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觉知者(彭贤)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737

觉知者
 
彭贤

  我想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关于“觉知者”的问题。
  吴和鸣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到很有共鸣,因为我确实感觉到有一个“我”,有一个“觉知者”。就像弗兰西斯·克里克(意识研究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所说,脑子里有个“小人”。我们应诙怎样对待这个问题呢?
  我的身体不是我,我的念头也不是我,身体会变化,念头会过去……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但是此时此刻我觉得就是有个“我”,感觉到“我”活着,这种主体性的存在感是真实的!我想诚实地面对自己。关于我觉得“我”是什么、“我”的境界是什么状态,这里都诚实地表达出来,与大家交流,这样可能更有进步的机会。
  哲学家笛卡尔分析了半天,找不到“我”在哪里、“我”是什么,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说“我”会思考,所以肯定有个“我”,这就是他的著名的“我思故我在”。
  综合心理学有一个“探寻真我”的练习,本来我想在现场和大家一起来做,由于时间关系不做了。我把这种练习的方法筒单呈现一下,以便大家讨论。这个“观者的心态”的练习可以这样进行,以我自己为例,来简单演示一下这个自我觉察训练的心理操作过程:
  我现在看着面前的这个杯子……自我感觉一下:是谁在看?我会发现是“我”在看;
  团上眼睛,摸一摸手中这支笔是什么感觉……然后自我觉察一下:是谁有这种感觉?我会发现是“我”有这种感觉;
  听周围的声音,关注听到了什么……然后自我觉察一下:是谁在听?我会发现是“我”在听;
  想象自己走到黑板前面,在黑板上画了一头牛,然后站在那里,看着那头牛……再自我觉察一下:是谁在看着那头牛?是谁知道谁在看着那头牛?我会发现是“我”知道想象中的“我”在看……
  这样一层一层地练习下去,用“观者的心态”对于自己的那个觉知者进行觉知的心理训练,渐渐地就会接近自己的这个“觉知者”——真我。可是,刚才休息时我请教了界文法师,法师告诉我:佛教认为并没有一个能觉知的“我”……我非常好奇:出家人修到“无我”的境界时,他们怎么看待自己的那个愿力、觉知、行为的发出者?如果真的没有这个行为的发出者——“我”,那么,请问在座的各位法师:究竟是“谁”在念佛?“谁”在修行呢?
                                      
摘自《人世间》2013年正念专辑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雪花(觉华)
下一篇:戒杀三则(莲池)
 修心法语--护意恶行偈语
 三国时期的江苏佛教(远尘)
 中秋节传灯祝辞
 佛教生活的要谛(心源)
 爱情属于欲,并不神圣(黄念祖)
 莲开无度(法云)
 善种福田(张永祥)
 佛法不贫穷(陶熔)
 佛教女性态度的转化—专访慧空法师
 个人与社会(释金明)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入中论》第五次课程 第九讲之:六度中精进最胜,论立名焰慧二因[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发扬爱国传统 构建和谐社会[栏目:深圳弘法寺·印顺法师]
 天台宗的现象即本质说(方立天)[栏目:天台宗文集]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集]
 03-051生命导航[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十一 (2)[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唤起生命奇迹[栏目:开悟·证严法师的生活禅心]
 04-092《佛教孝亲观》辑要[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
 七届:净慧法师传灯法座开示(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安居讲法第三十讲[栏目:智海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