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M 1160经:本经为佛陀向婆罗门讲述清净的八正道。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02

  1160经:本经为佛陀向婆罗门讲述清净的八正道。

  在早期的佛教经典中,我们会经常见到佛陀与各种外道展开辩论的记载。在佛陀时代,一般都认为当时有九十六种外道。外谓外道,并不是说这些人讲得毫无道理,而是他们站在与佛教并不完全相同的立场的某种观点与主张。所谓九十六种外道,主要是以六师外道为首,六师又各有十五名大弟子,合计为九十六人。如果将这些外道们的各种观点加以汇总,计有六十二种见解,即“六十二见”。《长阿含经·梵网经》说:“诸有沙门、婆罗门,于本劫本见、末劫末见种种无数随意所说,尽入六十二见中。”六十二见可分为十类,又可划分为过去世常见和未来世断见两大类:

  一、本劫本见十八种,于过去世所起的常见。其中世间常存论4种,世间半常半无常论四种,世间有边无边论四种,异问异答论(诡辩论)四种,无因而有论二种。

  二、末劫末见四十四种,于未来世所起的断见。其中世间有想论十六种,世间无想论八种,世间非有想非无想论八种,众生断灭无余论七种以及现在生中涅槃论五种。

  佛陀对这些见解并未一律排斥,而是系统地分析并综合了各家所说之长,从而总结出了一整套对众生真正产生饶益的人生观和修行法门。“若先来有我,则是常见,于今断灭,则是断见;如来离于二边处中说法(《杂阿含》卷34)。”我们如果将佛陀的正确修行法门综合起来,可以用“八正道”来加以囊括。八正道便是中道,便是“不二法门”,故《大般涅槃经》说:“若言一切行无常者,即是断见;诸行常者,复是常见。佛法中道,远离二边。”可以这么说,八正道是区别于六师外道(包括各自弟子)以及婆罗门学说的最根本特征之一——本经所述的重点便是八正道。

  经中记述一位在当地很有声望的婆罗门来拜会佛陀,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无非婆罗门,所行为清净;刹利修苦行,于净亦复乖。三典(三吠陀,梨俱、沙摩、夜柔)婆罗门,是则为清净;如是清净者,不在余众生。”不难理解,每个人都会将自己所信奉的宗教视为世上最高明的宗教,这很正常。婆罗门也是如此,因为他们自认为从口而生,是最清净的;他们视三吠陀是最优秀的经典,甚至禁止低种姓的人接触和诵读。纵然是掌权的武士阶层,也断断不会获得最高的清净。这种“唯我独尊”、只许自己坐大坐强的说教,似乎显得过于偏狭与霸道,并招致了佛教以及各种教派的一致反对。

  佛陀通过偈的方式,纠正了婆罗门的说法:“不知清净者,及诸无上净,于余求静者,至竟无净时。”所谓无知者无畏,连“清净”二字都没搞清楚,竟叫嚣着为最清净者,岂不是很幼稚好笑么?所谓八正道乃是世间最清净之道,因为它们能“断贪欲、断嗔恚、断愚痴”,并且能使我们的三毒永断,一切烦恼永断。可是婆罗门的那种说教,对于三毒的解决可谓丝毫无益,这岂能称之为“清净道”?所以我们在谈论“三法印”时,除了“无常印”和“无我印”二印之外,一定要将“涅槃印”作为重点来讲,否则就不算究竟。而涅槃就是将贪嗔恚三毒断灭干净。当断灭了三毒,并且一切烦恼永断,这才是究竟的清净修行之道。(12.1.)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N 1161经:本经是异婆罗门向佛陀请教成就阿罗汉的法门。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L 1159经:本经为佛陀对居士说布施功德。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F 1092经(魔女经):所谓魔女就是魔王..
 漫说《中阿含》(卷十九)~B 二、有胜天经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C 三、阿伽罗诃那经
 漫说《杂阿含》(卷九)~P 第253经(毘纽迦旃延经)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六)~C 三、闻德经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C 三、优婆塞经
 漫说《中阿含》(卷七)~B 二、象迹喻经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二)~H 595经:本经叙述无烦天子与佛陀谈及获..
 漫说《长阿含》后记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M 1306经:本经叙述佛陀与阿难于天子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忠告(戒赌)[栏目:根松成林曲杰嘉才仁波切]
 续高僧传卷第十五[栏目:续高僧传]
 混世虫与天才的区别[栏目:雪漠]
 123.入定半月已两年 Entering samadhi for two weeks in two ..[栏目:虚云老和尚传]
 从《寒山诗》看寒山子生平(肖太国)[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一切取决于安详[栏目:太阳我的心]
 删减经文 几遭灾祸 (刘宋 慧严)[栏目:释门法戒录]
 天降红血 呈示祖师 The Snow that Falls from the Sky Turns R..[栏目:达摩祖师西来意 The Intention of Coming from the West]
 17 谁的罪过[栏目:石头路滑]
 答黄景基问(二次十九则)[栏目:太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