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T 1314经:本经叙述以“爱”为因而引起的种种不良后果。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51

  1314经:本经叙述以“爱”为因而引起的种种不良后果。

  一位名叫迦摩的天子来向佛请教:“贪恚何所因?不乐身毛竖,恐怖从何起?觉想由何生?犹如鸠摩罗,依倚于乳母。”

  如果我们念佛或习禅,虽然在初始阶段不主张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参究,但是终需要在心里面有个明白。例如我们的心中的烦恼究竟是缘于什么而生起,它们又是如何生长起来的。在迦摩天子的提问中,贪恚缘于什么,我们有时产生各种紧张恐怖的念头或心情又是缘何而起,我们的觉想(意念)又是缘何而起?这一系列的问题,往往会使得我们产生对各种形而上的终极问题的哲学思索。我们人类遇到的各种问题,或许远在天上的天人们也曾或多或少地遇到过。这些烦恼或恐怖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就像婴儿紧紧依偎在母亲怀中一般,不能片刻地分离。所以,当天人们提出诸如烦恼生起之因的各种问题时,正是仅靠他们自身也很难解决的问题。

  佛陀对这些问题有着深刻的洞察,他回答天人说:“爱生自身长,如尼拘律树;处处随所著,如榛绵丛林,若知彼因者,发悟令开觉,度生死海流,不复更受有!”

  佛陀在回答这些问题时,紧紧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即一切恐怖烦恼生起的根源,乃是出于一个“爱”字,即对所缘对象的贪爱。佛陀以“尼拘律”树作譬,即这种树类似于榕树,其枝长大生出后自然下垂,进入地中再复次生根,然后向四方蔓生,遂成独木成林之势。而爱种虽小,然引发的果报却既广且大,能延伸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前世今生和来世。故本经的结论为:

  一切贪恚、恐怖以及觉想之所以产生,全部都是以爱为因。若将爱根断除,则如截断多罗树头,于未来世不复更起,“不复更受有”。(5.14.)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U 1315经:此二经记述栴檀天子向佛请教如何做方能不堕于三恶道。
下一篇: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S 1313经:本经叙述贤圣之道看似甚难实则简易而平坦。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九)~B 1082经:有一位比丘入安陀林.....
 漫说《杂阿含》(卷九)~D 第234经(世间边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F 910经所述的是一位喜欢骂人的聚落主,..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二)~C 优婆离经(四)(五)
 漫说《杂阿含》(卷四)~M 第102经(领群特经)
 漫说《长阿含》(卷十)~B 二、大缘方便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二)~B 第285经(佛缚经):本经属于佛陀忆述性..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九)~V 1316经:本经叙述如果具足戒与智慧,..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四)~E 965经名叫“郁低迦经”,郁低迦是位外..
 漫说《杂阿含》(卷五)~D 第106经(阿那律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06-082修行的叮咛语[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6年]
 唐代长安译语人(韩香)[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密义显说 6.开放心胸[栏目:密义显说]
 佛为无上大度师.以六作度尽快学![栏目:仁俊法师]
 我知道助念功德很大,但是我很怕助念,怎么办?[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无为法[栏目:水野弘元]
 于十种对境,应具何种殊胜心?[栏目: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功夫如何保持[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七]
 真诚地赞美 是最温暖 最快乐的艺术[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只要至诚了教理就会透彻?[栏目:大安法师·开示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