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一心专注所缘之法,试言其要?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85

  【第二一四则】
  问:一心专注所缘之法,试言其要?
  答:摄要言之,第一先须寻所缘(如观佛像,细节即详明灯颂自释中);二,用正念住所缘,心住所缘後,间或又再提念观察;三,用正知(正念所出一分)察沉相:念力大缓(松),则生昏沉,应对於所缘用力摄持,否则用力松,则沉难灭,然念力太紧,则生掉举;四,用正知察有无掉相:如现掉举相,即将心念稍放平缓,缓急分际,惟行者自行审知。此月居士之言也。初学者但须於正念有精力之紧持,而不於馀放逸,即具定学中之明住二分矣。

  颇公所传简要口诀:“最初用正念紧紧系於所缘,次除所缘外,一切不缘,再次如系念久稍松懈,则思我正念所缘(再提念力也)。如是住缘应具明住二分。当留意沉相若来则明去,掉相若来则住心。以初正念提紧除沉相,令复具明分;以次法除所缘於馀不缘治掉相,使转为住分;由思我正念所缘之力(加进正念一步亦即系紧所缘一步),使住益坚精(有力),明益澄澈。如是始为无过之定。”


{返回 广论学习问答360则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初观所缘应注意事项?
下一篇:修定初修时,选择所缘之法,应如何选择?
 於具力之四种业门,何以应有认识?
 行苦之行,是否即行蕴之行?
 吾人从依止善知识起,至止观双运,修学至此,应如何提纲挈领,摄要思维,以..
 知苦谛已,生起求解脱之心,何以不於苦谛后,即说灭谛?
 何以入大乘之门,首应知发心功德?
 十黑业道中之邪见,不外断常二见,然断常二见,共有多门,应如何差别其轻重..
 何以宗喀巴大师甚赞具八种殊胜功德之异热身?
 应如何释胜义与谛字义?
 依四种扼要推思后,应如何修法?
 了义与不了义之义,应如何简释?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空恩师讲《广论》96讲[栏目:广论·法空法师]
 毗钵舍那讲记 第十二讲[栏目:毗钵舍那讲记]
 体光老和尚 开示二十九[栏目:体光法师]
 愿望·科技·佛教(陈星桥)[栏目:佛教与科学]
 二 第一佛 提盘迦〔燃灯〕品[栏目:佛种姓经]
 32、有人说,前面问题中关于过去、现在、未来都不可得的道理,在《金刚经》等经论中早就知道了,但是和没..[栏目:益西彭措·深入经藏问答篇]
 皆因绳未断[栏目:给大忙人看的佛法书]
 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续记 第五讲[栏目:般若波罗密多教授现证庄严论显明义疏清凉记]
 第四章 不容亵渎的尊严 第三节 学术研究的误区(2)[栏目:般若锋兮金刚焰]
 菩提道次第略论讲记(1讲~39讲)[栏目:日宗仁波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