了夏丏尊;音乐、绘画、戏剧作品及出家前的照片,按学生兴趣分别赠予丰子恺、刘质平、王平陵、李鸿梁等人;衣物、日常用物分给校中工友;上海家中的钢琴、字画、珍贵饰物、金钱等全数归属家属名下;金石作品埋于“西泠印社”印冢中,油画作品赠给国立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将自己一生的积累全部散发殆尽。

  1919年秋,正式出家后的他进入灵隐寺专心研究佛学,但时间并不长。之后,在瑞安同学林同庄(大同,南洋公学及旅日同学)的介绍及温州吴璧华、周孟由两居士的延请下,弘一法师于1921年来到温州,住在积谷山麓的庆福寺中。来温后,法师对永嘉山水一见如故,常说:“吾以永嘉为第二故乡,庆福寺作为第二常住。”庆福寺主持寂山和尚对名满天下的李叔同早有所闻,敬重其出身富贵之家而能严持戒律,刻苦精修,处处给予照顾。1922年,弘一法师拜寂山和尚为师,行弟子礼,并登报发表声明,终身以师礼事之。此后,他虽然时常云游各地,足迹遍及江、浙、鲁、赣、闽等省的200多个寺庙,过着来无定踪、野鹤闲云的日子,但不管走多远,总会在每年寒暑之际如候鸟般准时回到温和秀润的温州,回到庆福寺。1929年50寿辰之际,他云游返回庆福寺,触景生情,撰写下一副对联:“多劫荷慈恩,今居永宁,得侍十年香火;尽形修忏法,愿生极乐,早成无上菩提”,联中既表明了修行心志的决心,也包含了对第二故乡温州(永宁)难已割舍的爱。1932年8月,弘一法师第三次去闽南,自此定居于泉州草庵寺,1942年63岁时圆寂于草庵寺养老院“晚晴室”。

  作为一代律宗大师和国内外佛教界著名的高僧,弘一法师深入研修、潜心戒律、著书说法、实践躬行。为了集中精力,他还立下了“凡有旧友新识采访者,暂缓接见;凡以写字作文相属者,暂缓动笔;凡以介绍请托诸事相属者,暂缓承应”的《谢客启》。在温州期间,法师花了4年时间,将深奥难懂的《四分律》改成易诵读的《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并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成为佛门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影响颇为深远。

  弘一法师来瓯时42岁,在温州前后共呆了12年,占其出度修行时间的整整一半。虽然庆福寺内解放初开辟的“弘一大师纪念室”如今已湮,但依然留下了多处弥足珍贵的墨宝。2008年,温州大学在承办校史博物馆时,因寻找刘质平的史料需要,与相关方面进行了接触,获得了一条重要线索:2000年,刘质平嗣子刘雪阳为完成父亲遗愿,将其留下的百余件包括遗嘱真迹在内的弘一法师墨宝捐献给李叔同祖籍平湖。平湖市为此专门建立了李叔同纪念馆进行收藏并于2004年开馆。鉴于目前李叔同传世手札的奇缺,这批资料无疑将是目前国内研究李叔同最为完整、最具价值的珍贵文献。平湖、温州两地与李叔同都有特殊的关系,加之温州博物馆收藏有40多件法师在瓯时期的往来信函及书法篆刻作品,因此两地计划整合优质资源,共同打造文化研究平台,于10月份推出联展、大型图书出版等一系列纪念活动。目前,李叔同迄今最完整的信札、书法、篆刻及相关史料大型图书正在编纂之中。

  (作者单位:温州博物馆)


{返回 弘一法师思想研究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谈弘一大师之出家(李木源)
下一篇:从行为举止看弘一大师的人格修养(刘继汉)
 弘一法师的弥陀净土思想初探(释昌莲)
 弘一大师出家原因试析(本来)
 挣脱尘羁 超绝俗务——弘一大师於律学之贡献暨佛教律学在华流布得失探微(..
 言行合一说弘一(金星)
 弘一法师和他的书法艺术(法宏)
 弘一为何驻锡温州 十二年之久(徐正纶)
 永远仰慕一代高僧——弘一大师(觉醒)
 弘一法师的南山律学(屈大成)
 佛学讲座讲义——弘一大师临终法要(如本法师)
 广度一切,犹如桥梁——我心中的弘一法师(何丙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一二○七)[栏目:杂阿含经]
 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1.释出离心(3)消除后世贪著的方法[栏目:贺继墉居士]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八)第二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楞严经》见性思想探微(释常海)[栏目:心性思想研究]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七)~E 721、722经(转轮王经):关于轮转王的话题[栏目:界定法师]
 儒家伦理与现代商业精神(释青平)[栏目:戒幢佛学研究所2000级学员文集]
 终结轮回唯依三宝[栏目:传喜法师]
 那个境界,我们从来没有经验[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云乡禅师 法语一百则 之十[栏目:法师法语格言]
 我至今未有合适伴侣,今生还能求来吗?[栏目:嘎玛仁波切·解疑答惑]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