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病态社会心理的医治
 
{返回 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584
二、病态社会心理的医治
  
  病态社会心理,指由病态的社会文化所引起的不正常心理,荣格谓之“精神传染疾病”,它们具有一定的群体性、流行性、传染性、无意识性,感染成瘾者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不以其为不正常。
  实用心理学列举的现代病态社会心理,有自私、空虚、贪婪、吝啬、自闭、迷信、虚荣、冷漠、浮躁、压抑、病态怀旧、定势错位、不孝、超购症等。病态社会心理造成名利狂、权力狂、购物狂、追星狂、财迷、股迷、官迷、网迷、球迷、“发烧友”等各种病态人格,虽然其症状一般较发狂得精神病为轻,医学上不列于精神病和神经症,但以心理健康的标准衡量,则属不正常,是受某种非理性的、不能自主的欲望或“瘾”所驱迫,有害于个人的心灵成长和社会的文明发展,在佛教看来属“心病”,为烦恼的恶性膨胀,可归于《治禅病秘要法》所谓患“利养疮”而“失心”之类,需要调理医治。
  病态自私,或曰极端个人主义,乃是各种病态社会心理的总根子。具有自私心理,以个人为本位,为自己谋利益,乃人之常情,即从佛教的世俗谛而言,亦不足为病。《法句经》说“自利利人”,《杂阿含经》卷十四言“自利利他俱利”,为佛教处理自他关系的基本原则。《七处三观经》佛言:
  若人自护,不护他人,是胜上。
  《瑜伽师地论》卷一说不利己也不利他为下士,自利而不利他及利他而不自利为中士,自利而又利他为上士。虽然自谋己利,但起码不损人利己,能兼顾自他,遵守社会公认的道德、公德,够得上佛教所谓“中士”,方称正常的人。若只顾自己,具有过强的自我扩张欲和自我敏感性,没有社会责任感,只知向社会索取,为自己抓捞,为达到私我的目的,不择手段,不考虑别人和社会,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便成了病态自私。
  病态自私患者,其病态表现于各个方面:若手握权柄,则以权谋私,拉帮结派,排斥异己,陷害忠良;若身怀知识技术,则行垄断剽窃;若遇强于自己者,则妒火中烧,贬抑诋毁;在恋爱、家庭关系上常感情自私,对对方占有玩弄;在人际关系上常损害他人,不讲道德,人缘很差;在社会生活中常不讲公德,人格卑下,被人斥为小人、坏蛋。病态自私者多病态贪婪,欲壑难填,若贪财,则惟利是图,见利忘义,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贪污索贿,盗窃抢劫,扒赌坑骗,从而堕落为贪官污吏、盗贼罪犯,乃至身陷囹圄、家破人亡者,不知几何;若贪权位,则百计钻营,巴结攀附,即能得势,也不过是“狗官”;若贪色,则纵欲无度,调戏奸淫,成为色狼、嫖客;若贪名,则假冒诈骗,欺世盗名。
  精神空虚,主要是由社会信仰危机及价值多元化所导致。精神空虚者没有信仰和理想,精神无所寄托,百无聊赖,或庸庸碌碌混日子,缺乏主动性,如同行尸走肉;或打牌、吸毒、嫖赌、酗酒以寻求刺激,填补空虚;或放纵自己、自暴自弃。
  病态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目性交织的社会心理,症状是心神不宁,焦躁不安,缺乏主心骨和理智,在急剧发展的社会潮流驱迫下,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急功近利,盲目地追逐时流,或冒险炒股票、期货、房地产,摸奖打彩,结果往往失败;或被炒作书稿、影视所盲导,盲目购买;或这山望着那山高,频频“跳槽”;或文身刺字,表现无可奈何、自嘲的情绪。甚至在文艺创作、学术研究上,急功近利,不老实下工夫,炒作、抄袭、拼凑、剽窃的风气也越来越严重。
  关于钱财的病态社会心理,有拜金主义、强迫性积蓄、追逐便宜货、超购症、收藏癖、金融恐惧症等。只知向钱看,使人成为金钱狂。只积金而不合理消费,强迫性省吃俭用以积蓄的守财奴,与挥霍无度的非理性消费,为对待钱财的两极病态,皆曾被佛陀所斥责。《杂阿含》卷四第86经佛言:若收入不多却大手大脚,不顾其后,“人皆名为优昙钵花,无有种子”,若积财不用,为守财奴,“旁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同经卷四六第1232经佛斥责积金百亿而舍不得自己消费也不布施给别人的摩诃男长者“非正士”,谓其钱财如同旷野中所聚之水,没有被用,即被蒸发消尽。疯狂收藏的心理近于守财奴,以占有物为感情和安全的依托,从收藏品获得优越和权势感,以逃避孤独。追逐便宜货者,获得获胜感,关心的是钱而非质量和用途。“超购症”或“购物瘾”也是一种非理性消费,常受货物和广告的诱惑,或为贪便宜,无理智地购买不需要或没有用的东西,买来后又经常后悔,也是一种对物的病态依赖,类似于酗酒、吸毒、赌博,有此瘾者经常表现出自信不足。美国在10年间超购症患者从5﹪上升到10﹪。女性比男性高出1-2倍。
  虚荣,被认为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其实质是对名利、享受、权位、自我成功的过分贪求,佛学看来是我慢和贪的一种表现。
  由赶时髦到阵热、时尚、时狂,也是一种病态社会心理。时髦、阵热多是零散、短暂的,具浅俗性,来得快也去得快。时尚为时较久,成为一种生活风格。时尚发展为时狂时,参与者的身心投入达到丧失理智的亢奋、癫狂状态,如近年来国内盛行的彩票热、炒股热、追星热、足球热等,成为一种与暴乱、骚乱、恐慌十分接近的群体行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它们往往是社会失范的心理前奏。树异于人和求同于人,是赶时髦、追求时尚的心理动机,追求时尚是对个人尊严感觉不到满足时的一种补偿手段。追星,是自己想成为明星之欲望的一种投射。
  在治疗病态社会心理方面,佛教心理学甚多效用。佛教对世俗欲望和烦恼的批判,以快乐和利乐众生为本的人生价值观,知足常乐、布施奉献的精神,及观诸法无常、无我之法,是从根本上针治以自私、贪婪为本的各种病态社会心理的良药。用古今圣贤名人破除贪婪的格言自警,时时提醒自己,省思贪婪的危害,是心理学家常用以治疗病态贪婪的“格言自警法”。佛经中揭示贪欲过患、可作自警格言的言句甚多,如《法句经》佛偈:
  芭蕉以实死,竹芦实亦然,驹驴坐妊死,士以贪自丧。
  天雨七宝,欲犹无厌。乐少苦多,觉者为贤。
  虽多积财宝,崇高至于天,如是满世间,不如见道迹。《八大人觉经》云: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以这些经文佛言为座右铭,经常念诵,自有息灭贪欲烈火、清凉心地的作用。
  佛教珍惜人生和精进不息的精神,是治疗空虚的良方。参与慈善救济工作,助人为乐,在布施奉献中体味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空虚感自然会消除。
  调治虚荣心理,首先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认识到人虽然需要有一定的荣誉、地位,但这种需求应该与自己的才能和社会角色相一致,非分地、过分地追求荣誉地位,死爱面子,只能歪曲人格,给自己带来烦恼,令别人嘲笑。虚荣心属佛书所谓“名闻利养”,谓之“疮”——一种心理疾病,虚荣虚荣,虚幻不实,爱虚荣者不仅不得“荣”,而且失去“荣”。看破虚荣之“虚”,务实不务虚,方为智慧。
  针治病态自私,主要用内省的方法,对自己潜意识中的自私心理进行反省,改正过错,并向无私利他的榜样学习,积极做助人利他的好事,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中逐渐淡化私心。佛教详析无我之修观,大乘以利乐众生为价值取向的菩萨精神,可谓针治各种病态心理之根——自私心的良药。经常省察自己处事待人时的心态,及时发现露头的自私心理,明白自私的祸害,用诸法无我的正见如实观察内心深处作怪的那个“我”是谁?何在?发现此“我”之假,则私心自然淡薄。《紫柏语录》曰:
  心病乎“我”,唯忘我者,病无所病,可以药天下之病。
  多观察贫穷困苦、老病衰残者的痛苦和社会弊病,积极投入利益众生的慈善公益事业和改造社会的事业,经常为他人和大众着想,能将狭隘的私心转化为广大的公心。荣格在《铃木大拙〈禅佛教入门〉导言》中说,对于推动我执之消除,心理医生完全无能为力,最多只能帮助患者减少破除我执道路上的障碍,而禅宗在这方面颇为得力。

{返回 佛教心理学·陈兵教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教心理学 第三节 心理健康与个人成长
下一篇:佛教心理学 第二节 不良嗜好及病态社会心理的针治
 佛法对科学的启迪
 无常、无住与心理应变
 佛教心理学 第五节 佛教与教育及智力开发
 空灵的艺术境界
 佛教心理学 第七节 讲经说法与宣传心理学
 佛教的教育方法
 佛教心理学 第四节 佛教管理心理学
 佛教心理学 第二节 不良嗜好及病态社会心理的针治
 《佛教心理学》摘录 目录
 智力提高及潜能开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