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请您解释一下这三重境界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54

问:前些时候,我看到一段话:“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第二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请您解释一下这三重境界。

答:没学佛的时候,对万法有强烈的实执,这就是“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学佛之后,以中观的理论观察时,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学佛到一定境界后,虽然体悟到无一法可得,但在显现中仍要随顺众生,这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就拿幸福来讲,也可以相应这三种境界:首先,没学佛时认为,幸福是个真实存在的法;中间,学习佛法后,明白幸福是一种心态,而且它是空性的;最后,虽然有了不可思议的境界,可是在随顺众生时,也承认幸福是存在的。

需要指出的是,随顺众生非常重要!佛陀已证悟了最高的境界,可是在众生面前,他还是像普通人一样托钵、吃饭。许多大成就者也是如此,虽然内心有常人望尘莫及的境界,但外在的显现还和普通人一模一样。


{返回 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问:何为大乘佛教?何为小乘佛教?我们应该信仰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
下一篇:既然“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了知幸福的心可得吗?
 对于善的评价标准,动机和结果哪个更重要呢?
 常常看见关于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出家的报道,心里有些好奇,佛教到底可以教给..
 傲慢心、嗔恨心这两种顽固的习气,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断除?
 作为老师,我们现在应当怎么去作心灵教育?
 佛教徒应如何与基督教、道教等其他宗教人士相处?
 现在哈佛大学设有幸福课,您认为中国高校需不需要开设幸福课?
 在寺庙经常能看到“不二法门”四个字,请您开示一下“不二”的涵义。..
 如何克制不清净的意念?
 正法真正融入自心,它是一种什么状态?
 若想实现“心净国土净”,理应从自他做起。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 第二品 寿命无常[栏目:大圆满心性休息]
 楞严八十分义 性相不二分第三十七[栏目:乘一法师]
 禅者的初心 第三部 用心理解 7 相信“无中生有”[栏目:铃木俊隆]
 准提威神辨凶宅[栏目:准提咒感应记]
 广结善缘[栏目:我的人间佛教性格]
 真正的平静在我们内心[栏目:关于这颗心·阿姜查]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下 2[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很想参加助念,可是担心自己念佛功夫不够,或害怕被亡灵附身,不知该怎么办?[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生死情爱 缘空破执[栏目:禅林衲子心]
 摇曳在空中的灯[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