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G 1280经:此经叙述天人与佛陀之间关于“爱”的问答。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62

  1280经:此经叙述天人与佛陀之间关于“爱”的问答。

  1280经是天人问佛:“谁屈下随下?谁高举随举?云何童子戏,如童块相掷?”大意是说什么东西随高而高随低而低,又是什么东西像童子掷土块一样相互游戏呢?佛陀回答是:“爱下则随下,爱举则随举;爱戏如愚夫,如童块相掷。”佛陀在这里重点谈到了烦恼,也就是“爱”。这里的“爱”,其含义比较宽泛,但是它与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博爱”或者“爱心”肯定是不一样的。佛教将“爱”视为一种心法,即贪恋执着于一切事物或某一特定对象,而所谓的“博爱”则是以“慈悲”二字来替代之。而作为佛法中的“爱”,《法句经》对之所作的结论是“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说明这种“爱”并不是什么好东西。故在本经中的偈语中,说“爱下则随下,爱举则随举”,这种“爱”多了,欲望也会增加;如果“爱”少了,烦恼也随之而减少。所以我们切切要注意,这里的“爱下”,与我们常说的“冷酷无情”是完全两回事,不能将二者混淆在一起。

  与“爱”相对应的是,圣者已无“爱”可言,或者说“爱”已经十分稀薄;而愚痴凡夫则终日沉于“爱”的各种欲望之中,如童子做游戏时掷土块一般,或许完全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所以说我们普通人眼中的“通情达理”,在于真正的修行人看来,却正是沉缅于“爱”的具体表现。照此说来,佛家所谓的真正的“爱”又是什么呢?据我个人理解,真正的“爱”,便是让自己以及周围乃至普天之下的人,都能做到“无爱”,都能早已脱离“爱结爱缚”,从而获得身心的出离。这种“爱”,是大爱,也是世间之至爱。(3.21.)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H 1281经:本经阐述这样一个问题:即对于世人而言,什么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F 1279经:本经为佛家伦理经典之一,内容主要是叙述何为“负处”,何为“胜处”?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V 1357经:本经叙述布施当以诚信为先。..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A 1164经:本经思辨性比较强,主要阐述..
 漫说《杂阿含》(卷四)~D 第92经(骄慢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四)~A 第343经(浮弥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Y 1321经~1324经:此四经乃佛与诸..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四)~B 二、念处经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九)~A 一、婆罗婆堂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七)~G 1033经为佛陀于达摩提离长者的病演说..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K 1339经:本经叙述十力迦叶为猎人说法,..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一)~F 566经~575经:此十经均叙述质多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情有义 满树桃花一棵根[栏目:往事百语]
 不知者不罪吗?[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行者与常住[栏目:白云禅师]
 沙里澄金 Sifting gold from the sand[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获得财富人生,何为智慧?成就幸福人生,怎样安心?[栏目:济群法师]
 十法界不离一念心 (宣化上人主讲)[栏目:基础佛理]
 修心八颂 讲记2[栏目:达真堪布]
 有佛法就有办法[栏目:慧律法师]
 相应238经 像毒蛇那样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无门直指 第七十一节 应否道破[栏目:程叔彪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