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宗镜录 卷九十四
潘桂明释译
{返回 宗镜录·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707

卷九十四

  译文  
  本书以《宗镜录》为标题,其要旨己经鲜明体现。前述部分虽以问答方式决断了许多疑惑不解之处,但还恐怕有不未必信入。上根之人才看一眼,便可当下无碍解脱;而中、下根机者虽然他仔细读了,也许仍会堕入诽谤和怀疑的境地。所以现在要进一步为那些信仰不深、未能断除细小疑虑的人,更广泛引述大乘佛经一百二十种,各类祖师语录一百二十种,其他圣贤著作六十种,共计三百种,概括为一佛乘的真实教导。这可以说是标举一字而摄受无边教理之大海,建立一理而收取无尽的真实诠释。
  这些经论,一一都标举纲要宗旨,犹如遍览龙宫宝藏;重重予以引证,好比亲闻惊岭说法。它们能教眠云立雪的禅僧坐参知识,也能使究理探玄的学者尽入圆宗。寻访高僧辈出的丛林,如面对光辉的太阳;踏上祖师传法的门栏,似窥见明净的天空。大觉彰明,就肉眼而圆通佛眼;疑情顿开,即凡心而显现真心。这可说是「现知」,指点法界於掌心之内;也相当於「亲证」,探得玄旨於胸怀之中。
  原典 
  夫所目《宗镜》,大旨焕然。前虽问答决疑,犹虑难信。上根纔览,顿入总持之门;中下虽观,犹堕谤疑之地。今重为信力未深、纤疑不断者,更引大乘经一百二十本,诸祖语一百二十本,贤圣集六十本,都三百本之微言,总一佛乘之真训。可谓举一字而摄无边教海,立一理而收无尽真诠。
  一一标宗,同龙宫之遍览;重重引证,若惊岭之亲闻。普令眠云立雪之人,坐参知识(注释:丛林规定,禅僧每晚必须参住持,求其开示,称作「晚参」;而在晚参之前,大众齐集僧堂,坐禅澄心,以待晚参,则名「坐参」。知识,意为朋友,或熟悉的人;其人善,称作「善友」、「善知识」,其人恶,则为「恶友」、「恶知识」。能说法导入於善的,便是善友,所以是善知识,略称「知识」。);遂使究理探玄之者,尽入圆宗。寻古佛(注释:意为古时的佛、过去世的佛,或辟支佛的别称。这里是对高僧的尊称。)之丛林(注释:指佛教多数僧众聚居的寺院。意为众僧和合共住一处,如树木丛集为林。通常提禅宗寺院,所以也称「禅林」。后世也有他宗寺院仿照禅林制度而称丛林。),如临皎日;履祖师之阃域,犹瞰净天。大觉(注释:指佛的觉悟。凡夫无觉悟,声闻、菩萨虽有觉悟而不大,唯有佛觉悟实相,彻底尽源。此外,声闻虽自觉,而不能使他觉;菩萨虽自觉又使他觉,但觉行未圆满;唯有佛自觉、觉他都圆满。)昭然,即肉眼而圆通佛眼;疑情豁尔,当凡心而显现真心。可谓现知,指法界於掌内,便同亲证,探妙旨於怀中。
 


{返回 宗镜录·白话文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宗镜录 卷九十七
下一篇:宗镜录 卷六十一
 杂阿含经选集 五、断无明、得解脱
 杂阿含经卷第六(一一五)
 南传小部·经集·第三品·大品
 杂阿含经选集 二十九、初禅→四禅→解脱或生天
 菩萨本行经白话 公案(五)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一二二九)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七五八)
 杂阿含经卷第十(二六二)
 杂阿含经卷第一(七)
 中部61经 芒果树苖圃教诫罗侯罗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坚强的人—可以承受压力的品质是包容[栏目:花开花落·妙语禅机]
 戒淫法语[栏目:忏云法师]
 慈航普渡·拔苦予乐 第三篇 普门示现 一、普开无量法门[栏目:慈航普渡·宽运法师]
 粉碎旧知识直入当下是般若(一行禅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十一偈集[栏目:长老尼偈]
 诚心念佛,光明照身[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四十二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业是存在于名色之流中?[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佛教对「民间信仰」的看法[栏目:当代问题座谈纪实]
 二、乘着彩虹而来(11)[栏目:盛噶仁波切自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