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心专注所缘之法,试言其要?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89

  【第二一四则】
  问:一心专注所缘之法,试言其要?
  答:摄要言之,第一先须寻所缘(如观佛像,细节即详明灯颂自释中);二,用正念住所缘,心住所缘後,间或又再提念观察;三,用正知(正念所出一分)察沉相:念力大缓(松),则生昏沉,应对於所缘用力摄持,否则用力松,则沉难灭,然念力太紧,则生掉举;四,用正知察有无掉相:如现掉举相,即将心念稍放平缓,缓急分际,惟行者自行审知。此月居士之言也。初学者但须於正念有精力之紧持,而不於馀放逸,即具定学中之明住二分矣。

  颇公所传简要口诀:“最初用正念紧紧系於所缘,次除所缘外,一切不缘,再次如系念久稍松懈,则思我正念所缘(再提念力也)。如是住缘应具明住二分。当留意沉相若来则明去,掉相若来则住心。以初正念提紧除沉相,令复具明分;以次法除所缘於馀不缘治掉相,使转为住分;由思我正念所缘之力(加进正念一步亦即系紧所缘一步),使住益坚精(有力),明益澄澈。如是始为无过之定。”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初观所缘应注意事项?
下一篇:修定初修时,选择所缘之法,应如何选择?
 自续派于蕴聚上寻觅立名之义,而后安立,自宗(应成派)不许彼义。试言其理..
 何故念恩修法,当於生母之恩,数数思修?
 所施之身、受用、善根,应如何修学舍、护、净、增?
 [无遮]、[非遮]之义
 修定动时,久住所缘,则沉掉自生,心即不善住所缘,是为忘念过失,应如何对..
 知恩不忘报,畜类亦能,况为人乎?惟报恩以何为究竟?
 无著声闻地说:“贤首:当知如是所缘,甚为微细...”应如何正解,而生起..
 初得空见之情状为何?
 于十种对境,应具何种殊胜心?
 苦集是所舍,灭这是所取,然集是因,苦是果,何故颠倒而说,先果(苦)后因..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佛教中认为“名”、“实”有什么关系?[栏目:藏传佛教疑问解答300题]
 六祖坛经讲记 第87集 南顿北渐[栏目:六祖坛经讲记·达观法师]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白话 第八章 辨音菩萨所问章[栏目:超然法师]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一章 心中心法 9 千座之后[栏目:元音老人]
 漫谈“般若”(华方田)[栏目:般若]
 朝山的意义 朝山的功德 朝山的利益[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三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身念处禅观修法[栏目:[南传]其它法师]
 《入菩萨行论》讲记(七十四)[栏目:入菩萨行论讲记·达真堪布]
 两个泥牛斗入海[栏目:公案100]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