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寐因果自说
成兆文
2013年农历八月初三是惠能大师圆寂1300年纪念大会日,南华寺数月前就布告天下,将召开大型学术会议并行大型法会,有高僧大德参加。余等俗务缠身,不能前往共结法缘,执一二词缅之。
惠能大师真身至今犹存广东南华寺,以身说法昭示佛教之伟大;大师在历史上被记取,源自佛经《六祖坛经》。该经记载惠能取得禅宗衣钵、潜心修为、随缘说法的过程,其著名的偈子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首偈子是相对师兄神秀而作的,神秀的偈子为: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大家都认为惠能是“肉身菩萨”,弘忍法师看后也很是欢喜,但说惠能仍然未见性,并用鞋子擦去惠能偈子。后世论者以为弘忍生怕有人加害惠能才说出此番话,殊不知在惠能的偈子中表现出其时并没有真正悟道,最多属于“见迹”,因为所谓“本来无一物”已经把“无”当成本体,这就落入了空相执著。20世纪元音老人对此有精妙的解释,并把惠能的偈子作如下修改:
菩提权做树,
明镜假作台;
本来不染污,
说净亦尘埃。
这样的改动可能落于语言的窠臼,因为这就会把“权”、“假”也当作本体,而任何改动难免制造新的语言相。也许出于对语言相的警惕,所以禅宗主张“明心见性,不立文字”。惠能在夜半三更听弘忍法师袈裟遮围讲《金刚经》,当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才真正大悟。
求道应该警惕技巧,大智若愚反过来也可以说大愚若智,近于道的技术既是方便法门,又可能是求道的障碍。对一些人来说,技术是重要的,这是近于悟道的门径,尤其在求道过程中,法术可以助人增加信心,不注重过程的顿悟可能被“顿悟”所累。就此来说,对平常大众而言,神秀渐悟的老实态度反而是可取的,他的方法可以让众多学佛弟子掌握踏实的方便门径,以此为基础也才可造就惠能大师式的顿悟。后来惠能一脉取得了禅宗主导性影响力,多年之后禅宗出现了末流,反而让禅宗流于“口头禅”,过分轻视形式就会让佛法流于虚无。忘记诛心般的艰苦过程,可能带来求道的偷懒,恰恰就会泯灭感知伟大智慧的敏感性。
从老实的方法入手,愿望和念力合一,并保持求道的纯真心,纵使暂时是门外汉,终究会有明心见性的时候。有位居士念六字真言多年,已经有些神通。某禅师路过发现该居士一字读错,便予以纠正,居士从此竟然对佛法再无感应。世人往往迷于辨别是非曲直,对善恶美丑的缘起缺乏整体的洞察,恰恰生起了分别心,被外道俘获而难以自知。
同时,神通也可能是求道的障碍,当求道者昧于神通的时候,很可能已经忘记了伟大的佛法本身。相传佛祖在悟道前已经具有“五眼六通”,但悉达多不为所动,认为这些不足以让人了却生死、明心见性,才有菩提树下誓愿成佛的故事。达摩初祖拜访神光即后来的慧可法师,后者辩法而不胜,羞恼之下拿起铁念珠打掉了达摩的门牙。后人以为悟道之后几乎无所不能,这是对佛法虚妄的想象。悟道和法术不能相互替代,但法术终可归于悟道,否则就是自我炫耀的俗汉。所以,慧可虽然武艺高强并能“羞辱”达摩法师,但终认定达摩才是上等的智者,宁可断臂求法,成就了禅宗史的一段佳话。
俱胝禅师常举起一指来回答别人“如何是佛”的问题。他出外云游,小沙弥试着顶替禅师回答此题,亦举起一指开示,令诸多来访者大为惊讶。俱胝回来亦问如何是佛,小沙弥举起一指,禅师以早准备好的快刀飞剁其指。小沙弥疼得大叫,禅师马上再问如何是佛,小沙弥本能地举起该指,发现指头不见了,当下大悟。这里的公案虽好,但又制造了新的话头,以无为体和以有为体并没有实质的区别,这牵涉到“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的问题。
宋明道学之一脉心学主张一切皆心、心外无物,在哲学史上被理学派攻讦为禅学。如果心摄万法,则须直面心为何物的难题; 在逻辑思维中必将走入一个语辞循环,禅宗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极具智慧。
百丈禅师在讲经过程中度化了一只堕入五百世的狐狸,其前世曾为修行者,只因宣称“不落因果”,才一直无法走出畜生道轮回,百丈禅师以“不昧因果”使其当下大悟。
不昧因果与不落因果究竟有何区别?所谓不昧是不被蒙蔽,智慧破无明,至于是否继续堕入因果,实际并不重要,或者说无因果之相,即使堕入外人看来的因果,仍不为因果名相所蔽。不落因果表面看似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实际上已经制造出一个因果的名相。只有泯灭名相,才会有所谓“不落”的问题。《金刚经》所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当人企图超凡入圣的时候,已经把凡圣的鸿沟予以本体化确认了。
用哲学语言讲,凡存在皆有理,虚空法界,因果轮回,是否存有是一回事,认清假相是另一回事,这不是迷信的问题。它既需要用特殊的法门譬如法术予以现象,也需要虔诚的求道心予以洞明。所有的语言在分辨过程中都会产生知识,这知识将造就名相专家,也可能造就对真理的遮蔽。这里,知识和智慧应相互生成,而不是相互诋毁。如果没有必要的知识,就会让智慧落于空洞;如果仅仅限于知识,就会无法真正悟道。知识越辨越多,知识在抛出问题的时候会自我滚动,会越积累越丰富。思想就是要不断清理知识生出的蔓枝,做出正本清源的工作,还原事物之真相,以免知识遮蔽了智慧。但所谓还原真相,仍然有相,求道当问本相之初、相外之相。
智慧的形式或许会落于知识的圈套,这就使得一代代求道者以思想的虔诚不断做看似重复的工作,于是就有求道者生生不息的一条大道,它要逐渐出离不落因果的妄想,走向不昧因果的智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