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二期 第六天 念佛法门圆顿止观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216

佛七讲话 第七集 八十年第二期

第六天 念佛法门圆顿止观

一般人修止观,不知道念佛法门是圆顿止观。不但念佛法门,一切佛法都不离 止观。修止,可以得定;修观,可以得慧。佛道有两种,定道、慧道。所以一切法 门皆不离止观。止是体,观是用。由体起用,即止而观;用全归体,即观而止。止 观不是两回事,是一回事。

拿金刚经讲,比较方便一点。大家都知道,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止 ;而生其心,就是观。无所住而生其心,止而观;生其心而无所住,观而止。心经 上也有一句话,大家都知道。空是止,色受想行识是观。空即是色,止而观;色即 是空,观而止。这才是圆顿止观。

菩萨修止的时候,是不变。修观的时候,是随缘。不变随缘,止而观;随缘不 变,观而止。横说竖说,止观,体不离用,用不离体。体不可见,因用而见;用无 以立,因体而立。

怎么说念佛法门是圆顿止观呢?先从浅显的讲起。烦恼来的时候,就知道念佛 。念佛,烦恼就止。有烦恼,知道念佛,就是观而止。念佛的时候,烦恼息,就是 止而观。

佛道是定道、慧道二道。定道修到究竟处,是佛的究竟涅槃;慧道修到究竟处 ,是佛的无上菩提。佛道不外乎菩提涅槃两项,所以唯有定道慧道。圆顿止观,定 慧等持,止观双运。

说止说观,为因;菩萨得定得慧,是果。到佛的时候又有一个名词,定叫寂, 寂就是寂灭那个寂;慧称为照。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而常照,佛法身不动普度 十方;照而常寂,虽然普度十方法身不动。所以,寂就是照,照就是寂。寂为体, 照为用。所以又说,常寂而照,常照而寂。

今天不应该讲得太深,其实,寂而常照,就是无量光;照而常寂,就是无量寿 。大家知道吧!无量寿无量光,梵文叫阿弥陀佛。你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是定慧等 持,止观双运。可是很少人知道,因为大家不动脑筋,平常被贪瞋痴障住。有人不 求念佛求学止观,大家想想是不是颠倒啊?他不知道一声阿弥陀佛,就是圆顿止观 。这就应了那句话,「不识卢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佛为什么不直接说呢?恐怕众生起我慢心。众生的我慢心可怕啊!佛在世的时 候,具大神通,众生就说了,瞿昙啊!他会大幻术。瞿昙就是释迦牟尼佛,大幻术 就是魔术。这样毁谤佛,所以佛说不重神通,重于教法。

教法是怎么教呢?教一切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怎么能作到呢?念阿弥陀佛。你念阿弥陀佛,身口不犯七支 恶,就诸恶不作。你念阿弥陀佛,不犯七支恶,所作所为皆是功德,就是众善奉行 。你念阿弥陀佛,心里面没有贪瞋痴,就是自净其意。一句阿弥陀佛,无上妙法, 希望大家,至诚恳切称念阿弥陀佛。

现在开始念佛。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二期 第七天 心地光明于心无愧
下一篇: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二期 第五天 功德愿力名号度生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二期 第四天 万般皆下品唯有往生高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三期 第六天 具三资粮摄心念佛
 般若义理的探究 修习方便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二期 第六天 念佛法门圆顿止观
 夏雨清凉解要 四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二期 第五天 法不可得归毕竟空
 般若义理的探究 分别解说 三谛
 普贤行愿品述义
 妙法莲华经讲记 卷五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拾遗卷第一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陆佛教应学习台湾佛教团体现代性(李海峰)[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因是子静坐法续篇 第一章 静坐前后之调和工夫[栏目:蒋维乔居士]
 2005年新春贺词[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喝酒、吸烟有什么过患?修行人喝酒、吸烟有开许的时候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网络共修的意义是什么?[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第九章 回头的路 - 东初老人[栏目:归程·圣严法师自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一三集[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痴爱缠绵成草木[栏目:戒邪淫文集]
 46.怎样和平处事[栏目:星云法语·圆满人生]
 布施后后悔获有福无享受报[栏目:正如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