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寺院组织与内修外弘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2

寺院组织与内修外弘
——发表于元亨寺座谈会

  说到传统继承和现代发展的问题,在现在这个急剧变化时代里,如何继承和开展佛教事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不能继承良好的传统,只一味的求发展、求生存,可能导致传统丢失,所以在求生存发展之同时,我们应该要谈继承。
  整个佛教,从释迦牟尼佛设教、订定戒律,都是涵盖了佛教的管理制度。到了中国,祖师大德制定了清规,这也是一种优良的传统。要谈寺院管理的优良制度,立足点不外乎是戒律和清规。清规主要是为了维护僧团共同生活的体制和行事,包括寺院应有的职能,以作为寺院存在的意义。
  过去大陆的寺庙,有子孙、十方两种不同体制的寺庙,对于前者而言,住持是终身制的,而后者只是在短时间内担任管理的职责。客观地说,如果担任行政或住持等等事务,多少会影响到个人的修行。所以在体制上,应当能让担任行政的人有时间退下来修行,这是相当重要的。
  至于寺院的职能,不外乎有修行和弘法、慈善等等,我们要充分发挥它的每项职能。面临现今这种时代,处理好内修外弘,也就是出世和入世的关系,实在相当重要。如果过度倾向外弘,就会忽略出家人的内修;过份强调内修,则必会忽视外弘。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就另一方面来看,要是入世太深,难免被滚滚红尘淹没,到时候就跟在家人没什么区别;如果出世心太强烈,就会入山修行,什么事情都不想做。所以这个问题能不能正确处理好,直接关系到佛教在未来能否健康地发展。


{返回 济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素食,不仅仅是吃素——兼谈如何开好素菜馆
下一篇:僧伽禅修教育之未来展望
 自他相换换了什么
 学佛不能缺少什么
 写在《金刚经专集》前
 六根清净方为道
 那些需要否定的
 能力
 福建丛林漫谈——以我在福建出家生活为线索
 佛与众生的根本差别在哪里?如何跨越?
 教的和学的都要到位
 《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梦中梦因果问答 133 什么业力让阿棕榈生为古症孩子?为什么往生前...[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一苇过江 序 自序[栏目:果煜法师]
 出家者不守规矩,道场还应该接受他吗[栏目:道场法会·净空法师问答]
 圣者言教 第十七课(十三)信心不圆满时如何观想上师[栏目:圣者言教]
 《觉悟之路》第二十九章 再生者为何[栏目:那烂陀长老]
 放生是培养慈悲心[栏目:放生心得]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0一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珍贵体验 启迪行者[栏目:传喜法师]
 大修行者经络走向[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天台小止观》讲记 觉知魔事第八[栏目:果煜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