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四)~A 一、大因经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30

漫说《中阿含》(二十四) 

(卷二十四)

一、大因经

  说法地点:拘楼瘦剑磨瑟昙

  参加人员:阿难及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为阿难广明缘起的甚深之法,又阐明七识住,以及二处。如果对于这些能够知如真的话,就名叫慧解脱;如兼修八解脱的话,就名叫俱解脱。   

  关于这部《大因经》,对于初学佛者来说,可能会显得比较抽象难懂,而且读起来也是比较枯燥晦涩。因为这部经的理论色彩很强,带有一定的逻辑思辨性。这部经典的重点是放在了因缘所生法之上。当代的一些专家学者,尤其是从事哲学领域研究的教授们在接触了佛教的缘起理论之后,有的会说佛教的缘起论,有些类似于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如果产生了这种认识,我觉得再正常不过,因为佛教的缘起性空理论,着实隐含着一些辩证色彩。但是,如果将佛教的缘起理论归到辩证法的范畴,那么将是十分错误的。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佛教的缘起法,是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础之上,就是说,它是建立在善恶因缘轮回果报的基础之上,这点与一般的辩证法存在着根本的不同,与唯物主义辩证法更是有着本质性的区别。进一步讲,如果不认可三世轮回报应理念,就无从搞清楚佛教缘起法的核心义理,从而也就无法对佛教产生真正的信仰。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把佛教经典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那将是本末倒置。当然,佛教经典(尤其是原始佛教经典,如四阿含)会传递给我们很多有价值的历史的、社会的信息,但是它的初衷毕竟是一座促进我们产生宗教信仰的桥梁或一个载体——它是使我们生起对佛法的信仰,而不是提供学术研究的历史资料。

  谈到这个话题是,我不妨多罗嗦几句。现在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宗教学专业,这些专业大部分是隶属于哲学系或人文学院。有些硕博研究生往往会把佛教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我觉得这是件好事,起码对佛教理论的传布与弘扬来说,是件好事;有些研究生也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对佛法产生了甚深的信仰,这更是难得的幸事。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上讲,我不主张出家比丘、比丘尼也去赶时髦,去攻读什么宗教学的硕士、博士。虽然佛教界需要一部分研究型的高级人才,但是佛法的要义并不让我们去追求学识的渊博,而是让我们去履践佛陀的教导。退一步讲,花了六、七年的功夫,去攻读一个宗教学的博士学位,对于我们世俗人士或许是必需的,但是对于出家的僧尼来说,又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助益?有人或许会说我这是一种“酸葡萄心理”在作怪。其实坦率地说,虽然我只有区区的本科学历,但我觉得作为一个学佛者,还是应该把主要精力花在我们该做的事情上。

  这部经典的说法因缘,是阿难有一次在静坐思惟之中,对于万法缘起的深入观察。虽然阿难到佛陀灭度之前尚是一介凡夫,他是他通过自己的静虑思惟,也觉察到此缘起之法,“极甚深!明京甚深!”但是阿难却参悟不透,搞不清它们之间到底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然我观见至浅至浅”。于是阿难就于晡时,前往佛陀之所进行请教。

  佛陀说,缘起之法自然是十分深奥的,其实对阿难来说,弄不清究竟也是正常的,因为他对“此缘起不知如真,不见如实,不觉不达故”。接下来,佛陀就详细地为阿难讲解了缘起的相关义理——

  佛陀的观点是,我们众生像织布机上的织锁那样,来来往往穿梭于生死轮回之间。那么造成我们衰老乃至死亡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就是因为我们有了“生”。有生必有死,这是一个人尽皆知的自然规律;如果万物生下来后永远常留于人世间,那么我们个世间一定将会变得拥挤不堪,甚至连立足之地都将不复存在。那么造成“生”的原因又在哪呢?就是“有”。这个“有”,是存在之义,即由于因果法则的作用,而产生的自然存在之物体。这种物体既可以是实有的,也可以是假有的;既可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也可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既可以是我们可以通过意识感知到的,也可以是通过我们无法感知的方式而独立存在的。

  那么“有”产生的根源是什么?是“受”。这个“受”,是为“领纳”之义,它是我们感官、所感官的对象以及认识主体三者结合而产生的各种感受。这种感受,既为外界,也为我们自身在精神力量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各种苦、乐的受体。之所以有“受”的产生,主要是我们执取不放而受到过去业缘的影响,非自身意志所能轻易左右。以此类推,“受”缘于“爱”,因为我们有了种种爱念才会执取于“受”,没有“爱”,“受”就无体可缘,就自然消失。这个“爱”,内容十分广泛,我们很难用一两句话所能表述完整。佛陀的观点是,因为“爱”,而有了“受”,有了“受”才有了“有”,有了“有”便有了“生”,有了“生”,自然会有“老死”的存在。而一旦有了“老死”,我们就会产生各种愁戚,就会产生悲欢离合与喜怒哀乐。因此,它们都是我们生命痛苦的根源所在。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佛陀在这里说“无生便无老死”、“无爱便无受”之类的观点,并不是让我们从此都变得没有“爱”,变得冷酷无情,而是让我们不要“执取”于“爱”与生死,对于生活之中的各种变幻挫折要泰然处之,“宠辱不惊”。从现实意义上讲,就是要保持一颗平和、自然之心,遇事不要过于执着,随遇而安。我们常讲“平常心是道”,就是要我们去看淡人生,看淡是非与恩怨,看淡生死别离的各种苦患。如果把佛教片面地理解为是一种灭欲的甚至是灭绝人性的、跳出红尘的冷漠宗教,那么就是大大地误解了佛教。因此,我们在学习佛法时,要正确地理解,对佛法要具备正知正见,否则就会落入谤法之嫌。

  佛陀通过对于生、老死等名相的反复阐解,从而说明一个道理,就是我们现实世界之所以有种种苦患恼人之事产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了生与爱等因素的作用使然。佛陀在这里所讲的,实际上就是佛教中十二因缘理论的浓缩。佛陀对他们分析得非常到位,可以说一语中的。关于十二因缘的内容,主要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一般而言,缘无明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在十二因缘的十二支中,各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后者为前者之果;前者若灭,后者亦灭。故十二支的相互关系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此十二支之间是处于一种相依相待的关系,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缘所成立。但是我们要从三世的角度去看待其中的因与缘,即因有三世因,缘有三世缘。如果抛开三世去谈因缘,都是片面的和不完事的。有关十二因缘的相关分析,我在前面的相关文章里已经有所涉及,此处就不再多讲了。

  接下来,佛陀谈到了对于因缘所生法上所存在的种种错误知见,比如说在“我”、“无我”、“常”、“无常”等观念上,有些人执取于“我”与“常”,有的人执着于少色,有的人执着于非少色;有的人执取于无色,有的人执取于非无色……凡此等等,都是不正确的。此外,佛陀还谈到了“七识住”与“二处”。七识往是:

  1、有色相的众生,有有形的身体,有独立的思想,就是六欲界天;

  2、有色众生若干身、一想,即梵天初生,不夭寿;

  3、有色众生一身、若干想,即晃昱天(光音天);

  4、有色众生一身、一想,即遍净天;

  5、有无色众生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是空处成就游,即无量空处天;

  6、有无色众生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处,是识处成就游,即无量识处天;

  7、有无色众生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处,是无所有处成就游,即无所有处天(无色界的第三天)。

  “二处”是指:

  1、色界天的众生,为无想无觉,所谓无想天,即色界第四禅的第四天;

  2、无色界的众生,为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即非有想非无想处天,即无色界的第四天。

  最后,佛陀谈到了“八解脱”,它们分别是:

  1、色观色。即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就是说于内身有色想之贪,为灭除此贪,而观外不净之色,使贪念不能生起。

  2、内无色想,外观色。就是内无色之想,观外色解脱。于内身无色想之贪,但仍需籍助于观外不净之色,以使贪不再生起。

  3、净解脱,身作证成就游。此为观净色,使贪不起,将此净解脱由身口证得,具足圆满,而止住于定。

  4、度一切色想,灭除有对之想,不念若干之想,为无量空处,是成就无量空处,而游止于其中,即空无边处解脱。

  5、已度一切无量空处,为无量识处,是成就无量识处,而游止于其中,即识无边处解脱。

  6、度一切无量识处,为无所有处,是成就无所有处,而游止于其中,即无所有处解脱。

  7、已度一切无所有处,为非有想非无想处,是成就非有想非无想处,而游止于其中,即非想非非想处解脱。

  8、已度一切非有想非无想处,为知灭解脱,成就身作证,而游止其中,以及慧观诸漏尽知。

  从上述可得知,所谓“八解脱”,它们实际上是八种禅观过程中的八种修行进度。如果按照此八种法门去实修,便可断除三界各种烦恼,而获得最后的解脱。前三解脱系以无贪为体。其中,前二者依初二静虑,缘欲界可憎之色为境;第三解脱依第四静虑,缘欲界可爱之色为境。其次的四无色解脱则以四无色禅定为体,各缘自地及上地苦集灭谛及九地类智品之道等。在八解脱中,唯第三、第八二者名为身证,系基于殊胜与二界等二种缘由。所谓殊胜,谓第三解脱唯取净相不令取惑,第八解脱则有别于其余有心的七种解脱,它是属于无心。

  对于“七识住”、“二处”和“八解脱”,佛陀的观点是:如果比丘们对它们都知道得很彻底很清楚,而且能够做到心不染著的话,那么就能获得解脱,就能够成就阿罗汉的果位。

  由于此部《大因经》十分抽象,加之本人对之理解十分有限,故就此打住。(09.05.19)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中阿含》(卷二十四)~B 二、念处经
下一篇:漫说《中阿含》(卷二十三)~H 八、无经
 漫说《长阿含》后记
 漫说《杂阿含》(卷十七)~F 第465经(著使经):叙述地水等六界,均..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H 694~696经:比丘请教佛之问题,佛..
 漫说《长阿含》(卷五)~A 一、典尊经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B 二、福田经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一)~B 864经至866经,此三经阐述初禅。..
 漫说《长阿含》(卷十一)~B 佛对伽罗楼尼乾子的预言
 漫说《长阿含》(卷五)~B 四无量心与典尊的出家
 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四)~G 968经(给孤独经):本经是给孤独长者..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一)~M 1044经所述的事件发生在佛陀灭度之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我是净土弟子,现在兼修金刚萨埵百字明,如法吗?金刚萨埵百字明是密法吗?[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谦以让人,配好风水[栏目:心念与命运·第1册]
 公鸡与虫儿[栏目:禅话禅画]
 已被结合的六处[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佛与众生同行[栏目:达真堪布]
 自我成长 - 忙人时间最多[栏目:方外看红尘]
 那念经、念咒回向给受灾的人,真的能化解灾难吗?[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解脱心 A Heart Released 七、殊胜的地位:道、果和涅槃的基础[栏目:解脱心 A Heart Released]
 释迦牟尼佛传 第卅七章 玉耶女的悔改[栏目:释迦牟尼佛传]
 趣品《圆觉经》之二十一[栏目:超然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