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二期 第六天 念佛法门圆顿止观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55

佛七讲话 第七集 八十年第二期

第六天 念佛法门圆顿止观

一般人修止观,不知道念佛法门是圆顿止观。不但念佛法门,一切佛法都不离 止观。修止,可以得定;修观,可以得慧。佛道有两种,定道、慧道。所以一切法 门皆不离止观。止是体,观是用。由体起用,即止而观;用全归体,即观而止。止 观不是两回事,是一回事。

拿金刚经讲,比较方便一点。大家都知道,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止 ;而生其心,就是观。无所住而生其心,止而观;生其心而无所住,观而止。心经 上也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空是止,色受想行识是观。空即是色,止而观;色即 是空,观而止。这才是圆顿止观。

菩萨修止的时候,是不变。修观的时候,是随缘。不变随缘,止而观;随缘不 变,观而止。横说竖说,止观,体不离用,用不离体。体不可见,因用而见;用无 以立,因体而立。

怎么说念佛法门是圆顿止观呢?先从浅显的讲起。烦恼来的时候,就知道念佛 。念佛,烦恼就止。有烦恼,知道念佛,就是观而止。念佛的时候,烦恼息,就是 止而观。

佛道是定道、慧道二道。定道修到究竟处,是佛的究竟涅槃;慧道修到究竟处 ,是佛的无上菩提。佛道不外乎菩提涅槃两项,所以唯有定道慧道。圆顿止观,定 慧等持,止观双运。

说止说观,为因;菩萨得定得慧,是果。到佛的时候又有一个名词,定叫寂, 寂就是寂灭那个寂;慧称为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而常照,佛法身不动普度 十方;照而常寂,虽然普度十方法身不动。所以,寂就是照,照就是寂。寂为体, 照为用。所以又说,常寂而照,常照而寂。

今天不应该讲得太深,其实,寂而常照,就是无量光;照而常寂,就是无量寿 。大家知道吧!无量寿无量光,梵文叫阿弥陀佛。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定慧等 持,止观双运。可是很少人知道,因为大家不动脑筋,平常被贪瞋痴障住。有人不 求念佛求学止观,大家想想是不是颠倒啊?他不知道一声阿弥陀佛,就是圆顿止观 。这就应了那句话,「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佛为什么不直接说呢?恐怕众生起我慢心。众生的我慢心可怕啊!佛在世的时 候,具大神通,众生就说了,瞿昙啊!他会大幻术。瞿昙就是释迦牟尼佛,大幻术 就是魔术。这样毁谤佛,所以佛说不重神通,重于教法。

教法是怎么教呢?教一切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怎么能作到呢?念阿弥陀佛。你念阿弥陀佛,身口不犯七支 恶,就诸恶不作。你念阿弥陀佛,不犯七支恶,所作所为皆是功德,就是众善奉行 。你念阿弥陀佛,心里面没有贪瞋痴,就是自净其意。一句阿弥陀佛,无上妙法, 希望大家,至诚恳切称念阿弥陀佛。

现在开始念佛。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二期 第七天 心地光明于心无愧
下一篇: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二期 第五天 功德愿力名号度生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三期 第六天 精勤念佛随缘尽分亲见弥陀往生极乐..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弥勒章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三期 第六天 随缘与染缘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二天 相即无相无相即相
 佛七讲话 第六集 第一期 第一天 念佛要诀不缓不急
 般若义理的探究 分别解说 四谛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四期 第六天 向往西方求佛接引带业往生
 大方等大集经贤护分通义卷第四
 般若义理的探究 修习方便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四期 第五天 放下一切莫生贪恋求生西方老实念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种无形的布施[栏目:海涛法师·菩提心语]
 佛性《究竟一乘宝性论》十讲·引言[栏目:创古仁波切]
 平常心 Normality - 果报:出世间 The Result Is To Be Beyond ..[栏目:平常心 Normality]
 39.佛法的修根[栏目:阿含经故事选·原始佛教圣典故事选编]
 六十六世 幻有正传禅师[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佛学基础 第八章 各宗要略 第三节 华严宗[栏目:佛学基础]
 请讲解一下择法觉支的具体内容。[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学会和自己相处[栏目:慧语禅心]
 说方便(梁晓虹)[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如果有轮回,为什么世界比以前多了那么多人口?多出来的那些是哪里来的?[栏目:希阿荣博堪布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