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放大心量,离苦得乐
 
{返回 心念与命运·第3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887
放大心量,离苦得乐
  
  消除苦恼的方法很多。只要把苦恼的原因寻找出来,加以改善,苦恼便马上会减少。观察苦恼是因缘和合而产生,没有实体,也可以消除苦恼,这叫做「把苦观空」的智慧。
  另一种消除苦恼的方法,就是「把心量放大」,心存感恩。人之所以苦恼,主要是因为我执。所以华严经启示我们要有「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胸襟。
  怎样把心量放大呢?譬如说:练习国术的人,站桩(或蹲马步)很辛苦。但如果把这种苦观想为代众生受苦,而且愿意为众生受无量的苦,那麽痛苦也会减轻或消失。不过,刚开始练习观想代众生受苦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在「做假」,观想起初当然是一种假想或想像,但只要诚恳和专心地练下去,练久了,就必然会产生逼真的效果。到时候,就会真的感觉是在代众生受苦,而且甘之如饴。
  同样的原理,当我们念佛求往生净土时,我们不要只为自己念佛,只有自己才能往生净土。我们要扩大胸襟,不断把心量放大。我为全家或同车的人念佛,希望全家或同车的人都能往生净土。心量不要只局限在自己、全家或同车的人,把心量扩大到「所有娑婆世界的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或「尽法界所有的众生」,那岂不是更豪放、更自在、更洒脱?从现在开始,我要为所有的众生念佛,愿所有的众生都同生净土,成就佛道。这样不但容易破除我执,而且所有冤亲债主、父母师长全部包括在内。因为他们都是法界众生的一小部份。
  如果说,某一位亲友或眷属特别病重,急需我们念佛回向给他。那麽,我们也可以善巧方便,把念佛功德回向给那一位病重的亲友或眷属,然後又代他把功德全部再回向给法界众生。这样不但大家都圆满,而且福德广大无边,比单把念佛功德回向给某一个人要好得多。所以,我们要记住:我们做了任何善事(不管阳善或阴德),如果没有回向给法界有情,同生净土,成就佛道,而只回向给某一个人,一定要代他再回向法界有情,同生净土,成就佛道。
  当然,回向往生净土和成就佛道,比起有少数人拜拜只求自己事业发达、六畜兴旺、财源滚滚等要好得多。因前者是究竟真实的大利益,後者只是鸡毛蒜皮似的人天福报,不究竟,也不永恒。这些世间福报,追求时历经千辛万苦,得到手时又有一大堆不好的副作用,比方说,事业发展以後烦恼的范围也扩大了,六畜兴旺以後造恶业就容易了,财源滚滚以後不但会引起宵小之徒的觊觎(希图非分之想),也时常要为钱财操心。如果没有智慧,钱财和富贵极易使人骄傲、怠慢和堕落。这叫做「福能生祸」或「因福得祸」。

{返回 心念与命运·第3册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心存欢喜,随遇而安
下一篇:心念与命运(三)第一章 心念与苦乐 苦乐感受,随心而异
 非法致富,生败家子
 退一步想,保身消恼
 心念与命运(三)第四章 心念与功名(升学)心念为本,文章其次
 奇珍异品,令人行妨
 伤天害理,削去官禄
 断机规夫,力学有成
 存心不良,痛失功名
 消毁邪书,子孙显赫
 兄弟至孝,化母成慈
 堕胎害子,死後受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十八愿(念佛往生愿)成就文三[栏目:纯祥法师]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第四十四卷)[栏目:净空法师]
 修行不被家人、同事、同学、朋友理解,甚至对其有一定的伤害,如何对待?[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赅果海,果彻因源[栏目:大安法师·微教言]
 觉察自己的心[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相应27经 瓶子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佛法修行靠心地完成[栏目:传喜法师]
 四念处禅修开示 十八、幻灯片——实相解说(一)[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从《心经》看佛教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下)[栏目:王雷泉教授]
 宗镜录略讲上册 (第三十一章)[栏目:南怀瑾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