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三期 第一天 修戒定慧得解脱味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33


佛七讲话 第七集 八十年第三期

第一天 修戒定慧得解脱味

各位来打佛七,要万缘放下、一心念佛。

外放下什么上班不上班、升官不升官、发财不发财,都放下;内放下身心我慢 。只求一心不乱,不管其它的。

无量劫来,就是因为放不下才流落六道。打佛七如果你再牵肠挂肚,就可惜了 。

放下有解脱味,解脱可以得自在。所以弥勒菩萨讲放下自在。

放下要修戒定慧,戒定慧可以使你得到解脱。因为生死烦恼,要以戒捉、以定 缚、以慧杀。戒定慧为因,解脱为果。

声闻乘以戒定慧立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就是戒法身、定法身、慧法身,这个是 因;还有解脱法身、解脱知见法身,是果。

修戒定慧可以解脱三界束缚。如果得戒法身,不沦落三涂,解脱于三涂,天上 人间往来。初果、二果得一分戒法身,不退堕了。初果,天上人间最多七番生死; 二果,天上人间一往来。

如果持戒没得法身,受人天福报。所以经上说持戒生好处,布施得大富。

三果得一分定法身,只在色界、无色界,再不来欲界了,也是一分解脱。

因为解脱为果,戒定慧为因,所以又立解脱法身。四果具足,得解脱法身、解 脱知见法身。

什么是解脱知见呢?解脱知见就是自己知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皆办、 不受后有。出三界了。

五分法身和大乘所说的法身有一点点差别。大乘一般说就是立智法身、理法身 。我们平时所说的清净妙法身,那就是理法身;圆满报身就是智慧法身。

今天为什么特别和大家讲五分法身呢?因为解脱和凡夫最切近了。大乘只论见 性,不论解脱。可是凡夫不够那个资格。先读了小学,再读中学吧?如果小学、中 学没读,就读大学,跟不上的。

戒定慧不出一声佛号。大家要想修戒定慧,不必远求,只管念佛就可以了。念 佛念到一心不乱,就是戒定慧具足。

五分法身不出一句佛号。所以经上讲,往生西方,纵然是下品下生,等同初果 ;如果生到方便有余土,就是小乘果皆具足;如果念佛念到上品上生,等于七八九 地菩萨,那清净妙法身也就有希望了。

所以古德讲,念佛法门行易而证深。

今天佛七开始,大家要鼓足精神念佛。收摄六根、净念相继。要发一个决定心 ,七天之中非要得到成就不可,不念到阿弥陀佛现前,决不罢休。有这种决定心, 定得成就。

第一天不多耽误大家时间。现在开始念佛。 


{返回 智谕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三期 第二天 放下有为听清佛号
下一篇: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二期 第七天 心地光明于心无愧
 大方广宝箧经蠡测 卷下
 维摩诘所说经句解卷中
 佛说幻士仁贤经讲记
 佛七讲话 第五集 第一期 第七天 不求万事如意只求万事如法
 无量义经略解 德行品第一
 妙法莲华经讲记 讲述经题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四天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修学记 辩音章
 佛七讲话 第八集 第一期 第二天 悲智双运成就佛道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四期 第三天 不争名利恳切念佛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从“以所谓‘四依法’作为‘脱离僧众统理理由’”看一些人的信仰[栏目:明贤法师]
 400.问曰:佛能度龙、鬼、神等堕余道中生者,何以独言天人师?[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九五四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集]
 佛教文学观 六、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三 佛教对中国小说的影响[栏目:佛教与文学]
 《入中论》第四次课程 第八讲之:烦恼无穷世界无边[栏目:入中论讲记·110]
 《梵网经》[栏目:佛教典籍简介]
 月灯·圆融之了解·第三十四章 安隐德[栏目:创古仁波切]
 05-005为善菩萨行[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5年]
 漫说《杂阿含》(卷四十四)~C 1180经:本经叙述佛陀至婆罗门长者大会之中,为诸婆罗门说法。[栏目:界定法师]
 月溪法师成道碑[栏目:月溪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51La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