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学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
 
{返回 学禅者FAQ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9

  Q:学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着,既无可求、亦无可舍。一念能够摆下万缘,此一念就在悟中。顿证、顿悟是没有渐次、不假阶梯的,所以也没有必要顾虑到临终时悟与不悟的问题。

  禅的修持,切忌将心求悟、以心待悟。求悟不得悟,待悟即是迷;因为企求和等待都是妄念、执着、攀缘、放不下。所以,真正的禅者,知道有悟这样东西,但并不以悟境的贪求为修行的目标。

  ●「悟境」是在修行前的观念,修行中应摆下悟境是在修行之前的一种观念,在修行的过程中,必须将此观念摆下,才能真正得力。

  所以,禅者修行,重视过程不重视目的。在修行过程中依照明师的指导,用正确的方法,精进不懈、勇往直前。

  ●「畏生死而求涅槃」是方便说但一般初学佛者,虽已知生死是苦海、涅槃是彼岸,却不知生死和涅槃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所以畏生死而求涅槃,认为未悟之前是为烦恼所缚、为生死所苦、受众苦煎熬,若一旦开悟,就能了生脱死、得大自在。

  殊不知这是方便说,是为迷人说,不为悟者说,以此诱导迷人来修学佛法。一旦开始修行,就要告诉他们,修行不为目的,悟境也是执着,除执着才能开悟,才能离开生死的烦恼。如能有此认识,即不会再有求悟、待悟之心。

  ●此生不成,来生可再续因此,倘若一生修行,都不得力,也就是自始至终,无法体验舍执、离执的工夫。经常都在畏生死、求菩提的心态下,努力修行,那更不必担心死后下堕三涂了。因为心向涅槃,总比心向地狱来得好。佛法重视愿力和业力,依愿力为前途的导向,但因修行时业力的障碍,此生虽然可能无法得到解脱,但也不会离开三宝。

  此生若不成,来生可再继续,在愿力的引导下,努力于戒、定、慧三学的修持。也就是持戒的福业及定业、慧业,三者相加,必能使之上生天国、往生净土,乃至成就菩提;至少也还能够转为人身,继续学佛修行。

  所以,修行的禅者第一,不必为死后的去向而担心。第二,如果自己功力浅薄,没有把握,没有自信,不知自己的愿力有多强、修行的工夫有多深?唯恐由于愿心不强,戒、定、慧三业的功力不够,临命终时会受到恶业的影响,魔冤的牵引,而离开三宝,堕至三涂,于此出没生死,再也无法回头,那就最好一方面依弥陀的本誓愿力,以求往生西方净土;一方面以禅修等一切的修行功德,增长往生净土的资粮,这样是最可靠的。

  所以,中国在宋朝以后,禅净交流且倡导禅净双修,是以禅的方法和求生净土的愿力两者并重。倘使禅修的工夫得力,则自可不愁悟或不悟;不然的话,也能以殊胜的净土为其暂时的归宿。

  摘自「圣严法师」之《学佛群疑》


{返回 学禅者FAQ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用数息、念佛等方法也是妄念,为什么?
下一篇:打坐时杂念很多怎么办?
 平常在家打坐每次要坐多少时间会较有效果?
 在家打坐被家人干扰、参加共修被坐在旁边的人干扰,想安静禅坐该怎么办呢?..
 打坐时杂念很多怎么办?
 打坐时,很容易受外在小小声音惊吓,该如何预防?
 想要更精进的修行,但环境不允许,该怎么办?
 打坐时,小腹一直放松,肚子会不会越来越大?
 用数息、念佛等方法也是妄念,为什么?
 大乘佛教的修行者是如何看待生死的?
 打坐的房间里有电脑设备会不会影响打坐效果?
 学禅若终生不悟怎么办?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十四(三五四)[栏目:杂阿含经]
 什么叫做金刚道友?在金刚道友之间制造矛盾、破坏和合,会有什么严重后果?[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相应168经 恼乱经[栏目:相应部 45.道相应]
 心灵清净平和,让自己快乐是生命赋予你的义务[栏目:心似莲花开]
 略说五戒 三[栏目:如瑞法师]
 两内侍的命运[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生命需要什么[栏目:仁焕法师]
 比丘九德[栏目:永海法师]
 悟明心见性[栏目:常福法师]
 佛法与心理治疗的对话——正念觉知练习之我见(彭贤)[栏目:佛教心理学]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