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长阿含》(卷一)~C 毗婆尸佛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10

  接着,释尊对诸比丘说:“吾今欲以宿命智说过去佛事,汝欲闻不?”众比丘听了后当然很高兴,就对释迦说:“今正是时,愿乐欲闻!”这样一来,释尊就详细地为比丘们讲述了毗婆尸佛(菩萨)的降生方式,以及降生时出现的种种瑞相。在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毗婆尸菩萨出生时,也是从其母的右胁而出,落地后在没有人扶持的情况下就可以走路,走了七步,“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要度众生生老病死。’此是常法。”是不是诸佛降生人间时,都是这样子呢?

  第二,毗婆尸佛降生后不久,他的父亲(好像也是位国王)就召集了相师及诸道术,为太子相面。后来得出的结论有两个,一是如果在家,那么就当转轮圣王;如果出家,就可以成就正觉,十号具足。这两点与释迦佛降生时的有关记载如出一辙。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经中描述了毗婆尸佛所具的三十二相的具体内容,我觉得倒值得记录一下的:

  1、足安平,足下平满,蹈地安隐;2、足下相轮,千辐成就,光光相照;3、手足网缦,犹如鹅王;4、手足柔软,犹如天衣;5、手足指纤,长无能及者;6、足跟充满,观视无厌;7、鹿腨肠,上下臃直;8、钩锁骨,骨节相钩,犹如锁连;9、阴马藏;10、平立垂手过膝;11、一一毛孔一毛生,其毛右旋,绀琉璃色;12、毛生右旋,绀色仰靡;13、身黄金色;14、皮肤细软,不受尘秽;15、两肩齐亭,充满圆好;16、胸有万字;17、身长倍人;18、七处平满;19、身长广等,如尼拘类树;20、颊车如师子;21、胸膺方整如师子;22、口四十齿;23、方整齐平;24、齿密无间;25、齿白鲜明;26、咽喉清净,所食众味,无不称适;27、广长舌,右右舐耳;28、梵音清彻;29、眼绀青色;30、眼如牛王,眼上下俱眴;31、眉间白毫柔软细泽,引长一寻,放则右旋螺如真珠;32、顶有肉髻。

  关于佛的三十二相,诸经所记有些差别,但总体上是相似的,没有大的出入。

  在接下去的经典中,叙述了毗婆尸菩萨(大约是未成佛之前)出生后的一些经历。这里也出现了这位即将成佛的菩萨,有一天他到一个园林中去巡行游观,见到了老人的悲惨面状:“头白齿落,面皱身偻,拄杖羸步,喘息而行”。于是太子“怅然不悦”。回宫后,父王问侍者:太子为什么闷闷不乐?答说“道逢老人,是以不乐”。于是父王就以更好的“五欲娱乐”,“以悦其心”。然而这一切并未给太子带来任何的改观,反而情况还有所加重。

  接着,经中讲述了太子又出游,见到了病人,“身羸腹大,面目黧黑,独卧粪秽,无人瞻视,病甚苦毒,口不能言”;风到了死人,“杂色缯前后导引,宗族亲里悲号哭泣,送之出城”;后来又逢着一位沙门,“法服持钵,视地而行。”太子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声:“善哉!此道真正永绝尘累,微妙清虚,唯是为快”。于是他就问沙门说:你们沙门出家,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那位沙门就回答说:“夫出家者,欲调伏心意,永离尘垢,慈育群生,无所侵娆,虚心静寞,唯道是务。”听了沙门这样一段话,这位太子就把自己的衣服脱下交给侍者,让他归还自己的父王,然后就“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出家修道”。

  看了这段经文,我觉得释迦佛与其在说毗婆尸佛的过去世情况,倒不如是他自己出家前的情况的真实写照,只是二者略有些不同而已。在这里,我们不妨作些简单的比对,就可以知道释迦佛实际上在说他自己,而不是别人。

  接下来,经中描述了毗婆尸佛对于人生问题的追问。悟出了十二因缘法,以及苦、集、灭、道等四谛法门。以及如何灭除生死烦恼,这就是“逆顺观十二因缘”的问题。

  经中记载,毗婆尸佛初成道时,多修二观,即安隐观和出离观。他证悟佛道后,也曾像释迦佛那样作过这样的思想斗争:到底该不该把自己所证悟的真理向众生们宣说呢?他是很想宣说的,可是这些无上法门,“甚深微妙,难解难见”,“非是凡愚所能及也”,“彼必不解,更生触扰”,那么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弄不好还会引发众生的烦恼。于是他就“默然不复说法”。这时候,梵天王知道了毗婆尸佛的所念,就从天上来到了地下,“立于佛前,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然后他就合掌白佛言:“唯愿世尊以时说法!今此众生尘垢微薄,诸根猛利,有恭敬心,易可开化,畏怖后世我救之罪,能灭恶法,出生善道。”毗婆尸佛对梵王说:“你说得有道理,可是我所担心的是他们听不懂我所说的法。”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微妙之法,与这个世界上所遵循的法是完全相反的,佛菩萨的目的是让众生们对现世有出离之行,可是他们却乐在其中,不知疲倦,因此毗婆尸佛只好默然不说法。但是在梵王的再三劝请下,就答应了梵王的请求,“开演甘露法门”。但是这时候问题又出来了:他初次说法,应该为谁而说呢?他后来确定了人选,就是到盘头城内,先为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荼等人说法。于是他就到了盘头城盘头王的鹿野苑中,然后就对守苑人说:“汝可入城,语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荼:宁欲知不?毗婆尸佛今在鹿野苑中,欲见卿等,宜知是时。”这个守苑人不敢怠慢,就赶紧到城里去禀报。这两个人听到后,也就立马赶到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这里佛就开始为他们讲解一些佛法。但是,这个讲法是有过程的,而且要讲究一些技巧。比如说毗婆尸佛讲法的次序是:首先,讲“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恶不净,上漏为患,赞叹出离为最微妙清净第一”,也就是对人间的各种喜乐与痛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接着指出它们的缺点在哪里,再说如果要想得到彻底的清净与快乐,那么就要出离这这个世界。当佛说到这里时,二人“心意柔软”,开始“欢喜信受”,对佛所说的表示高度的认可。这时候,佛见到宣说正法的时机已到,便向二人宣说了四谛法门。当四谛法门一说完,王子提舍、大臣子骞荼就在座上“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时地神大声赞叹不已,“声彻四天王,乃至他化自在天,须臾之顷,声至梵天”。——这就是毗婆尸佛初转*轮的整个过程。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长阿含》(卷一)~D 神通
下一篇:漫说《长阿含》(卷一)~B 佛名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四)~E 五、至边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C 1123经:有一位与佛陀同为释迦族的族..
 漫说《杂阿含》(卷十)~D 第262经(阐陀经):本经为阿难为长老阐陀..
 漫说《长阿含》(卷十五)~A 一、种德经
 漫说《中阿含》(卷十九)~C 三、迦絺那经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O 第483经(无食乐经):本经叙述修禅的深..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O 1162与1163经叙述佛陀遇到一对老..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K 1142经:摩诃迦叶尊者长期住于阿练若..
 漫说《杂阿含》(卷五十)~L 1340经~1344经:此五经叙述比丘独..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二)~E 909经为调马经。有一位调马聚落落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愚者一得[栏目:法音集·佛教典故]
 高级佛学教本 第十六、十七、十八课 综合指要[栏目:高级佛学教本]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二 (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