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宗镜录 卷九十四
潘桂明释译
{返回 宗镜录·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785

卷九十四

  译文  
  本书以《宗镜录》为标题,其要旨己经鲜明体现。前述部分虽以问答方式决断了许多疑惑不解之处,但还恐怕有不未必信入。上根之人才看一眼,便可当下无碍解脱;而中、下根机者虽然他仔细读了,也许仍会堕入诽谤和怀疑的境地。所以现在要进一步为那些信仰不深、未能断除细小疑虑的人,更广泛引述大乘佛经一百二十种,各类祖师语录一百二十种,其他圣贤著作六十种,共计三百种,概括为一佛乘的真实教导。这可以说是标举一字而摄受无边教理之大海,建立一理而收取无尽的真实诠释。
  这些经论,一一都标举纲要宗旨,犹如遍览龙宫宝藏;重重予以引证,好比亲闻惊岭说法。它们能教眠云立雪的禅僧坐参知识,也能使究理探玄的学者尽入圆宗。寻访高僧辈出的丛林,如面对光辉的太阳;踏上祖师传法的门栏,似窥见明净的天空。大觉彰明,就肉眼而圆通佛眼;疑情顿开,即凡心而显现真心。这可说是「现知」,指点法界於掌心之内;也相当於「亲证」,探得玄旨於胸怀之中。
  原典 
  夫所目《宗镜》,大旨焕然。前虽问答决疑,犹虑难信。上根纔览,顿入总持之门;中下虽观,犹堕谤疑之地。今重为信力未深、纤疑不断者,更引大乘经一百二十本,诸祖语一百二十本,贤圣集六十本,都三百本之微言,总一佛乘之真训。可谓举一字而摄无边教海,立一理而收无尽真诠。
  一一标宗,同龙宫之遍览;重重引证,若惊岭之亲闻。普令眠云立雪之人,坐参知识(注释:丛林规定,禅僧每晚必须参住持,求其开示,称作「晚参」;而在晚参之前,大众齐集僧堂,坐禅澄心,以待晚参,则名「坐参」。知识,意为朋友,或熟悉的人;其人善,称作「善友」、「善知识」,其人恶,则为「恶友」、「恶知识」。能说法导入於善的,便是善友,所以是善知识,略称「知识」。);遂使究理探玄之者,尽入圆宗。寻古佛(注释:意为古时的佛、过去世的佛,或辟支佛的别称。这里是对高僧的尊称。)之丛林(注释:指佛教多数僧众聚居的寺院。意为众僧和合共住一处,如树木丛集为林。通常提禅宗寺院,所以也称「禅林」。后世也有他宗寺院仿照禅林制度而称丛林。),如临皎日;履祖师之阃域,犹瞰净天。大觉(注释:指佛的觉悟。凡夫无觉悟,声闻、菩萨虽有觉悟而不大,唯有佛觉悟实相,彻底尽源。此外,声闻虽自觉,而不能使他觉;菩萨虽自觉又使他觉,但觉行未圆满;唯有佛自觉、觉他都圆满。)昭然,即肉眼而圆通佛眼;疑情豁尔,当凡心而显现真心。可谓现知,指法界於掌内,便同亲证,探妙旨於怀中。
 


{返回 宗镜录·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宗镜录 卷九十七
下一篇:宗镜录 卷六十一
 量理宝藏论颂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一(八六三)
 [晚课] Evening Recitations (late Ven...
 四分律 初分之一
 因明始于何时(韩廷杰)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六三)
 《杂阿含经选集》讲记 第28集
 比丘尼传 5 梁 底山寺道贵尼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五八)
 法句经 13 闇愚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觉性为镜正一切[栏目:传喜法师]
 忏悔的理论与方法 第十章 善待忏悔[栏目:台湾屏东·慧广法师]
 杂说[栏目:真圆法师]
 我执是最大的敌人[栏目:雪漠]
 超越烦恼[栏目:林钰堂博士]
 华雨集第四册 二、法海探珍 三 佛教的发展与判教[栏目:印顺法师]
 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说[栏目:方立天教授]
 《极乐愿文》讲记(十四)[栏目:极乐愿文讲记·达真堪布]
 大悲咒句解 62、摩啰那啰[栏目:大悲咒句解]
 华严宗 四种缘起说[栏目:华严文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