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一期 第一天 礼敬三宝孝养父母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021

佛七讲话 第七集 八十年第一期

第一天 礼敬三宝孝养父母

念佛求往生,有几项事情要注意到,就是要礼敬三宝,孝养父母。因为三宝、 父母对我们恩重。

世间恩,父母恩最重;出世间恩,三宝恩最重。因为,父母给我色身,三宝给 我慧命。比较起来,三宝恩最重。所以,第一个要礼敬三宝。色身在生死,慧命脱 离生死,所以三宝恩最重。礼敬三宝、孝养父母,就得往生。

那么,云何礼敬三宝?云何孝养父母?礼敬三宝、孝养父母,就要诸恶不作、 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诸恶不作,身口七支不犯。所谓身口七支,就是杀、盗、淫 、妄语、恶口、绮语、两舌。七项若犯,就是恶,所以称为七支恶;如果不犯,就 是众善奉行。所以不犯杀、盗、淫、妄语、恶口、绮语、两舌,就是诸恶不作、众 善奉行。至于意业的贪、瞋、痴,如果不生贪瞋痴,就是自净其意。

所以,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实在就是身口意三业清净。业,就是 七支恶;至于贪瞋痴,又称为惑。如果起惑造业,一定受苦,身在苦中,不得往生 。所以想要往生,要三业清净。

比较起来,贪瞋痴意业最广;杀盗淫比较最重;口业,妄语、恶口、绮语、两 舌,仅仅次于身业。

意业动的时候,叫「思业」,这时候,还没现于身口。身口业要是动了,称「 思已业」,思已业要受果报。果报有二种──善业、恶业,都在欲界。

如果仅仅是思业,还没现身口,没有苦果报。不过有一点──续生死,生死不 得出离,在生死六道里头轮转不停。所以,大家要注意到,思业不犯。应注意一点 ,于意业不想是非;身口不犯,不作是非。

在生的次第,是由贪瞋痴生七支恶业;断的时候,先断七支恶业,再断贪瞋痴 。这个说法,不过是大略地说,因为七支恶里头,就有贪瞋痴。

大家平常日用,要十恶业不犯。有一点要注意到:身业不犯,就要礼佛,礼拜 阿弥陀佛,礼拜阿弥陀佛,自然不犯杀盗淫;口业不犯,称念阿弥陀佛;意业不犯 ,观想阿弥陀佛。这个样子,就三业清净、功德无量。

七天念佛,大家一直念阿弥陀佛名号、礼拜阿弥陀佛。可是有一点,心中要有 阿弥陀佛。如果,心中没有阿弥陀佛,你念佛仅仅在舌根。所以主要的,要一心想 佛。不要嘴巴空念,心中没有。如果心中有佛,是心是佛。

心中怎么有佛呢?要虔诚。念阿弥陀佛,好比思念自己父母一样,声声呼唤, 不把阿弥陀佛呼唤出来,誓不罢休。七天念佛,就是这样用功。

大家回去,平时心中不要乱打主意。如果想,就想功德,利益一切众生,不犯 思业;如果,光为自己利益打算,犯思业。思业一犯,就续生死,续分段生死、变 易生死。

分段生死,受六道果报。变易生死,最明显一点,心里有负累,负累就是感觉 很重。这种负累,有三种方向,就是贪、瞋、痴。你不相信,你有事情,愈想愈生 气;如果不想,万事皆休。这是思业很明显的地方。

如果这个负累,到重的时候,它就起身口了。譬如两个人打架,不是一下子就 打起来;它是想,愈想愈生气,到了最高峰的时候,就打架了。

解除的办法──釜底抽薪。怎么釜底抽薪呢?要知道,我虽然没动身口,这思 业续生死,既然续生死,不得往生。所以,大家总想有利益众生,总想功德。如果 你思业七天不犯,身口自然没有;身口没有,就不受苦报,就得往生。

说来说去,往生与否,在你自己唯心造!所以,「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 贪瞋痴。」贪瞋痴是它的根;「从身语意之所生」,三业动了;七天当中,大家要 「一切我今皆忏悔」。 现在开始念佛。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一期 第二天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下一篇: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四期 第七天 持戒念佛慈悲一切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一期 第四天 念佛回向历代父母历劫冤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句解 自序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五天 住而无住无住而住
 缘起法泛谈 七、结论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述要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三期 第四天 心住一缘除灭三障持戒念佛莫求神通..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二期 第一天 发之于心还之于心
 夏雨清凉解要 四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四期 第三天 不取于相体证实相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三期 第七天 好处修厌离娑婆欣往西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往生论注讲记(十四)[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印顺导师禅学思想研究[栏目:性广法师]
 木盒中的佛像[栏目: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直指法身 3[栏目:创古仁波切]
 感谢神秀国师[栏目:佛网文摘]
 最胜金刚大力母除障难[栏目:准提菩萨感应篇·威神]
 发心仪轨注释[栏目:达真堪布]
 五根五力讲记[栏目:圣严法师]
 禅定指要 八、四禅八定与五十种阴魔区[栏目:逸尘居士]
 分享不是浪费[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4年]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