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七)~C 三、瞿昙弥经(180)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436

三、瞿昙弥经(180)

  说法地点:释迦国的尼拘类树园

  参加人员:瞿昙弥(大爱道)、阿难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世尊的姨母瞿昙弥夫人以金缕衣供佛。佛则叫她布施给比丘众,但是经过三劝而不从。这时阿难立在于世尊后面,佛陀就为阿难说七施众,以及十四私施,并谓四种布施之净和不净等事。   

  这部经虽然讲的是佛陀的姨母(养母)供养金缕衣的故事,实质所讲的重点乃是布施的差别。我们知道,在佛陀居止于他的故乡迦毗罗卫期间,佛姨母大瞿昙弥(大爱道)曾经亲手缝织了一件极其珍贵的金缕衣,用以布施供养给佛陀。当时佛陀没有收,而是让他布施给比丘众。但是大爱道不答应,一定要供养给佛陀;而佛陀也是再三地推辞。后来阿难在一旁打圆场,说:“世尊!此大生主瞿昙弥于世尊多所饶益,世尊母命终后乳养世尊。”佛陀听到这话,自然也就无话可说——后来瞿昙弥在佛陀面前要求出家时,佛陀也曾不答应,后来阿难再次使出“尚方宝剑”,即大爱道曾有恩于佛陀为理由,劝说佛陀答应了收留女众出家,于是就产生女众僧伽。

  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就是在佛姨母大爱道未出家前,佛教僧团究竟有没有比丘尼?佛姨母是佛教历史上第一位女比丘尼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说明佛陀在宣说这部《瞿昙弥经》时,佛姨母已经出家而成为比丘尼——但是根据经中意思,似乎暗示着佛姨母此时并没有出家;而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是说在大爱道出家前,比丘尼僧团已经存在,那么与佛教史上的记载又不太吻合。因为在此经中,佛陀明确地提到了“比丘尼”一词,说明此时比丘尼僧团已经成立,原始佛教已经有了今天意义上所说的“二部僧众”。

  佛陀在经中重点提及了以下几个有关布施的名相:

  1、七施众——所谓七施众,即七种布施的对象(比丘、比丘尼),此对象主要是指集体大众,而非个人。因为此七众比丘可成为布施的对象,故称七施众。具体为:

  (1)佛住世时的二部僧众,即比丘、比丘尼二众;

  (2)佛灭度后的二部僧众;

  (3)比丘众;

  (4)比丘尼众;

  (5)特定的比丘、比丘尼二众;

  (6)一定数量的比丘众;

  (7)一定数量的比丘尼众。

  七施众的具体表现:

  (1)佛住时,以佛为首,而布施佛,以及比丘众,此为第一类施;

  (2)世尊涅槃后布施给二部众;

  (3)布施比丘众;

  (4)布施比丘尼众;

  (5)凡是参加参加到大众团体中来的,无论是比丘还是比丘尼,均可以获得布施;

  (6)即便是道业不精进的比丘,也有获得布施的权利(即布施给不精进的比丘,同样可以获得福德善报);

  (7)布施给道业成就的比丘,更可以获得无量的福报。

  世尊认为,凡是布施给上述七种比丘、比丘尼众,均可以“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广报”。

  2、十四私施——即十四种对于比丘(比丘尼)个人的布施。

  所谓十四私施,就是对于十四种类别(比丘、比丘尼)的布施。具体为:

  (1)布施如来;

  (2)布施独觉(辟支佛);

  (3)布施阿罗汉;

  (4)布施阿罗汉向;

  (5)布施阿那含;

  (6)布施阿那含向;

  (7)布施斯陀含;

  (8)布施斯陀含向;

  (9)布施须陀洹;

  (10)布施须陀洹向;

  (11)布施离欲的外道仙人(修行者);

  (12)布施给精进之人;

  (13)布施给不精进的人;

  (14)布施给畜生。

  世尊同样认为,布施给上述十四种人(类),可以得大福,得大果,得大功德,得大福报。

  3、四种布施,三净施

  (1)施主清净,受施者不一定清净——指施主用功办道,而受施者则行恶法,不精进;

  (2)施主不一定清净,而受施者清净——施主行恶法,而受施者用功精进;

  (3)施主与受施者均不清净——施主与受施者均不讲因果,颠倒是非,多行恶法;

  (4)施主与受施者均很清净——二者俱为精进,讲求因果,广行善业,广行妙法。

  这里的“三净施”是指:施主清净、受施者清净,施者与受者均清净。

  我们常称施主的捐资行为是一种“净资”,一方面赞叹施主的无私乐助捐献(当然,大多数未必能做到“无私”,即无所求无所愿),另一方面指的是即使那些来路不正的捐资,一旦用到了正途之上(比如济贫扶困、建寺塔、塑金身及供养僧众衣食药物等),均可以化有罪为无罪。不过这里也有一个分寸和火候的把握问题,如果有意或无意曲解了佛法的要义,纯粹是为了纳财添香火钱而着想,那么就很有问题。一涉及到“钱”字或“利益”二字,大家未必都能保持高风亮节,有时曲尊谄迎之事也时而为之。比如说我本人,就很难免俗:有时尽说些口是心非的假话、套话和官话去忽悠人。当然,依鄙人想,如果达到疗病的目的,适当用些麻醉药品,也未尝不可。作为患者,倘嗜醉成瘾、成性,则不仅误己,亦误人;作为医者,倘施用麻醉品成为惯例,滥施违禁药品,则不仅误人,更误己。(09.08.25)


{返回 界定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七)~D 四、多界经(181)
下一篇:漫说《中阿含》(卷四十七)~B 二、五支物主经(179)
 漫说《中阿含》(卷四)~D 断惑证真
 漫说《杂阿含》(卷二十六)~K 711经(觉支经):在本经中,无畏王子..
 漫说《杂阿含》(卷十三)~J 第323经(六内入处经):本经阐述的何为..
 漫说《长阿含》(卷十一)~E 《善生经》所揭示的家庭伦理道德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八)~D 1277经:有一位天子于后夜来诣佛所..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G 1151经至1154经:此四经分别叙述..
 漫说《杂阿含》(卷九)~L 第249经(舍利弗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三)~J 1173经:本经主旨是教导我们应认清一..
 漫说《中阿含》(卷三十)~A 一、行欲经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B 1106经:本经叙述天帝释种种异名的因由..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贪官污吏,与盗何异[栏目:心念与命运·第4册]
 格萨尔王传 第30回 破关隘岭军打阿扎保江山王弟送老命[栏目:格萨尔王]
 动静如是用(来果禅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自己已经受菩萨戒,但是斋日煮午饭给家人吃,自己不能吃,看着他们吃,自己会生闷气,该如何转念?[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天花乱坠 地涌金莲 The Heavens Rain Down Flowers;Golden Lot..[栏目:达摩祖师西来意 The Intention of Coming from the West]
 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之法[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改命永远从孝顺供养父母开始[栏目:佛教与孝道]
 什么是“教法”和“证法”二者是什么关系?[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中国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王雷泉)[栏目:王雷泉教授]
 The Dhammapada - Chapter IV. Flowers.[栏目:The Dhammapada and The Sutta Nipata]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