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慧灯之光八 《赞法界颂》浅释 三
 
{返回 慈诚罗珠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592

《赞法界颂》浅释 三

圆通如日月,水现影皆同,

色声双泯绝,差别云何有?

“圆通”,也即真空、善逝、心的本性。

心的本性为什么叫圆通呢?从空性的角度来说,心的本性是非常圆满的、远离一切执着的空性;从光明的角度来说,心的本性具足一切佛的功德。

就像佛经所讲的,在一块如同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宽大的布上,绘制出须弥山、四大洲等等,然后用神通把它装在一粒小芝麻里面一样。在我们的心里,原本就具备佛的法身与报身功德,不需要重新去创造,所以称为圆通。

实际上这就是密宗的观点,只是这里讲得比较笼统,而密宗讲得非常具体,之间存在着广和略的差别而已。如果心的本性只是单单的一个空性,没有光明、没有佛的法身与报身功德,那就不能用圆通的词句来形容。藏文偈颂的用词,也有圆通的意思。

“圆通如日月,水现影皆同”,圆通就像日月一般,只要在空中有月亮,平静的水面上就会显出月影。日月的倒影在水里显现的时候,虽然表面上和真正的日月不是一回事,但实际上二者都同样显而无实有。日影、月影在水里显现的时候,要从两方面去看:一方面,月球上能看见的所有东西,都能在水中完完整整地显现;另一方面,月影虽然显现出来了,但水中不会真正有一个月亮,只是虚幻的影子而已。圆通也是这样:一方面它是空性的,另一方面它虽然是空性,却不是单空,而是具备所有佛的功德,心的本性光明。

“色声双泯绝,差别云何有”,在心的本性圆通上面,没有色法,没有声音,色声二者都泯灭断绝了。既然如此,又怎么会有差别呢?没有差别。日月的水中倒影与心的本性,都同样有现象无实体,所以没有差别。心的本性从显现的角度来说,佛的无漏功德全部具备,但它不是实有的,而是空性的,所以二者没有差别。

三世可寻思,生缘时决定,

若悟己身法,己身云何有?

心的本性光明,是值得我们三世都去寻求、思维、求索的目标。任何因缘或时间,都不能动摇心的本性,因为它是决定的、固定的、永恒的,既不受时间的影响,也不受生缘的影响。如果它是一个有为法,那就会受到生缘与时间的影响。所有的世俗谛都是不决定的,而圆通却是决定不动、恒然不变的。

“若悟已身法,已身云何有”,“己身法”,是指我们自己具备的法,也即心的本性。如果证悟了心的本性,我们怎么可以说我是实有的呢?心的本性本来就是空性。

如水居热际,处热觉悟非,

寒际理亦然,圆通皆如是。

在气温炎热的夏天,水也是温热的;在天气寒冷的冬天,水也是冰冷的,水的冷热与外界的气温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无论如何,水的本质却没有变化。同样,圆通就像水一样,无论觉悟还是不觉悟,其本质永远不变,始终存在。

心恒烦恼覆,迷惑不能了,

若离烦恼缠,觉悟而非有。

心恒时被烦恼所覆盖,我们的迷惑、烦恼就永无穷尽、无法了脱。如果离开了烦恼的缠缚,就获得了觉悟。觉悟的时候,迷惑、烦恼也必将一扫而空。

汉文版的这个偈颂文字上说得不是很全面,而藏文版中却说得很清楚,当我们有烦恼的时候,叫做众生;烦恼断除,心的本性显现出来的时候,就叫做佛。实际上佛与众生只是证悟与否的差别。

普通显宗认为,佛与众生的差距,就像天地一般遥远,但三转*轮,尤其是密宗却认为,众生与佛就像一个物质的两个侧面,虽然前面是红色,后面是白色,但实际上是一个物体。本体永远不会有变化,有烦恼的时候是佛,证悟了以后,就是双重的清净。

我以前介绍如来藏(见《慧灯之光》)的时候,提到过达摩祖师的《悟性论》和《血脉论》,其中的内容讲得与密宗完全一样。《悟性论》中讲道:一个人证悟的时候,叫做佛;没有明白道理的时候,就是众生。《血脉论》中说:众生和佛就像水和冰的关系,天冷的时候,水会结冰变成固体;气温上升的时候,它又会融化成水,不管形态如何改变,都没有离开过水的本质。密宗很多经续和论典,也会用这个比喻来描述贪嗔痴烦恼与佛智的关系。如果对这些道理能够了解透彻,以后学密宗的时候,最终听到的也就是这些,不会有更高的境界。只是密宗会给我们提供更多证悟的方法而已。

2、如何修行

下面主要讲述,该如何修行以及修行的境界。

如眼观诸色,离障能照曜,

真空理亦然,照曜离生灭。

从汉文版的字面意思来看,此偈颂是说:就像眼睛看任何色法的时候,如果没有障碍,就能看得很清楚,同样,心的本性法界真空也是这样,光明、清净,远离一切生灭。

但实际上这个偈颂所要表达的意思还要深一些:在根本慧定的时候,外在的物质等现象对证悟者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叫做“离障”。“照耀”的意思,就是没有任何执着,能够证悟心的本性光明。真空法界也是这样,都是光明无碍且远离一切生灭的。

我们凡夫在看到色法、听到声音的时候,第六意识自然而然地会去分析这些所见所闻的好坏与否等等。如果觉得好,紧接着就是贪心;如果觉得不好,不同程度的嗔恨心又会紧随其后,所以都是障碍。

从根本慧定当中出来以后,虽然照样看得见东西,但即使看到也不会有障碍,而会将一切看做如幻如梦,所以不会执着,正因为不执着,所以菩萨一地以后,不会造新的业。凡夫地的时候,虽然也在努力忏悔,想方设法清净罪业,但在清净业障的同时,也会造作各种各样的业。对此,藏文版的颂词里面说得很清楚。

证悟者在眼见色法的时候,有两种境界:一种是根本慧定的境界,一种是出定以后的境界。一地菩萨在进入根本慧定的时候,感觉不到外界的色、声、触等等,唯一的存在,就是心或意识。虽然意识永远都不会直接接触或证悟心的本性如来藏光明,不能进入光明的境界,但由于我们的第六意识上面,播下了很多闻、思、修的种子,当这些种子逐渐成熟的时候,就可以把我们逐渐引入到法界光明当中。

佛经中说,就像从很远的地方看大海,表面似乎风平浪静、纹丝不动,但假如走到海边就会发现,大海永远都离不开海浪,一直都是动荡不安的。同样,虽然一地菩萨自己感觉到意识完全停止了,没有任何思维和杂念,自认为自己的境界清净纯正、毫不动摇,但在二地以上的菩萨看来,他的境界当中还是有很多不纯净的念头,只是他自己感觉不到而已。

加行道凡夫位的禅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色界的禅定。凡夫修成无色界禅定以后,一进入禅定状态,周边所有的色法、声音或现象都会消失;另外一种加行道修行人在进入禅定的时候,虽然已经证悟空性,但他的眼睛还是可以看到色法,耳朵也可以听见声音,只是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里没有执着,一直处于很平静的状态当中。其实不仅是证悟者,哪怕仅仅修成世间禅定的人在进入禅定的时候,旁边很明显的色法与巨大的声音也不会对他有影响。

以前有一位上师燃指供佛,他的上师就问他:你有没有修成止观禅定,如果没有禅定境界,就会出问题——在燃指的中途,会因无法忍受痛苦而后悔。他回答说:我的止观比较稳定,应该没有问题。

这就说明,在进入禅定境界的时候,即使燃指供佛,也不会感觉到痛苦,但在没有到达这样的境界之时,燃指供佛就要承受难以想象的痛苦了。

耳识闻于声,离妄及分别,

法界性亦然,分别妄非有。

菩萨在进入光明境界的时候,不仅没有执着,而且连现象也不存在。从根本慧定当中出来以后,虽然耳识能听到声音,但证悟者在听到声音的时候,无需观察,就能当下体会到声音是空性、如幻如梦、显而无实有,也不会对声音有执着,所以不会造新的业。法界本来就是光明清净的,远离一切分别妄念。

不仅是眼、耳,接下来的鼻、舌、身、意都是这样。密宗,尤其是大圆满里面称其为六根自解脱。自解脱的意思是说,虽然眼睛看到了,产生了一个眼识,但是眼识自己就解脱了,就像冰融化成水一样,立即变成了空性的感受。

从中观的角度来说,中观自续派所讲的内容,都是菩萨出定以后的状态。

境界比较高的修行人在听到一个声音的时候,只要一专注于声音,声音当下消失,立即可以进入空性状态当中,尽管周围的人可以听到这个声音,但在他的境界中,就没有声音了。但初步的证悟者一般达不到这种境界,最多是虽然感觉到有声响,但对声音没有执着。这不是字面上或理论上的了解,而是深深的体会。

阿底峡尊者曾说过:“如果产生痛苦等一百个念头,进行一百次寻找(观察),会发现一百次不可得(空性)。不可得即法界。阿哇杜德上师说:念头本体即法界,越多越好,念头是好的提醒,无利无害不可得,皆是本性的现象”。

产生念头的时候,要看它的本性,让它自解脱,这就是法身光明。再生起其它念头的时候,再去看新念头的本性。在看到念头本性的时候,它就会融入法界。念头越多越好,可以提醒修者现见法界。念头本身无利无害,有一百个念头,就能瞥见一百个佛的法身光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对证悟者来说,念头越多越好,因为在每个念头生起的瞬间,就能感觉到空性。念头越多,也意味着空性感觉越多,这样不是更好吗?当然,对没有证悟的人而言,不能说念头越多越好。所以,以普通人的看法去衡量修行人的境界,是容易发生偏差的。

现在我们在看到任何东西的时候,如果有嗔恨心和贪心,肯定是在造业,即使没有明显的贪心与嗔恨心,但因为我们心里始终都有痴心、无明的存在,所以这些眼识也会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播下种子,也会留下三毒的痕迹。

如果达到六根自解脱的境界,则无论做任何事都是修行。不是眼识证悟空性,而是眼识背后的意识证悟空性,这称为眼识自解脱。眼、耳、鼻、舌、身,本来没有分析的分别念,所有的分别念都是第六意识自己创造的,当第六意识证悟空性以后,眼、耳、鼻、舌、身就不会再造业了。

但对没有证悟的修行人来说,周边的声音不但会生起贪嗔痴,甚至在打坐的时候,也会对禅定产生很大影响。佛经里面也说,禅定最大的违缘,就是声音。

鼻能嗅诸香,妄执性非有,

色相二俱亡,真空亦如是。

鼻识的道理也是一样。当鼻子闻到气味的时候,菩萨立即能感觉到空性。在菩萨证悟空性的智慧当中,色相二者都不存在,对色法和相的虚妄执着都无影无踪,这种状态是符合法界的,也是菩萨出定以后的状态。真空法界就是这样,没有任何色法与相,没有任何物质与戏论,这是菩萨的根本慧定。

此偈颂的前两句,应该是菩萨出定后的境界;后两句,则是描述菩萨的根本慧定。

前面讲过,“色”可以归纳为颜色和形状。“相” 的范围比较广,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当中所出现的所有好与不好等对境。

舌根自性空,味界恒远离,

识空体亦然,法界理如是。

舌根尝味道的感觉,其实就是舌识的感觉。在舌根的背后,存在着舌识,它能感觉到味道的酸甜苦辣。如果没有舌识,舌根与食物相触不会有任何感觉。对证悟的人来说,这也是空性的。虽然证悟者出定以后也有感觉,但他们都能认知其如幻如梦的本质。法界的真理也是这样,在根本慧定当中,所有的感觉都不存在。

身根自性净,冷煖触非有,

法界理亦然,触处常远离。

菩萨出定以后,虽然有感受,但他已经体证到身根自性本来清净,所有寒热冷暖的感受,都是显而无实有的现象。菩萨入于根本慧定时,已经真正接触或进入到法界的状态,法界也是像身根一样,远离了冷、暖、苦、乐等所有触的感受。

意缘法称最,自性恒远离,

诸法性本空,圆通理如是。

最关键的就是这个偈颂。

意缘,是指产生第六意识的因缘、所缘境,也叫做法。法的范围最广,包括第六意识所能想出来的所有东西。意识的所缘境远离了自性,诸法的本性是空性,心的本性既是光明又是空性,既是般若又是如来藏,显空双运或明空双运,所以他是圆通。

证悟的菩萨从根本慧定中出来的时候,虽然也有各种各样的念头,但这些念头都是远离自性的,也即空性。

凡夫和圣者的差别,就在于一刹那的念头上面。凡夫的境界,大家都很清楚。菩萨或证悟者心里虽然也会产生念头,但在念头出现的同时,他立即就能凭自己的修证知道它是空性,这不是用理论推理,也不是书面文字上的理解,而是像吃糖果的人非常清楚地知道糖果的味道一样有着切身的感受。从中观的角度来说,可以确定这是一种初步的证悟;从三转*轮的角度来说,就还要在此上面加一个光明。

但显宗永远无法直接告诉我们,《赞法界颂》与《宝性论》已经用了最大的努力,说出来的也就是这些。只有密宗才会告诉我们光明是什么,而且有办法让我们直接去感受光明。介于密法和显宗之间的禅宗也有办法,但这种法门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证悟。

其实,轮回和涅槃也可以在一个念头当中具备,一刹那的念头既是众生又是佛,既是分别念也是佛的智慧。

证悟以后,每个念头基本上是修行,当修行境界比较高的时候,可以说基本上不会造业了。

大家首先要达到这个境界,方法就是先修一遍完整的五加行,培养出离心和菩提心,当自认为有了出离心与菩提心的时候,就去修人无我、法无我以及四法印里面的修法,这些修法不仅仅是显宗修法,也包含了少部分密宗的修法。除了这些方法以外,再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见闻及觉知,相应法亦空,

了绝诸妄想,见闻理亦非。

上面讲的见、闻、觉、知,以及心的相应法全都是空性。证悟的境界了绝了所有的妄想,见闻自身也是不存在的空性光明。

根尘起妄执,清净体源无,

迷执有根尘,根尘理非有。

“根”是指眼根、耳根等六根,“尘”是指色、声等六种外境。凡夫的妄念执着从哪里产生的呢?第一个,就是来自于我们的眼根。只要有眼根,就会感知色法。当因缘和合的时候,没有证悟空性的众生就会产生妄执。但妄执的本体是清净的,它的本来面目或源头自来就是清净的。在有迷惑、执着的时候,就会有根、尘,但根、尘其实都是不存在的。

世间并出世,空性本无差,

我法由迷起,遍计自轮回。

从空性的角度来说,世间与出世间并没有差别。

“我法”是指我执和我所执。世上的所有事物,都逃不出我与我所的框架。眼睛看到的,属于我的眼识;耳朵听见的,属于我的耳识……无论如何,这些“我法”都是从无明迷网当中产生的。“遍计”是指由我们的意识无中生有创造、假造出来的东西。“遍计”出来以后,自己就只有轮回了。

换言之,不是上帝、造物主、鬼神或其他人让我们轮回,而是我们自己制造了一个这样的世界,然后自己去轮回。

这里要注意,诸法从心起包含了两种意思:第一个是指,三转*轮与密宗认为,诸法是从如来藏、法界或者心的本性当中产生的,自空中观则会说一切法都是从空性当中产生的。第二,一切法都是从阿赖耶识当中产生的。但八识当中的阿赖耶识永远都不是涅槃的基础,它只能产生轮回的法。没有任何一个佛教的教派认为阿赖耶识是常住的,都承认这是无常的。

汉传佛教比较强调唯识宗,有些人也有点这方面的意思。此处有必要说明一下,在藏传佛教里面,唯识宗分两种:一种是《甘珠尔》,也即像《大乘入楞伽经》等经典里面的唯识宗,这是佛说的唯识宗,也即经唯识宗。经唯识宗的境界是很高的,实际上和中观的观点完全一样,差别在于他认为,在世俗谛的时候,一切都是心的显现;但在胜义谛的时候,也不存在任何一个实有的东西。论唯识宗就是像《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之类的论典。论唯识宗的境界则比中观稍逊一筹,其主要的错处,就在于他认为阿赖耶识是实有不空的,这与龙树菩萨或中观的见解是矛盾的。

如来藏为什么叫做我呢?

解释三转*轮密意的真正权威,是无著菩萨,因为佛经中非常清楚地授记道:佛陀圆寂后,会出现这样的人,他可以区分了义和不了义经典的密意。

他在《宝性论释》中说得非常清楚:尽管我们自来就认为,诸法是污浊不堪的,但这只是凡夫的我执,因为这些都不存在,是无我,这个无我的东西却用“我”来表述。

最近有一个尼泊尔人,他首先是学印度教的,在看到佛教的中观论典后,对破除了自我以后的空性境界非常生欢喜心,随即改信佛教。但在进入佛教以后,却发现第三转*轮,尤其是觉囊派的他空中观经论之后,认为这与吠陀经论所讲的完全一样,于是他写了一篇短文,其中说道:难道我放弃印度教,改信佛教错了吗?他说他诞生于祖祖辈辈都非常崇拜印度教的家庭,他自己也学修过印度教的理论与教义,但他始终想不通我的实有存在。他希望他空中观的上师能给他一个满意的回答,帮他解决这个疑问。

的确是这样,在吠陀外道的经典,尤其是后期的吠陀论著中,也有与如来藏完全一样的名词。如果没有窍诀,仅从字面上看,是看不出差别来的。

如来藏为什么叫实有呢?

轮回当中的任何显现,都是不可靠的,一旦我们的眼球结构发生变化,肯定外界也会随之而改变。当阿赖耶识上的二障全部清净以后,不清净的世界也会彻底瓦解,所以佛不可能认为这些叫实有。

从二转*轮空性的角度来说,如来藏光明也是空性,但因为它始终不变,故而说他是实有。

据说:有些印度的婆罗门教或吠陀外道信徒为了改变佛法,彻底从源头上破坏佛教,就假装放弃他们的宗教,转而改学佛法,实际上是企图把他们的见解,带到佛教的诸如如来藏、空性等概念里面,这样就使佛教实际上变成了吠陀外道的教派。几个世纪以来,他们一直在秘密行动,但他们不可能达到目的,因为成就者的境界无法改变,加上很多佛教徒非常重视传承,每个字都必须要有耳传,以防与外道论典相同的名词混淆。

堪布菩提萨垛在《中观庄严论自释》的后面,用了大量的外道偈颂,其目的,就是用来与佛教的观点加以对比。论中不是往上破如来藏,而是往下破唯识宗:你唯识宗说得再好,你说这是佛的智慧,外道也在说智慧;你说没有任何戏论,外道也在说没有任何戏论;你说没有生灭,外道也在说没有生灭;你说不可思议,外道也在说不可思议;你说没有所取能取,外道同样也说二取都不存在。从字面上根本分不清楚内教与外道。

所以阿底峡尊者到西藏的时候也说过:印度当时有很多班智达,但真正能区分外道和佛教的人,应该只有我一个。

后来藏传佛教的学者根登群培也研究了非常多的外道经典,最后他得出结论:“像我这么懈怠的人,是没有办法区分外道和佛教见解的差别了。但关键问题在于一点,那就是:任何外道最终会紧紧抓住一个“遍计”的自我。”佛教虽然用了‘我’、‘常’、‘实有’的词句,但实际上却不执着,把所有的念头都破掉了,这就是区分的要领。

法王如意宝曾经为了警示大家,写过一篇短短的论文。尽管此论文里面用的全都是大圆满的名词,但实际上讲的是吠陀外道的我,所以根本就是颠倒的东西,如果不小心,就会误入外道的弯路。

虽然觉囊派的见解不是外道的见解,但一些藏传佛教的学者为了警示,仍然会告知他人:觉囊派的观点字面上与外道完全一样,如果不小心,就会理解成外道的观点。当然,其中也不乏人云亦云者。

其他人看了他们写的文章,就会仔细分析,研究觉囊派到底是不是外道,最后才发现,原来觉囊派的见解不是外道的观点,而是佛教内道中非常高的境界,这样就可以防止误解的产生。

觉囊派没有改动佛的本意,而是原原本本地搬用佛经原文而建立的宗派,实际上他们也认为:佛的境界或者菩萨入定的境界,就是远离一切执着、戏论的空性,故而他们的见解,也绝不可能是龙树菩萨驳斥的那种实有,而是根据不同人的根基应机传法的示现。这在麦彭仁波切的《中观庄严论释》当中也讲得很清楚。

法界理清净,贪瞋痴本无,

迷悟从心起,三毒法假名。

从胜义谛实在的角度来说,如来藏法界的本性永远是清净的,没有任何妄念烦恼,尽管从清净的如来藏当中,产生了贪嗔痴,但贪嗔痴三毒本身也是空性的,只有一个名义上的名称,实际上是找不到的。

“迷悟从心起”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法界本来清净就是悟,贪嗔痴是迷,无论迷也好,悟也好,二者的来源就是心:从如来藏光明心当中产生了轮回,这是迷;也产生涅槃,这是悟。贪嗔痴三毒之法也是本来不存在,徒有假名。这个问题,在密宗,特别是大圆满里面讲得非常清楚。

比较完整的大圆满论典,是分十一个内容来讲的。其中第一个,是讲轮回和涅槃或者佛和众生在没有产生的时候是什么状况;第二个,是讲在没有任何佛和众生分别的清净法界当中,第一个众生或者第一个佛是怎样诞生的;第三个是讲,虽然我们今天已经是众生,已经迷惑地流转于轮回当中,但实际上我们一刹那也没有离开过原始光明,心的本性周遍于我们的任何一个念头,包括贪嗔痴在内;从第四个开始,就讲回归的方式,如何回归最原始的光明境界呢?这就需要修学大圆满。

弥勒菩萨归纳第三转*轮的佛经密意,编写了《宝性论》,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有佛经的依据。

《宝性论》中讲道:我们现在的身心五蕴,来自于烦恼和业;而烦恼和业,则来自于我们的非理作意,也即错误观念;错误观念,来自于心的本性光明。而光明就像太空一样没有来去,已经是最原始的源头了。从心的本性当中,产生了万事万物。密宗的证悟者随时都可以感觉到这一点。

以前给读者多次介绍过,我们不能认为,只有很遥远之前的轮回之始与整个轮回结束,才是从原始光明当中产生,又回归到光明中去的。其实,在时时刻刻,无论是轮回的起始到结束,众生从诞生到死亡,进入深度睡眠到苏醒,以及每一个念头的诞生直至消失,全部都是从原始光明当中产生,也是在原始光明当中消失的。但这对我们来说没有用,相当于一个传说,因为我们没有修行,所以感觉不到,这是一种解释方法。

“迷悟从心起”的另外一种解释是说:迷与悟都是从阿赖耶识开始的,虽然阿赖耶识肯定不是悟,而是迷,但相对来说,阿赖耶识的执着没有那么粗大,是所有第六意识的念头与眼、耳、鼻等五根的感知来源,所以他也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的基础。

迷执自缠缚,了达假名智,

菩提非近远,三世理非有。

如果我们有了迷惑和执着,就会因为这些迷惑和执着的纠缠而作茧自缚,自己把自己束缚在轮回当中不能解脱,如果了达任何东西都是虚幻的假名,那就是智慧。

从佛的境界来说,因为近、远、上、下、左、右、好、坏、清净、不清净、众生、佛等所有一切都不存在,没有任何戏论,都是空性大光明,所以菩提离我们既不近,也不远,非近也非远。

另外一种简单的解释是说:因为我们的每一个念头从来都没有离开菩提,所以菩提不会离我们很远;同时,因为我们本人就是菩提,所以也不能说近,只有两个物体之间才谈得上远近,自己和自己是没有远近距离的。

“三世理非有”,所谓过去、现在、未来,就实实在在的真理而言,都不存在,都是虚幻。

烦恼笼迷执,世尊经所宣,

智生惑染灭,妄执勿相缠。

烦恼和迷执就像巨大的笼子,把我们紧紧地关押在轮回牢笼中不能出去。世尊在佛经中告诉我们说:“智生惑染灭”。

“智生惑染灭”一句在字面上与藏文版有点不一样。藏文版是说:世尊在佛经中说,要安住在自我的境界当中。此处的“自我”,是指如来藏,也就是要安住于常、乐、我、净的如来藏法界光明当中。世尊在第三转*轮关于如来藏的经典当中宣讲道:智慧诞生。本来智慧是原有的东西,永远都跟我们在一起,不需要诞生或创造,只需要我们去发现而已。但从表面上看来,一个人从迷惑到开悟之间,仿佛就是从没有智慧变为有智慧,似乎有一个新的智慧诞生。

汉文版没有说得很清楚,只是说,智慧产生以后,迷惑和污染就灭掉了,但这根本不是第三转*轮的特殊见解,在第二转*轮甚至第一转*轮当中都讲过了。

“妄执勿相缠”在那个时候,执着妄念都不能把我们束缚于轮回。

去来执最胜,体空犹可思,

菩提非妄执,正证亦知非。

“去来执最胜”,“最胜”,是涅槃的异名。涅槃本来无来无去,但我们却会执着它有来有去、有生有灭、有近有远。

“体空犹可思”,“体空”是诸法的本体空性、心的本性光明或胜义谛的本体空性。体空是不可思不可言的,但我们把它执著为可思的。

“菩提非妄执”,“最胜”和“体空”都是指菩提,它没有任何来去、可思等妄执。

“正证亦知非”,菩萨的证悟境界中,也不存在眼耳等六识的所见所知。

从“世间并出世 ”开始,前四个偈子都在告诉我们,所谓的轮回与成佛,都是心创造的虚幻现象,实际上并不存在。

心是什么呢?是六识或八识的综合体,凡是人的精神,都可以用心字来表述。

如来藏是毁灭和诞生的基础,是轮回的源头和尽头。它永远都存在,不是心创造的,也不需要心去创造,心也创造不了如来藏。而心却是从如来藏当中产生的。这是大乘佛教公认的观点。

但在心怎么样创造轮回,外界的现象是真正的心,还是心的幻觉或产物的问题上,就有不同的观点了,因为有了不同的观点,所以形成了一切有部、经部、唯识、中观等宗派。

以上介绍了如来藏的本质与比喻,下面讲获得或者显现如来藏的修行过程。

3、获得成就的次第

水乳同一处,鹅饮乳非杂,

生空烦恼离,二障亦非杂。

鹅与乌龟可以把混合在一起的牛奶和水分离开来,只饮用其中的牛奶,而将水等杂质过滤掉。其中的牛奶,比喻光明清净的佛智。水与杂,比喻不清净的烦恼。

诞生证悟空性之智的时候,烦恼也会自行离开。

“二障亦非杂”中的“非”,意即不接受。烦恼障和所知障二障本来是烦恼,是修行人会抛开的杂物,但除了二障里面的杂字所表达的东西以外,还存在着佛的智慧。我们要学会像鹅分离牛奶与水一样分离烦恼和光明,将光明的部分留下来,将烦恼放弃,不接受二障的杂物。

二障的杂物是什么?除了二障以外还有什么杂物?除了杂物以外还有什么二障呢?

从物质的本体来说,烦恼就是菩提,除了菩提以外没有烦恼,轮回就是涅槃,轮回就是佛的坛城,除了佛的坛城以外没有轮回,但在没有证悟,或者没有彻底证悟,修行还没有到位的时候,二障是烦恼,不是菩提,不是智慧。如果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去接受烦恼,或者不放弃烦恼,结果就是堕恶趣,所以必须像《佛子行》里面所说的:“贪等烦恼初生时,铲除其是佛子行。”当烦恼刚刚冒出的时候,立即要去断除,要想一切办法对治烦恼。当内心状况越来越靠近物质的本性,也即佛性时,二障就是佛的智慧。二障可以接受,但二障的“杂”,也即“真实”的不清净烦恼,永远都不能去接受。

密宗认为,烦恼即智慧,有些人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误解——既然烦恼就是光明,那我们就不需要去断除烦恼,行为上的持戒、苦行等等也大可不必了。其实在密宗里面,也有不净观的修法。既然密宗都说一切都是佛的坛城,但实际上连小乘《俱舍论》中讲的不净观都在修,这是不是有点矛盾?

并不矛盾。密宗的修法和行为,都非常讲究次第。对初学者来说,密宗上层的方法是不合适的,所以只有通过不净观来断除烦恼,但这不是它的最终观点。不要说密宗不认为物质都是不清净的,连小乘佛教也不这么认为。比如说,有一种不净观的修法,是首先观想自己额头上的眉间有一小块肉开始腐烂,当肉烂掉以后,便露出里面的白骨,白骨慢慢扩展,随后整个人都变成骨架,最后不仅是人,包括周边的所有东西都是骨头,当修行人很投入地观想一段时间以后,就能在打坐的时候真正看到满布白骨的景象。虽然修行人也知道房子不是骨头做的,但他知道这样对断除烦恼有帮助,既然连小乘行人都有这样的见解,密宗就更不用说了。

小乘修行人在二障里面永远找不到不杂的清净光明,所以他根本不加考虑,就把整个二障全盘否定;大乘显宗的境界比小乘高了一筹,一方面会用不净观之类的修法来断除烦恼,另一方面也同意在有菩提心或证悟空性智慧的前提下,可以不断除烦恼而把烦恼转换为道用,但转为道用以后,烦恼实际上就不是烦恼了,所以,从小乘到密宗,没有一个宗派认为“真实”的烦恼可以接受。因此,凡是以密宗的名义,打着密宗的旗号,去接受这些真实的烦恼,然后因烦恼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的行为,密宗自己都称之为颠倒的密宗、邪密,不是正密是邪密。

妄执我非无,了达本非有,

涅槃清净理,二我俱非立。

从妄执的角度来说,自我不是没有,而是存在的,但了达以后就知道,我是不存在的,涅槃的本性是清净的,人我和法我都不成立。

所以,我是否存在的关键,在于是否证悟。不证悟我就存在,烦恼也存在,一切都存在;了达本性之后,烦恼、轮回,一切的一切都不存在。

前面用了大量的比喻与文字,来说明心的本性是光明,这两句是告诉我们:既然烦恼是光明,那烦恼到底需不需要断除,该怎么样取舍?

4、如何显现心的本性

本来佛性有两种:一种叫自然住佛性或自然佛性,也即心的本性光明,它是自然显相的,不是造作的,所以叫做自然住佛性;第二种叫随增佛性,随着闻思修而增长的佛性。依靠对佛法的信心,之后去闻法、思维、修行,就会越来越有进步。对佛法,尤其是对心的本性光明空性的认识越来越增长,所以叫做随增佛性。随增佛性是无常的,属于有为法,到了加行道的时候,它会显现为一种光明的形象。在资粮道的时候,连光明的形象都不是。

为什么这也叫做佛性呢?因为如果没有随增佛性,没有闻思修,则我们心里虽然有一个自然佛性,但它永远都不会显现出来,所以也称此为佛性。

随增佛性就是十度,也可以归纳为六度或福慧二资粮。布施、持戒、忍辱属于福资粮,禅定和智慧是慧资粮,中间的精进属于两边。大乘佛法的所有修行,都可以归纳于六度或十度当中。只要修十度,就可以显现心的本性。

尽管心的本性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天开始,都是光明的,但它从来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这就是因为我们缺少了随增佛性。下一步的工作,就需要通过随增佛性去开发自然住佛性。

三檀齐修施,尸罗离过非,

忍因端正果,精进勇勤依。

三个布施都要去修,持戒也很清净,远离一切罪过,并修持忍辱,就能得到正确的果。另外,还要勇猛、勤奋地依靠精进,对正法饶有兴趣,不能懒惰懈怠。

“檀”是梵文dana(檀那)音译的简写,汉译为布施。三檀,即三种布施方式: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尸罗”是梵文Sila(尸怛罗)音译的简写,汉译为清凉或戒律。

静虑令心止,般若用无疑,

愿兼方便力,安住胜菩提。

静虑或禅定可以制止人的念头,让心平静下来。利用了般若智慧以后,就没有任何怀疑了。就这样以十度的方法安住于胜妙菩提。

前面的六个,叫做六度。后面的四度——愿、方便、力与智慧(汉文版中,智慧一词没有表述出来),总共是十度。“愿”是指菩萨的心愿;“方便”是指菩萨的福资粮;“力”是指菩萨修行的力量;“智慧”,与六度中的“般若”虽然都是指智慧,但在藏文里面,这两个名词有点不一样,十度中的智慧叫做“也西”,主要是指世俗谛方面,譬如精通佛的了义与不了义等思想的智慧;六度中的叫做“西绕”,主要是指证悟空性、光明方面的智慧。在《入中论》与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里面,把十度讲得很清楚,若想了解得深广一些,可以看这些论典。

菩提难妄执,真空生灭无,

了达空本性,二相亦非有。

菩提不容易存在妄执,真空是没有生灭的,了达空的本性以后,能取、所取、上、下、高、低等二相都不存在。

乳糖离甘蔗,离蔗糖非有,

三乘趣菩提,离种体非有。

这段颂词的汉文版本讲得比较省略。藏文版则说得比较广。

藏文版的意思是:若有人主张不要给菩萨磕头,其说法肯定是不善之说。因为,如果没有大乘菩萨,也就没有佛的法身;如果没有佛的法身,更不会有佛法,也无人传讲佛法;如果没有佛法,声闻、缘觉也不存在。

有些小乘行者认为:大乘佛教不是佛教,除了小乘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以外,没有其他的佛法;除了小乘的僧众以外,修学大乘的菩萨不是僧众。既然不是僧众,就不应该对其磕头。

但是,佛却是菩萨修成的。如果没有菩萨,就不会有佛;如果没有佛,小乘阿罗汉果位的来源——小乘佛法,又从何而来呢?没有菩萨,就不会有法身;没有法身,就不会有化身;没有化身,就没有人转*轮,小乘佛法也无从谈起了。

在汉文版里面,这段内容省略了一些,只是前两句用了一个比喻来表达:如果没有甘蔗,糖的甜味是从哪儿来的呢?糖是用甘蔗做的,没有甘蔗就没有蔗糖,以表前面所述之意。

“三乘趣菩提”,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方向,最终都是菩提。此处的菩提,是指大乘的菩提——成佛。这也明确表示:小乘声缘阿罗汉的果位,不是永久的果位,而是临时性的果位。

大乘佛法认为:小乘行人在得到阿罗汉果位以后,会在禅定当中停留很长时间,但总有一天佛会把他们从禅定中唤醒。阿罗汉们在出座以后,又要再从大乘资粮道开始修行,并最终成佛。当然,小乘行者却认为:阿罗汉果位就是最究竟的果位。但中观宗认为:三乘最终都要进入菩提,进入“最终一乘”。三乘不是究竟的,一乘才是究竟的。而唯识宗又坚持“究竟三乘”,认为声闻和缘觉也是究竟乘,得到阿罗汉的果位,就永远是阿罗汉,最终也不会成佛。这种说法在佛经里也有,但却是不了义的说法。

“离种体非有”,如果没有菩提种子——菩萨,就不可能有其之果——菩提,也即佛。

在印度的大乘佛法比较兴旺的时候,部分小乘行人经常与大乘行人辩论,说大乘佛法不是佛法,大乘佛法的空性根本没有价值。通过观修四圣谛,就能成就阿罗汉的果位,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解脱。

其实,《智慧品》中也讲过,四圣谛里面的人无我,就是空性。把空性从整体上否定以后,四圣谛的人无我实际上也被否定了。

证悟小乘果位的人,是不会与大乘争论的,因为他知道人无我是空性的一部分;只有懂得一点理论却没有证悟的人,才会认为大乘的空性与小乘四圣谛里面的人无我有很大差别,人无我是正确的,空性是根本不成立的。

虽然在藏、汉两地没有这样的争论,但类似的争论却在印度持续了一段时间。在龙树菩萨以及其他论师的一些论典当中,经常看到对这些争论的反驳,所以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里用了整整一品的笔墨,专门证明大乘佛法是正法,是佛宣说的。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演相似的内容,当密宗出现的时候,大乘显宗的有些学者又说:除了显宗的三藏十二部以外,没有正规的佛法,所以密宗不是佛法。

一般都是这样,下层的宗派会与上层的宗派辩论。譬如说,一切有部会与经部辩论,唯识宗又会与中观辩论等等,因为佛传法是有次第的。仅从显宗角度来说,也有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与第三转*轮的次第。仅仅听闻过小乘佛法的人,不知道天外有天,才会以为大乘佛法不是佛法;仅仅听闻过大乘显宗的人,也会坐井观天地认为,只有显宗才是佛法,其他的法都不是佛法,这都是孤陋寡闻的表现。

释迦牟尼佛在临圆寂的时候教导后人说,辨别佛法真伪的试金石,就是四法印。具备四法印的任何一部经论,都属于佛法。大乘显宗与密宗经论不但具备四法印,而且比下层的宗派诠释的四法印更加完备。众生的智慧层次不一,如果一知半解地根据自己的境界去判断,就肯定会出洋相。


{返回 慈诚罗珠堪布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慧灯之光八 《赞法界颂》浅释 四
下一篇:慧灯之光八 《赞法界颂》浅释 二
 慧灯之光四 四法印的见解与修法(四)
 慧灯之光一 10、怎样抉择外境是心的现象?
 慧灯之光七《证成现象即佛论》释义(三)
 慧灯之光之二 曼茶罗修法——积累资粮之殊胜方便
 慧灯之光七《证成现象即佛论》释义(十二)
 慧灯之光六《修心七要》略释(四)
 慧灯之光三 阿弥陀佛修法
 慧灯之光十 语加持的修法
 慧灯之光七 菩萨戒浅释(七)
 慧灯之光四《三主要道论》讲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因果报应实证(净松居士)[栏目:因果报应]
 缝补[栏目:管理三部曲·迷悟之间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前言[栏目: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我的五一劳动节[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自我觉醒之翼(优婆塞 Vina 译)[栏目:南传经典]
 粉碎旧知识直入当下是般若(一行禅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俱舍论》略史及纲要(曲世宇)[栏目:其它]
 《入菩萨行论》讲记(五十八)[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佛教徒与参军 Can a Buddhist Join the Army?[栏目: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What Buddhists Believe?]
 略论佛教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栏目:业露华]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