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
 
{返回 学禅者FAQ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17

  Q:学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着,既无可求、亦无可舍。一念能够摆下万缘,此一念就在悟中。顿证、顿悟是没有渐次、不假阶梯的,所以也没有必要顾虑到临终时悟与不悟的问题。

  禅的修持,切忌将心求悟、以心待悟。求悟不得悟,待悟即是迷;因为企求和等待都是妄念、执着、攀缘、放不下。所以,真正的禅者,知道有悟这样东西,但并不以悟境的贪求为修行的目标。

  ●「悟境」是在修行前的观念,修行中应摆下悟境是在修行之前的一种观念,在修行的过程中,必须将此观念摆下,才能真正得力。

  所以,禅者修行,重视过程不重视目的。在修行过程中依照明师的指导,用正确的方法,精进不懈、勇往直前。

  ●「畏生死而求涅槃」是方便说但一般初学佛者,虽已知生死是苦海、涅槃是彼岸,却不知生死和涅槃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所以畏生死而求涅槃,认为未悟之前是为烦恼所缚、为生死所苦、受众苦煎熬,若一旦开悟,就能了生脱死、得大自在。

  殊不知这是方便说,是为迷人说,不为悟者说,以此诱导迷人来修学佛法。一旦开始修行,就要告诉他们,修行不为目的,悟境也是执着,除执着才能开悟,才能离开生死的烦恼。如能有此认识,即不会再有求悟、待悟之心。

  ●此生不成,来生可再续因此,倘若一生修行,都不得力,也就是自始至终,无法体验舍执、离执的工夫。经常都在畏生死、求菩提的心态下,努力修行,那更不必担心死后下堕三涂了。因为心向涅槃,总比心向地狱来得好。佛法重视愿力和业力,依愿力为前途的导向,但因修行时业力的障碍,此生虽然可能无法得到解脱,但也不会离开三宝。

  此生若不成,来生可再继续,在愿力的引导下,努力于戒、定、慧三学的修持。也就是持戒的福业及定业、慧业,三者相加,必能使之上生天国、往生净土,乃至成就菩提;至少也还能够转为人身,继续学佛修行。

  所以,修行的禅者第一,不必为死后的去向而担心。第二,如果自己功力浅薄,没有把握,没有自信,不知自己的愿力有多强、修行的工夫有多深?唯恐由于愿心不强,戒、定、慧三业的功力不够,临命终时会受到恶业的影响,魔冤的牵引,而离开三宝,堕至三涂,于此出没生死,再也无法回头,那就最好一方面依弥陀的本誓愿力,以求往生西方净土;一方面以禅修等一切的修行功德,增长往生净土的资粮,这样是最可靠的。

  所以,中国在宋朝以后,禅净交流且倡导禅净双修,是以禅的方法和求生净土的愿力两者并重。倘使禅修的工夫得力,则自可不愁悟或不悟;不然的话,也能以殊胜的净土为其暂时的归宿。

  摘自「圣严法师」之《学佛群疑》


{返回 学禅者FAQ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用数息、念佛等方法也是妄念,为什么?
下一篇:打坐时杂念很多怎么办?
 大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
 用哪种方法禅修最好?什么情况下需要换方法?
 开悟的境界会不会消失?
 打坐时,小腹一直放松,肚子会不会越来越大?
 禅学的基本概念是?
 学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
 为什么要拜佛?
 打坐时可否戴隐形眼镜?
 打坐常常处于昏沈状态,怎么办?
 平常在家打坐每次要坐多少时间会较有效果?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对往生净土很没信心,要如何说服[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三]
 If Buddhism is so good why are some Buddhist count..[栏目:Good Questions, Good Answers on Buddhism]
 四八八 莲根本生谭[栏目:第十四篇]
 只要我们都究竟解脱了,那苦海的众生是不是也都解脱了?[栏目:空海(惟传)法师·答疑录]
 圣者言教 第八课(二)如何运用止观交修发菩提心[栏目:圣者言教]
 三届:在第三届生活禅夏令营开营式上的讲话(扈本训)[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宗喀巴大师赞诚信之花[栏目:多识仁波切]
 生死轮回从无明起[栏目:传喜法师]
 饮食修行法[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加持从清净心愿中来[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