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G 1170经:本经叙述何为“律仪”以及何为“不律仪”之法。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361

  1170经:本经叙述何为“律仪”以及何为“不律仪”之法。

  律仪法:“多闻圣弟子若眼见色,于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众多觉想相续住,见色过患;见过患已,能舍离。耳、鼻、舌、身、意亦得如是。”

  不律仪法:“愚痴无闻凡夫眼见色已,于可念色而起贪著,不可念色而起嗔恚,于彼次第随生众多觉想相续,不见过患;复见过患,不能除灭,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在本经中,佛陀重点讲世间的“不律仪”之人,指出这些人如浑身长满癞疮、“四体疮坏”的病人。这些癞疮病人本来就是够痛苦的,可是他还“入茅荻中”,结果“为诸刺叶针刺所伤,僧增苦痛”。在佛陀看来,世间愚痴无闻凡夫就好像是四体长满癞疮之人,整天被浑身的病痛所折磨。可是我们却不知悔改,在四体被癞疮折磨的情况下,还跑到满是荆棘的草丛之中,结果原本就伤痕累累的病体,再被刺得遍体鳞伤,脓血流个不止,这是何等的痛楚?所以佛陀说,“愚痴凡夫六触入处受诸苦痛亦复如是。如彼癞人,为草叶针刺所伤,脓血流出;如是愚痴凡夫,其性弊暴,六触入处所触则起嗔恚,恶声流出,如彼癞人。如以者何?愚痴无闻凡夫心如癞疮。”如果将这个譬喻与佛陀所教诫的律仪法与不律仪法相对照,便可清晣地看出佛陀对于我们克服自身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自身问题不解决,却忙着去解决众生问题,不仅不现实,而且也根本无能力去实现。(12.14.)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H 1171经:本经以六种众生来众生六根对六境的攀缘。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F 1169经:本经名曰“琴经”,主要以琴为喻,从而说明诸行无常。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六)~B 二、五下分结经(205)
 漫说《长阿含》(卷四)~B 佛赞阿难
 漫说《杂阿含》(卷十五)~F 第374~378经(有贪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九)~C 第535经、536经(独一经):经中叙述..
 漫说《杂阿含》(卷一)~F 第26经:什么样的出家僧人有资格被称作“法..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五)~F 976经、977经:此二经记述尸婆外道..
 漫说《杂阿含》(卷十六)~G 第438经(众生界经):本经叙述众生界虽..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D 661~663经(二力经):此三经主要..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B 864经至866经,此三经阐述初禅。..
 漫说《杂阿含》(卷三)~M 第80经(法印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莫舍己道 勿扰他心[栏目:慧语禅心]
 天台小止观 净莲法师注疏 原序 「校订本」刊行序[栏目:天台小止观·净莲法师注疏]
 菩提树下问来人[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有何区别?[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二十二章 道、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第一节 道家对佛教心性论的影响[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多欲多烦恼[栏目:人生的阶梯·星云大师]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14[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丈夫去年去世后,有同修让我把照片放在佛堂的最右边,有人说这样不行,师父您说可以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有傲慢心的人不能进步[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六届:菩提法师在闭营式上的讲话(菩提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